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穿到七零家破人亡前,我被退伍糙漢寵爆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六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六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

僵持了半個小時,附近山上都搜的差不多了,這邊還沒進門呢!

最後仨人答應徐雯麗要是在她家找不到丟失的東西寫檢討信道歉,並且包賠一百塊的損失。

“我還要這幾位公安簽字做證,你們無緣無故就懷疑我家有贓物,這件事我必須討個說法。”穆建軍也提出要求。

幾人簽名時想隨便填個名字糊弄過去,穆建軍讓他們掏出士官證,按照上面姓名寫,就連公安都拿出證件。

這些人不愧是反偵察高手,把房子從裡到外翻找了一遍,連煙囪裡面、灶臺下面、甚至茅廁裡都找遍了。

徐雯麗坐在門口的石墩子上摟著倆孩子跟石桂花打聽買磚蓋房子的事情。

也不用太大四小間足夠了,兩間住人,一間做廚房,另外一間放些雜物。

四小間房子有三萬塊紅磚應該夠了,按照二分錢一塊紅磚計算需要六百塊錢,再加上其他原材料和工錢怎麼也得七百塊錢。

這筆錢徐雯麗倒是拿得出,就是太扎眼了,算了還是找人接兩間土坯房吧!

石桂花也松了一口氣,她還想攢兩年前蓋上崗村第一座磚瓦房呢,可不想被人搶了先。

眼看著到晌午了,那些人在徐雯麗家不知道搜了多少遍了,只看到收音機和腳踏車。

“穆營長家條件不錯啊,腳踏車和收音機都是新買的。”

“這些年我也是有津貼的,兩樣東西加起來也就三百左右,我又不是買不起。”

“買這兩樣東西可是需要工業卷的,部隊裡可是不發這個的。”

“我託戰友弄的卷,怎麼了!”

市公安局的人怕雙方吵起來,趕緊過來拉架:“院子和屋裡檢查幾遍了,根本沒有你們說的東西。”

那三個人不甘心,又找了一遍放下一百塊錢走了。

人都走了,穆建軍也沒問徐雯麗相機和錄音機的事,她也沒提。

一覺醒來徐雯麗先去空間看了看,架子上多出兩千臺各式各樣的錄音機和照相機。

徐雯麗又拿出膠捲和磁帶單獨放在一邊,吉普車還是兩臺,不正當手段得來的東西數量果然不會增加。

徐雯麗並不懊惱,以他們現在的身份和生活條件,確實還不到開小車的程度。

給壞人添堵,製造一些麻煩她就很開心了。

空間裡又多出這麼多物資,徐雯麗做早飯的時候哼著小曲,穆建軍見她絲毫沒受昨天事情影響,陰鬱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早飯後給倆孩子找了小鏟子和小鍬在院裡玩沙子,穆建軍坐在旁邊看著倆孩子。

“過幾天我想回部隊一趟,我把你們帶到靖省,租一個院子暫住一段日子,辦完事就回來行嗎?”

沒這個必要吧:“我和孩子留在家裡吧,在靖省人生地不熟的也是在小院裡待著,還不如在家自在呢,我知道你擔心我們,放心吧,不會有事的。”

穆建軍也知道這樣安排不太妥當,可他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我們在家不會有事的,你去忙自己的事吧!”

穆建軍去鎮上打了個電話,兩天後一輛小吉普開進上崗村,這次來的倆人徐雯麗一個都不認識。

“弟妹好,我叫李茂在部隊的時候和建軍是戰友,是兄弟。”一個年紀三十多歲,額頭上有一道明顯傷疤,國字臉留著鬍子的男人自我介紹。

“李大哥好,我是建軍媳婦徐雯麗。”徐雯麗笑著開啟大門。

倆人進屋後李茂介紹身邊的人:“他是我堂弟叫李赦,剛調到市招待所管後勤的,以後家裡缺啥跟他說一聲就行,以後隔幾天讓他給弟妹和孩子送些吃的喝的。”

李赦打了招呼就去車上搬東西,有肉,有蛋還有米麵。

李茂和穆建軍到一邊說話,東西都倒騰完穆建軍讓徐雯麗做飯,他們下午就走。

不到一個小時時間,徐雯麗做了六個菜,他們吃飯,徐雯麗給穆建軍收拾行李。

其實穆建軍回來的時候沒帶什麼東西,徐雯麗把他那套軍裝拿出來放在炕邊,從空間裡找了兩套新的線衣線褲,還有一套藍色、一套綠色工裝放兜子裡。

又帶了兩雙鞋,一套洗漱用品和剃鬚刀,想想又塞了五百塊錢,窮家富路出門在外可不能少了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還有那天穆建軍交給她的照相機和錄音機。

東西收拾好,穆建軍他們也吃完飯了,徐雯麗領著孩子把人送出大門。

“你的東西都在兜子裡。”

隔著兩層布,穆建軍摸到相機和錄音機,他的目光和徐雯麗的在半空中碰到一起,都看懂了對方的意思。

“你們安心在家待著,我會儘快回來的。”

這次徐雯麗答應的很痛快,她接下來的任務是伺候好後院的半畝地,看好孩子,沒有出門的打算。

十幾天後穆建軍往村部打了一次電話,讓齊連福轉告徐雯麗和孩子他在那邊很好,就是有事需要他配合調查,估計得兩個月才能回去,讓徐雯麗不要擔心和著急。

“雯麗啊,我看著你家後院的苞米和黃豆都比咱們大隊地裡的粗壯啊,顏色也好,你這是從哪弄的種子?”齊連福天天在大隊部,看著徐雯麗家小院子裡的作物一天一個樣,忍不住好奇問道。

“現在看著還行哈,就是不知道秋天產量咋樣,種子是我去省城的時候弄回來的。”

“要是畝產量高的話,來年咱們大隊多買點,現在的苞米產量太低了。”

七十年代的上崗村苞米畝產五六百斤,黃豆也就二三百斤,還得是風調雨順的年景才有這樣的產量。

“叔,咱們來年去隔壁村,鎮子上或者市內其他地方換一些種子,這樣也能提高一些產量。”

齊連福問徐雯麗這樣真的有用嗎?

“肯定比咱們每年自留種子好,黃豆也是一樣的,最好換換種子,再就是自制一些糞肥,也是提高產量的法子。”

沒想到建軍媳婦懂的還挺多,齊連福把這兩件事記在心裡,準備來年按照徐雯麗說法試一下。

該說的,能說的已經告訴齊連福了,其他的就不是她能左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