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逆襲北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1章 蕭雲喜、太子恐(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1章 蕭雲喜、太子恐(一)

【古代名士之間對話、吟詩要與劇情配套,想不步入他人後塵或抄寫詩句,是在太難寫了。求推薦、收藏、票票!】

建康入夜,爆竹連響,燈火如龍,一片繁華。

太子府內宴客大廳,粉脂湧動,燈火通明。喇叭聲咽,儺戲鬥唱。笙簫拌和,磬鼓鏗鏘。

主臺上,以太子蕭綱和太子妃王靈賓為首的十位夫人嗔兒誆女,剝吃松仁,津津有味地觀看著中央戲壇裡的各式表演,時不時地歡聲雷動,聲震陰雲。

大廳之左,粉臉鮮衣,群賢畢集,書卷氣息如春風化雨潤無聲,刁鑽章句似夏雷閃電震撓人。

大廳之右,甲冑鏗鏘,將帥列坐,豪邁之風如金戈鐵馬馳疆場,酣暢賭酒似陣前演武煞氣騰。

正月初一“元正”日,三月初三“上巳”日,九月初九“重陽”日,這三大節日是南梁帝國上從皇家貴族,下至庶民百姓的重要節慶。

九為陽數,九月九日都為九,故稱重陽。南梁承平三十年,文氣盛古耀今。每逢重陽,朝廷歇朝三日,舉行重九會宴。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都隨“辭青”、“驅邪”之節俗展開。

各大貴族府邸當然不能跟皇帝爭鋒,太子府當然也不例外。只得按慣例在九月初八這天集親朋好友,邀雜戶樂妓熱鬧一把,將詩會進行到底。

重陽節的熱鬧慶祝更多是慶豐收、禳災避邪。故而重陽詩會便沒了中秋晚上人們樂於欣賞文人才子們比鬥的煙火氣和諸多偶像的比拼風采。更多的是側重於與家人、親朋彼此祝福、祈禱,其樂融融地觀看斬魔殺妖,驅鬼祛難等各具特色儺戲。但詩會的規模比之中秋夕來,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戴上綸巾的蕭雲看不出腦袋受傷,倒是那鬱悶之氣在無聲無息地瀰漫飛揚。

今天帶著長沙宣武王府、永陽昭王府、衡陽宣王府、桂陽簡王府的十多位混在建康城郭的紈絝嫡庶兄弟一起到太子府參拜,本以為會得到太子獎賞,哪料卻被太子一句“快去醫匠處治傷”便輕飄飄的打發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持晚輩之禮過一遍基本禮數,坐於太子府的十大名士身後一爵又一爵地喝悶酒,心裡彷彿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地為接下來的獻詩鬥章煞費苦心,蹙眉深思。

“莫非因家君在任上所作所為被哪些士族渲染,故不被太子接納?”看著戲壇裡的雜戶戲子正在演繹“敬謝土地公”這出儺戲,蕭雲在鏘鏘聲中笑得很苦澀。

他生在桂州刺史府,飲灕水長大,從小耳目所染蠻夷各大洞主之桀驁彪悍。略長,見家君作為雖以暴制暴,無仁政蹤影,但也認同對那些蠻夷洞主不應手軟。否則,將死無葬生之地。

嶺表山川,盤鬱結聚,不易疏洩,故多嵐霧作瘴。想那些愚昧山蠻,始終排斥華夏衣冠,不容華夏大統,一個個兇殘如虎狼。若無非常手段震懾,實難治理。

正因為如此,家君殺了總是進言要對蠻夷重教化、施仁政之記室庾丹,皇叔祖才遣使送來嶺表,令其自校功過,沒任何懲處。

一曲美人兒獨舞之後,太子蕭綱邀群臣大飲一觴。緊跟著吟哦道:“嬌情因曲動,弱步逐風吹。懸釵隨舞落,飛袖拂鬟垂。”

“飛鳧袖始拂,啼烏曲未終。聊因斷續唱,試託往遠風。”一陣如潮馬屁後,雲麾參軍兼記室參軍庾吾肩一邊應和詩句,一邊手持木杓,搖晃舞蹈著走到大廳左角,探頭探腦於那排熬羹大釜前,對著香霧一陣猛嗅,高贊道:“香、真香!”言訖,便對蕭綱一揖,大笑道:“饞蟲勾出,微臣先品一品,何若?”

九月時值季秋,古人稱之為“無射之月”。意思是此月陰氣正盛,陽氣極衰,氣候冷寒降臨,萬物盡滅。故而,貴族們就創造出了“驅邪羹”置於宴會大廳。一是熬煮羹湯供賓客暖肚腸。二是柴火熱量能給飲酒作樂的人們驅長夜寒涼。

蕭綱見庾肩吾裝瘋賣傻……哦不,是無拘曠達,想堵住他人應和之詩章,遂呵呵一笑,揮手調侃道:“五肉一釜煮,香濃口生津。賢士率先嘗,身試除毒羹。”

“哈哈哈!”廳內笑聲大起,恍如男女大合唱。只見徐摛捋須附和道:“庾夫子,爾中毒太深,急需除毒羹解之,我等待蔥姜進,五味調之後再品,此刻就不爭了,你大可多飲,無須客套!”

“是也,是也!”滿堂起鬨,喧譁陣陣。

“逐沫取玉~漿,仁德果淨天。聖明驅邪痾,瑞氣湧非煙。”庾吾肩一邊高聲吟哦,一邊撇沫舀羹。但見他滿斟一杓,呼呼吹氣,待微涼,遂仰首張嘴,徐徐傾飲而盡,砸吧有聲,又搖頭晃腦讚道:“香濃漉喉,火熱全身,美滋滋不在人間,好羹,妙哉!”

“香羹本未濃,饕餮舌卷空。恨袖難兜釜,寫入畫圖中。”徐摛旋即張口譏諷,引來笑聲一片。

“庾叔,小侄也有詩相贈,未知可否?”徐摛之子徐凌又朗聲挪揄發問。話音未落,劉孝威、江伯搖、孔敬通、申子悅、王囿、孔鑠、鮑至等“高齋學士”都齊聲鬨笑,一個接一個地問庾吾肩是否被饕餮奪魂,是否也要贈詩一首喚魂歸。

正在“高齋學士”們笑鬧之際,太子妃忽然檀口啟動,一道珠圓玉潤的嬌媚聲彷彿大珠小珠落玉盤——“釜中瑞氣生,戲壇倩影現。驅邪羹未濃,子慎已瘋癲【庾吾肩字子慎】。”

“妙!真妙!無愧王家才女!”

“妙趣天成,貼切之極!”

“極致應景,子慎羞否?”

“……”

頓時,宴會上馬屁聲、調侃聲如大江之水,滔滔不絕,難以盡述。

庾吾肩聞得太子妃之詩暗含提醒,遂訕訕一笑,不管“高齋學士”打趣,一邊回座,一邊自我解嘲高唱道:“華庭琴曲奏,體任自然秋。重陽菊花豔,試作赤松遊。”

蕭雲見這驅邪宴會雖詩興頗濃,但氣氛卻很隨意。除了最具聲望的兩位名士大家徐摛、庾肩吾灑脫不羈之外,連太子妃也插隊湊興。

他抬眼望向詩文皆以輕靡綺豔見稱的東宮學士庾信和徐陵,見兩人悄聲玩兒著饒舌清談,凝神一聽,如墜雲霧,不知所謂。遂莞爾一笑,放開患得患失之心,仔細揣摩著這些名士們的心態來。

他知道,那還在熬煮的、被建康貴族們讚譽的“驅邪”的羹湯,乃是為家人、賓客們迎接重陽降臨之子時必飲之物。其羹以羊鹿雞豬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極肥濃,漉而去肉,再進蔥姜,調五味,貯以盆器,擱有觜銀杓置之盤中,賓客揖讓,多自主人先舉後方飲,凡可受一升。寓意五行具備,驅邪禳災。

作為經歷過蠻荒森林殺戮的人,對於這些亂七八糟的過節禮儀,吟詩情談很是不屑。不由惡意思忖:一群拾句摘章,口舌賣弄之腐儒耳,若去跟那群騎著大象、御著虎豹之洞主打交道,定然屁滾尿流。若遇著那個別極端仇視梁人之洞主,哪怕爾等天天喝“驅邪羹”也不頂用,抓著了該入虎口蛇窟者,哪怕你說屁嘴皮也徒勞。因為他們根本聽不懂南梁人語言。

一想到武力,他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今日的遭遇,心下頓時毛骨悚然。暗歎道:“才七歲呀,面臨二十多把寶劍居然面不改色,空手對戰,一舉而勝,就是從娘肚子裡開始練武也沒這麼厲害,莫非……莫非世上真有妖孽天生?”

蕭雲忽然很沮喪。

年少時,讀過經史子集之後的他曾對父親信誓旦旦說:桂州那山、那水養不出真龍,唯有跳出大山,在建康才能建功立業,不靠祖宗廕庇也能拜將封王若等閒。而今想來,何等可笑?

在沒遇到唐睿時,他自認為是第三代宗室子弟之翹楚。自認為太子不但文超當今,更是一個可以投靠的溫和人。於是,他向太子靠攏,替太子遊說於宗室紈絝效忠太子,以求將來得太子重用,以達成封王心願。

“剛剛聽聞臨賀王世子已經被宗室兄弟們集體鄙視,還取了個“肥頭尨”綽號在四下傳揚,孤與臨賀王世子相比將會得到甚樣評說?”

蕭雲擔心是否也步入蕭見理後塵,成為建康宗室之笑談,不被太子接納時陡然醒悟:“難怪士族豪門子弟以文勝而不以武出頭,原來打小苦熬之戰技一遭失敗,便會換來嘲諷、打壓,孤是否舍本求末了呢?武不及人,可否以文來挽回聲譽?哎!不知族兄弟們將給孤取個甚樣兒綽號,千萬別太難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