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次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二章 發達的登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二章 發達的登州

安慶公主直接被朱元章貶為民,好在駙馬張超一直不離不棄,這次安慶公主湖塗的事情,是真的讓朱元章和馬皇後生氣,這是要有多愚蠢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呀。

一場鬧劇過後,朱榔再次回到了登州,而此時的登州已經大不同了,洪武二十年的登州,首先是府城擴大了兩倍,直接拓展了兩個外城,成為了一個國際都市。

在這裡你可以自由的交易,朱榔透過自己的努力,將登州的市場給推到了最繁華也最繁榮的時候。

具體有多繁榮,呵呵...超過大宋和盛唐。

此時登州的市場,已經有有大量的交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工種、手藝人、商人!

有很多老百姓已經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了,這些人都有錢了,而有錢之後,也有了閒暇時間,他們就有了消費意識,有人說為什麼十八世紀法國的小說非常棒,那是因為有了一大批貴婦人,他們有閒暇時間需要閱讀文化產品,所以法國小說應運而生。

此時的大明登州,按郭德綱的話講,沒有君子難養藝人,你這個文化產品是得需要有消費者才行的,而大明登州已經有了這些人。

而從另外一個層面上講,由於印刷技術的進步,在明代看書已經不是達官貴人,知識分子階層的專利了。

朱榔在洪武十八年的時候,直接推行了竹紙,何為竹紙,一種十分便宜的紙張,以前的紙張太貴了,紙張太貴,書籍就貴,但是竹紙的出現,直接將紙張的價格大跌。

這種竹紙是南方製造的,其中以福建省為最多。

當竹筍生出以後,到山窩裡觀察竹林長勢,將要生枝葉的嫩竹是造紙的上等材料。每年到芒種節令,便可上山砍竹。

把嫩竹截成五到七尺一段,就地開一口山塘,灌水漂浸。為了避免塘水乾涸,用竹製導管引水滾滾流入。浸到一百天開外,把竹子取出再用木棒敲打,最後洗掉粗殼與青皮(這一步驟就叫做“殺青”)。

這時候的竹穰就像苧麻一樣,再用優質石灰調成乳液拌和,放入楻桶裡煮上八天八夜。

煮竹子的鍋,直徑約四尺,用黏土調石灰封固鍋的邊沿,使其高度和寬度類似於廣東中部沿海地區煮鹽的牢盆那樣,裡面可以裝下十多石水。上面蓋上周長約一丈五尺、直徑約四尺多的楻桶。竹料加入鍋和楻桶中,煮八天就足夠了。

停止加熱一天後,揭開楻桶,取出竹麻,放到清水塘裡漂洗乾淨。漂塘底部和四周都要用木板合縫砌好以防止沾染泥汙(造粗紙時不必如此)。

竹麻洗淨之後,用柴灰水浸透,再放入鍋內按平,鋪一寸左右厚的稻草灰。煮沸之後,就把竹麻移入另一桶中,繼續用草木灰水淋洗。草木灰水冷卻以後,要煮沸再淋洗。

這樣經過十多天,竹麻自然就會腐爛發臭。把它拿出來放入臼內春成泥狀(山區都有水碓),倒入抄紙槽內。

抄紙槽像個方鬥,大小由抄紙簾而定,抄紙簾又由紙張的大小來定。抄紙槽內放置清水,水面高出竹漿約三寸左右,加入紙藥水汁(這種紙藥液用一種好像桃竹葉的植物葉子製成,各地的名稱都不一樣),這樣抄成的紙幹後便會很潔白。

抄紙簾是用刮磨得極其細的竹絲編成的,展開時下面有木框托住。兩隻手拿著抄紙簾放進水中,蕩起竹漿讓它進入抄紙簾中。

紙的厚薄可以由人的手法來調控、掌握:輕蕩則薄,重蕩則厚。提起抄紙簾,水便從簾眼淋回抄紙槽;然後把簾網翻轉,讓紙落到木板上,疊積成千上萬張。等到數目夠了時,就壓上一塊木板,捆上繩子並插進棍子,絞緊,用類似榨酒的方法把水分壓幹,然後用小銅鑷把紙逐張揭起,烘乾。

烘焙紙張時,先用土磚砌兩堵牆形成夾巷,底下用磚蓋火道,夾巷之內蓋的磚塊每隔幾塊磚就留出一個空位。火從巷頭的爐口燃燒,熱氣從留空的磚縫中透出而充滿整個夾巷,等到夾巷外壁的磚都燒熱時,就把溼紙逐張貼上去焙乾,再揭下來放成一疊。

這樣一疊的紙張,只是原來的四分之一的價錢,是真的又便宜又好用。

再配合上朱榔的活字印刷術,書籍的價格也就非常的低了,這樣以後,大明登州的出版業就非常發達。

有大量的人印書的目的不是傳承知識,而是為了賣書掙錢,跟今天一樣,甚至以往由於印刷業很小,所以大量被刊印的書都是四書五經,所謂聖賢之書。

而到了大明登州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圖書,我們大概可以給分為三種,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教輔用書,當然這些書是最接近於聖賢書的。

明代有科舉,大量的秀才舉子要考試,所以有些人專門聘請了一些知識分子,從四書五經中,選出很多題做了很多樣文,刊例成書之後賣給這些秀才,這等於就是高考作文集集錦。

很多秀才把這些文章讀了之後,背下一些來,有可能在考試的時候就能發揮出來,除了教輔用書之外,還有大量的百科全書。

有的書是教你怎麼做飯的,有的書是教你怎麼經商的,有的書是教你怎麼做手工的,這種知識類圖書,在明代中晚期已經出現了。

還有更大規模的,就是消遣型用書,什麼意思?咱們知道,明代是我國小說業發展的巔峰,咱們所謂四大名著有三部是在明代誕生的。

除了四大名著之外,還有什麼金瓶梅、三言二拍,有大量的休閒小說,當時人讀這些書的目的那絕對不是為了科考,也不是為了指導生活生產,就是為了休閒。

當然為了休閒嘛,跟現在一樣,也是泥沙俱下,很多涉黃涉暴的小說也不少,但是沒有辦法,我們人類有時候就有劣根性。

我們身邊有大量的人,大家就是喜歡看一些刺激性的作品,不刺激他不舒服,但是反過來講,沒有一個繁榮的文化市場,那就不可能有明代這麼多自媒體。

嘿嘿,單單一個大明的出版業,就已經將市場給擴大的淋漓盡致,朱榔多次的頒發政策,鼓勵登州百姓積極積極開墾荒地,進行農業生產。

在這期間,秦王府會提供耕牛,農具和種子,而且還為開荒者減免三年稅收。

百姓在天下大亂時,根本就沒有辦法穩定生活,他們手中幾乎沒有餘糧,經常是飢一頓飽一頓,生活得相當慘澹。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朱榔這些措施就像一場及時雨,他們都非常感激,也都願意積極配合朝廷號令。儘可能開墾耕地,讓自己生活能夠更加穩定一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時候大家目標一致,有力往一處使,發展得相當順利。糧食變多後,富餘部分逐漸被轉化為流通商品,進一步促進登州經濟發展。

手工業因為跟農業緊密相連,也跟著搭上順風車,迅速發展起來。

此時的登州手工業高速發展,以登州蓬來為例,這個地方最繁榮時,織布機加起來大約有一萬三千張。

還有其他地區的陶瓷業,工人們每年可以生產上百萬件精美陶瓷。

以某個鎮為例,這裡大約有上萬家作坊,他們都擁有很高明的技術,裝置也非常完善,不僅生產官窯,也會生產大量民用瓷器。

此外,登州冶金工業也非常發達,其鐵產量相當於宋朝的兩倍,領先世界各國兩百多年,其記錄都沒有被人超過。

朱榔還組織了船隊,和朱棣安排鄭和下西洋,四處宣揚國威秀肌肉不同的是,朱榔組織的船隊就是賣東西,船隊上大量的精美的瓷器,絲綢,各種各樣的物品,那是琳琅滿目,當然了,除了賣東西之外,朱榔組織的船隊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繪製航海地圖,為以後的征伐做準備。

你還別說,還真的換回來很多的東西,而且還是以物易物的方法。

比如柬埔寨百姓喜歡大明的青瓷盤碗和紵絲綾絹,他們用黃金交換;爪哇百姓喜歡青瓷、麝香、銷金物飾和紵絲、燒珠等物,他們就用銅錢交換;錫蘭國對大明的麝香、紵絲、色絹、青瓷、銅錢、樟腦特別喜歡,他們就用寶石珍珠交換;阿拉伯阿曼半島的祖法兒國王非常青睞大明的紵絲和瓷器,他們就用乳香、血竭、蘆薈、沒藥、安息香、蘇合油、木別子等物與朱榔的船隊交換。朱榔船隊回到大明時載滿了珍珠寶石、香料及珍禽異獸等奢侈品。

這些寶石有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金綠寶石貓眼、東陵石、珍珠、水晶和綠松石等...嘿嘿,是賺麻了。

最好笑的是,後來朱榔的船隊還弄回一隻長頸鹿回來,說是麒麟,哎...這玩意偏偏別人也就算了,朱榔可是太清楚這是什麼了,所以還是說明了情況。

這讓朱榔船隊的人有些暗然失色。

............................

“哥...!大哥...!”

一名年紀大約十六歲的少年,手中拿著一個小籃子走在碼頭的水泥路上,此時的碼頭人來人往,這裡是朝天嘴碼頭,是登州十八個碼頭中最小的一個碼頭。

可是即使是最小的,這裡每天的客流量也在上萬人左右。

走在碼頭之中,你就可以聽到響亮的號聲、成群的搬運工、燈火通明的碼頭夜景、推杯換頭、換脖子的江湖友誼...還有很多賣吃食的小店。

什麼桂花糕,餛飩,陽春麵...!

少年的哥哥叫大強,是碼頭上的搬運工,古代人稱為“腳伕”,屬於販夫走卒一類,其實大強是一名從外地移民過來的,碼頭扛包一天三百文錢,嘿嘿...雖然是十足的苦力,但是賺錢呀。

。要說傳統的碼頭搬運工們平時的工作內容就是搬貨及卸貨,每天運出運抵碼頭的各種貨物就是由這些苦力用自己的肩膀扛上去、扛下來的。

“二子...我在這裡。”聽到自己弟弟的聲音,大強也是從一邊走了過來,看著自己的弟弟微笑摸了摸自己弟弟的小腦袋。

“大哥...!”二子看到自己的大哥之後,臉上是立即露出了笑臉,跟著馬上將籃子給遞了過去道:“娘給你烙的餅,你吃完了再幹吧!”

大強開啟了藍子一看,確實是烙餅,裡面還有大蔥和蝦醬,大強笑著拿著籃子走到一邊,跟著從籃子中將烙餅給拿出來,剝出一根大蔥,在蔥尾沾上一些蝦醬,跟著這麼一卷,一口咬下去。

看著自己的大哥吃得這麼香,一邊的二子少年也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眼見自己的大哥吃完了烙餅之後,二子看著自己的大哥道:“大哥,我想要買幾本書,還要買一些筆墨。”

“買,買...等下我去工頭那裡卻結一下錢,只要結了,就給錢給你!”大強哈哈一笑,跟著又是寵溺的摸了摸自己弟弟的腦袋。

要知道大強一家是前年才從別的地方移民過來的,才來的時候,也是一臉的茫然,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在何處,可是在登州待了一段時間之後。

大強一家也算是真正的看到二兩希望,登州好呀,哪裡好,開荒的土地都是自己的,只要你願意,你能開多少荒,那你就有多少土地,而且秦王府還給耕牛,各種農具,並且頭三年是還不需要繳納賦稅,種多少自家就得多少。

真的是太好了。

等大強一口氣開了快五十畝的土地之後,農忙閒下來之後,又可以來碼頭扛包,扛包很累,但是扛包賺錢,一天三百文,你扛完就給錢,如果不給自有秦王府的人來找你麻煩。

曾經也有不給錢的,只要你不給錢,秦王下令你的船永遠都別想進大明的任何一家港口碼頭停靠,那個時候,你就真的玩完了。

所以沒有人敢不給工錢的,因為秦王朱榔對於這種不給工錢的,是十分的嚴厲的。

而更讓大強沒有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弟弟居然可以上學堂了,登州有近五十所的學堂,這些學堂統統免費,只要你是登州子民,只要你年齡在6歲到12歲之間,那麼你就可以進入學堂學習。

不但可以進入學堂學習,學堂還管你一頓早餐,這早餐也很棒,不是雞蛋就是牛奶,二子今年八歲,也可以入學,去年二子入學,入學後就可以學習寫自己的名字,還學了自己大哥的名字,這把大強給開心的,只要弟弟能有出息,大強願意為自己的弟弟付出一切。

“走...去結工錢。”大強呵呵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