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次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四章 最偉大的遷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四章 最偉大的遷徙

登州...是歷史上位於山東境內的一個州,地處山東半島。唐初曾在文登置登州,不久廢除。如意元年(692年),於黃縣(龍口)復置登州。唐神龍三年(707),登州移治蓬來,蓬來升縣,省黃縣入之。明清為登州府,仍治蓬來。

明朝實行的省、府、州、縣制,登州歸屬山東省(後改為山東布政使司)下的來州府,1376年升登州府,治蓬來,轄寧海州、蓬來縣、黃縣、福山縣、棲霞縣、招遠縣、來陽縣和文登縣。

要知道登州可是山東最具有戰略地位,朱朗早早就在山東這裡設定了三大營,分別是登州營、文登營、即墨營。三大營分別負責不同方面的軍務。

登州營負責山東北部沿海地區;文登營守為成山角;即墨營負責海州到海陽灣的防務工作,每個營之下都分別指揮四衛,三者之間互相依仗,嚴厲地守衛者山東半島,守護渤海大門。

本來登州的人不是很多,大家也都知道,河南,河北和山東這些地方,自古以來這些地區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每到朝代更迭之時,這些地方都是野心家的互相殺戮之地,在野心家們的博弈過程中,這裡將是連年征戰,百姓民不聊生。

而你要知道的是,河南、河北、山東這種地方十分適合糧食生產、十分適合人們繁衍,可以說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只是,是福也是禍,你這裡有糧,有人,那麼每逢戰亂年代,這裡也是人間地獄。

在元朝末年就是這樣的,在元朝末年時期,由於元朝統治者的昏庸與殘暴,使得天下民不聊生,各路起義軍四起,這些起義軍有的確實是為了推翻元朝統治,但也有一些卻是別有用心,他們打著滅元的口號四處搶奪地盤,相互爭鬥。

由於河南、河北、山東等地自古以來戰略價值就極高,因此也經常成為他們互相爭鬥的戰場,經過連年的征戰之後,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的老百姓,要麼死於屠刀之下,要麼舍家離業前往他處謀求生存,這就導致大片田地被荒蕪,中原的萬畝良田常年顆粒無收。

登州在洪武初年的時候,人真的不是很多,基本上一個登州府,能有一兩千人,就算不錯的,雖然朱元章建立了大明,也深刻認識到農業生產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為此,他針對明朝初期的農業生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百姓努力生產。

可是朱元章也看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由於連年的征戰,使得中原地區(同時也包括山東)人口流失嚴重,國家的大量良田被拋棄。

當時,雖然蒙古統治者已經被趕走,明朝已經建立,中原大地的發展也已經迴歸了正常,但在百姓的心中,仍然沒有忘記數十年之前的一次次血腥屠殺,雖然他們思念自己的家鄉,但同時他們內心中也充滿了對生的渴望和對死亡的恐懼。

針對這一問題,朱元章有他自己的解決辦法,要知道朱元章是一個不做則已,一做則做絕的人,他想,既然百姓們不肯主動遷回中原地區,那麼就下令強制性讓他們遷移。

在明朝政策的指導下,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大批的明朝百姓開始往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進行遷移。

那麼這裡其實就有一個問題,這批百姓是從哪兒來呢?

答桉是山西。

我們知道,由於元朝的殘暴統治,使得多年以來中原地區百姓民不聊生,並且與此同時,在元朝後期,統治者們也是十分短視的,在元末時期的統治中,元朝統治者們大都不太注重農業生產,相反,由於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蒙古草原,骨子裡已經過慣了遊牧生活,這就使得他們極不適應中原的生活方式,於是他們就開始想著法子讓這片土地更適合自己生存。

中原地區處處都是平原,且黃河從其中穿過。“大河,平原”,蒙古人想到了,是的,這種優良的自然條件十分適合牧草的生長,也十分適合養馬放牧。於是許多蒙古貴族開始在中原大地上退耕還牧,他們把一塊塊的中原大地上的土地圈畫起來,建立自己的牧場,養上自己的牛羊。

於是,許多中原良田,在短短幾十年之內,就變成了牧場。

後來,由於蒙古人在中原地區大規模的退耕還草,使得中原地區的糧食產量大減,並且,蒙古人在退耕還草的同時還砍伐了大量黃河兩岸的樹林,實行退林還草,導致在元朝末年,黃河洪水多次氾濫,沖毀了大量中原田地。

但值得慶幸的是,就在遠離中原地區不遠的山西,此時已經悄悄的繁榮了起來。

這又是為什麼?

熟悉地理的朋友都會知道,山西在河南的北面,其境內多為高山,要知道,蒙古人之所以選擇在中原這塊土地上放牧,原因就在於中原地勢平臺,適合戰馬奔跑,但是,在山西這種地方就大為不同了,由於道路崎區不平,且處處有高山大河阻擋,這使得蒙古人對山西這個地方並不感興趣。

但正是這種不感興趣,使得戰亂年代的山西成為了百姓繁衍生息的庇護所,在經過長達幾十年的繁衍生息下,山西這個地方,已經成為了一個繁華之地。

在明朝政策的鼓勵下,大批的山西人前往河南、河北和山東等地定居,由於這次移民主要發生在洪武年間,因此此次移民在歷史上有個專有名稱,叫做洪武大移民,同時又由於其最初發生在山西洪洞縣境內,因此這次移民通常又稱為明朝洪洞大移民。

朱朗不會想到,他來到登州府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剿滅倭寇,而是要剿滅登州的碩鼠,明朝大移民的方法和步驟大體有遣返、軍屯、商屯、民屯等幾種。

更多的還是採用招誘、徵派的強迫的辦法。

不管你再怎麼說中原地方好,幾年不納糧,誰也不願遷去,只好制定徙民條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遷徙。

明朝政府為了使移民能順利進行,曾頒佈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發放棉衣、川資(遷移路費)以及安家、置辦農具的銀兩,到那裡土地可以“自便置屯耕種”,還免其賦稅三年。

但是又有幾人做到了,第一年賦稅可以用繳,但是第三年還沒有到,很多地方就開始剝削起了當地的百姓,登州府的巡撫邵文華,洪武三年進士甲榜第八名,這個傢伙以前是個窮書生,勵志就要做為百姓謀福祉的官員,可是等他到了登州府,從縣令做到巡撫之後。

某一天的夜晚,一隊商人偷偷摸摸的進入了巡撫府,跟著將一箱又一箱的金銀給邵大人擺了一張金銀床之後,邵文化就直接被腐蝕了。

“怎麼辦...怎麼辦...現在我們該怎麼辦,太平郡王來了,這個人可不更好對付,我聽說這個傢伙嫉惡如仇,如果樂三斤這些人,將我們的罪證全部投到他那裡去,那麼我們就全部都完了。”此時的邵文華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表現出了十分擔心和害怕的表情。

不過,在邵文華的對面一名胖胖的男子卻露出了會心的笑容看著邵文華嬉笑道:“我的巡撫大人,有什麼好怕的...太平郡王而已,要知道這位太平郡王也是人,酒色財氣,我就不相信,他一樣都不沾,只要是人,就會有弱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我陸胖,有的就是酒色財氣,即使這些他都不喜歡,他不是剿倭寇來的,那好,我們先給他一點倭寇,要是他知道進退,我們就合作,可是要是這個太平郡王不知道進退,那就別怪我無情,我會馬上通報李國王,讓他派朝鮮水師過來,一舉滅了這個太平郡王。”

說完,陸胖哈哈一笑,沒有一點的緊張。

這個時候,邵文華也是走到了陸胖的身邊小聲的求證道:“真的不會有事?”

陸胖嘿嘿一笑:“你就放心吧...不會有事的,就算我不行,我身後的那位,你也是可以相信。”

“對呀...!”邵文華微微一笑:“有那位撐著我還怕什麼呀?”

................................

一座小島上,因整個島嶼狀似一隻瘦驢臥於海中,所以得名海驢島。

海驢島四周岩石經海浪千萬年侵蝕,形成了如今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奇美景觀,夜晚在海島上看到這些古怪的石頭,會讓人感覺一股毛骨悚然的驚悚感。

海驢島島上沒有居民,每年春季,這裡都匯聚著成千上萬的海鷗,它們棲息在巖縫中,沿著小島外圍的簡易步行棧道行進,可以看到岸崖洞孔累累,大的海蝕洞內可以行舟,小的海蝕洞則僅能容納數人,神奇莫測山石景觀獨具風韻。

此時的一個大的海蝕洞中,正好躲著三名年輕人,這三人其中一人就是邵文華口中的樂三斤。

“三斤哥...這次我們找了劉伯溫,可是劉伯溫根本就不管事了,一直讓我們等,等什麼太平郡王,那一個郡王能管什麼?”

“是呀...!”另外一名漢子立即道:“那是登州巡撫,據說還是陛下親子點的名,那就是天子門生,劉伯溫大人如果都沒有辦法的話,那個什麼郡王能有什麼辦法。”

兩人說完,樂三斤也是露出了無語的表情:“我也不知道,但是劉伯溫大人說了,讓我們等這位太平郡王,他說這位太平郡王,很快就會路過這裡,如果我們看到有大船路過,就直接找過去,只要找過去,那位郡王爺就一定會給我們做主。

這樣邵文華和陸胖的所有罪行就可以公眾於天下,也會為我們的家人報仇,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這個陸胖和邵文華真的不是東西...陛下親自下的旨意,要免我們三年的賦稅,還有各種種子棉衣,一應俱全,可是種子棉衣一件沒有看到也就算了,還讓我們第二年就去交賦稅,三嬸就是微微的說了一句。

他們居然直接將三嬸給抓起來,可憐的三嬸的十二歲的女兒,居然被他們拖進了陸府,現在孩子是死是活都無人知道,這還僅僅只是開始,五年的事情,一共兩百十八條的人命,邵文華貪得無厭,陸胖陰狠毒辣,都不是人。”

“你們不知道吧...!那個陸胖還勾結倭寇,東華村,北郊村...那是我們附近最大最好的村子,就是這個陸胖勾結了倭寇,對了,不僅僅有倭寇,還有棒子!”

“什麼...還有棒子?”樂三斤有些激動的喊道:“棒子也勾結?”

“勾結...。陸胖這個雜碎除了對我們狠,遇到倭寇和棒子,就和乖孫子一樣,真的是下賤到了極點...!”

“那我們一定要攔下那位太平郡王的船,不管對方能不能幫助我們,即使他不能幫助我們,可是如果他能夠將登州的一切可以上報給陛下,那麼也算咱們功勞一件。”樂三斤看向洞外,那黑洞洞的海水依舊不停的潮起潮落,樂三斤不知道自己的前路是什麼樣的,但是樂三斤知道,為了以後,他無論如何都要拼上一拼。

.............................

翌日清早,朱朗從船上醒來,夢瑤給打來了洗臉水,朱朗簡單的洗漱了過來,就來到了寶船最高的甲板之上,寶船的高度為六米,站在寶船之上向下看去,下一層的甲板之上,海龍軍們已經在各司其職了,夢瑤這個時候走出來道:“相公,還有一天左右,就可以到達蓬來了,不知道劉公現在怎麼樣了?”

“劉伯溫?”朱朗微微一笑:“他呀,一定好的狠,不過,這次我倒是要看看,他給我弄的軍營怎麼樣,要是這個軍營弄的不好,我可是要發貨的。”

這一句讓夢瑤也笑了起來,就在兩人相似一笑的時候,忽然,下面的朱榑高聲喊道:“敵襲...敵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