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八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八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

當下,範正立即拿著準備起草婚書的筆墨,提筆在李府外的圍牆上寫去。

“邪醫範正在幹什麼?”好事的開封百姓不由問道。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一個眼尖的百姓看清了範正所寫的內容,大聲的讀了出來。

“聽說此詩是範正和李清照遊玩汴河的情境,被李清照用寄情於山水的邪方寫出的第二首千古名篇。”

“看來範正是在懷念二人的愛情,然而那又如何?李父堅決反對二人的婚約,邪醫範正不過是在無病呻吟罷了!”

周圍百姓看著範正指指點點,冷言冷語,畢竟範正和李清照私定終身,在民間的風評極為不好。

馬氏也是心疼的看著兒子一眼,無奈的搖了搖頭。

然而一首《如夢令》很快寫完,範正並沒有停了下來,而是繼續在旁邊寫道。

“邪醫範正還在寫,莫非是…………,再和李清照隔空和詩!”一個青衫文士見狀心中一動,驚呼道。

“和詩!”眾人頓時一頭霧水,不知道何為對詩。

青衫文士解釋道:“諸位可知道範正之前在汴園所寫的兩首《釵頭鳳》,分別從一男一女的視角寫詩一唱一和,那就是和詩。”

眾人恍然大悟!

青衫文士繼續道:“範正最為擅長和詩,如今聽聞李姑娘的《如夢令》回憶二人遊玩的場景,又被李父橫加阻撓二人相愛,恐怕是觸景生情,準備和詩一首。”

也有人質疑道:“如夢令已經被李清照連寫兩首千古名篇,我倒不相信範正還能再和一首《如夢令》來,如果寫出普通的詩詞,恐怕只會狗尾續貂。”

青衫文士搖頭道:“範正所寫的確不是《如夢令》。”

眾人連忙望去,只見範正在牆上寫道:“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轟!”

李府外頓時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圍觀的開封百姓紛紛驚呼。

“千古名篇!”

“又一首千古名篇!”

他們今日真是不虛此行,非但看了連續翻轉的李府大戲,還親眼見證了兩首千古名篇的誕生。

“此乃擬古決絕詞,如今已經極為罕見。”青衫文士激動道。

“人生若自如初見…………,李清照用《如夢令》回憶二人遊玩汴河場景,然而如今二人卻被迫分離,範正感嘆若是他們一直如初見的那般,該有多麼美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僅此一句,足以讓世人落淚。”

“何止如此,此詩連續引經據典,秋風悲畫扇,乃是漢朝班婕妤被棄的故事。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此詞乃是範正模擬女性的口吻寫的,然而世人皆知,範正絕不是一個負心漢,然而未及冠的少年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罷了!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就連李隆基這樣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愛的戀人,更何況是一介醫者範正。

眾人激動不已,後世這首木蘭詞乃是柬友所用,依舊被世人當成愛情詩詞傳送,如今範正正式將其用於他和李清照的愛情,立即引爆了世人的情感。

“如此才子,李恪非卻將其拒之門外,有眼無珠也!”

“範正二人情深義重,李父棒打鴛鴦,愧為人父也!”

……………………

一時之間,李恪非被千夫所指。

李府之中。

蘇軾正在苦口婆心的勸說李恪非,然而李恪非卻油鹽不進,根本聽不進去。

忽然李府外傳來一陣陣喧譁聲,李恪非頓時怒不可歇道:“怎麼還沒有將范家趕走!”

下人連忙委屈道:“啟稟老爺,范家已經走了,不過範公子臨走的時候,對著小姐的《如夢令》和詩一首。”

“和詩一首!範正又寫了什麼詩。”李恪非眉頭一挑道。

下人低聲道:“老爺一看便知,小人也不懂詩!”

看到下人的態度和外面的反應,蘇軾頓時知道此詩有些貓膩,當下起身道:“李老弟,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當下,二人起身來到了李府外,只見李府的圍牆旁,早已經圍滿了人,看到李恪非出來,頓時用一種怪異的眼神看著他。

李恪非心中頓時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覺,連忙看向牆上的詩詞。

首先映入眼簾自然女兒的《如夢令》,女兒連續寫出兩首千古名篇自然讓他倍加驕傲,然而他越是為女兒自傲,越是對破壞女兒名聲的範正恨之入骨。

然而當他看到另外一首詩詞的時候,頓時愣在了那裡。

“人生若只如初見…………。”李恪非的文學造詣頗高,只讀一遍就明白此詩又是一首千古名篇,更難能可貴竟然和《如夢令》一唱一和,交相輝映。

“當時文壇,詩詞一道唯有範正和令愛天生一對,李兄還要執意阻撓麼?”蘇軾愛才如渴道,很顯然這首《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已經深深的打動了他。

“范家欺人太甚!明明是他壞我女兒名聲,竟然還敢含沙射影,指桑罵槐老夫棒打鴛鴦,來人,給我找來石灰,將這些俗詞全部給我塗掉。”李恪非怒吼道。

他李家明明才是受害者,可經過範正的一首《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竟然風向竟然紛紛指責於他,這讓李恪非更加惱羞成怒。

蘇軾無奈一嘆道,李恪非已經魔怔了,明明是範正借女子口吻寫的這首《木蘭詞》,將責任推到了自己的身上,而李恪非偏偏要曲解。

很快,李家下人找來了石灰,將外牆直接再粉刷一遍,圍觀的開封百姓這才紛紛離去。

當下蘇軾無奈的搖搖頭,轉身離去。

李恪非就算將外牆上的詞塗抹掉,恐怕這些詞早已經被謄抄,現在已經傳向了開封城。

果然不出蘇軾所料,很快,李清照的第二首《如夢令》和範正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直接引爆了開封城。

所聞之人無不驚歎,範李二人的最真摯美好的愛情,開封城的風向大轉,原本私定終身的醜聞一瞬間變成了人人歌頌的愛情。

與此同時,李府內的事情很快在開封城傳開。

先是趙範兩家同時登門求親,范家被拒之門外,隨後範正帶著開封府衙役強行進入李府,緝拿趙明誠,蘇大學士之子用指紋法找到了趙明誠殺人未遂的罪證,最後李父惱羞成怒,拒絕範正提親,範正憤而在李府外和詩一首,八卦越來越勁爆。

“李父,有眼無珠也!”

一時之間,所聞之人無不扼腕嘆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