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自建軍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二章 自建軍隊

劉墉還在城樓裡回想,董芸推了他一把,輕聲說道:“大哥,虞縣長在喚我們了。”劉墉“哦”了一聲,連忙站起身來隨董芸下城去。

此時城樓前的場景還有些壯烈,地上還有沒來得及收拾掉的屍體和血跡。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不一樣,有的歡呼雀躍,有的垂頭喪氣,有的激情摟抱,有的捶胸頓足……不過洋溢在人們臉上更多的還是勝利的喜悅,這是一場出乎意料的大勝,這是一場生死較量的大勝。看著這些興奮歡呼的人們,劉墉內心也不禁有種莫名的衝動。

不一會兒,清掃完畢,虞翻、劉墉帶繳獲物資回縣衙,董襲、周倉等押俘虜到監牢。虞翻滿面春風,讚道:“多虧劉公子想出的這條妙計得此大勝,總算把富義保住了,把百姓也保住了。”劉墉連連擺手不敢居功。

虞翻拉著劉墉來到一邊,低聲說道:“劉公子智計過人,輕財好義,如此大才不去成就一番大作為豈不可惜?”

劉墉見虞翻語出真誠,自己也有此打算,忙道:“劉墉也有此意,還請縣長指點。”

虞翻問道:“經過今日這一役,降者甚多,關是關不下的,如何處置這些俘虜,劉公子可有考慮?”

劉墉拱手道:“回縣長,此事在下也曾思量過。在下原想以董縣尉為主將,組織周倉等人,再從俘虜內募集些人手,組成一隻隊伍,既可防降兵重為盜寇又可保本縣平安,只是擔心縣內養不了這麼多人。”

虞翻嘖嘖讚道:“劉公子當真聰慧異常,老夫想法與你頗有些相似,也是要將俘虜中為惡較少的摘出來,只不過卻不是留在縣裡,而是要把這些人送出去,建功立業。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供給的問題,而是擔心埋沒了幾位的才能。另外一點,老夫以為這只人馬的首領要以劉公子為主,董縣尉、周倉為副。”

劉墉連連搖頭道:“縣長,這可使不得啊。在下對訓練、布兵之法一無所知啊。”

虞翻一笑道:“不是還有董縣尉、周倉輔助你麼。以劉公子的能力,這些都不在話下。”見劉墉又要張口,虞翻擺擺手道:“就這樣吧,一會兒董縣尉回來後老夫便給他說。”

此役由於降者眾多,只能把傷者安置在牢室內,其餘的則暫時關在牢裡的空地上,卻也是擠得滿滿的。周倉搖搖頭道:“董縣尉,這樣可不行啊。這些人遠比我們多,萬一暴動起來可不好處置啊。”董襲看著也是頭疼不已,只得說道:“是啊,得立即著手解決才成。好吧,這裡的事務先由裴兄代管,董某手下的捕快也全聽裴兄調遣。周兄,你與我一起去向縣長稟報吧。”

此時虞翻正在安排主簿清理戰果,看見董、週二人進來,招手讓他倆上來,先聽主簿彙報戰果。那主簿展開竹簡,清清嗓子,高聲報道:“此役我方重傷四人,輕傷十九人,斬殺嚴白虎及以下賊領、賊寇三十六人,降者三百四十七人,繳獲賊黃金五百兩、銀三千兩、絲帛兩百匹、五銖錢兩萬三千文,可謂大勝。”

周倉聽了也是欣喜若狂,虞翻笑道:“周壯士,你們也派人來確認一下繳獲的數量是否正確。如數目無誤,待會兒本縣便依照先前的約定按名冊發放給諸位。”周倉心頭一熱,拱手道:“周倉信得過縣長,數目便不用再核實了。”

此次參與戰鬥的除劉墉、董襲外,捕快、衙役以及周倉等人加起來共六十餘人,按照先前的約定每人都分得一百來兩,因而個個喜形於色。

董襲卻憂心忡忡地稟道:“縣長,今日一役,降兵眾多,放不敢放,殺也不能殺,富義小縣,既關不下也養不起,屬下擔心降兵暴亂,後果不堪設想。”

虞翻笑道:“董縣尉不必著急,本官正要說此事。周壯士,你隨本縣到後堂來。”兩人坐定後,虞翻對周倉道:“周壯士,你等犯的本是死罪,只是恰逢機緣,不僅得復自由之身,還會因而得到一筆不小的銀錢。你們可有什麼打算,難道還要做那作奸犯科之事麼?”

周倉慚愧道:“周某等人都以為必死無疑,不曾想受縣長及劉公子的大恩,不僅得以保住性命,還憑空得了這麼多銀兩。周某雖是粗人,卻也有羞愧之心,今後絕不會再行打家劫舍之事。”

虞翻勸道:“周壯士武藝高強,忠誠守諾,若做個尋常百姓豈不可惜?本官之意可由劉公子、董縣尉組建一隻軍隊,你等何不參與其中以成就一番事業,上對得起父母,下對得起百姓啊。”

周倉喜道:“周某早有投軍之意。劉公子救我等性命,又慷慨平和,俺們都極是喜歡。如由他來領軍,周倉敢不聽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好,好!”虞翻哈哈大笑道,“這樣最好。周壯士,煩勞你去把劉公子和董縣尉叫進來。”

待劉墉、董襲坐定,虞翻說道:“董縣尉武藝高強,本該前途似錦,卻委屈在本官這小小縣衙之中,實在是可惜。如今天下大亂,正是你等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萬不可錯過良機啊。”

虞翻這一番話讓董襲熱血沸騰,抱拳對虞翻道:“多謝縣長指點,董某願聽縣長吩咐。”

虞翻微微一笑,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又道:“本官考慮以劉公子為主,一是劉公子智計過人,二是周倉等人對劉公子極是信服,望董縣尉不要誤解本官才好。”

董襲道:“不待縣長吩咐,我對劉公子也是極其欽佩,願輔佐在其左右。”劉墉還想推辭,被二人一陣苦勸方勉強答應下來。

虞翻笑道:“你們二人皆有大才,有文有武,相得益彰,以劉公子之智,董縣尉之勇,定能打出一片天地。只是如今天下大亂,群雄紛爭,既有曹操、袁紹、袁術等一方諸侯,也有孫策、呂布、劉備等一代梟雄,你們打算投何處?”

劉墉早有考慮,先道:“袁紹、袁術色厲膽薄,不是成大事之人;曹操乃當世豪傑,兵精將廣,手下能人輩出,攜天子而令諸侯,無人可當;江東孫策,徐州劉備亦是當世英雄,為人摯誠,極會用人,前途不可限量。只是往曹操乃錦上添花,投劉備、孫策才是雪中送炭。”(這兩個成語其實那時候都沒有的,劉墉可也管不得了。)

虞翻微笑道:“劉公子言之有理。那公子打算投哪裡?怕公子心中早有計較了吧?”

劉墉拱手道:“我意投劉備。原因有三,一是劉備城小兵少,我們帶數百之眾去投必得其重用;二是劉備乃高祖之後,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民心所向;三是孫策曾破我州府,我等去投不甚妥當。再有周倉仰慕劉備二弟關羽,我亦曾答應過他,一等此處事畢就陪他前往。”

虞翻哈哈大笑,道:“劉公子所言極是。董縣尉可有異議?”

“董某先前還打算去投孫策的。聽劉公子一言,也覺有理,再無異議。”

“那好!就定了投劉備。”虞翻最後作了決定,“本官從嚴白虎處繳獲留給縣裡的白銀中取三千兩給你們作軍資。只是官職難辦啊,得朝廷任命。可是沒有官職,又如何稱呼,如何統兵呢?算了,你們自己去商議吧。”

兩人恭送虞翻走後,劉墉道:“董兄,現在天色還早,我們不妨先組建軍隊,以安頓人心,勿使有變。”

劉墉帶著董襲、周倉來到牢裡,由董襲陪著走上臺來,那些俘虜不知會發生什麼,臉上均有驚恐之色,卻忍不住小聲私語。

劉墉掃了一眼下面密密匝匝攢動的人頭,各人臉上的表情複雜,悔恨、恐懼、渴望都有。

劉墉先做了個禁聲的手勢,等下面稍安靜後方道:“在下劉墉。這次定計以區區六十人戰勝你等四百餘人的便是在下。”下面頓時“啊”聲一片,居然會敗在一個如此年輕且貌不驚人的手裡。對於下面的驚嘆聲,劉墉並沒有制止,以後要做他們的首領,現在必須立威立信,不能再低調行事了。

待大家都靜下來,劉墉又道:“我旁邊這位是董縣尉,嚴白虎的頭便是他砍下來的。”這倒不是要搶董芸的功勞。一是樹立董襲的威嚴,二來當時的情況確實是董襲在嚴白虎中箭倒下的同時,生怕此賊沒死,他搶上去又補了一刀。

不待眾人驚歎,劉墉續道:“你們中有的可能在其他地方或犯有****罪,或犯人命案,這都是殺頭的大罪。”群盜一陣緊張,竟無一絲聲響。

劉墉故做躊躇道:“可在下卻沒法查清你們中哪些是犯死罪,哪些又是罪不致死的。倘若我不分青紅皂白將你等統統殺了想必有人定不服氣。”果然有好些人嚷道,是啊,這樣對我們不公平。

“既然有人不服,那好!”劉墉微笑道,“我就一個人也不殺。”下面的人不由一呆,情況竟然會轉變得如此之大,結局會如此之好,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渾不相信。

劉墉笑道:“在下說話算話。我給你們準備了兩條路,你們自己選吧。”下面又是一陣緊張,看樣子能保住性命,但不知道這個年輕人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懲罰。

“不管你們以前犯過什麼重罪,我就當沒發生過,從今以後希望你們都能棄惡從善,重新做人。不要存僥倖之心,人在做,天在看!”劉墉告誡一番,又道,“好了,說回正題。我給諸位準備的兩條路,一是放你們離開,每人可拿五佰制錢回家。只是如今世道太亂,各位想要過安生日子卻不容易,恐怕有的人又會重做盜賊,為家人和鄉民唾棄。二是加入我們的隊伍。現在在下還承諾不了能給你們什麼好處,但至少我可以保證將你們這些降兵與我原來的兄弟同等看待,大家吃的一樣,穿的一樣,遇到戰事時也會一視同仁,同進退同生死。以後但凡有所繳獲,我也一定會公平地分給大家,決無偏私。”又對周倉的部下道:“這邊的兄弟,你們說我劉墉為人公平嗎?”

周倉等人大叫,“公平!實惠都是我們得了,劉公子卻是分文沒取。”

不待眾俘虜感嘆,劉墉又道:“本人是文人,不能與你們一樣訓練殺敵。但我能保證只要你在我手下,我就會把你們中的每一個人都視為我的兄弟,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拋棄你們中的任何一個。在下說得到做得到,如有違此言,情願死於你們的手中。”劉墉的話語斬金截鐵,透著十二分真誠,眾俘虜及董襲、周倉等都為之動容。

劉墉又道:“好了,這兩條路任由你們選擇,自己決定吧,在下決不強求。要走的,到左邊登個記領錢走人;不想走的,在右邊登記。另外,有傷的我會安排治傷,晚膳也已備下了,大家即便要走,也請用過再走。董縣尉,開啟牢門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