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次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五章 中央集權的厲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五章 中央集權的厲害

天色已經漸漸的黑了,此時的汪廣洋府邸之中,汪廣洋會像熱鍋上的螞蟻,不停的詢問自己的下人,到底找到了亢珩和喬永沒有。

亢珩和喬永就是晉商和汪廣洋聯絡的代表,只是就在親軍都尉府的親兵將北元間諜的藏身地點都給一一的搗破之後,亢珩還有喬永也就失聯了, 要知道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讓親軍都尉府的人證明了,北元間諜和晉商直接有勾結的話,那麼他汪廣洋也就徹底的完了。

本來朱元章就贏看汪廣洋不爽了,這汪廣洋做任何事情都是消極怠工,洪武四年,李善長因病辭官後, 朱元章便以汪廣洋為右丞相, 參政楊憲為左丞相。汪廣洋位居楊憲之上, 但無所建樹。

朱元章一氣之下,洪武六年正月,因怠工被貶為廣東行省參政。次年,召為左御史大夫。

如果現在汪廣洋又被查出,和北元間諜有關係的晉商勾結,那麼朱元章是一定不會手軟的,所以汪廣洋不停的派人去找亢珩和喬永。

但是亢珩和喬永就好像消失了一樣,無論汪廣洋怎麼找,都沒有找到,一時之間,汪廣洋感覺到了絕望,

.............................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晉商和徽商無疑是兩個最大、最有名的商人派系。這兩個商派在明朝時期影響力巨大,他們經商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素有“南徽北晉”之稱。

嘉靖朝首輔嚴嵩的兒子嚴世藩曾與友人縱論天下富豪, 評出十七家最有錢的,而其中除了“山西三姓, 徽州二姓”,剩下的全是帝戚勳貴, 可見徽商晉商的財力。

朱元章建立明朝之後,明朝與北元勢力基本上是沿長城防線長期處於對峙狀態。元朝的殘餘勢力逃到草原,聯合漠北宗王時刻圖謀著鐵蹄南下,所以,那時明朝的邊境局面仍然是非常緊張的。

在這種形勢下,明朝在長城沿線由東往西設立了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太原、延綏、寧夏、固原、甘肅等九個軍事重鎮,右角稱之為“九邊”。而在九邊部署了近八十多萬軍隊,承擔起幾乎全部國防任務。

常言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此龐大的軍隊,錢糧的供給和轉動就成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餉銀還好說,可要把糧草從內地長途轉運到邊塞,卻是一件非常麻煩之事,同樣需要國家財政的支援,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而且大多數糧食都消耗在路途上。

按《大明會典.卷二十八》記載,明初九邊每年需要糧食270多萬石,要保障這兩百多萬石糧草的供給,對於大明廷來說, 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當然,朱洪武是要考慮這個問題,而諸大臣也都在動腦筋。

洪武三年(1371年),山西行省給朱無章上了一首摺子,在湊折中說道:“大同糧儲,自陵縣運至太和嶺,路運費煩,請令商人於大同倉人米一石、太原倉人米一石三鬥,給淮鹽一小引。

商人鬻畢,即以原給引目赴所在官司繳之。如此則轉運費省而邊儲充。”

什麼意思呢?

就是建議發動商人自己購糧,把糧食運輸到邊關,交接後可以領取一定量的鹽引,再拿著鹽引到產鹽地兌換為鹽來銷售。

而鹽屬於生活必需品,是穩賺不賠的暴利行業,歷朝歷代都是國家專營。如今能夠透過納糧獲取鹽的特賣權,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有實力的商人紛紛參與其中,尤其是晉商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元章經過權衡同意了這個做法,史稱為“開中法”。

“開中法”首先在大同施行,因此山西的商人們佔據了天然的地理優勢,他們開始是購買糧食送到邊境,後來乾脆直接在邊境招募流民,開墾土地,自己種植糧食來換取鹽引,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商屯”的由來。

“開中法”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了為明朝帶了相當時期的穩定。

一是就地屯墾,免去了軍糧長途轉運的麻煩;二是可以收納由於戰亂而產生的流民,減少了社會不穩定因素,鞏固了明王朝的統治;三是能夠讓駐軍就地受利,消除了滋擾地方的隱患,而且可以保障充足的糧草供給,保障了邊境安全。可以說在當時的形勢下,開中法無疑是比較先進的制度。

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開中法”讓晉商大發其財,卻侵犯了徽商們的利益。明朝時期兩淮產鹽,而徽商們有實力的都是在做鹽生意。

但“開中法”的實施卻讓大量的晉商控制了鹽引,無疑是斷了徽商們的財路,他們又怎麼能夠很安分地坐看別人發財呢?而徽商要彷效晉商進行“商屯”或轉動糧草獲得鹽引,由於地域關係,非常地不現實。

三天之後,晉商勾結北元的事情,被正式在朱元章的面前談起,胡惟庸彈劾汪廣洋勾結晉商圖謀不軌,不過,隨後親軍都尉府上了摺子,說晉商並無勾結北元的確鑿證據。

朱元章衡量了事情整個過程下了一道旨意,汪廣洋撤去所有職務,幽禁家中,以觀後效,晉商賄賂汪廣洋,陷害當朝皇子之事,所有晉商的獲取的鹽引減半。

但是卻依舊保留了晉商的開中法,這樣做的好出就是讓晉商不死不活的吊在那裡。

朱元章很聰明,他知道如果徹底的將晉商給踢出局,那麼徽商就會一商獨大,邊境商屯就會紛紛荒廢,邊商或南下或轉行,這樣一定造成邊鎮物價飛漲,那麼邊軍就會苦不堪言,很可能會極大地削弱了九邊軍隊的戰力,而朝廷了不得不從其它地區運糧輸邊,一切又回到開中法實施以前。

所以朱元章保留了開中法,卻削弱了晉商一半的賺頭,這樣既可以保持現狀,又可以讓國庫收益,更重要的是,還保持九邊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晉商空出來的一半鹽引直接被一個人接收,沉家沉清奕就在今天創辦了沉家商會,直接殺進了晉商的地盤,硬生生的從晉商的地盤中,靠著皇權砍了一半給吃了下去。

這就是中央集權的厲害之處,不像唐朝,宋朝....還有各種世家或者文官集團阻撓,朱元章說一不二,兩招下去,直接就將晉商一般的好處給攏到了自己的手中。

沉家商會說白了,還不就是皇家的商會,沉清奕就是朱朗的人,而朱朗就是皇家的人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