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逆襲北周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8章 膩歪、怠慢貴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8章 膩歪、怠慢貴客

唐睿心裡一陣膩歪。

他辨明這出言不遜,張口便綱常的是陝西口音,妥妥是北方來的孔儒弟子。想到自己曾對十六叔吐槽過儒家,便駐足默思片刻,猜測是唐耀武的奸計。遂決定怠慢“貴客”,望著唐耀武挪揄道:“十六叔,你老人家雖取名為文,但卻是唐家子孫,所以,祖父提前授你字耀武,蘊含文武雙全之意,可你……啥時候成了孔儒之孝子賢孫了?”

“阿睿,我可是你親叔哦,怎就沒有一點尊敬?”唐耀武故意板著臉,嘻皮笑臉嗔斥道:“貴客蒞臨,怎可怠慢,你倒是走快點啊!”心中暗笑:打嘴仗,我老人家打不贏,可這三位華山書生將會讓你灰頭土臉。

唐睿注視著唐耀武的雙眸,覺得十六叔心懷叵測,暗暗警惕,沉心思忖:這位祖父妾氏所生的叔叔從十六歲就來健康輔助父親,掌管建康鹽務,時常抱怨祖父給他下聘的甘家女郎見不得世面,面臨明年弱冠之禮後就要完婚之事兒很是不甘,時常要他出主意如何毀掉這門親事,再在建康找一位像他阿孃一樣的女郎為妻。

莫非自己剛才的玩笑之語一言中的?唐睿暗中詫異,嘎嘎一笑,眨巴著眼睛問道:“十六叔,婉如沒招呼客人入座,沒給你們上茶,不會呀?”

不差錢,在建康城混混兒堆裡呼風喚雨的唐耀武一見唐睿眼神當即一咯噔,暗呼不妙,心中嘀咕:“莫非自己的心思也被這小妖孽探知了?”

心中有鬼的人都會心虛。

唐耀武想到自己一見到三位華山書院儒生護送這一大一小美女去投靠臨賀郡王,就差三魂丟兩魂了,便打著如意算盤——將之帶回回自己小院,好酒好飯招待,一邊唆使三位儒生來給討厭儒家的唐睿找不快,一邊藉機與那小美女、大美女套近乎,趁虛而入,將大美女納為妾室。

於是,這兩天他有事沒事兒就對小美女大獻殷勤,終於從小美女嘴裡套出實情。結果讓這位長期泡在說書茶社的紈絝子嚇了一大跳,後悔不已。

你道為何?

原來那叫潘華的小美女居然是北魏皇族拓跋氏後裔,姓元,名娣。乃北魏薨於五年前的皇帝元詡遺在世上的唯一骨肉。於是,心中有些惶恐的唐耀武見事已至此,便擺下酒宴,當面質問楊櫟,確定真偽。

楊櫟見唐耀武生得堂堂正正,又是寒門庶子,便知不會打自己的主意,縱然打主意也決不會將自己當作對手陷害。

於是,楊櫟便實言告知胡太後之所以詐稱皇女為皇子,是因為宣武帝死後,年僅六歲的元詡就當了皇帝,胡氏則母以子貴被尊為太后,得以聽政,卻恣意專權,搞得民不聊生。而她的私生活又十分淫~亂,引得朝臣不滿。

元詡皇帝日漸長大,放蕩的胡太後卻不肯放權歸政,招致天下人厭惡,引起了元詡之憤怒,遂把與胡太後私通的清河王元懌處死。致使胡太後對其恨之入骨,母子之間的裂痕越來越深。

潘華生於北魏孝明帝孝昌四年正月初七乙醜日。剛出生,便被她祖母胡太後對外宣稱潘充華生下的是皇子,並於第二天頒佈詔書,大赦天下,改元武泰。元詡皇帝遂將其女兒取名為元娣。

胡太後見元詡將其孫女兒取名為元娣,心下大喜。遂暗中串通近臣,謀劃弒子。終於在武泰元年二月廿五日夜,用毒酒毒死元詡,諡號孝明帝。第二天,胡太後偽稱出生剛滿五十天的皇女為皇太子,便當作傀儡擁立登基稱帝,繼續臨朝稱制,再次大赦天下。

元娣之母乃元詡九嬪之一之充華潘氏,名雪蓮。其祖是代北複姓“拔略羅氏”,當年隨魏孝文帝拓跋宏南遷洛陽後改漢姓為潘,定居中原。潘雪蓮不僅美麗聰明,冠蓋九嬪,而且文武全才,深得元詡皇帝寵愛。

潘雪蓮見胡太後毒死了自己夫君,又將女兒立為皇帝,便知大禍臨頭。趁胡太後享受朝臣朝拜之際,緊急招來擔任左衛軍校尉之兄長潘金剛商議對策。恰在這時,她進宮後與河間王元琛之女結拜為姐妹的元慕月從華山書院歸來,不知實情,前來恭賀,潘雪蓮趁機將其因由吐露。於是,三人便合謀了一出李代桃僵之計。

正與面首嗨皮得緊要處的胡太後,聽聞爪牙稟報是已故情郎之女前來拜見新皇帝,便沒心沒肺,詔令允許。於是,裝扮成大肚子的元慕月用迷香薰昏元娣,成功用布娃娃替換了元娣藏於肚腹出宮,在潘金剛的護佑下連夜逃往華山書院。而潘雪蓮為了保護女兒不被追殺,便在元詡皇帝棺木前服毒自盡。

當臨朝稱制的胡太後發現元娣失蹤後,本來心虛的她見潘雪蓮已死,覺得沒啥危害,就乾脆於武泰元年二月廿七乙卯日下詔書:宣佈新皇帝本是女兒身,廢黜女~嬰帝,加諡號“殤帝”,改立宗室臨洮王元寶暉世子,三歲的元釗為皇帝。從而引發了“河陰之變”,身敗名裂而亡。

河陰之變後,元慕月為了避免朱爾榮迫害,遂將元娣改為潘華,隱居華山書院。隨著北魏軍閥橫行,洛陽皇城幾經變故,皇族宗室十不存三,烽火連綿,致使元慕月感到恐懼,便說服他帶著龔偉、蔣青護佑元娣南行……

聽了楊櫟傳奇故事,當即放棄將元慕月納為妾室的唐耀武再三思忖,忽覺把元娣弄到唐睿身邊去禍害唐睿也不失為一樁美事兒。便藉著酒性大肆吹捧唐睿,說什麼天下神童不少,但像他侄兒三歲唱出古今未有之詞曲兒,堪稱妖孽也不為過。更別說畫出四輪馬車圖紙呀,在烏衣巷吟出半闋詩句什麼的……歸納起來就一句:他家侄子唐睿,乃當今世上之蠍子拉屎——獨(毒)一份。

楊櫟、龔偉、蔣青三人可以懷疑唐耀武所言全是大話、假話,但他們也曾聽過那首《對面的女郎看過來》之小曲兒確實聞所未聞。更別說“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這半闕詩章了。

一時之間,三個老少儒生便不由自主地討論起半闕詩章來,試著將其詩句補充完整,結果都不如意

於是,唐耀武的陰謀達成了。

三位儒生想來見妖孽神童真面目,免不過一大一小美女的好奇心,便帶來拜訪“墨韻齋”,禍害唐睿了。

“哈哈哈,阿睿,十六叔真羨慕你!”心裡翻江倒海的唐耀武故作鎮靜,打了個哈哈調侃道:“你才多大呀,身邊的美人兒一個比一個漂亮。不過,十六叔覺得他們都比你年長,來來來,十六叔給你介紹一位小美女。”

“小美女?難道是剛才嘰裡哇啦大哭的女孩兒?”唐睿一愣,輕咳一聲笑道:“十六叔呀,聽說祖父即將蒞臨建康,你說會不會帶你會龍朐山行冠禮呢?”

“那是,我可是他的親兒子……”唐耀武一挺胸膛,滿不在乎,一把抓住走到門檻的唐睿,笑眯眯地盯著唐睿雙眸嘚瑟道:“你得給十六叔準備份兒大禮哦~!別的不要,就一輛四輪新車如何?”

從來都是被人迎進奉出的楊櫟不知道唐睿心生膩歪,故意怠慢他們,只覺得已是進了小院的主人置他們正襟危坐於堂而不顧,卻與他十六叔東扯西拉,鬥嘴不停,遂心生惱怒:寒門之家,不懂禮儀,即是俊才,不可教也。

此刻見期待良久的童子已經站在門口,忍不住側臉一瞄便又轉過臉來,只用餘光打量著暗忖:這童子身軀顯得緊奓瘦長,身穿怪異白袍,白色絲帶束住溼漉漉的亂髮,甚是不僵。而那挺直鼻樑,豐隆鼻頭與一張俊逸之方形臉配合,甚是顯眼,無形中散發出一種遇事有主見,不易盲從,心性厚道之心性。那斜飛之劍眉,密長之睫毛,黝黑之雙眸,稜角分明之朱唇……定然剛烈而又堅韌不拔,不由得陷入深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一個俊俏小郎君!”嚴守男尊女卑的元慕月雖不敢妄自尊大兒與男子同席,但可肆無忌憚地窺探著神采飛揚的唐睿,暗中讚歎道:“將來一定是個風流倜讜之風雅人物!”

嘆訖,便又轉臉觀看這間寬敞、明亮、高雅的大廳——用松木高出地面約莫一尺構建成凹形三階式榻榻米,與主位齊平,中間留有進深約莫兩丈、寬約一丈的方形青石地面。左右各五張長案,直至主位左右,每張長案左手邊,都有一架銅製落地油燈,仿若一株株盛開的美人蕉,大大有別於她所見過的中堂佈置,疏落有致。

這佈置非但不顯擁擠,反而使之每張長案都顯得是好位置,除非慷慨激昂的說話,否則臨座間決不相互影響,與四周靠牆擺放的盆栽盆景、牆上掛著的裱裝字畫協調之極,雅緻之極。主位唯一奢華之處就是席座後那放置四輪馬車模型和多艘風船模的博古架了。致使整個中堂佈置簡潔大方,舒適宜人,匠心獨具。

人的意念很奇怪,若對人有好感,就會用讚美的眼光看待他身邊一切。元慕月見唐睿年齡雖小,卻顯露出不同於任何童齔的氣質。加上唐耀武之前的吹捧,不禁油然想到唐睿將來若治國理民,定會使國家井然有序。

被十六叔拽到中堂大門內,唐睿很自然地扭臉打望一眼跽坐在左邊席位的三位儒服客人,順勢瞄了一眼手牽手,悄然而立在老儒生背後的一大一小美人兒,微微一蹙眉便轉頭望著唐耀武腹誹:這是什麼情況?哼哼,你想拋棄甘家妹子娶這個漂亮女子,本郎君可要打抱不平了!

念頭一轉,唐睿更對堂中客人沒有好感,卻又一本正經拱手道:“恭喜十六叔,賀喜十六叔,沒說的,十六叔要與甘家嬸孃完婚,當然得用最豪華的四輪馬車去迎娶!要不要侄兒提前給你送一幅洞房對聯如何?”

不等張口結舌的唐耀武問話,又佯裝著沉吟道:“嗯……有了,且記住,上聯是:寶馬香車迎嬌娘,下聯是:鼓樂儀仗進洞房,至於橫批嗎……就四字:早生貴子!”言訖,又眨巴著眼睛戲謔道:“如何?”

“啊~!”唐耀武驚呼一聲,支支吾吾問道:“阿……阿睿,這……這對聯是啥玩意兒呀?”

“嘎……”中堂裡的楊婉茹和紫薇忍禁不住大笑出聲,遂又慌忙捂住小嘴兒,“吃吃吃”地笑得俊臉通紅。

【PS:元娣暗自祈禱:本女郎雖只當了一天皇帝,可是華夏民族史上之第一位女皇哦,親們,多多收藏,不吝票票,支援本女郎將來嫁個好郎君,相夫教子,過完美好人生,躬身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