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次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二章 一條鞭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二章 一條鞭法

馬皇後的死,對朱元章打擊很大,所以朱元章迫切的想要找一個替代品,小菊是馬皇後的侍女,馬皇後離世,在葬禮上這個小侍女也非常傷心,哭到不能自已。朱元章看到這個小侍女如同自己一樣悲傷,又想到妻子在世時對她十分照顧。

妻子離世這名小侍女按照規矩會分配到其她宮殿,侍奉新的主人,再加上小侍女十分年輕,外形也不錯,朱元章就想將她納入自己的後宮。

小侍女得知訊息並沒有開心,反而非常的驚慌,她對於皇后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但對於皇帝卻只有尊敬恐懼,得知自己要侍奉皇帝,並不是很願意,但作為宮中最底層的小侍女根本不能拒絕皇帝。

到了侍寢這一天,按照規矩小侍女也穿上了華麗的服裝,相比侍女的服飾來說奢侈了很多,也讓小侍女看起來更加的漂亮。朱元章在侍寢之夜看到對方還挺開心的,兩人準備休息的時候。

朱元章將小侍女華麗的外衣脫掉,卻發現她的衣服裡邊竟然還穿了一套白色的孝服。古代人在顏色方面也有很多的講究,大婚之時穿的都是正紅色,有喜慶之意,而家中有人離世的時候,親人子女都需要穿上白色的孝服。

白色往往代表的是親人離世。在大婚之日竟然穿著白色的孝服,也讓朱元章有些意外,此時這個小侍女跪在皇帝面前解釋了自己的穿著,她表示皇后對自己非常的照顧寵愛,自己跟隨皇后這段時間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對著皇后猶如對著自己的母親一般,雖然自己和皇后之間的身份地位差距極大,並不敢稱呼對方為母親,但心裡一直拿皇后當母親一樣看待的,皇后剛剛去世,作為子女要為母親守孝三年。

如今被皇帝看重,即使大婚時候,為人子女也不應該脫去自己的孝服,朱元章聽了非常感動,並沒有指責她,反而在大婚之夜將其放出宮去,允許她在宮外為皇后守孝。在三年守孝結束後,小侍女也沒有回到宮中,反而去了皇后的墓園守陵。

朱元章就是這樣的人,他對馬皇後的愛是真的無與倫比。

這僅僅只是一個小插曲,隨後的一段日子,朱元章,朱標...都去了水仙村,在那裡每天的釣魚,燒烤,看戲...那是好不快活。

很多朝廷上的事情,都是由朱榔去處理的。但是今天的朱榔處理事情的事情,才發現此時的大明有些和自己印象中的不一樣。

朱榔印象中的大明應該是十分平穩的,國家富足,百姓安康,可是看了很多天的奏摺朱榔才發現,這大明還真的有些麻煩。

其實明朝建國初年,朱元章的良苦用心與種種努力,並沒有產生相應的期望值。

人們看到的是一種近乎不可理解的矛盾現象:一方面,是朱元章為了強化統治,建立龐大的常備軍,實行嚴厲的政治、思想、文化專制。

尤其是用最大的氣力恢復社會經濟,調整生產關系,分配土地,整理賦役,打擊豪強,反腐倡廉,千方百計與民休養生息,企圖化解社會矛盾。

可是另一方面,依然是階級關係異常緊張,不斷發生激烈的對抗鬥爭,社會一點也不平靜。從他登基幾個月以後到他逝世為止,從南到北,由東而西,無論是內地還是邊區、海上,到處都爆發了反對他的農民起義。

洪武十二年四月,眉縣人民因不堪明朝政府的壓迫和剝削,在彭普貴的領導下起義,“轉攻州縣”,打敗了眉縣知縣顏師聖所率明軍,殺了顏師聖。

起義軍勢力大振,先後佔領了十四個州縣,屢敗四川都指揮普亮。

最後被右御史大夫丁玉所率的軍隊鎮壓。明初時期,廣西地區人民也不斷起義反抗封建統治。

明王朝剛統治廣西不久,洪武三年陽山縣十萬山寨人民就聚眾起義,反對明朝的統治,被南寧衛明軍所鎮壓。洪武五年南寧衛指揮金事左君弼強徵民人為軍,又激起了三千多人的反抗。

大藤峽地區是廣西瑤、壯族人民的聚居地區,他們不堪明朝統治者的壓迫和剝削,洪武八年時曾起義進行反抗,為柳州衛明軍所鎮壓。

到洪武十八年,瑤、壯族人民又逐漸聚集起來達數萬人,他們以更吾、蓮花、大藤等寨為據點,向附近的都康向武、上林等地發展勢力。

明朝政府特派徵南將軍楊文等駐師奉議州東南,與廣西都指揮使韓觀所率的軍隊,共同鎮壓起義人民。

他們慘無人道地殺害了起義軍一萬八千三百六十餘人和起義軍家屬八千二百八十餘人,起義軍首領黃世鐵也英勇犧牲明朝政府把餘下的六百四十八戶遷徙到了象州武仙縣。為了防止這一地區人民再次起義,並設定了奉議等衛。

今年就在剛剛徽州發生的起義,朱榔知道這根子出在哪裡,並不是朱元章剝削農民,而是此時的大明才剛剛成立,代依然推行的是人頭稅(丁銀規章制度),農民是交納稅款數最多最後的人群,它是這一項稅制改革對農民最本質的剝削被壓迫的緣故之一。

把握著生產要素...農田至少的農民,被這一按人頭數納稅的規章制度,動彈不得操縱住;而把握這很多農田的大地主、高官、皇室,可由於這一規章制度盈利,比農民少繳稅(由於全是按人頭數的,地主階級總數遠低於農民)。

那樣稅款的重任所有落在了農民手上,促使她們的承擔太重。

值得一提的是,剝削階級能夠運用手上的會員特權,開展偷漏稅,或是吃拿卡要讓農民多交稅,更進一步加劇了農民的承擔。而自朱元章制訂的嚴苛的戶籍制度,死死地將農民束縛在農田上,沒有人身自由,沒法隨意遷移,只有默默地承受剝削。

而在明代,出現的農田企業兼併狀況也十分比較嚴重,有著農田的農民越來越低,只有依附於到地主階級上,沒有隨意,也沒法保持階層越遷。

每每碰到自然災害,又由於高官腐敗問題,受賄比較嚴重,救災援救失責,促使農民來到無法存活的危機緊要關頭,迫不得已舉兵謀反。

這次的徽州就是因為遇到了大旱,所以沒有辦法,只能起義,朱榔對於這次起義的前因後果也是看在了眼裡,所以朱榔並沒有第一時間去鎮壓。

因為鎮壓這次起義很簡單,真的很簡單,一群拿著刀劍的農民,和自己拿著燧發槍的士兵交鋒誰強誰弱,那是一目瞭然,朱榔想要的是如何可以讓這樣的事情變少。

明代徭役原有裡甲正役、均徭和雜泛差役。其中以裡甲為主幹,以戶為基本單位,戶又按丁糧多寡分為三等九則,作為編徵差徭的依據。

丁指十六至六十歲的合齡男丁,糧指田賦。糧之多寡取決於地畝,因而徭役之中也包含有一部分地畝稅。這種徭役制的實行,以自耕農小土地所有制廣泛存在及地權相對穩定為條件。

但隨著時間的變遷,尤其是到了明朝後期,明初所制定的徭役賦稅制度已然被破壞殆盡。

首先,隨著明代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土地日益資本化,土地兼併也逐漸加劇,地主豪強,勾結官府,強佔農民的土地,並運用一切可行的手段來逃避相應的賦稅。加上明朝中後期,宦官掌權,操縱朝政,賣官鬻爵和貪汙腐敗現象十分嚴重。為了迎合愛財的宦官,各地官員拼命搜刮民脂民膏。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侵蝕了稅基,造成了國家賦稅急劇減少。

其次,朝廷開支逐步加大,財政十分困難。皇室、宗室奢侈腐化的鉅額開支,國家機構中繁冗官員的俸祿,用於抵禦浙江、福建倭寇和北方少數民族俺答侵擾的龐大軍費支出等,使得當時的財政入不敷出。

再次,商品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

商品交易貨幣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古代中央集權體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力被削弱。不少農民棄農從商,促進了明朝手工業的發展,推動了商品經濟向前邁進,而商品經濟的繁榮帶動了白銀貨幣的流通。

所以朱榔有決心要改變。

早早的朱榔拿著徽州起義的奏摺來到了水仙村,這個時候的朱元章和朱標正在看戲,戲曲剛剛聽完,兩父子準備去釣魚,看到朱榔來了,也是一起要去朱榔一起。

正好有話說,朱榔也沒有拒絕,就這樣父子三人一起去釣魚了,說釣魚,但是其實更多的還是聊天,那個時候,朱榔就將徽州起義的事情給說了出來。

可能是因為起義太多了,對於徽州的起義,朱元章並不在意。

不過,接下來朱榔說的話,才引起了朱元章的在意,朱榔告訴朱元章他要施行一條鞭發,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清丈土地,擴大徵收面,使稅賦相對均平

因為這個時候,存在的佔地多者田增而稅減的情況,只有從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賦役均平。只要清丈土地,那麼有些人就無法藏匿土地。

其次就是統一賦役,限制苛擾,使稅賦趨於穩定。

以前是賦役分開。賦以田畝納課,役以戶丁徵集,賦役之外還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貢之類的額外加派。實行一條鞭法以後,全部簡併為一體。

將賦歸於地,計畝徵收;把力役改為僱役,由政府僱人代役。由於賦役統一,各級官吏難以巧以名目。因此,叢弊為之一清,使稅賦趨向穩定,農民得以稍安。

最後計畝徵銀,官收官解,使徵收辦法更加完備。

古代田賦,唐以前基本上都是徵實。唐代兩稅法雖以貨幣計算,但繳納仍折實物。宋代徵稅,只是偶有折銀。元代科差雖行色銀,但積糧仍為谷粟實物。

這樣可以將差役全部改為銀差,而且田賦除蘇杭等少數地區仍徵實物以供皇室食用之外,其餘也均已一律改徵折色,即折為色銀。

與此同時,賦役徵課也不再由里長、糧長辦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徵收,解繳入庫。從此,不按實物徵課,省卻了輸送儲存之費;不由保甲人員代辦徵解,免除了侵蝕分款之弊,使徵收方法更臻完善。

朱榔說完之後,一邊的朱標就皺起為了眉頭道:“榔弟,如果你這樣做,會得罪很多人的。

你重新丈量了土地,地主隱瞞的土地,被清查出來,現在賦役都摺合成銀,也就是說,現在所有的田賦,力役,雜役,都按人,田摺合成銀繳納。

這些地主吃虧了,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他們會對你積極的打擊。”

可是朱標說完,朱元章卻呵呵的笑了起來:“標兒,你說錯了,這些人不會對榔兒積極的打擊,而是會對咱積極打擊。”

“父皇...。”朱標一愣。

朱元章卻露出了微笑的表情:“咱的口碑已經是最壞了的,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這個一條鞭法,就讓咱來推行,咱什麼都不怕。”

朱榔一陣感動,朱元章卻哈哈的笑道:“咱的名聲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的安不安居,這次徽州的事情,榔兒你準備如何去做。”

朱榔看著朱元章毫不猶豫:“先殺貪官,再殺領頭者,跟著安撫百姓,撥款賑濟。”

“好...好...。”朱元章點頭不已。

跟著朱元章道:“榔兒之法大善,以後標兒,你也可以依照此次辦法決斷。”

“是...!”朱標連連頭。

就在此時,湖中魚線動了起來,這魚線一動,朱標連忙起勾,很快一條大魚就出現在了朱標的釣鉤之上,這一幕的場景就好像預示著什麼一樣。

第二天,朱元章就回到了應天,他要著手開始一條鞭法的施行了。

而這次這個一條鞭法的施行,一定是會成功了,而且還一定會對百姓好,因為這個一條鞭法會至少有兩代帝王的加持,以前的一條鞭法是在張居正死後就不了了之,跟著還差不多成為了禍害百姓的一種法。

那些官員四處鑽空子,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朱元章是第一代帝王,朱標是第二代帝王,兩代帝王守護這一條鞭法,一定可以讓這個法則施行。

也一定會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