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五七章 再生枝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五七章 再生枝節

難民問題在極其缺乏人口的漢末是把雙刃劍。對像劉表、劉璋這些鼠目寸光,只想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無欲無求過日子的人來說是極大的包袱和負擔,但對像曹操、孫權等高瞻遠矚,有著遠大理想抱負的英傑來說,卻是大量增加兵力和勞力,壯大自身,擴充實力的天賜良機。劉墉亦是這樣的想法,特別是在北方即將一統,政治、經濟秩序逐步恢復正常,又將面臨曹操南侵的關鍵點上,這種機會劉墉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的。由於曹不興交畫還需幾天,因此,劉墉只得急命周倉等人先回富義。

“俺們都走了,劉兄弟和二小姐沒人護衛這可怎麼行?”

“周大哥,有魯肅先生派兵護送我們渡江你還擔心什麼?對岸又是咱們的地盤,那更沒問題了,大不了到時你派幾個兄弟來接應一下就是了。”

“不如把李貴他們幾個留下來吧。有人在旁邊照應著,俺們才能放心走啊。”周倉仍有些擔憂地道。

“周大哥,真的用不著。”劉墉擺擺手道,“你們即刻啟程回富義,要將我的意思完完全全告訴給虞相。就說是我安排的,要他立即組織人手,採取有力措施,迅速行動,妥善安排。政策可以靈活掌握、要有吸引力。記住,所有難民全部收留,一個都不許給我放走了。這可是咱們以後抵抗曹操的希望。接下來,難民安置、治安巡查、招募軍士……事情會一個接著一個,需要人手的地方太多了,有你們回去幫襯著我也就放心多了。”

周倉知劉墉說的是實情,的確是時間緊迫,任務繁重,良機難遇,只得拱手拜別,帶著眾軍士先回富義。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等劉墉從曹不興那裡拿到畫,竟又起波瀾,再生變故。劉墉原本以為只是一場數日內就會煙消雲散、對江東政局影響微乎其微的難民潮竟演變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原來,在周倉等人走後的第二日,城中的難民中便逐漸出現了發燒、咳嗽、昏迷,甚至死亡的病例,等城守發覺情勢不對趕緊報給孫權時,發病的人數已佔全體災民的二、三成,其症狀愈發明顯,病情愈發沉重,死亡數節節攀升,局勢面臨著失控的危險。城中的百姓、商戶、學士,有的迅即收拾細軟,拖家帶口,外遷避禍;有的關門閉戶,輕易不敢外出,惶惶不可終日。

孫權此時年紀尚輕,也是頭一次面對這樣的亂局,一時手足無措。不過孫權到底是一代英主,雖內心慌亂,臉上卻是平靜似水,一面派兵維持城內外秩序,一面急召魯肅進府商議。

魯肅是治國安邦的能人,卻對疫病防控也是一無所知,正惶恐彷徨間,猛然想到劉墉曾跟隨華佗學醫,便滿懷希望來請教劉墉道:“崇如博古通今,又深得神醫華佗真傳,想必對控制疫病也有好法子吧?”

劉墉不置可否,先認真聽了魯肅對病情的介紹,不由倒吸了口涼氣,心中也是惴惴不安,可以肯定,一場大的傳染病已然釀成。沉默了好半天,劉墉方道:“子敬兄,本來法子是有的。”見魯肅眼睛一亮,長出一氣,臉上露出欣慰笑容,劉墉苦笑著搖了搖頭,補充道:“子敬兄,你想錯了。對付任何疫病都得平時有準備才行的,如今大疫已成,現在才防怕是太晚了。”

魯肅熠熠放光的雙眼頓時一暗,好一會兒仍抱著一絲期望道:“管不了那麼多了。崇如,咱們不妨說給我家主公聽,看他是何想法?即便有些晚了,也可能減少一些損失吧?”

劉墉深深一嘆道:“好吧。”想了一下,劉墉又道:“不過,子敬兄可得將我的意思原原本本地稟告孫將軍,免得他到時失望。”這倒不是劉墉想推卸責任,而是他自己的心中也是半點信心沒有。魯肅看了看劉墉,點點頭,也是一臉愁容。

“聽聞劉將軍以前在富義曾將一場大疫消彌於無形?”孫權眼睛放光,心潮澎湃,說話竟有些期期艾艾的。雖然有魯肅提前上藥、打預防針說最佳的防疫時機已經過去了,但束手無策的孫權仍對劉墉這位當世神醫的得意高徒寄以厚望,甚至可以換句話說,劉墉已是孫權此時唯一的救命稻草。

“是。”劉墉心中一虛,硬著頭皮繼續道,“不過,孫將軍,我在富義用的法子在這時卻不太可能有效了。”

孫權“哦”了一聲,一臉失望,又道:“劉將軍,你不妨先說說看。”

“好吧。”劉墉點點頭,掰著指頭說道,“一是得準備大量可以抗病的藥材,還有生石灰、龍膽等消毒藥;二要迅速組織人手,防止難民四處奔逃……”劉墉定了定神,將在富義做的疫病應急演練步驟中的重要環節和關鍵點仔仔細細地敘述了一番。

“這要多少人力和銀錢啊!”魯肅在一旁瞠目道,“何況現在哪裡還能買到這麼多藥材和生石灰呢?”

劉墉點點頭,嘆氣道:“所以我才說現在來治有些晚了。”

孫權在旁靜靜地聽著,好一會兒,孫權拱手對劉墉道:“劉將軍說有些藥方可以防治疫病,可否不吝賜教,告知孫某?”

劉墉忙還禮道:“都是為百姓疾苦,劉墉豈敢藏私?”孫權一揮手,近侍端過文案,劉墉略思片刻,針對些次發病的症狀,擬了一個方子,又道:“孫將軍,此方只能應付疫病早期,若是病勢沉重,恐怕也難見奇效。”

孫權點點頭,又由衷地道:“劉將軍心慈好善,扶危濟困,孫權感激不盡。”劉墉口中謙遜了一陣,孫權又對魯肅道:“子敬,你先送劉將軍回府,然後再回這兒來。子布等人一會兒即到,到時咱們再商議下看看還有沒有別的法子。”

劉墉此時也是心急如焚,不知雒原有沒有出現疫情?百姓中有沒有出現恐慌?尤其是幾位愛妻,不知有沒有事,恐怕也在擔心自己吧?劉墉憂心忡忡地想著。回到魯肅府中,劉墉也是坐立不安。小喬問過原因,便安慰說富義搞了這麼多次的應急演練,早已經爛熟於胸,只要按平常的操作應對就是了,而且虞翻老成持重,足以放心。、

但劉墉卻不敢掉以輕心,畢竟演練得再多也是假的,真正面對危險和困難時,人的心態是會變的。也許只有回到富義才會真正讓劉墉安心下來吧。

“也不知他們會商量出一個什麼結果?等子敬回府就辭行吧。”劉墉打定主意後就等著魯肅回家。沒想到,直到次日天光大亮時,魯肅方兩眼血絲,一臉倦容回來了。原來,孫權召集了周瑜、張昭等文臣武將竟商議了一天一夜。

“子敬先生,孫將軍打算如何處置?疫情緊急,時不我待,怎麼會商議這麼久?”劉墉早等得不耐,忙問魯肅結果。

“公子莫急,容我先喝點水。”魯肅輕輕一搖手,端起桌上的茶壺,倒了一杯,“咕嚕”“咕嚕”喝了下去,又連飲了兩盞方長出一口氣道:“公子,你不知道。眾人你言我語、爭長論短,卻都是一籌莫展啊。我看就是再商議個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的。沒辦法,最後還是主公痛下決心、乾綱獨斷,一是令周都督、程老將軍帶軍清剿山越,穩定時局;二是命有疫病的郡縣皆緊閉城門,驅逐城中流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墉瞠目道:“子敬,孫將軍這樣做是不是太過殘忍了?這可都是他的臣民,是咱們的骨肉同胞、兄弟手足啊。”

魯肅忿然道:“崇如,你以為我家主公就不知道麼?你以為他就忍心見到百姓受苦受難,孤立無助麼?你以為他就是鐵石心腸,無動於衷麼?”魯肅長嘆一氣,一臉悲容道:“主公下令將城中所有藥鋪、醫館的藥材蒐集上來,果然如崇如所料,少之又少。面對這麼多災民,那是杯水車薪。醫曹掾史道,城中有難民數萬,城外更是不計其數,如今百姓間早已人心惶惶,若不斷然處之,以後激成民變,死傷更甚,後果不堪設想。主公也是左右為難啊。”

劉墉悲憤道:“孫將軍將那些災民趕出城去,就是任其自生自滅?”

“聽醫曹掾史說,再嚴重的疫病也有人會活下來,而且死亡到一定程度後就不會再有人發病死亡了。”魯肅看劉墉一臉黑線,也是心中慚愧,強辯道,“崇如,不是你說再沒其他法子了啊。什麼事都有輕重緩急之分,不可能面面俱到。藥材有限,只能用在緊要之處,緊要之人。主公下令,掾史以上官吏、都尉以上兵將本人患疾方可使用。崇如,你想想,官吏、將領的家眷,以及那麼多小吏、兵士不也在聽天由命麼?”

劉墉默然無語,他不想與魯肅爭辯生命的平等性,因為這是沒有任何結果的。好一會兒,劉墉方悠悠道:“子敬兄,煩勞你幫我找條船,我想即刻過江。”

魯肅愕然道:“崇如不是說外面危險得很,最好待在府中少與外人接觸麼?”

劉墉嘆了口氣道:“子敬啊,孫將軍將災民驅趕出城極是不妥。難民到處亂竄,病毒就會隨著人群的流動傳到四面八方,更加難以防範了。不瞞你說,我是擔心雒原那邊也會傳染上這種疫病,所以我得立即趕回去。”

魯肅沒有聽懂劉墉話中所謂“病毒”的含義,也沒有開口請教,但他完全理解劉墉所說事件的嚴重性。魯肅愕立了半晌,嘆了口氣道:“那好吧。既然崇如歸心似箭,我就不留你了。”說著,又很鄭重地拿出兩個紙包遞給劉墉。

“子敬兄,這是什麼?”劉墉不解道。

魯肅解釋道:“崇如,這便是照你的方子抓的藥。這兩包是主公特意交代給崇如準備的。你帶在路上以備不時之需吧。”

劉墉心中一陣感動,搖搖頭又道:“子敬兄,我這就回富義去了,帶在身邊也沒多大用處。倒是子敬兄整日出沒在城裡,面臨的危險要多得多,還是留給你用吧。”

魯肅感激不已,又道:“不瞞崇如,像都督、子布和我等近臣主公都吩咐左右備有藥物,與其他人大是不同,崇如放心就是。”

劉墉沉吟片刻道:“那好,我就帶上吧。”

魯肅點點頭道:“我這就叫府中都尉調一撥衛隊送二位去柴桑水軍大營。崇如,主公可能隨時召見,我就不能親自相送了。”

“我知道,如今孫將軍的身邊怎能少了子敬兄呢?”劉墉點點頭,內心十分理解,又深摯地邀請道,“子敬兄,期待你來富義作客,劉墉恭候大駕。”

“一定,一定。”魯肅欣然道。

劉墉和小喬草草收拾了一下便由魯肅的親兵陪伴前去長江邊的水軍大營。一出府門,劉墉便感覺到與往日的不同。家家四門緊閉,一條條寬闊的街道上,除了不時巡邏的兵士,鮮有人跡。整個柴桑城四下寂靜無聲,死氣沉沉。等出了城,更是靜得可怕,沿途上竟沒有一個人,據守城的兵士說,所有的流民都被驅逐到離城五十裡以外去了。

位於長江南岸的柴桑水軍大營由徐盛、丁奉駐守。聽說要撥一條水軍快船送劉墉、小喬過江,這二人都面露難色道:“這個軍爺,不是我等不遵鈞令。周都督行前曾反覆叮囑,柴桑水軍關係江東時局,主公安危。沒有周都督令箭,任何人不得調運船隻。”

同行的軍侯怒道:“你倆仔細看好,這可是主公的印信!周都督不會連主公的命令也不聽吧?”

徐盛道:“周都督常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況,這僅是印信,也無主公手令,我倆不敢奉命。”

“你!”那軍侯又羞又怒,一張臉脹得通紅,衝過去便要呵斥。劉墉忙伸手攔住,又勸道:“這兩位將軍也是奉命行事,需怪不得他們。”

徐盛、丁奉抱拳拱手,微一躬身道:“多謝劉將軍體諒。”

劉墉又問兩人道:“撥船必得有周都督將令,或是孫將軍手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