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漢侯最新章節列表 > 96、第九十六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6、第九十六章

沃陽城燃起大火, 風助火勢, 頃刻蔓延開來。四面城門阻斷, 陷入城內的胡騎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在恐懼中被火舌席捲, 就此葬身漢地。

火光中,身負重傷的軍司馬手拄長戟,昂然立於城頭。他用生命捍衛腳下的大地,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

沃陽城化為煉獄, 成為強盜絕命之地。

五千守軍聚為木薪,無懼火海湯山, 豁出性命, 與敵同歸於盡。

狂風呼嘯, 卷著火光, 似英靈暢快大笑。

左賢王帶來的騎兵, 僅本部就有半數折於沃陽城。怒火攻心, 於單眼前發黑,一頭跌落馬背,手臂險些折斷。

這一摔讓他徹底清醒過來, 縱然再不甘心, 也不得不放棄繼續南下, 令護衛吹響號角, 召集剩餘的殘軍。

“大王,不救嗎?”

“救?如何救?”

聽到大當戶的話,於單怒火更熾, 目光掃視周圍,發現縮在一邊的氐人謀士,突然策馬衝過去,舉起骨朵,在對方驚駭的目光中,將其砸落馬背。

“踏死!”

此次南下非但無功,反而折損萬餘騎兵。死了了太多人,無論本部還是別部,都會心生怨恨。如果處理不好,於單就得小心自己的性命。

為此,他需要一隻替罪羊,替他揹負領兵冒進、踏入漢人陷阱的罪名。之前堅持進軍的氐人謀士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大王!”

氐人謀士捂著頭上的傷口,倉皇躲閃馬蹄,口中不斷求饒,只求於單能饒他性命。

於單視而不見,大聲斥責他巧舌如簧,使大軍誤入陷阱。為戰死的勇士,他不只要殺掉“罪魁禍首”,回到草原後,更要將謀士所在的部落全抓為奴隸,牛羊財產分給各部,草場同在其列。

馬蹄急踏而過,氐人謀士倒在地上,求饒聲漸不可聞。

見到這樣一幕,即使是早有不和,烏桓謀士也難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正欲嘆氣,於單充血的雙眸忽然掃過來,烏桓謀士哽住一口氣,雙手隱隱發抖,咬牙低下頭,顯示出徹底的臣服。

“大王,為免漢軍追襲,需儘快返回草原。”

烏桓謀士很清楚,於單已有退兵之意,卻不打算自己開口。而代他開口之人,極有可能和死去的氐人謀士一樣,成為左賢王退兵的替罪羊。

即使知道後果,他也沒有退路。

遵從於單的意思,好歹能多活幾日。膽敢現出半點不滿,他立即就會死。

為讓戲演得更真,烏桓謀士甚至跳下馬背,伏在於單的戰馬前,力陳進軍的危險。並且言道,退回草原之後,他會聯絡烏桓商隊,無論如何為部落換來必須的糧食。

見對方還算識趣,於單移開目光,號令全軍調轉馬頭,退兵返回草原。

然而,左賢王還是高興得太早。

以郅都的行事作風,豈能讓他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沃陽縣城火起之後,預先安排在城外的漢騎飛馳趕回,向太守上報戰況。郅都當即從城內調兵,全部是配備新馬具和單手-弩,能在馬背揮舞長刃的壯騎。

三千騎兵出城,郡城的防守落下一截。

郅都不以為意。

在他看來,騎兵的存在就為衝鋒殺敵,與其留下守城,遠不如派去追擊匈奴。

損失逾萬兵力,匈奴不可能繼續前進,勢必要退兵。趁機銜尾追殺,必能讓後軍大亂,再取千餘首級。

唯一讓郅都遺憾的是,雁門郡烽火連年,善戰的老卒遠遠少於新兵,能湊足三千壯騎已經是郡城的極限。再多非但無益,反而會拖慢行軍的速度,甚至在戰鬥中造成不該有的損失。

而且,沃陽戰死之人已經太多。

颯颯北風中,郅都站在城頭,目送騎兵遠去,臉上突然感到一絲冰涼。原來是雪子從天空飄落,落到城內守軍的肩頭,覆上夯土築造的城牆,留下點點晶瑩。

烽火連天中,初雪悄然來到。雪子漸成雪花,雪花連成雪幕。六出紛飛,面市鹽車,覆滿大火之後的焦土,仿如堆銀積玉。

善無城的追軍途經沃陽,發現昔日的城池已成殘垣斷壁。火滅灰冷,無論守軍還是胡騎,都被掩埋在灰燼之中,屍身分辨不出,皆無法收斂。

騎兵越過廢墟,並未停下腳步。

敵人就在前方,沒有時間留給他們哀悼。唯有殺死更多的匈奴,將首級帶回來,壘於烈火焚燒的城池之前,才是對戰死同袍最好的祭祀!

“走!”

接到斥候從前方送回的訊息,幾名軍侯各自帶隊,三千騎兵分成三支鋒矢,馬腹貼地,迎著凜冽的北風,衝破漫天飛雪,向目標疾馳而去。

左賢王準備撤兵時,左谷蠡王伊稚斜仍在雲中城下鏖戰。

經過數日激戰,漢軍死傷超過三千,匈奴一樣死傷慘重,不提別部蠻騎,本部的死傷已經和守軍相當。

戰損實在太大,完全超出伊稚斜的預料,已經接近他能承受的底線。

之前有過交鋒,他早知雲中兵強,卻萬萬沒有想到,比起上一次,對方的軍勢會強到如此地步,當真是步卒如火,騎兵如荼。

漢軍的戰陣穩如磐石,無論胡騎發起幾次衝-擊,都無法將陣型徹底擊碎。

伊稚斜親眼看到,陣前壯士頂著刀鋒,用大盾去撞騎兵的戰馬。哪怕身受重傷,始終不肯後退半步,直至長戟從肩後探出,將馬上的騎兵扎穿。

在戰況最危急時,前排的壯士互相鎖住盾牌,用身體硬頂騎兵的衝鋒。哪怕內臟被震碎,口中湧出鮮血,身體依舊頂在盾後,維持著生前的姿勢,直至有同袍上前,代替他撐起大盾。

長戟和長矛兵站在盾後,一次又一次擊殺衝鋒的胡騎。

大盾傾倒,咬著軟木的刀牌手會毫不猶豫的滾到馬前,揮舞著斬-馬-刀,拼著被馬蹄踏碎骨頭,硬捍衝鋒的騎兵。

弓箭手和弩手-射-空箭壺,並未就此退後,而是紛紛拔-出短刀,列陣前衝,配合長戟兵和長矛兵一同拼殺。

漢騎從斜刺裡衝出,射空箭矢即列陣衝鋒。

羌騎緊跟漢騎,再不見往昔面對本部的懼怕,反而變成一群惡狼,隨著漢騎開弓揮刀,左衝右突,甚至硬頂住本部騎兵的衝鋒。

魏悅身上的黑甲已經被血染紅,既有敵人的,也有自己的。手中的長刀砍得捲刃,伴著飛起的頭顱斷成兩截。破風聲從側面襲來,魏悅用護臂擋住砍來的短刀,抓起掛在馬背上的長-槍,繼續衝鋒廝殺。

戰鬥發展到現在,雲中騎不再同胡騎對沖,而是利用自身優勢,在外圍開弓揮刀。

連日戰鬥中,匈奴人徹底見識到了漢騎的兇狠。那就是一群瘋子,拼殺起來不顧性命,每一次飛馳而過,都會有數十乃至上百胡騎殞命。

這樣以命換命的戰鬥方式,讓胡騎心生涼意,頭皮發麻。以致於看到魏悅的黑馬馳來,外圍的胡騎會本能後退,根本不想和對方接戰。

其結果就是,打著打著,匈奴-右-翼-陣型竟然隨著漢軍的進攻改變,先是銳角被削平,其後就是平角內凹。更不可思議的是,配合騎兵的戰鬥,城頭的鼓聲發生變化,千餘漢軍步卒竟列陣而出,向匈奴發起反衝鋒。

步兵衝騎兵,甚至要將兩倍於己的騎兵包圍,在匈奴看來簡直不可思議。但在雲中之地,在漢邊郡的戰場上卻是正在發生,甚至有成功的可能。

預感到情況不妙,伊稚斜果斷調動本部騎兵增援,總算將漢軍的進攻打退。

就戰果來看,漢軍步卒的死傷超過胡騎,雙方的氣勢卻截然相反。

死傷再重,漢軍也不退後半步,只要金鼓聲起,就算僅剩一人,也無懼向數倍於己的敵人衝鋒。

匈奴卻恰恰相反,他們稱霸草原多年,自冒頓單于之後,已經習慣於刀鋒所指皆俯首稱臣。他們習慣於勝利,習慣於一切匍匐在腳下,一旦被挑開無敵的面紗,驕傲之心就會隨之衰落,士氣更會一落千丈。

冒頓時期的榮光早已經遠去,南邊的鄰居變得越來越強大,漢邊郡已經不是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打穀草之地。

可即使有過教訓,自軍臣單于以下,本部貴種們仍未清楚認識到這一點。或許他們知道,只是習慣性地麻痺自己,繼續沐浴在冒頓的榮光之中,不肯面對現實。

這一次交鋒,雁門太守郅都打出兇名,讓左賢王於單徹底認識到,漢人可以兇狠到何等程度。攻打雲中的左谷蠡王伊稚斜也終於明白,魏尚在一日,雲中郡就牢不可破。不摧毀這根擎天之木,休想踏進雲中半步。

奈何漢朝並非僅有魏尚這一根擎天木。

又一次衝鋒宣告無果,伊稚斜的戰意也隨之消退,下令鳴金收兵。眺望近在咫尺又遠在天邊的雲中之地,伊稚斜的意志產生動搖,甚至生出放棄戰鬥,就此退兵的念頭。

伊稚斜所部很強,強到豁出去未必不能打到雲中城下。

可還是那句話,值得嗎?

匈奴南下是為劫掠,目的沒有達成,反而不斷地損兵折將。漢軍完全是拼命的架勢,不惜戰到一兵一卒,伊稚斜自認做不到。

別部已經開始怯戰,出現不穩的苗頭,如果帶出的本部騎兵損耗太大,甚至全死在雲中城下,回到草原後,他要擔心的就不只是來自蘢城的刀子,還有麾下別部的叛-亂。

從他成為左谷蠡王起,丁零各部就一直不老實,甚至還曾聯合鮮卑發動過反-叛。

草原上的規矩向來是強者為尊。

如果本部衰弱,別部未必不能趁勢而起,一如當年的東胡和匈奴。

回營之後,清點白日戰損,伊稚斜的退兵之意更甚。既然打不穿雲中郡的防禦,留下也只是平白損耗,不如保存實力早點離開。沒有糧食可以另想辦法,大不了暫時便宜烏桓商隊,等來年再設法搶回來。

想要退兵,就得防備漢軍從後追殺。大軍撤退時,勢必要留人斷後。想到這裡,伊稚斜立即叫來護衛,命其前往雲中和五原交界,將須卜勇召回來。

在伊稚斜看來,雲中郡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自己對面,須卜勇率六千多人攻打一處要塞,即使打不下來,損失也不會太大。

奈何天不遂人願,事實和他所想差距甚遠。

換做援軍未到之前,須卜勇的確有攻下要塞的希望,但自趙嘉率鄉勇和青壯趕到,拖慢了進攻的速度,郡內援軍又陸續抵達,匈奴的優勢再不明顯。

趙嘉所部幾十人進到要塞中,原本的要塞守軍僅剩三人,餘下都是新到的援軍。公孫敖在戰鬥中受傷,所幸傷勢不重,撒上傷藥,裹上布條,不用多久就能養好。

見到率軍支援的軍侯,趙嘉抱拳行禮。

軍侯誇讚趙嘉勇武,蒲扇般的大掌拍在趙嘉肩上,雖然避開傷口,還是讓趙嘉一個踉蹌,差點沒站穩。

入夜之後,匈奴停止進攻,守軍得以喘息。

趙嘉背靠磚牆,想要換一下綁在腰間的布條,卻發現布條已經被血塊黏住,根本扯不下來。

傷口刺痛,趙嘉咬牙抵住青磚,閉上雙眼,強忍住一陣強似一陣的痛意。比起戰死的同袍,他已經夠幸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郎君。”趙破奴和趙信走到趙嘉身邊,低聲道,“匈奴人有動靜。”

“有動靜了?”趙嘉倏地睜開雙眼。

趙信指向對面的匈奴營地,道:“我和破奴一直在牆頭守著,半刻前,有兩騎從東邊來。”

趙嘉頓生警覺,立刻起身向外望去,果然見到匈奴營地亮起火把。不過看對方的樣子,並非是想要進攻。

“郎君,他們在拆帳篷!”趙破奴驚訝道。

想到某種可能,趙嘉單手扣住牆磚,神情為之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