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寒門仕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4章 李正心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74章 李正心思

“你想說什麼?”林方政直視著他。

若是換作其他人,面對林方政的責問,恐怕是搖頭擺手否認自己沒想說什麼。

奈何對面是李正,他絲毫不畏林方政的不悅,直率道:“林處,我覺得有些地方你可能還是要注意些,她剛剛哭著臉跑出去,你又關著門,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發生了什麼。”

“那你覺得是發生了什麼?”

李正突然變得認真起來,似乎藏著巨大不滿:“發生了什麼你自己心裡最明白,不要以為當了領導就可以肆無忌憚,你要是真做出什麼違反紀律作風的事,我也是會毫不留情舉報揭發你的!”

他突然的嚴肅認真,讓林方政愣住了。

看著他這般反應,林方政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這個直男該不會是……

林方政不禁笑了:“李正,假設真有什麼事情。你是因為我違紀而舉報呢,還是因為涉及白雪而舉報呢?”

“有區別嗎?!”李正顯然對林方政的輕佻語氣動了怒。

“當然有區別。得看你的動機究竟是什麼,要麼是其中一個,要麼兩者都有,你是哪一種?”

“我……”李正忽然猶豫了一下,“反正我覺得沒區別!”

看著一向直性子說直話的李正罕見的一反常態猶豫不語,林方政心下瞭然,這直男恐怕產生了莫名情愫。

又想到李正今年34歲,白雪也34歲,兩人年輕相仿,郎才女貌,倒也般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想到這又不禁搖了搖頭,在這亂點什麼鴛鴦譜呢。李正未婚,白雪離異帶崽,在世俗觀念中,這就是很受非議的鴻溝。更何況李正父親還是個十分傳統的退伍老軍人,要知道兒子找了個離異女人,那不得氣昏了過去。

“你不用去舉報了。剛剛白雪是過來,只是跟我說一些個人生活上的困難。”

“我還以為你使什麼壞了呢。”李正聽這話松了口氣,又緊接著追問,“什麼困難?興許我能幫上忙呢。”

林方政暗笑著搖了搖頭:“人家的隱私,我怎麼能隨便透露給你。你要真關心的話,不妨直接去問她。就看她願不願意跟你說了。”

“好吧。”李正失望道,“她對我總是愛答不理的,怎麼可能跟我說。反正,林處,她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你就直接安排給我,我一定盡心盡力做好。”

林方政被他這態度逗樂了:“哈哈,你為什麼這麼想幫她的忙呢?”

“因為…都是同事嘛。”李正又撒了個謊。

為什麼林方政這麼篤定呢,因為李正真不會說謊,每次說謊眼睛都會看向自己的鞋面,左手手指尖也會不自覺的摩擦。

“我安排給你,她可不一定知道哦。”

“沒事,學雷鋒同志,做好事不留名。”

林方政意味深長的看著他,心中忽然有了一些主意。

“行吧,你要真幫上了,我會跟她說是你的功勞。”

“嘿嘿,謝謝林處。”

林方政收起打岔,問:“你不是單純過來監督我的吧。”

李正這才想起正事還沒說:“差點忘了,是這樣的,剛剛開會的時候不是安排《實施方案》的修改完善嘛。散會後我自己又看了一眼,並且對比了外省的方案,發現了專家組遺漏的一個東西。”

“外省的方案?你哪來的?”在接到任務時,林方政還特意搜尋過外省的方案,基本上沒有省份將實施方案上傳至網際網路。從嚴格意義上來,這東西屬於內部工作資料,不在網路上傳播。

李正解釋道:“我不是跟你報告過嗎?兩年前,我在片區集中辦公的時候,參加過一次外省調研,雖然當時他們沒有讓我們複製帶走他們省《實施方案》,但我還是粗略翻了一遍,記住了一些內容。”

“原來如此。”林方政也想起來了,這個李正是個研究政策痴迷的主,敏感性極高,“你說說,遺漏了什麼?”

“其實也不叫遺漏。”李正道,“剛剛我讓鴻光聯絡了安所長,對方說是故意沒弄的,讓省裡自己定。”

“又賣關子是不是,直接說。”林方政催促道。

“就是自貿試驗區發展主要預期指標,初稿裡面恰恰缺了這個東西。”

林方政來了精神,坐直身體:“什麼樣的預期目標?”

李正回答:“這個剛剛請教過安所長,他跟我們講了一下別的省份的情況。這個預期目標就是一年或者三年下來,所達到目標指數。這裡面包括改革創新情況,也就是《總體方案》落實率和提交國家案例數;經濟總量數,包括稅收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貿易投資數,包括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速、實際使用外資佔比,市場主體數,包括新設立企業數和新增內資企業注冊資本佔比等等這些。”

李正一項一項掰著手指頭給林方政列舉清楚。

“這些安所長他們確實不好弄。”林方政問,“那這些資料,你有什麼想法嗎?”

“這東西又不是我能定的,也不是商務廳一家就說的算……”

“先不管這些,我是問你有沒有想法?”林方政不作理會,一力激發他的才幹。

“有一些吧。”李正回答。

“比方說?”

“比方說改革創新,《總體方案》落實率,那毫不例外,明年要完成50%,後年90%,第三年要100%。提交國家案例至少要達到每年10項吧。再比方說新設立企業數,三個片區加起來,年均至少要在1萬家以上吧。當然,這些至少我的個人看法,可不可行,能不能實現,還得主管部門去定。”

“那是自然。”林方政欣慰道,“但我們自己首先就要有個概念,不說每個部門的事情都瞭如指掌,但多少要知道一些,後期協調起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啊。這樣吧,你跟制度組的其他同志就這些指標商量商量,先提一個初步資料來,不要怕錯,錯了改過來就是了。”

“好。那我們弄好後直接加到《實施方案》,然後報給領導和發出去?”

“別。”林方政制止了他,“先用專家組的原稿,這個預期目標,我們內部先掌握就行。”

“你的意思是?”

“一上來就改人家專家組的稿子,不好。總得讓領導智慧和專家專業碰撞一下才行嘛。”林方政面帶深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