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九章 袁家內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九章 袁家內訌

袁紹、曹操在倉亭對峙,甫一交兵,雙方各有勝負。曹操憂心糧草接濟不上,便問道:“諸公可有良策可速敗袁紹?”

程昱道:“丞相,吾有一條十面埋伏之計可擒袁紹。”程昱將計策一說,曹操拍手稱妙,傳令各軍依計行事。

第二日半夜,許褚帶著一哨人馬,直奔袁紹大營,假裝劫營偷寨。袁紹果然中計,親率五路大軍一起來追。許褚見狀,回馬便走,袁紹引軍來趕,等到天亮,眼看前面是大河,曹軍無處遁行。袁紹正得意間,忽聽殺聲震天,河道兩邊各殺出一彪人馬,正是曹操、曹洪。兩面一夾擊,而許褚也掩兵殺回,勇不可擋,連斬袁紹十餘員兵將,袁紹軍頓時亂作一團。

袁紹急令收兵回營,正行間,突聽一通鼓響,左邊夏侯淵,右邊高覽,兩軍殺出。袁紹大驚失色,奪路而逃。又走了不到十里,左邊樂進,右邊于禁殺出,只殺得袁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又行不到數里,左邊李典,右邊徐晃,各引兩軍截殺一陣。袁紹父子膽戰心驚,倉皇逃回舊寨,令三軍架鍋煮食。然而鍋中食物剛好,正待要食之時,左邊張遼,右邊張郃又率兵殺進寨來。袁紹慌忙上馬,直奔倉亭,正要歇息,後面曹操親率大軍趕來,袁紹只得捨命而走。正行之間,右邊劉墉,左邊夏侯惇,又擋住去路。

袁紹嚇得魂不附體,只得強打精神高呼道:“諸位將軍,若不死戰,我們必被曹操所擒。”袁軍皆人困馬乏,無力拼殺,只得奮力奪路而逃,好不容易才保著袁紹衝出重圍。

袁紹見袁熙、高幹被曹軍射傷,兵馬也死傷殆盡,又氣又急,口吐鮮血不止,仰天長嘆道:“想我袁紹自領兵以來,經歷大小戰事數十場,卻從沒象官渡、倉亭如此大敗。”袁紹傳令辛評、郭圖隨袁譚回青州以防曹操犯境;令袁熙回幽州,高幹仍回幷州,又令袁尚與審配、逢紀暫掌軍事,自回冀州養病,準備來年再與曹操一決勝負。

曹操得倉亭大勝,心中大喜,傳令大擺酒宴,犒賞三軍,又命人打探冀州虛實。不久細作來報:“袁紹臥病在床。袁譚,袁熙、高幹各回本州,只有袁尚、審配堅守城池。”眾謀士勸道,應趁機發兵冀州,不給袁紹喘息之機。

曹操問劉墉道:“崇如意下如何?”

劉墉拱手道:“丞相。袁紹雖大敗,但仍佔據四州,糧食還是比我們多,兵力仍是比我們強。袁紹苦心經營冀州多年,鄴城河深牆厚,糧食豐足,審配又極有智謀,即便我軍攻到城下,只怕一時也難以襲取。我軍糧草本就不足,兵士連日征戰又極是疲乏,若貪功冒進,被袁紹切斷糧道,前不能克冀州之兵,後不能渡黃河之險,恐有全軍覆沒之憂。”

曹操捋著鬍鬚微微點頭,說道:“崇如和我想法一樣。何況莊稼已然熟了,若再打仗,百姓只得四處逃命,這莊稼誰收?依我看,等秋收之後再取冀州不遲。”於是傳令留曹洪守倉亭,自己率大軍班師回許都。此兩役劉墉居功至偉,曹操上奏朝廷,表劉墉為揚威將軍、穆鄉侯,其帳下將校皆得升遷。

此時,劉墉藉由糜竺商鋪建立的情報網早已四通八達,信鴿傳遞已成常態。劉墉也專設了一線與皖城通訊,卻也方便了不少。只是每次通訊劉墉都深懷歉意,這何時是個頭啊,僅官渡、倉亭一役便用了近一年,若要平定河北四州,怕不得三五年?就算我劉墉能等,那三位姑娘可等不起啊。劉墉憂心如焚,反倒是大喬、董芸回書寬慰,更令他慚愧不已,只想儘早逃困,回到皖城。

貂蟬見劉墉煩悶,便勸道:“公子,我覺得一個人想不容易想明白,為何不和其他人商議一下呢?”劉墉茅塞頓開,問計於陳登,又與劉備互通密信,商議相關事宜。

這日,劉墉籌劃停當,向曹操獻策道:“丞相。冀、青、幽、並四州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特產豐富,若假以時日,袁紹便會恢復生氣,丞相再要平定便又難了,依劉墉之見,丞相宜早作決斷,儘快出兵才是。”

曹操如今對劉墉幾乎是言聽計從,大喜道:“崇如有何良策,快快說來。”

劉墉拱手道:“丞相重用衛覬、棗祗、韓浩等推廣屯田,極見成效。如今各州百姓安居樂業,糧草豐盈,兵源充足。非但如此,官渡、倉亭之戰丞相所得甚多,也可籍此向孫權、劉表買糧。劉表懼丞相之威、孫權自顧不暇,必不敢推諉,如此一來丞相大軍糧草無虞。”

曹操微笑點頭,聽劉墉接著道:“丞相可兵分三路。左路出河內,走平陽,窺視幷州高幹;右路出徐州,循北海,刺探青州袁譚,此兩路皆需偃旗息鼓,不露聲色;丞相親率大軍伐冀州,以小部軍走延津、朝歌,佯攻鄴城,大軍則突襲白馬,攻佔黎陽。黎陽乃冀州咽喉,黎陽若失,鄴城不保。袁紹必招並、青、幽三州之兵來救。此時左右兩路大軍齊出,並、青兩州唾手可得。丞相再三面夾擊,取冀州如探囊取物。”

曹操大喜過望,頷首稱妙,吩咐群臣照劉墉之策行事。七月麥收剛過,曹操命夏侯惇和滿寵鎮守汝南,以拒劉備;留曹仁和程昱留守許都;然後兵分三路,分別襲取幷州、青州和冀州。

袁紹此時臥病在床,所有政事全託於袁尚。袁尚果然中計,把大部軍力放在了延津,等得到訊息曹操主力在黎陽時,已是救之不及。袁紹聽聞黎陽失守,又氣又急,吐血不止,匆忙間將後事託與袁尚,便氣絕身亡。

袁紹死後,審配和逢紀立袁尚為大將軍,領冀、青、幽、並四州的州牧,徵召袁譚、袁熙、高幹來守鄴城,卻又被早埋伏多時的曹操左、右兩路大軍乘機搶了幷州、青州大部分城池。袁氏兄弟又急又懼,只得堅守鄴城不出。那鄴城極是堅固,所貯糧草又多,曹操連日攻城,不僅未動分毫,士卒卻傷亡不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郭嘉獻計道:“袁紹廢長立幼,兄弟失和,臣子不服。只是由於我等攻之甚急,不得已而結盟。不如丞相回兵荊州,假說征討劉表。袁氏兄弟見丞相撤兵便會相互爭鬥,我等靜觀其變,伺機而動,可一一擊破。”

曹操捋著鬍鬚沉吟片刻,又問劉墉道:“崇如以為如何?”

劉墉躬身道:“奉孝兄所見極是。只是我以為丞相不必南撤太遠,劉墉自有取鄴城之計……”曹操聽完大喜過望,留張遼、劉墉守黎陽,自帶大軍假裝向荊州進發。

袁譚、袁尚本就各懷鬼胎,聽說曹操軍退,果然不再念手足之情,各自提兵來攻。兩下爭鋒,袁譚大敗,被困於平原城內。劉墉見狀對張遼道:“張將軍,如今袁尚大軍多在平原,冀州空虛,請速告丞相,即刻領兵來取。”

劉墉帶著手下五百兵士,化整為零,扮做袁尚軍,偷偷潛入鄴城。到了半夜,裴元紹領著二、三、四營在城中四處張貼勸降告示,又到四處縱火,大聲叫喊,佯裝兵變;劉墉則和董襲、周倉帶一營和特務連偷襲城門。尋常兵士哪是劉墉手下特戰隊員的對手,不一會兒,城門便落入劉墉手中。

審配聽說大門失守,急忙帶人來救,沒料到劉墉等埋伏在半道,立時將其擒下。劉墉從審配身上搜出令箭。此時張遼、徐晃已帶著人馬進入城中,劉墉將護守城門的任務轉交給徐晃,自己則集合手下親隨人等,只說是去滅火,實則衝袁紹府而去。袁府守兵正惶恐不安間,突然見一隊作本部衣著的兵士進來忙道:“你們是何人手下?”

劉墉一亮手中令箭,道:“審別駕有令,曹軍大軍已攻入城中,著我等前來搭救夫人。你們也快快逃命去吧。”

那些守軍見令箭無誤,又聽城門陷落,驚恐之下紛紛作鳥獸散。此時袁府早已亂在一團,丫環、奴僕卷帶金銀細軟各自逃命,哭聲不斷,劉墉一路暢行無阻,頃刻間來到後堂。

後院正房裡兩個女子正抱頭痛哭,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進得屋內嚇得連忙止住哭聲,偷偷來瞧,只見數十人提刀搭箭,頭臉卻用布遮蓋,只留兩隻眼珠,更是嚇得魂飛魄散,卻聽來人問道:“你們兩個是誰?”

那年齡約四十來歲的婦人戰戰兢兢地答道:“妾身是袁將軍之妻劉氏,這是我兒袁熙之妻甄氏。”

劉墉點點頭道:“明人不做暗事,我們兄弟原也是袁公手下。只是冀州城已落入曹操之手,袁家大勢已去,我等不得不另尋生路。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夫人莫怪。”

劉氏見劉墉語氣中有幾分和氣,心中多了一絲希望,便跪下叩頭道:“府中所有但隨將軍取之,只求能饒我等性命。”

劉墉冷冷一笑道:“我等自會理會,不勞夫人掛心。只是你二人中,我要帶走一人,夫人說要帶走哪一個?”劉氏聽後連忙說道:“我這兒媳花容月貌,願獻之將軍,請放過妾身吧。”劉墉心中一嘆,只見甄氏蓬頭垢面,看不清相貌。想是聽到劉氏的絕情之言,心中悲痛,又哭出聲來。

“帶走吧。”劉墉輕聲吩咐,帶著甄氏從後門而出。

不一會兒,曹丕帶軍也進得府內,聽劉氏說甄氏被敗兵所擄,又急又氣,急忙吩咐手下尋找,只是兵荒馬亂間卻哪裡去尋,只得悵然作罷。

周倉見劉墉費了那麼大的勁,花了這麼多的心思,只是為了個女子,心中不忿,問道:“劉兄弟已定有三門親事,小姐們個個是如花似玉,竟為了一個不知名的女子費如此周折,卻是為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