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漢侯最新章節列表 > 175、第一百七十五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5、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營每日三餐, 午間增一頓晝食, 本在申時中的哺食被推遲到酉時。

多出來的半個時辰, 不再進行對抗訓練, 由各營自行安排。

雲中騎、上郡騎兵和羽林騎多訓練騎射和戰陣, 沙陵步卒則由軍侯帶領,分成兩支隊伍,一支掄起石鎖相互拋擲,用以增強氣力;另一支肩扛斷木, 繞校場奔跑。兩刻鐘後,彼此進行輪換。

哨音響起, 宣告訓練結束。

五百步卒汗流浹背, 臉膛、脖頸、肩膀和胸膛都是一片赤紅。

抓起上衣, 胡亂揩去汗水, 步卒未見散漫, 自然形成佇列, 將石鎖斷木送去庫房,其後前往位於西側的營房,分批洗澡更衣。一身清爽之後, 再去領取飯食。

之前賭輸和早操名次靠後的軍伍, 膳後不能歇息, 還要負責打掃營房, 清洗衣物,刷洗履靴足衣。

好在營中備有皂角,也有豬鬃製成的刷子。

要不然, 單是清洗幾百人的衣物鞋襪就夠他們忙到半夜。睡不滿兩個時辰,早起精神不濟,操練對抗又得敗北。

校場中響起哨音時,竇良等人也換上乾淨的衣物,一同走出營門。

健僕騎僮等候整日,終於見到自家公子,立刻迎上前去。

離營的紈絝躍身上馬,頭也不回跑走,當真是歸心似箭。本打算留下的人,見狀產生動搖,沉默片刻,陸續走出六、七人,和前者結伴歸城。

到最後,僅竇良、王須、劉進、陳蟜和灌賢堅持留在新營。從今日開始,五人將和軍伍同吃同住,一同操練。未得校尉允許,不得離開林苑半步。

家中健僕騎僮得令,各自上馬飛奔回城,將訊息帶給家主。

目送遠去的背影,五人各懷心思,唯決心始終不變。

“走吧,回去。”

竇良率先轉身,其後是王須和陳蟜,劉進和灌賢行在最後。

營門關閉,隔絕內外兩個世界。

自幼相識的好友,也將走上不同的道路,命運自此發生改變。

回到營中,竇良五人歸入羽林騎,被安排到東側營房。

平陽侯對此的解釋是,以五人的資質,安排進其他三營,只有被踩進土裡的份,骨頭渣都會被碾碎。雖然在羽林也會掛末尾,好歹有熟人,多少會照顧一下,不至於太過艱難。

竇良五人很是感慨,到底同為功臣後代,沒有鐵面無私到底,總算講一些情面。但隨著訓練不斷深化,曹時揮舞起皮鞭,五人被抽得涕淚橫飛,感激之情頓時煙消雲散。

等他們“幡然醒悟”,明白自己是上了賊船,船早已離岸,想再跳下去,純屬於天方夜譚。

現下,竇良和陳蟜等人尚未參透曹時的打算,正站在羽林騎中間,和軍伍一同領取膳食。

讓他們驚訝的是,軍中伙食好得超出想象。

熱騰騰的粟飯蒸餅,切成厚片的炙肉,用葷油快炒的菜蔬,還有用鐵板煎制的禽蛋。蛋黃蛋白涇渭分明,邊緣處微焦,撒些鹽粒,很是勾-人-食-欲。

五人出身高門,自以為嚐盡世間美味。但是,進入軍營第一天,固有的印象就變得支離破碎。

營內食材不及家中,烹飪方法卻別出心裁。他們從沒想過,禽蛋和菜蔬還能如此烹製。縱是沒有入口,僅聞著香味,就知曉味道不錯。

蒸餅粟飯之外,還有大鍋的湯餅和伊麵。

高湯沸騰,香味不斷沁出,引得人饞涎欲滴。鍋蓋掀開,香味愈發濃郁,隊伍中響起五臟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連綿不斷。

伙伕抬出橢圓形的木盤,裡面擺滿斬成塊的燒鴨和燻雞,空氣中的香味再上一個臺階。

竇良和王須等人對視幾眼,都能看出對方的疑惑和吃驚。

這樣的膳食,偶爾一次且罷,如果每日如此,新營的物資到底多充裕,掌管後勤之人又是何等的手眼通天?

此言絕非誇張。

身為天子親軍,自然不需要為錢糧發愁。可有錢不意味著有物資。以面前的羊肉和雞鴨為例,要保證每日的供應量,需要的不只是錢布,更要有市買的渠道。

長安附近確有莊田飼養禽類,但興起時間不長,規模有限,供給城內的同時,無法分出如此多的數量。如是野外獲得,要聚集多少獵戶?

五人滿腦袋問號,始終想不出答案。

於此同時,二十多名伙伕一字排開,揮舞著長勺和長筷,開始為軍伍舀湯餅、分炙肉。

由於趙嘉的努力,營內膳食極大豐富,單是一隻大碗,完全不夠盛裝。

問題很容易解決。

找來匠人吩咐幾句,不出兩日,配套的餐盤和木碗堆成小山。

餐盤分成數格,木碗嵌入盤角,主食肉菜分開盛裝,再加一碗湯餅或是伊麵,到散發著木香味的條桌前坐下,遠比蹲在地上舒適。

秉著物盡其用,絕不浪費原則,在製造訓練器械時,邊角料都被趙嘉收集起來。考工室的匠人和營中匠人一起動手,耗費數日時間,製出趙嘉需要的成品。

桌凳用木軸連在一起,用時展開,不用時摺疊,並不會佔用多少空間。

出於常年的習慣,軍伍初次坐到桌前,很有些不習慣。時間久了,發現其中好處,每次用膳之前,都會自動自覺搬來條桌,分營落座。

竇良等人領到膳食,由隊率領至桌前,和眾人一同坐下。

高強度的訓練之後,邊軍和羽林騎皆腹中空空,轟鳴猶如擂鼓。

吃飯時,無一人說話,捧起木碗,三兩口吃完湯餅,又飛快的吃完蒸餅和炙肉菜蔬,以最快的速度起身,再去將餐盤填滿。

按照營內的規矩,蒸餅粟飯管夠,湯餅和配菜保證一次充足,接下來是否還能搶到,就要各憑本事,看各人的速度和運氣,。

竇良五人吃到一半,超過三分之二的軍伍已盛過第二回。等他們吃完,湯餅、炙肉和雞鴨均已告罄,菜蔬的湯汁也被倒空。

至於煎蛋,早在第一次就領完。

為免出錯,營內的伙伕沒少請教文吏。以致於多數伙伕不識字,卻有不錯的心算本事,三位數以內的加減全無壓力,遑論數人頭。

軍營內講究實力,伙伕同樣要競爭上崗。

優秀的可以掌勺,落後的只能打下手。出錯超過一定次數,就得離開鍋勺,專門處理食材,砍柴燒火。

吃飽喝足,軍伍抓緊洗刷餐盤,整理條桌,再由小吏送回庫房。

竇良五人返回營房,發現同住的軍伍沒有歇息,而是聚在屋內,或站或坐,總結訓練經驗,討論得熱火朝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過長橋時,步兵營能攔,咱們也能!”

“多想想辦法,別像今天一樣,一輸到底。”

“木塔上可以互相配合。”

“瞧瞧趙校尉的親兵,那準頭,你們一個個的,不覺得慚愧?”

隊率單手叉腰,手點著麾下軍伍,嗓門不小,口沫橫飛。八尺高的魁梧漢子,做出這樣的姿勢,莫名有些喜感。

聽他提到趙嘉親兵,竇良五人不免訕訕。

今日之所以落敗,輕敵固然有,最根本的原因是實力不及對方,而且差距委實不小。

訓練結束後,五人也曾交換意見。

得出的結論是,那幾個少年根本沒使出全力。如若不然,他們連長橋都過不去,在橋頭就會全軍覆沒。

同樣的情形,發生在不同的營房。

無論邊軍還是羽林騎,在對抗式的訓練中,絕不敢有半點鬆懈。

負重跑全憑實力,沙陵步卒一騎絕塵,其他三營壓根追不上,只能以彼此為對手。總之,保三爭二,絕不能落到第四!

接下來的器械訓練,各自鼓足勁頭,誓要為第一拼上一拼!

在軍伍激動振奮,制定出多種對抗方針時,四營校尉聚到一起,準備改變訓練計劃,提前移至下一座訓練場,開啟難度係數高達十二級的生存和對戰演練。

燈光照亮屋內,趙嘉站在幾人面前,用木架支開硝過的羊皮,手持炭筆,在皮上勾勾畫畫,一邊落筆一邊講解。

等最後一筆落下,整個計劃已形成框架。

“如何?”放下炭筆,趙嘉取布巾拭手。

對於這項計劃,他算是滿意。是否能貫徹實行,還需聽取其他四人意見。

“甚好。”魏悅最先開口,支援趙嘉提議。

李當戶隨之點頭,同樣沒什麼意見。

兩人麾下都是百戰精銳,在邊郡時,時常深入草原,沒少同匈奴交手。在長安這些時日,雖也每日訓練,但強度再大也無法同真刀真槍的實戰相比。

繼續這樣下去,血性難免被消磨,對邊軍絕非好事。

趙嘉想保住邊軍身上的煞氣,魏悅和李當戶也是一樣。在前者提出新的訓練計劃之後,完全是舉雙手贊成。

“木箭代以鐵箭,佩鐵製刀匕,允許一定程度內的傷亡。”趙嘉補充道。

想要更接近實戰,傷亡不可避免,控制好度即可。

對此,魏悅和李當戶同無意見。

平日訓練中,雲中騎和上郡騎兵即用真刃,在四營之內不是秘密,連宮內的天子都有耳聞。

比起三人,曹時和韓嫣的表情稍顯凝重。

經過和邊軍的相處,兩人真切體會到,上過戰場的精銳,如開刃染血的刀劍,和未曾殺敵的軍伍截然不同。

趙嘉提出的計劃,邊軍半點不憷,甚至會感到興奮。羽林騎並未真正見過血,是否能夠適應,如今還是未知數。

“曹校尉?”

見兩人遲遲不出聲,趙嘉三人停止交談,視線一起轉過來。

曹時眉心深鎖,韓嫣沒有隱瞞,提出自己的擔憂。

“總要見一次血。”李當戶開口道。

如果是在邊郡,羽林騎早開進草原,和匈奴真刀真槍打上幾場。

現今不具備條件,退一步改成演武,強度和難度都降低不少。如果這還不能適應,最該考慮的不是擔憂,而是淘汰。

韓嫣知曉此言在理,只是疑慮始終未消。

曹時沉吟良久,最終下定決心,參與此次演武。

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來溜溜。

出現問題及時補救,實在補救不了,他會親自上稟天子,從營中進行淘汰。

長安城內,回到家中的紈絝,各自哭訴在營中的遭遇,本以為能得到家人的理解,未承想,不等他們說完,父兄已怫然而怒,髮踴沖冠,令老僕取來鞭子荊條,劈頭蓋臉一頓狠抽。

一邊抽一邊罵:老子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把你送進去,轉頭你就跑回來?

訓練艱苦?

xx的!

那裡是軍營,不是錦繡窩,更不是讓你去享福的!

撐不下來?

竇良怎麼說,陳蟜、王須、劉進怎麼說,灌賢又怎麼說?

不爭氣、不上進,丟盡祖宗顏面!

一幹大佬越抽越氣,想到明日上朝,將要面對竇嬰、陳午等人得意的面孔,更覺得氣火上湧。

逆子,瓜慫,受死吧!

二十多名大佬集體發威,鞭子和荊條舞得虎虎生風。長安城南盡是紈絝的哀嚎,高亢悽慘,響徹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