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二六章 劉墉娶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二六章 劉墉娶妻

迎親隊伍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回到富義。走到十里外的長亭,霍然站立著董襲、裴元紹一行,旁邊還有諸葛亮夫妻、徐庶、龐統等一眾好友相陪。

劉墉又驚又喜,急忙跳下馬來,向諸葛亮等打了個招呼,先搶到董襲的面前,和這些同生共死的兄弟一一擁抱,又在他的胸膛輕打一拳,關切道:“大哥沒受傷吧?”董襲笑道:“哥哥身子好的很呢。”

劉墉問道:“大哥什麼時候啟程的?怎麼也不先飛鴿傳信回來,可把小弟急壞了。大哥若是不在,小弟這婚可是不能結啊。”董襲笑道:“其實大哥早送了信的,恐怕是鴿子飛到別處去了。”

“聖上可平安?”

“聖上在襄陽一切安好,劉表、劉備對聖上都極是謙恭。”

劉墉點點頭,又問道:“大哥那邊傷亡如何?”

“曹仁留下的兵並沒有過多抵抗,因而只重傷五人,輕傷十一人,無人陣亡。”

劉墉點點頭,笑道:“這樣最好。否則兄弟就不能安心成婚了。”又問道:“曹仁可追至襄陽嗎?”

董襲答道:“曹仁兵少,只追到離襄陽五十裡便撤兵了。”

劉墉暗忖,曹操還在幽州脫不開身,短時間不會南征,正好可以休整一段時間,便笑道:“等過了年,我們一起去襄陽朝見聖上。”董襲點頭答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墉正是心情愉悅之時,卻沒發現董襲眼中那不經意的憤懣之色。劉墉來到諸葛亮的身邊,笑道:“兄弟來得好早。”劉墉想到劉備、關羽等兵務繁雜,陳登又在曹營,故只是請了隆中的諸葛亮夫妻、徐庶、龐統等好友。

諸葛亮一臉笑容,拱手道:“兄長成親,做兄弟的豈敢遲誤。”黃月英在旁笑道:“本來有份禮物兄長一定喜歡,只是作為賀禮卻不妥當。我們夫妻思考良久,便以此作賀。”說著,捧過一個卷軸。

劉墉展開一看,是諸葛亮手書的《淮南子.主術訓》中的一段。卷軸是富義出產的最高檔的檀香木粉紅紙箋,以松煙為墨,工整而穩健的隸書,字與字之間筆勢連貫,大氣磅礴,真是見字如見人。劉墉不由連連稱好,隨口念道其中的一句:“‘是故非澹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還是兄弟瞭解哥哥,我非常喜歡。”又笑道:“哥哥再拜託兄弟一件事。”

諸葛亮含笑道:“哥哥請吩咐。”

“等哥哥有了孩子以後,請兄弟另作一篇《誡子書》可好?”

諸葛亮哈哈一笑道:“一定奉上。”

一行人說說笑笑,向富義進發,不料離城老遠便有大批夾道歡迎的人群。原來富義的父老鄉親知道是劉墉成婚,都替他高興。這些樸實的鄉民大多拜受劉墉之恩,知道劉墉早有交代,不收任何賀禮。有人想出了個辦法,告之四鄰,大家都欣然贊同,於是家家粉刷一新,戶戶張燈結綵,全城同賀劉墉新婚。

眾鄉親分列道路兩旁,一個個身著綵衣,眉開眼笑,見劉墉的車隊走近,便從身邊的花籃裡抓起一把把花瓣拋灑在空中,歡呼聲響徹雲端。劉墉見狀,感動得熱淚盈眶,連連拱手致謝。四位新娘也沒見過如此壯觀的迎親場面,心中又是感慨又是欣喜。待進得城去,劉墉見兩邊擠滿了興高采烈,歡呼雀躍的人群,一溜紅燈籠綿延而去,不見盡頭,不由得淚如泉湧。

轉眼吉日已到,劉墉沐浴一番,峨冠博帶,等時辰一到,便由伴郞廖化陪伴,來到正堂廊前。此時天井裡早擠滿了來恭賀的賓朋,個個是笑逐顏開,哄叫聲連連,鬧成一片。劉墉向四周團團作揖,又向喜堂看去,只見正面是一張大案,上面鋪著大幅紅緞,垂向堂外的一面繡有一對戲水的鴛鴦,神態親暱。案上擺著茶水瓜果糕點等物,一邊燃著一隻大紅描金的龍鳳花燭;一隻青銅鼎中插著三支檀香,嫋嫋青煙扶搖直上,再後一支銅龕上供著一幅明黃卷軸。案的兩側各設一把大紅靠椅,也是鑲金紅綢覆蓋,甚是華麗。正堂兩側各設一組紅紗罩宮燈,四周窗戶、懸樑上也是紅綢輕繞,黃絲微垂,滿眼的喜氣。虞翻身著大紅的吉服,笑容可掬,立在一旁。

“新娘到!”司儀拉長聲音,高聲叫道,頓時將堂上的嘈雜聲壓了下去。劉墉和眾賓客的眼光都看向了側門,不一會兒,前面紅燈引路,丫環扶著各自的小姐魚貫而出。那時還沒有紅蓋頭一說,因而每位新娘的相貌都看得清清楚楚,這四人頭上或是“倭墮髻”,或是“墮馬髻”,不一相同,插著金簪、翠釵、步搖等物,身上皆著大紅繡花的曲裙,上面點綴著各式珠寶,在燈光的映襯下熠熠放光。雖高矮、肥瘦略有不同,卻一樣的粉面桃腮,亦羞亦喜。這些賓客裡大多是劉墉的部下,年輕活潑,見新娘們一個個如花似玉、傾國傾城,便在一旁起鬨叫好。

新婚三日無大小,這些小子便沒什麼忌諱,一個部下叫道:“兄弟們,你們說公子爺的新娘美不美?”

“美!”下面整齊劃一地答道,接著又是一通鬨笑。

“公子爺,你覺得嫂子們美嗎?”

劉墉早看得魂飛天外,隨口答道:“美。”

“哪一個最美?”又有人起鬨道。

“都美。”劉墉可不上當。

“那可不行。我們可都看得到的,新娘各有各的美法,公子爺這樣說你們答不答應?滿不滿意?”

“不答應,不滿意。”又是齊整的回答。話音剛落,又有人突然出聲叫道:“沒誠意!”眾人聽了更是大笑。

諸葛亮站出來解圍道:“我看不如這樣。要新郎用不同的四字詞語來形容四位新娘,既要顯示不同,又得貼切準確,否則便處罰他如何?”

“好!”又是一陣鬨笑。

“從左至右。”諸葛亮牽著劉墉來到大喬的身邊,笑道,“兄長,來吧。”

劉墉想都沒想,大聲道:“國色天香。”眾人齊聲叫好,劉墉小小的得意了一下,大喬紅暈滿面,又羞又喜。

第二位是董芸。劉墉笑眯眯地看著她,道:“小家碧玉。”“貼切!”

第三位是蔡文姬。劉墉略一想,笑道:“秀外慧中。”“不錯!”

最後一個是貂蟬,劉墉想了想,小心道:“傾國傾城。”諸葛亮沉吟片刻,搖了搖頭,道:“和第一個有些相似。”又問其餘人道:“你們覺得可以麼?”

“不行!重說一個……”

“重說兩個……”

諸葛亮狡黠一笑道:“兄長只有另說了。”

劉墉哪不知道這些人是故意刁難,卻滿不在乎道:“沒事,你家公子爺肚中的詞多的是,天生麗質、貌若天仙、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等等。”諸葛亮打斷了劉墉的滔滔不絕,皺眉問道:“前兩個詞我們都懂,這‘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什麼意思?”

劉墉一呆,剛才得意忘形了,這兩個成語可都是後世才有的,是形容“四大美人”的啊。不過劉墉腦子轉得挺快的,很快答道:“這是我們那裡的語言,是專用來形容女子美貌的。魚見了便不好意思沉了下去;大雁看後驚呆了忘記扇動翅膀掉了下來;月亮見了自愧不如躲進雲裡;花朵見了自慚形穢,羞得低下了頭。”

眾人聽了這通解釋都鼓掌叫好,貂蟬更是一副羞答答的樣子,更加明豔動人。

諸葛亮笑道:“佩服。不過,剛才兄長還是有點小誤,便小小的懲罰一下吧。”說著,諸葛亮一指堂內的“囍”字,笑問道:“兄長,這個字是你自造的吧?是什麼意思,小弟不知道,我想大家都不知道吧?你們想知道嗎?”

“想!”眾人異口同聲。四女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字,不知劉墉設這個字有何用意,便也凝神細聽。

劉墉正色答道:“你們仔細看這個字,它是由兩個‘喜’字組成的。一個代表男子,一個代表女子,說明成親不是哪一方的事,而是男女雙方共同的喜事。而這兩個喜字一般大小,相偎相依,便是相敬如賓,不離不棄之意。”眾人都頻頻點頭,大聲稱讚這字寫得妙極。

一個部下突然嚷道:“剛才咱們公子爺說一夫一妻便是兩個喜,今天爺卻娶了四位佳人,是不是應該寫五個喜啊?”眾人都鬨然大笑,劉墉臉皮厚,笑道:“要我分成四次成親好啊,那你們可得出四份禮金,你們別不知好歹?我這可是為你們好。”眾人又是大笑一團。

“關於這個囍字其實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呢!”劉墉笑嘻嘻地道。

眾人齊聲叫道:“公子,快講一講。”這時虞翻笑呵呵道:“好了,好了,故事以後再說,耽誤了吉時可就不好了,我們這就開始吧。”說著,清清嗓子,吟唱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劉墉新婚,宴請賓朋,雲集而至,恭賀結鸞。吉時已到,奏樂,請新人上堂。”

喜娘送來一朵由緞帶繞成的紅色的大花,分出五支,交與劉墉挽一端,其餘四端自然在四女手上。五人目不斜視,神情莊重,走上堂去。虞翻悠揚地吟誦著讚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新郎新娘在虞翻面前站定,轉身朝向堂外。賓客們也隨之入堂,片刻間便圍了個水洩不通。虞翻微笑道:“諸位請肅靜。”稍待片刻,虞翻清清嗓子,高聲道:“新人行‘沃盥禮’。”

沃盥一詞出自《周禮?春官?鬱人》,“凡祼事沃盥”,指用清水洗滌雙手,表示雙方對婚姻的態度,有純潔莊重之意。丫環、喜娘分自端上銅盆,讓雙方在盆中洗淨雙手。虞翻又唱道:“‘沃盥禮’畢,行‘同牢禮’。”漢代一般都是分餐制,“同牢禮”則是夫妻吃同一個碗裡的肉和飯,表示兩位新人從此合為一家的意思。

“‘同牢禮’畢,行‘拜堂禮’。”

丫環備好蒲團,“拜天地……”劉墉及四女俯身跪倒,望空而拜。

“起,拜高堂。”四女一陣黯然,劉墉父母雙亡,做媳婦的只能向空椅而拜了。可轉過身一看,只見椅上安坐著一位老人,眼中帶淚,卻是一臉喜悅和幸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