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犁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章:道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三章:道人

就在當張衝博浪一擊,遠遁而去時,濟南相寺也有兩人在關注著此事。

他們其中一人就是現在的濟南國國相,封常。還有一人黃袍法冠,做道人樣。

封常是現在中常侍封諝收的假子,地地道道的宦官集團一員,和所有的宦官假子們一樣,他這人也貪。

但封常和他那些個前輩們比起來,又小巫見大巫。

他只是貪,但不虐不淫。

單說虐的,之前被陽球摜殺的王沛殺人萬餘。還有那淫的,有徐璜兄子徐宣,求女不得,掠之而歸,戲射殺之,埋著寺內。

這會封常焦躁的來回走動,看邊上這人老神在在,不禁抱怨道:

“我師,你說的那個勇士真的能殺得了那韓國先?那韓先是邊地武人,頗有小戇,別到時候那人失手被擒,供出我們吧。”

一想到這個,封常又焦躁得來回走動,他邊走邊搓手,囁嚅:

“要不再派幾個,把你那勇士一併宰了?”

邊上這道人,滿心不屑,只覺這種膏粱子弟,真難濟得用處。

但做大事又不得不用到此人,遂溫言安慰:

“君莫焦躁,一切都是中黃太乙之安排,我們就這裡等著好了,來,和老道再一起手談一局。”

說完,此人就是在棋局上落下一子。

封常無奈,只能落座,陪著下棋,但下了幾手,就丟下不下了,他又站起來,自語道:

“不行,我得使人瞧瞧去。”

恰在這是,一郡卒焦急得跑入堂內奏報,稱濟南王少府韓先巡行,遇刺身亡,刺客也未擒住。

封常一聽,高興得跳腳,只看那郡卒滿臉困惑,他才換做怒容,指派道:

“趕緊使諸曹追緝刺客,如遇反抗,格殺勿論。”

那郡卒領命然喏,就面退著下去了。

郡卒一走,封常高興得抓住那道人手,喜歡極了:

“我師,你可真神了,你那勇士果然得力,殺了人,還能遁走。我很滿意。”

這道人微微一笑,禮讚:

“這一切都是中黃太乙的安排。”

封常這人就是一陣一陣的,那邊他剛高興完,這邊又上了愁容,他對道人說:

“我師,前段時間家父書信於我,說一切都按照大賢良師的安排,但身體回春還是一如既往得沒有變化。他在信中說,他堅定自己已經心誠,問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弄錯了。”

聽到這話,那道人目光一下子深幽起來,他緩緩道:

“等黃天換蒼天,他要的一切都能實現。”

說完就岔過這個話題,反而點了封常一下,提點道:

“君還是多注意一下那劉繇的奏報吧,他為巡部彈劾你,你多少也要重視些,別到時候在這濟南國苦心經營,最後被他人取了去。”

一說這事,封常更氣:

“那劉繇小兒,仗著自己公族子弟,就敢小覷於我,後面得要他好看。至於他那個彈劾,朝中有我父在,一切皆安。”

見封常如此篤定,道人也不再勸,只稽首告退,隨後封常就將他一路送出了府寺。

此時東平陵四閘皆落,路上到處是郡卒緝捕巡視,道人避開巡視,兜轉幾圈,就敲門進了一裡舍。

此時舍裡坐滿了東平陵的各太平道骨幹,他們一見到這道人進來,就跪拜,口呼:

“見過人公”

沒錯,此人正是太平道的二號人物,人公張梁。

他與其兄張角,張寶皆是冀州鉅鹿豪富,富逾王公,本該侈服玉食快樂過一生。

但在二十年前其兄張角得了一卷神書,名《太平經》,這是聖王之書,若能施行其法,將消災解禍,天下太平。

之後他們三兄弟就變賣家財,退掉了錦衣玉履,換上了麻衣草鞋,深入疫區,用這《太平經》教的東西,就救治災民。

久之,天下景從,信徒遍及四方。

其實信徒們都不傻,他們真的知道喝符水可能不會救他們,但他們還是願意追隨張角三兄弟。

只因為在這個漢家無視他們的時代,只有太平道還在乎他們,願意給他們生的希望。

而這一點,可能連張氏三兄弟都不知道。

張梁一進來,就看到了本地渠首唐周,說實話,他不喜歡這人,只知傾軋暴斂,不知深入鄉野,救急孤苦,不是我道中人。

但太平道的發展壯大又離不開這些人,他知道兄長為何要收這唐周為弟子,只因為他能為冀州本部源源不斷得輸送錢帛,助太平道招兵買馬,畢竟離大事之期已越來越近了。

但道理是這樣,張梁的感情上還是希望太平道的人能純粹一點,就像他們三兄弟當年一起行醫四方時一樣,救苦救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自從兄長成了大賢良師,就開始變了。

他再也不是那個深入鄉野的醫者,而是深居簡出,領天下百萬太平道徒的無上道魁。

所以,太平道就有了越來越多的唐周們。

他這次來青州,並不是要來見那顢頇濟南相,也不是見這唐周的,他來此只是因為他聽說,太平道出了一個醫勇兼備的後進,他的門徒祭孫對他是讚不絕口。

他好奇了,所以就來了。

張梁環顧四周跪拜的人,無人敢抬頭看他一眼,他只覺的無趣,他徑入內堂,坐在堂首的胡床上,溫言道:

“眾道友,皆起身吧。其實我不在乎這些虛禮,你們要是能多下鄉野,救幾個人,我比這個還歡喜。”

眾人口稱喏,然後才各自起身。

還是唐周打頭,他迫不及待得想知道人公與濟南相談得如何了,這可是涉及幾億錢的大事。

但唐周還沒說,張梁就已經答了,他澹澹的說:

“兇頑韓先授首,濟南王得了警告,自不會與你們再爭這本地祠的供奉錢。”

沒錯,韓先死的原因就在這。

濟南國歷來好鬼神,國內遍佈神祠,只單說祭拜城陽景王的就是八百座,這歷年來的愚民供奉錢,早已被太平道滲透,一直以來都與濟南相分潤。

但那少府韓先,一個北地邊人,吃了狗膽,竟然慫恿濟南王抓這塊供奉錢,他不死誰死。

所以得到確信的唐周,喜不自禁。

唐周還要說些奉承話,就被張梁又打斷,他稱自己乏了,就揮退眾人,只留下了他的門徒祭孫。

祭孫當然知道張梁留他要幹什麼,而唐周自然也清楚,但只能怨滿得隨著眾人出去了。

等眾人皆退下,張梁立馬就問祭孫:

“你說的張衝現在在哪?”

祭孫斂衣答道:

“我師,張衝這回估計就在城外,他做事前與我留句,事敗他將自戕,事成他就會潛在城外鹿頭嶺,等我訊息。”

張梁閉目想了會,接著好奇問:

“這張衝真的會一手神鬼莫測的醫術?”

祭孫不敢替張衝託大,只往小了說:

“我師,這張衝可能不懂養氣還神,但在外傷這塊,的確頗為精到。

我一年前,曾經親眼見他救人,那人在我看來已經是藥石難救,但只他一施手,任是給救活了。

後來那人就入張衝麾下,現在還在泰山大砦裡。哦,對了,這些年張衝在泰山無日不戰,多用此術,活部下無數。”

張梁對祭孫是信任的,既然這個門徒說的如此,那事想來就有了九分真。

他站起來,踱了幾步,又不解道:

“這張衝既有一手這醫術,為何還要讓他親歷鋒失,不知折此一人,後面將要有多少道友弟兄喪命。”

祭孫有腹稿,被張梁一埋怨,立馬不慌不忙解釋:

“回我師,這張衝的鬥戰之術卻要比這醫術還要厲害,徒自謂見過天下英豪,但能有張衝般武勇的,也不過寥寥。

我道大事將近,正須此輩有鷹犬之才的,任為爪牙。而且,他這醫術習來也不難,這段時間,他已經為我青州道培養了數十名刀創醫者。

所以,徒認為,這張衝還是為我太平道做方面之任,更佳。”

張梁聽這話,不斷點頭,他終於下定決定,明日出城見一見這個張衝。

這邊唐周等人剛出來,幾個心腹就圍了過來,他們同樣關心與濟南相交易的事,畢竟他們的錦衣玉食全系這事。

唐周自然將事講明白了,但最後還是忍不住訓斥這些門徒:

“我知爾等辛苦,所以這供奉錢到底有多少,我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但凡事不可過,不要讓我知道你們過了,到時候丟命的。”

眾門徒自然點頭稱喏,但至於有沒有聽進去,就不得而知了,畢竟不發財,入什麼太平道啊。

眾門徒中有個大夥的熟人,正是一年多前被東郡太平道梁仲寧擒俘的光裡人單鳴,這會他伏低做小,隱在門徒中,毫無起眼。

自那日單鳴被俘後,他就在唐周這裡失了寵。因為他,唐周甚至被冀州本部訓斥,要不是看在這個門徒自己將釁事抗下,唐周根本不會管他死活。

後來,唐周去信卜己,就將單鳴撈了出來,但單鳴的教區已經被梁仲寧所奪,只能隨唐周來濟南,但也不復其師喜愛,成了個邊緣人。

這會,眾門徒見道使祭孫還沒出來,遂好奇問道:

“道使怎麼還沒出來?不會被人公訓斥了吧。”

這話堵了唐周心口,他剜了一眼那不識趣的門徒,恨恨說了句:

“定要讓這兵子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