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逆襲北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6章 神仙、窗外世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6章 神仙、窗外世界

“天道玄遠,星辰迷幻。五色交輝,四時俱備。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大地厚德,青華哺育萬物。天予五味,調理人體之靈魂。卻不知天地是籠,人如獸禽。帝王誕生,腥風血雨伴隨,致使世人苦難延綿,何處是樂土,何時才安寧?”

陶弘景望著唐睿露出追憶神采,恍若神仙中人,無悲無喜,聲音緩沉而蒼茫,略帶感傷,發出睿智強音。

他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多少年,老道攀入雲高峰,趟見底清流。觀山川石壁,畫翠竹青林。察星辰雨霧,聽猿鳥亂鳴。擇奇石鍊金,辯百草撰書。讀聖賢之書,品百味人生。他人誹我求虛幻神仙,怎知我實乃悲憐世人多苦,婦孺多難,為求解救之道而遁跡山林,體悟古來聖人之學,探世人脫離苦海之道……”

人生不如意事常**,實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但見他苦澀一笑,遲緩探手,端起茶碗,眯著眼睛輕啜細品,神飛天外,留下沉甸甸的話題不管。

唐睿再次面對這位千古流芳的歷史名人,聽聞這個時代的賢哲之音,心中一顫,雙目痴迷,露出呆萌神情暗自感概:這位自號“華陽隱居”的當代聖賢,對本草學貢獻很大而博物多學,歷經宋、齊、梁三朝而經歷複雜的陶弘景,不愧是中古世紀之華夏民族最偉大的科學家。若非自己在三年前指出露膚煉製水銀、鉛丹有毒,定當在三年後去世。

說起來,南梁蕭皇帝對這位奇人可謂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譽。但在這個舉國崇佛的大環境時期,作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也迫於壓力而出走遠遊。最後以道教上清派宗師的身份前往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

或許正是如此,才讓他創立的上清派道教避免了如寇謙之所建立的新天師道那般一世而亡,才有華夏本土逐漸孕育而成長起來的本土道教。可笑的是:後人皆將此事視作齊梁佛道交融的例證來宣講,卻從未去分析陶弘景禮佛的真實原因。

唐睿從孫不二的零散言辭中窺知:這位在當代道教最有影響力人物的禮佛行為,實非出於自願,而是為維護茅山道眾的生存不得已而為之。他去悼念好友沈約時,情不自禁訴說出自己痛苦心境,作詩有雲:“我有數行淚,不落十餘年,今日為君盡,並灑秋風前。”

茅亭裡,晨風嘶嘶,霧絲徐徐。亭外百鳥開聲,淒厲纏綿。

渾不受環境影響的孫不二似笑非笑,閒適之中端詳著手中茶碗詼諧道:“師弟呵,你雖苦讀先賢之書,思辨世道幾十年,卻如山中猿猴,摘果越澗,對月喟嘆,雖懷悲憐之心,但卻立言於神仙之道,虛幻而誤導世人,與西來之佛僧,儒家之士子沒什麼兩樣,都是偽詐人間之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老夫縱橫南北,在刀光血影裡跳舞幾十年,多見貴族奢靡,賤民哀鳴,卻沒見何人用聖人之言救贖他們,反是野心膨脹之輩用聖人之言,神佛之音起刀兵,收刮民脂民膏。還是阿睿之言點醒老夫……”

“哦!”陶弘景老眼一睜,神光炯炯。

“哈哈,你一生修道求仙,可夢遊過神仙世界?”孫不二見陶弘景沒了老神在在之態,遂大笑著戲謔道:“神佛不死,大盜不止,聖言不覆,苦難不息。”

“小友之言?”陶弘景錯愕出聲,詫異之極地望向唐睿挪揄道:“師兄常常不著調兒,瘋瘋癲癲,沒成想你這童齔也是這般魔怔。呵呵,想來也是,若非臭味相同,我這師兄怎會費盡心機也要收你為徒?”

“仙師錯也!”唐睿趕緊站起,拱手悠然笑道:“這是‘老不休’之語,幹小子何事兒?冤死我了。”

“小小年紀,連聖賢書也沒看幾本,怎能發出這等忤逆之言?”陶弘景呵呵一樂,指著孫不二笑罵道:“又來欺我,真是個老癲……呃不,是老不休!”

“仙師英明!”唐睿作揖捧頌,笑嘻嘻坐下。做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甚是優雅地端起茶碗,但卻來回梭巡著陶弘景和孫不二,滑頭滑腦,賊眉鼠眼。

“小混蛋,有藐視天下之心,卻無擔當責任之氣概,不可為豪雄也!”孫不二抓起頜下須辮一陣猛甩,罵罵咧咧道:“如此這般,怎可肩挑我墨家復興之大任?看來為師得嚴加管教了!”

“喂喂喂,你以為、你以為我甜蜜蜜地叫你聲師傅就當真了?好沒羞恥!”唐睿一翻白眼兒,立馬氣呼呼地反擊道:“可笑啊可笑,別以為把那些老掉牙的竹簡搬進我書房,就認為我唐睿要納頭便拜,把墨家之書當著聖典膜拜,說實話,那裡面除了讓我掌握一些先秦古字,讀起來晦澀難懂外,都是滿篇荒唐言,誤人誤己。特別是那句‘上之所是皆是,上之所非皆非’之言,大謬也,我唐睿豈可去復興這典型的崇尚服從上級之極權主義思想,沒門兒!”

陶弘景聞言,驚喜得“啪啪啪”連聲鼓掌,深深一躬笑道:“小友之言深得老道之心,故而遁跡山野,還我自由自在身!”

“你能看懂全書,這怎麼可能?”申不害愣怔半晌,疑惑問道:“老夫好像只教了《尚賢》一篇呀?”

“我是誰?那可是獨一無二的……呃,難道不懂推而廣之?”唐睿得意忘形,差點說出“穿越重生”之大秘密。

“此言甚善!”陶弘景“呵呵”一樂,挑眉望向孫不二陶侃道:“嘖嘖嘖,小友不愧是師兄嘴裡之神童,不簡單,真真不簡單啊!”

“有甚不簡單,不過是個小妖孽耳!”孫不二翹翹嘴角,神秘一笑,道:“師弟啊,你常說他是神仙轉世之身,師兄深以為然也,哈哈,羨慕否?”

阿耶~!糟糕!唐睿心下一緊,忐忑不安,萬般後悔,暗暗自責:小爺一不小心就把這裡當家裡了,真真不該!若非這個時代崇尚談玄說道,鼓吹神童,豈不招惹大難而不察?遂露出一副小人得志之神態,大聲贊同道:“耶~!不愧是看著我長大的老不休啊,阿睿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啊,我寧願拜天地為師,嘎嘎嘎!”

“無恥豎子,真拿自己當神仙啊,我呸!”清風當即譏諷。

“師兄啊,我怎麼看見一隻猴子在沐浴而冠,恬不知恥呢?哈,哈哈!”明月附聲大笑。

“清風、明月,你倆在嘀咕甚?”陶弘景聞言,不禁訝然一笑,瞄了一眼唐睿扭頭輕喝道:“吾之道,清虛守靜,豈可亂了心神?”

“弟子知錯了!”清風、明月立時稽首認錯,滿臉肅然。

唐睿被這古怪行為逗得“噗”笑出聲,暗自得意:嘿嘿,這就叫“順水推舟,瞞天過海”之計也。人世間,真奇怪,往往說出事實真相卻無人相信,這是為何?可悲可嘆!

孫不二似乎很不高興,拉著張老臉一沉,望著清風、明月兇巴巴地一瞪眼,很有喜感大吼道:“小道童,你倆膽子真不小,居然敢譏誚老夫弟子,還不快快過來賠禮!”

陶弘景學著他口吻笑道:“非也!清風、明月乃是笑說藏在霧中那擠眉弄眼之小猴兒,非是小友唐睿,看來師兄真的老了,耳目失聰了哦。”

“倏!”一道黑影仿若專門出來驗證陶弘景之言,從霧中閃電竄出,掠上茅亭橫樑蕩著鞦韆,“吱吱”大叫。

“嘶!”唐睿心中一驚,暗呼道:“厲害呀,陶神仙!”

“猴子也成精了?”孫不二一臉鬱悶,憤憤不平道:“三年前,師弟牙齒落了,眼睛花了,耳朵聾了,是誰指點你的?現在眼不花了,耳不聾了,卻恩將仇報,是何道理?”

“神仙之術也。”

“狗屁玩意兒,來來來,過過招!”

“你我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更不可動手動腳。”

“人老骨軟耳,找甚藉口?”

“哈哈,我身健朗,我心自在,我神逍遙。”

“欺世盜名之輩,有何顏面見祖宗?”

“爾不知窗外世界,故此陷入熔爐而不察。”

唐睿見陶弘景和孫不二又開始打禪機,心中極是鄙視。遂裝萌插言問道:“陶仙師,難不成窗外便是神仙界?可小子經常推窗,咋不見呢?”

孫不二立時仰首望著那只毛茸茸的小猴兒,“咔咔”大笑。

陶弘景嘴角一扯,搖頭晃腦,故作高深道:“那扇窗,非凡俗之人能推開。”

“咦?我可是神仙轉世身哦,怎可算是凡俗之人呢?”唐睿繼續裝萌請教,滿是虔誠。心裡卻大肆腹誹:哼哼,裝逼嗎?小爺專治裝逼人!

“自言自語,誰信?”陶弘景一樂,老神在在指點道:“天生早慧之人,乃天地孕育之精靈之魂,遇世道大變而降。先秦有十二歲拜相之甘羅,可惜曇花一現。今遇七歲之童齔,禍福相依,若早修我道,清虛守靜,方能推開那扇窗,窺探長生之妙門,不亦樂乎?”

“好你個陶神仙,居然挖老夫牆角,卑鄙!”孫不二當即咆哮起來:“他乃祖師庇護而生,不然怎會讓老夫陪伴成長?知道麼?這叫‘吾道大興’!”

陶弘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拱手笑道:“慚愧慚愧,師弟我管不住見獵心喜,何必羞惱?‘吾道大興’那能由一人承擔呢?”又轉臉望著唐睿笑道:“哎,我說阿睿吶,別拜老不休為師,拜入我門如何?若如此,才真真‘吾道大興’,後繼有人了。”

“呃……”唐睿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