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一章 掛印封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一章 掛印封金

劉備急忙分辯道:“袁公,劉備無罪,你為何要殺我?”

袁紹罵道:“劉備,袁某以上賓之禮待你,你卻讓你二弟連殺我兩員大將,還敢說無罪?”

劉備辯解道:“明公,顏良、文丑二將軍武藝超群,名揚天下,為袁公攻城掠地、屢建功勳,袁公擎為左膀右臂,而今卻不明不白屈死於劉備二弟雲長之手,袁公因而深恨劉備也是理所應當。劉備知袁公心中有雷霆之怒,但劉備也有萬般委屈。明公寬仁大度,能否先聽劉備一言?若明公仍以為劉備該死,劉備即行受戮,決不討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備深知袁紹性情,這是個自以為是,又只喜歡聽奉承話的主,說話得順著他。田豐、沮授就是因為說話太直,不留情面,即便是忠言也惹惱了袁紹,結果一個下獄待死,一個不受重用。果然,袁紹聽了劉備的話後面色稍緩,說道:“玄德請講。”

劉備暗自長舒一氣,拱手道:“袁公,你知曹賊素來忌恨於我,知曉劉備身在河北,恐我相助袁公,如虎添翼;曹操又深愛雲長之才,許以高官厚祿,欲收為己用,然雲長始終不為所動,只想覓得劉備行蹤而尋之,此事天下皆知……”

劉備偷眼見袁紹輕輕點頭,心中大定,又道:“明公,雲長並不知劉備身在河北,受曹操蠱惑而斬殺了明公之心腹愛將。如此一來,明公必震怒而殺劉備以洩心頭之憤。雲長知劉備身死河北,定恨袁公而轉投曹操麾下。劉備以為,此乃曹操借刀殺人、一石二鳥之計,還請袁公深思。”

袁紹一拍額頭,悔道:“玄德所言極是。”又對郭圖等人道:“你等幾乎令我擔受害賢的惡名。”吩咐左右給劉備鬆綁、設座。

劉備謝坐道:“多謝袁公明察。劉備深受明公器重卻寸功未建,羞愧難當。不如劉備修書一封,告知雲長劉備在此。雲長與劉備手足情深,聞之必星夜而至。我兄弟共助明公,誅殺曹操,以報顏良、文丑之仇如何?”

袁紹大喜道:“吾若得雲長相助,勝過顏良、文丑十倍。”傳令兵退武陽,紮下營寨,按兵不動。曹操連勝兩陣,見袁紹兵退,也派夏侯惇鎮守官渡,自己則班師回許都,大宴群臣,又上表為關羽請功。

這時,曹洪派人來報,黃巾首領劉闢和龔都率兵一萬趁隙攻佔了汝南,威逼許都,請求曹操發兵增援。關羽想到劉備便在汝南,便主動請纓道:“丞相,關某願率領人馬收復汝南。”

曹操擔心關羽報完恩後就會離開,便道:“將軍連日征戰多有辛勞,不如在許都休養,本相另派人去收汝南。”

關羽道:“丞相,關某戎馬一生,慣於陣上廝殺,不能久閒,久閒必生疾病。”

曹操想到汝南遠離袁紹,何況劉備兩位夫人還在許都,略一思索,便道:“好吧。孤撥給將軍五萬人馬,並令於禁、樂進為副將,你等明早兵發汝南。”

荀彧聽說後急忙來奏道:“丞相,關羽頻頻出征,恐不久便會探知劉備訊息,不可不小心應對才是。”

曹操點點頭道:“文若言之有理。孤再用雲長一次,以後再也不用了。”

關羽憂心劉備安危,晝夜不停趕往汝南,吩咐離城五十裡紮下營盤。剛入夜,中軍來報說抓到一名細作。關羽吩咐帶上來一看,卻是謀士孫乾。關羽心中大喜,屏退左右,給孫乾松了綁繩問道:“孫先生,我大哥現在可好?”

孫乾驚道:“皇叔現在河北袁紹處,將軍不知嗎?”

關羽心中一陣詫異,“崇如明知大哥在袁紹處,何故說是汝南?”突然全身一震,大叫一聲道:“不好!我殺了袁紹愛將顏良、文丑,不知袁紹有沒有加害我大哥?”

“將軍放心,皇叔平安無事。”

“謝天謝地。”關羽長出一氣,又問道,“先生如何到了這裡?”

孫乾道:“徐州失散,孫乾慌不擇路,便來到汝南,暫在劉闢處安身。”關羽也把此間經過對孫乾說了。

孫乾又道:“劉闢、龔都已結盟袁紹。得知將軍來汝南,我已與他二人商議好了,明日交戰,龔都假敗於將軍,讓出汝南,將軍即可班師回許都。孫乾先行一步前往河北一探虛實,將軍可保著二位夫人前來與皇叔團聚。”關羽頷首同意,密令親隨將孫乾放回。

第二日,劉闢、龔都果真佯裝不敵,關羽順勢收復汝南,與曹洪交付完畢,遂帶兵返回許都。回到府中,關羽責問劉墉道:“崇如何故騙關某說兄長便在汝南?”

劉墉不敢告訴關羽原委,只得道:“將軍且放寬心。袁紹心胸狹窄、嫉賢妒能,雖以上賓之禮以待皇叔,卻不會重用。皇叔在河北無職無權,無兵無將,留之何用,劉墉以為,皇叔不久必離開袁紹;劉闢、龔都雖為黃巾餘孽,卻景仰皇叔仁德,願在麾下效命。現如皇叔去處,此二人必託孫乾先生前去迎至汝南。將軍只需再等數月便可與皇叔在汝南相聚。”

關羽點點頭,又想了想道:“崇如所說或許有理。只是關羽與大哥分別日久,思之甚切,恨不能插翅而去。如今關羽既知大哥就在冀州,一刻也不願耽擱,豈能再等?關羽主意已定,便往河北而去。”劉墉無奈,只得依從。關羽又將劉備在冀州袁紹處的訊息告訴甘、糜兩位夫人。二位夫人聞之大為驚喜,催促著關羽快去向曹操辭行。

關羽正在思索著如何向曹操辭別,隨從來報,門外有一人自稱是關將軍故人的求見。關羽請進來一看,來人自稱是袁紹帳下南陽陳震,帶來了劉備的親筆書信。劉備在信中責問關羽貪圖功名富貴,忘卻結盟誓言,背信棄義,投降曹操,最後還道,自己便在河北,就等著關羽來殺了。

關羽看完書信,淚流滿面,滿腹委屈,提筆寫了回信,將降曹的前因後果、與曹操的“約法三章”、接下來的打算都一一講明。關羽將信託付給陳震,並道翌日便去向曹操辭行,帶著二位嫂嫂前往河北投奔劉備,重敘兄弟之情。

等陳震走後,關羽便稟明二位夫人,又通知劉墉收拾行裝,準備馬上辭別曹操而去河北。劉墉不料變化如此之快,悵然若失,憂心忡忡來向貂蟬辭行。

劉墉先問道:“劉墉連日多在相府,深夜方回,不敢驚擾小姐。不如小姐身子可好一些了?”

貂蟬拜謝道:“多謝公子掛念。奴家得華神醫並公子診治,已見大好。”

劉墉微微一點頭,又輕聲道:“在下為小姐號一下脈。”

貂蟬輕嗯一聲,在劉墉對面坐下,伸出纖纖玉手,搭在脈枕上。劉墉見到貂蟬婀娜的身姿,絕世的容顏,如玉的肌膚,心中一嘆,此次一別,不知以後可否得見。

“公子,你沒事吧?”貂蟬見劉墉眉頭緊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關切地問。

“沒事。”劉墉一驚,忙定下心來,潛心號脈。待左、右手號完脈,又看了看舌質、舌苔,劉墉欣喜道:“恭喜小姐。小姐只需按劉墉所下之方用藥,悉心調養數月,便可康復。”說著提筆開方,又假裝漫不經心地道:“關將軍已探聽到劉皇叔去處,不日便要啟程赴河北去了。”

貂蟬問道:“公子也要跟隨麼?”

劉墉黯然點頭,內心實在不捨,狠狠心答道:“劉墉在城中為小姐另尋了個去處,極是穩妥;小姐若想回故里,劉墉也可派心腹之人護送前往。無論何時何處,小姐一應用度劉墉都已作好準備,不勞小姐操心。今日劉墉便是來向小姐辭行的,不知以後是否有緣還能與小姐相見。小姐請多多保重!”

貂蟬越聽越糊塗,美目一睜,訝然問道:“公子去河北不帶貂蟬同行麼?”

劉墉又驚又喜,茫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疑問道:“劉墉沒有聽錯吧?姑娘願跟隨劉墉一起嗎?我這不是在做夢吧?”

貂蟬輕輕一嘆,心中又是感動又是甜蜜,低聲道:“公子傾心貂蟬,情致殷殷。公子愛我、敬我,將我看得比自己性命還重,貂蟬又非草木,豈有不明之理?”說完,臉上紅霞滿面,嬌媚無比。

劉墉一聽,頓時如飲醇酒,飄飄然道:“這麼說小姐是接納劉墉了?”

貂蟬螓首低垂,欲語還羞,鼻中輕嗯一聲。那聲如蚊蚋,劉墉卻似炸雷轟頂,內心狂喜到了極點,身子一歪竟坐到了地下。

貂蟬急道:“公子怎麼了?”伸手來扶。劉墉面紅耳赤道:“沒事。我只是太過意外,太過高興了。”

貂蟬聽了又羞又喜,輕掩櫻唇,咯咯嬌笑。劉墉見她淺笑嫣然,更是形神俱醉。

第二日,關羽和劉墉前去向曹操辭行,卻見府門外高懸迴避牌;去見張遼,張遼則稱病不見。劉墉雖早知如此,卻也無可奈何。連著數日皆不得見,關羽心急如焚,坐立不安。劉墉道:“關將軍,不如我們留書丞相,即刻上路如何?”

關羽也知曹操只是想遷延時日,故意不見,便點頭應允,手書一封,留置府中,言道新恩雖厚,舊義難忘,只待以後再報曹操大恩。關羽將曹操所賜之物盡留於府,又把御賜的“漢壽亭侯”印符懸掛在房梁之上,只帶著本部人馬,與劉墉一道護送著兩位夫人並貂蟬向許都北門而去。

曹操得知關羽辭別,心中傷感。蔡陽挺身而出,要追關羽回來。程昱則道:“丞相,關羽不辭而別,冒瀆鈞威,其罪不小。袁紹若得雲長,如虎添翼,對我軍極是不利。不如派人追而殺之,以絕後患。”

曹操緩緩搖了搖頭,嘆道:“仲德所言雖有道理,但昔日本相曾向雲長親口允諾,怎能失信於天下?如今各為其主,他走就讓他走吧,不用去追了。”少頃,曹操又對張遼道:“雲長掛印封金,可見財賄不能動其心,富貴不能移其志,曹某更是敬佩。文遠,想來雲長還未走遠,你先去追趕,請雲長稍候。曹某索性人情做到底,你就說此去路途遙遠,相見不易,孤要親自為他餞行。”

張遼領命,一揚馬鞭,打馬急速而去。關羽、劉墉帶著家眷,馬車行走極其緩慢,不一會兒便被張遼追上。關羽回頭一看,見只張遼一騎奔來,心中稍定,對劉墉道:“崇如,你速護衛二位夫人先行,關某截住文遠便是。”話音未落,就聽張遼高聲叫道:“二位將軍留步,張遼有話要說。”

須臾,張遼已到近前,關羽凜然道:“文遠是要追關某回去嗎?”

張遼抱拳拱手道:“雲長兄,請息怒。丞相知你到河北尋兄,命我先來一步,請稍候片刻,丞相要為你送行。”

關羽愕然不信,以目示劉墉,劉墉還未出聲,張遼又道:“丞相有令,崇如及所部人馬暫請稍候,丞相有話要說。”

關羽斜睨一眼,忿然道:“關某的部從也得等候丞相麼?”

張遼拱手道:“丞相只交代給崇如,兄長所部卻是無礙。”

關羽輕哼一聲,卻也無可奈何,只得讓老軍護送二位夫人先走。不一會兒,曹操帶著文官武將到了,關羽見來人都沒帶著兵刃更放下心來。

曹操催馬近前,抱拳拱手道:“雲長,為何走得如何之急?”

關羽在馬上欠身答道:“丞相!兄長遠在河北,雲長思念萬分。關某此前屢次到相府辭行,卻不得參見,只得留書告辭,封金掛印,奉還丞相。還望丞相勿忘昔日約定,關羽感激涕零。”

曹操正色道:“雲長多心了。曹某也是守信之人,怎會食言而肥?本相一來送送雲長,以全你我相識之情;二來擔心雲長路上用處頗多,特送些盤纏以備不時之需。來啊!”一員偏將送過來一盤黃金。

關羽拱手施禮道:“關某累受丞相恩賜,所餘尚多。不如丞相將這些黃金賞給其他有功的將士吧。”

曹操真誠說道:“雲長前有解白馬之圍,後又有收汝南之功,斬殺袁紹帳下顏良、文丑兩員大將,如此大功,區區一點黃金怎能及雲長大功之萬一,何故推辭?”

“區區微勞,不足掛齒。”關羽仍是堅辭不受。

曹操長嘆道:“雲長真乃義士也!只恨曹某福薄,留你不住,現送上錦袍一領,略表寸心。”又命一人將錦袍捧過來。關羽恐怕又生變化,不敢下馬,用刀尖將錦袍挑了過來披在身上,向曹操拱手謝道:“多謝丞相賜袍,後會有期,關某告辭。”

劉墉也拱手向曹操辭別,不料曹操卻道:“今日曹某只送別雲長,崇如你可走不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