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最新章節列表 > 第62章 新款無人機設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2章 新款無人機設計

十幾分鍾過後。

原先長度超過1米,寬90公分,厚度也有60公分的大型微波發生器。

變成了23塊大大小小,長短不一的微波發生器。

大的面積跟14寸的筆記本差不多,小的只有嬰兒手掌的大小。

長的有超過1米,短的只有不到10公分。

但如果對拼圖積木比較敏感的人,一眼就能發現。

這些大大小小的微波發生器,組合起來。

正好可以形成一塊長度超過1米,寬超過50公分的大型微波發生器。

【物品:可分散式脈衝微波發生器】

【注:這是一個使用超高壓微波轉換技術,結合巧妙設計的微波發生器。

如果能提供一個磁約束的環境,避免能量的外洩。

它可以將物體持續加熱到數千萬攝氏度。

即便沒有磁約束環境,使用最大電壓功率的脈衝微波衝擊,這也能把物體瞬息間加熱到百萬攝氏度.......】

“最大功率的脈衝微波衝擊,瞬息間把物體加熱到數百萬攝氏度?”

看著這去掉全部的衰減屬性,全新調整改造的脈衝微波發生器,陳易眼裡露出一絲欣喜。

雖然他知道,這種脈衝能量,沒有磁約束環境堅持不了多久,最多1秒鐘就會消散,但這也足夠了......

數百萬攝氏度,1秒。

看似很短。

但要知道,飛行器在超音速的狀態,1秒就飛出去超過340米。

這樣的性能參數,完全滿足陳易對自己無人機的改造需求。

畢竟,他只是要造一把“高溫利刃”,而不是真的要搞核聚變。

這微波發生器,根本就不需要這麼猛的功率。

太猛了。

按照無人機的體量。

這也滿足不了其中龐大的能量需求。

“接下來就是把這微波發生器,還要超聲波震盪,以及無人機的激波,三者搭配到一起。”

“開始搞機!”

腦海裡回顧一遍方案,感覺修仙狀態良好。

陳易就很乾脆地打算再來一個通宵。

戴上虛擬頭盔,連線CAD繪圖軟體,陳易開始設計無人機的機身引數。

這次因為要增加激光槍,機身還要設計一個集中激波能量的結構。

同時還要增加超聲波模組,微波發生器,還要符合“利刃”武器的攻擊模式。

這樣新的無人機。

無論是氣動佈局,還是機身結構,亦或者內部的重力設計等等,全都要重新進行設計。

“製造事宜,材料先行。

這次無人機需要注意微波發生器的微波頻率,避免機身前方的激波還沒吸收微波,機身就先一步和微波共振汽化了。”

“不對,微波發射面是一種特殊的材料。

可以把微波發生器改一改,把發射面直接變成無人機的形狀。

再透過系統,調整提高強度。

這樣技能避免無人機被微波汽化的風險。

還能減少微波穿透壁障的衰減損耗。”

“利刃的攻擊目標,主要是地面和低空的目標。

這樣氣動佈局除了考慮升力和阻力。

還需要考慮高空往下衝刺的效能,減少超音速的音爆強度。”

“發動機就用之前衝刺太空的發動機。”

“離子推進器爆發不足,不是很適合爭分奪秒的執法環境。”

“激光槍、微波發生器、還有超聲波換能器,全都是用電。

這樣增加一組翼飛的電池,再增加一個充電介面。

設計40千克電池,58千瓦時的電能,這足夠了。

畢竟主要的利刃功能,只有在攻擊時開啟那麼一瞬間。”

“另外,機身前端還需要佈置一層線圈。

通電形成一層電磁場,暫時隔絕微波發生器啟動之後,輻射過來的溫度。

電磁場不需要存在太久,能有1秒就夠了,但這也需要供電……”

陳易列出這新款利刃無人機的設計要點。

無人機,本身是有一套小功率連線發動機,自然散熱的發電系統。

用來給航電,通訊,雷達拍攝等進行供電。

但這套系統,滿足不了超聲波換能器,特別是微波發生器的消耗。

與其提高發電系統的功率。

增加發電機的重量和體積,同時還要消耗發動機的推力。

倒不如直接增加一組碳矽鋰電池。

透過電池,對超聲波換能器和微波發生器等進行單獨供能。

根據這些要求。

四個多小時之後。

一架長2.8米,機翼最寬處1.79米,包含起落架一起高50.4釐米的無人機,被陳易設計了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無人機的整體形狀,有點類似殲20威爺的縮小版。

但機身相對更加扁平,以減少衝擊切割穿透時的橫截面阻力。

另外,陳易還參考氣動和流體力學,給機頭設計了一個特殊的結構。

平時就是流線型的尖頭,一旦開啟利刃模式,尖頭就會內凹。

形成一個倒刀鋒般凹下去的結構。

倒刀鋒的角度,弧度,深度,長寬等引數。

全部經過嚴密的計算,可以最大程度地集中激波。

同時,一起參與利刃模式的機翼,這也有類似的結構。

按照陳易的計算,機頭和機翼這樣的結構,匯聚的激波能量。

要比自然超音速飛行狀態的激波,提高5到7倍。

當然,能量守恆。

這些多出來激波能量不可能憑空刮來。

付出的代價就是開啟利刃模式,無人機的氣動阻力會直線型上升。

表現出來的現象,原本高速飛行的無人機,因為增加氣動的阻力,出現急劇的減速。

“升力係數2.52,阻力係數低至0.015。”

“雖然是仿威爺的形狀,但氣動性能比威爺還牛逼。”

“看來,經過日不落無人機的薰陶,我又有進步了。”

“哪怕開啟利刃模式,無人機的升力係數和阻力係數,這也達到......算了,這個就不提了。”

完成無人機的設計,陳易計算一下這個機身結構的升力係數和阻力係數。

很不錯。

正常的飛行狀態,氣動性能比威爺還牛逼。

至於利刃模式......嗯,這就不是正常飛行狀態,沒啥好比較。

“時間凌晨三點,碳纖維原料沒多少了。”

“既然是使用衝刺太空的發動機,不是離子推進。”

“這一點點機身重量就沒必要減了,用鋁鈦複合金屬就行......”

確定無人機的氣動效能。

陳易把圖紙匯入兩臺3D金屬聯合印表機。

按照時間,明天一早,這款最新的利刃無人機就能列印生產完成。

到時就可以找警方交貨,同時進行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