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死拳無雙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2章 成仙的通背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2章 成仙的通背拳

人才的建設,需要每個老師來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樣才能有成就。

瞅著張武渾身吉吉溜溜,光潔無比,想到這傢伙將來的成就,董白猿不由惜才,何不帶他一步,讓他少走些彎路,將來牛掰了,出去吹牛,我還當過他師傅,面子大大的!

心裡這麼一想,看張武就順眼多了。

再回想越州的場景,這傢伙和畫卷中走出的那位上古大能指定沾親帶故,不然相貌咋那麼像呢,說不準就是其上一世。

這種人他見過幾個,太淵這麼大,總有奇人異士,當今天子就是一位,拳術無量,智慧通天,能夠記起前世的記憶,明白前世今生一切種種,講他自己是個“肉身菩薩”,前世叫什麼名,修的什麼拳,都能一一驗證其根底。

張武擺明了是大人物轉下來的,這種人福澤深厚,天生異於常人,牛掰些的出生就帶有前世記憶,現在不投資,等啥呢?

“小子,你覺得我這身通背拳如何?”

“想教我就直說嘛!”張武翻白眼,對於董白猿這樣的為老不尊者,你就不能和他客氣,文縐縐的型別指定不如他的眼。

練拳就是練性格,練腦子,對待不一樣的人,要用不一樣的方法,讓大家都愉快。

像南凡生,他就是那種一本正經,眼裡容不得沙子的人,你和他相處有些壓抑,想讓他教你東西,必須規規矩矩,如果你毛手毛腳,絕對入不了他的眼,不喜這類人。

像董白猿這樣的,又要一套方法,如果你正經了他一樣看不上,覺得你裝,和他性格不合,很難相處,別說教你拳術,根本都不理你!

“尋思啥呢?趕緊磕頭,爺舒服了好處大大的!”董白猿兩手抱胸,腦袋看天,趾高氣昂,打斷張武的思緒,要享受被人跪拜的爽快。

張武也機靈,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磕一口,換你的拳術,讓我長進,值!

彎腰九十度,來個頭點地的大禮,磕出響聲。

董白猿面子有了,當下就教。

“我通背拳的起源,乃是上古異人司徒玄空,先秦時代的武學宗師,中華武術第一人,最早的內家拳術始祖。”

先把來歷師承講清楚,這很重要。

一門拳術必須有根有底有來歷,弟子練得才有信心,有認同感。

也是為你立個根正苗紅的基礎,出去一講我練通背拳的,祖師誰誰誰,師承誰誰誰,別人一聽就曉得是名門望族,有自尊,高人一等!

“通背拳的奧妙皆出脊柱和雙臂,脊椎是一張大弓,奧妙盡在其中,連三花聚頂都要打通中脈,把脊柱通了才能成仙,我通背拳始祖早明此道,拋棄糟粕,不需那麼多複雜的領悟,直走練脊柱的路子,成仙遠比其他拳術快得多!”

“平時練功,脊柱形成拉弓射箭的姿態,這是比形意拳站樁還要奧妙的東西,能把全身能量由尾椎子上升到腦殼,完成煉精化氣,自能三花聚頂,直通仙道!”

“現在跟著我動!”

董白猿站定,深吸一口氣,陡然間脊柱彎曲,崩得像弓箭似的,有一股道韻,周身氣息一下就變了,彷彿隨時會進行后羿射日,把自己射出去!

張武跟著練,脊柱能彎曲,卻躬不到那個程度。

形意拳有練脊柱的方法,玩大杆,他初習拳術時以大杆入門,那時候覺得自己脊柱開啟了,有功夫上身。

現在一看,差得遠。

或許是為了激勵張武,也為顯擺,董白猿弓著脊柱,竟真把自己彈了出去。

開弓似的“嘣”一團黑影出去,快得連張武都看不清影子,射穿空氣,一去四五丈。

一身抖挺,力達九霄,真有仙術風采!

把脊柱的秘密教給張武,還有雙臂的練法。

剛開始弓背就要含著道功,兩臂相弓,像弓背與弓弦,形成抻拉之力,構成了一個整體,有時左臂作弓背,有時右臂作弓背,抻拉互換,最後感覺兩臂可射物,你就是后羿!

兩臂練成了,你就能肩窩吐氣,氣血變化大,自有神力。

肩窩不通,就像人憋著氣,渾身不順暢,出不來神力,董白猿能把碗口粗的生鐵拉彎,那是怎樣的力氣,有拔地倚天之能!

而兩臂相弓的咬合處,在腦後兩節脊椎上,運動兩臂就是刺激這一部位,能把腦袋化開,增加人的智慧,就聰明了,練到最後各種道理都能明悟,這就是內家拳的奧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通背拳明顯結合了道家的東西,這一練腦法在道家叫“腦後飛金精”,能夠開悟智慧,是真正的成仙法門,不傳之秘!

這些東西說來簡單,練起來卻費事,光是弓背這一項,董白猿指導了張武三天,各種要訣,力怎麼運,怎麼發射自己,這些秘訣才是通背拳的精華。

邊練邊趕路,十天之後,董白猿的耐心到了極限,抓耳撓腮,暴躁起來。

他是閒不住的性格,到處遊玩看熱鬧,性喜好動,經常沒事找事,連女菩薩都敢逗,只為樂子。

最後拋下張武三人,跑了!

身處湛州大地,春暖花開,就像張武和王雲焉的心情一般,一路上經歷了不少苦難,同甘共苦,人的心就近了。

他們已行過六十多州,離目的地雲州不遠矣。

或許是默契,張武不再急著趕路,王雲焉更不急,他們有花就看,短住幾日,逢山就入,尋訪高人。

這不,來到了著名的八台山,佛家聖地。

雖然張武對禿子不感冒,可心裡卻想來佛家的地盤。

你當為啥,他精通各家武學,內家拳基本學個遍,道家功夫也精通,唯獨不會禿子的玩意,本想從推枕禪師身上搞些拳理,可那家夥神龍見首不見尾,追女菩薩去了,誰知道在哪個犄角嘎達。

一路上山,高人也見了一二,都對他愛理不理。

人就是這樣,你心裡不誠,看不上俺們禿子,還想學我們的武藝,當欠你的啊?

走到半山腰,張武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人誠懇,有好處,但這誠懇怎麼來的,把你鎮住,讓你敬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