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我在七十年代搞科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二十一章 研究電腦處理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二十一章 研究電腦處理器

電腦主機主要是由主機板、顯示卡和音效卡、中央處理器(CPU)、內存條、硬碟、機箱和電源等重要部位組成。

其中整個主機最重要、最核心的部件就是中央處理器。

所以林子魚打算先從中央處理器開始著手研究。

關於中央處理器的相關資料她很早就讓系統給她找了出來。

根據資料顯示中央處理器這個概念最早誕生於70年代初期。

當時的科研專家就已經能成功研製出4位處理器和8位低檔微處理器,人們將其稱為第1代處理器。

其中最具代表的產品是4004和8008微處理器。

第一代處理器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它們都採用的是PMOS工藝。

這種工藝集成度低,系統結構和指令系統都比較簡單,主要採用的是機器語言或簡單的組合語言,指令數目較少,用於簡單的控制場合,功能較少。

後來慢慢發展,處理器開始進入了第二階段,也就是8位中高檔微處理器時代。

它們採用的是NMOS工藝,集成度比起第一代處理器來說提高了接近4倍不止,運算速度也提高約10~15倍。

這種處理器指令系統比較完善,計算機體系結構比較完整,同時具有中斷、DMA等控制功能。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同時軟體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進。

除了組合語言外,還有不同的高階語言和相應的解釋程序和編譯程序,後期還漸漸出現了作業系統。

隨著科研專家們的不斷探索和改變,處理器逐漸進入第三階段。

也就是16位微處理器時代,到今天為止,16位微處理器在國外已經漸漸流行起來。

其中最典型產品便是最近市面上最暢銷的8026、8088處理器。

這種處理器普遍採用的是HMOS工藝,集成度和運算速度都比第二代提高了一個數量級,指令系統更加豐富、完善。

同時還採用了多級中斷、多種定址方式,還能進行段式儲存。

處理器還配置了硬體乘除部件,軟件系統。

1981年IB公司推出的個人計算機採用的便是8088處理器。

後來中央處理器經過漫長的發展,慢慢進入了第四階段,32位微處理器時代。

90年代以後,隨著電子資訊科技的不斷發展與改善。

中央處理器迎來了一次重要的改變,在林子魚前世出現了以奔騰系列為代表的微處理器。

這種處理器內部採用了超標量指令流水線結構,並具有相互獨立的指令和數據快取記憶體。

隨著第四代微處理器的出現,微機的發展開始變得網絡化、多媒體化和智能化。

微處理器的發展跨上了更高的臺階。

到了林子魚前世所處的21世紀,中央處理器的發展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微處理器。

它們的功能更多、速度更快,其中以酷睿處理器為主要代表。

林子魚對比了各個階段出現的中央處理器,最終決定大膽一次,直接以酷睿微處理器為研究方向。

資料顯示,中央處理器主要由運算邏輯部件、暫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等組成。

林子魚打算分開研究,首先從運算邏輯部件開始。

運算邏輯部件,可以執行定點或浮點算術運算操作、移位操作以及邏輯操作,也可執行地址運算和轉換。

林子魚根據三種基本的邏輯運算和邏輯單元,畫出了它的邏輯真值表。

緊接著根據運算規律和公式開始進行演算和推導,林子魚按照每次實驗得到的資料畫出邏輯電路圖。

林子魚畫好邏輯電路圖紙後,時間便已經到十點半了。

她將所有的資料整理好後,就直接退出了系統。

林子魚退出系統後,就去衛生間洗漱了。

洗漱完畢後,她躺在床上不一會兒就沉沉睡去。

一夜無夢,林子魚睡得格外香甜。

第二天,王教授家。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孩她爹,咱們準備的東西是不是太少了?”

王教授的妻子看著桌上擺著的一大摞禮盒,心裡想著這是不是太少了?

王教授聞言,往桌上看去。

只見桌子上面的禮品盒堆得滿滿的,像個小山丘。

種類不算多,基本都是一些吃的、穿的。

雖然這是他們一家人第一次上門去拜訪林子魚同志,但是這也太誇張了吧。

“夠了,絕對夠了,你再買的話等會帶不走。”王教授連忙制止了自己的妻子。

“可這是我們第一次登門拜訪,況且人家幫了咱們這麼大的忙,送多少都是應該的。”

王教授的妻子曾不止一次從自己的丈夫口中聽說過林子魚這個名字。

林子魚,年紀比自家閨女還要小上兩三歲,卻已經是丈夫口中讚不絕口的天才少女。

她對林子魚的天才事蹟不怎麼感興趣,但是每每聽丈夫說起時,也不得不感嘆世上竟有如此聰慧的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