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覲見獻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九章 覲見獻帝

劉墉一看,原來推上來的是張遼。

劉墉聽得曹操下令將呂布縊死,頓時一陣茫然,我雖然穿越了歷史,但我仍改變不了歷史的程序,我只是個看客嗎?我救不了陳宮,也救不了呂布,那貂蟬怎麼辦?大喬怎麼辦?

曹操指著張遼道:“這人看起來有些面熟,在哪裡見過?”

張遼冷冷道:“濮陽城裡見過,你怎麼忘了?”

曹操笑道:“原來你也記得。”

張遼恨恨說道:“可惜!”

“可惜什麼?”

“可惜那把火不大,竟沒燒死你這****!”

張遼所說的是曹、呂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呂布趁曹操起兵討伐陶謙,為父報仇,兗州空虛之際,襲破兗州,佔據濮陽。呂布用陳宮詐降計,將曹操大軍誘入城中,四門放火,外設伏兵。曹操果然中計大敗,手臂鬚髮,盡被燒傷,僥倖逃脫保得性命,這是曹操的奇恥大辱,怎能不急?

果然,曹操氣得渾身發抖,怒道:“好匹夫!你已是曹某階下之囚,還敢口出狂言麼?”說著,抽出寶劍,要親自斬殺張遼。張遼面無懼色,把頭一抬,閉目等死。

眼瞧著曹操的寶劍就要砍下來了,劉備伸手就把曹操的手腕兒托住。這時,就聽“撲通”一聲,關羽撩袍跪倒在曹操面前。

曹操一愣,道:“雲長,這是為何?”

劉備道:“丞相,文遠義薄雲天,忠君愛國,乃是不可多得的良才,請丞相三思。”

關羽也道:“丞相,文遠乃忠義之士,關某願以性命作保,求你饒了他吧。”

曹操哈哈大笑,將寶劍一扔,把張遼往自己的座位上一按道:“張將軍,剛才是曹某戲謔之言,文遠不要放在心上。如今天下動盪,國士分裂,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曹某懇請將軍重歸社稷,助我平定四海,重振大漢,以安天下,此萬民之福也。”說著,曹操親自給張遼鬆綁,然後將自己的錦袍脫下來披在張遼身上。

張遼見曹操如此真誠,心中感動,立起身來,抱拳跪倒在曹操跟前道:“張遼願追隨丞相麾下。”

“文遠將軍請起。”曹操將張遼攙起來。

張遼又道:“丞相,外邊還有呂布的幾員舊將,我去招來,同為丞相效力。”曹操答應,於是臧霸、孫觀、吳敦、尹禮等人也歸降了。

曹操一舉滅了呂布,又收服了張遼等名將,心中大喜,封賞有功之臣。張遼為中郎將、關內侯,劉墉升任牙門將。

劉墉自知劉備心中著實不願,但曹操的封賞卻不敢違抗,只得過來跪倒謝恩。曹操笑著對劉備道:“玄德,我深愛崇如之才,願收之伴我左右,玄德能否割愛?”

劉備心道,我便是怕呂布為你所用,故而借你之手除了他,又怎會放劉墉給你,如虎添翼,便拱手道:“明公、劉備俱為朝廷效力,何分彼此?”

曹操哈哈大笑道:“看來玄德是捨不得了。好吧,曹某便不奪你所愛,崇如仍歸玄德統領。”令軍士解呂布家眷前往許都安置,其餘各部自回營寨。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並劉墉回到自己的大帳,屏退隨從,劉備道:“我知崇如對劉備心中多有怨恨,怪我劉備出爾反爾,未守當日承諾,力保呂布性命。崇如可知我為何不救呂布麼?”

聽了劉備之語,劉墉仍不發一言,劉備搖頭苦笑,只得又道:“崇如,不是劉備故意毀約。那日崇如言道可將呂布安在曹操身邊,令二虎相爭,我等坐觀取利。我思之良久,終覺不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關羽也道:“崇如,大哥與我、翼德商議過數次,皆以為保住呂布隱憂更甚。本來想早些告訴你的,只因你常在曹操身邊,後來又到下邳城內,沒辦法先行溝通,以致誤解至此。”

這時劉墉的心也平靜下來了,劉備如此做,肯定有他的道理,便問道:“請使君為劉墉言明深意。”

劉備解釋道:“丁原、董卓能被呂布所滅,一則皆因其不知呂布品行,疏於防範;二則兩人或威望不足,或不能用人,不足令呂布甘心臣服。而曹操何許人也?胸襟廣闊,知人善用,又是當朝丞相,協天子以令諸侯,手下謀臣如雲、猛將如雨,怎能容忍呂布獨領一軍,稱雄一方。若是如此,呂布必會俯首帖耳,聽命於曹操。這樣一來,曹操如虎添翼,那我們要剷除曹賊、匡扶漢室豈不是更加艱難。”

劉墉聽到這兒,忙道歉道:“劉使君所言極是,還是劉墉想得太簡單了。”

劉備擺了擺手,又道:“崇如無須如此,咱們都是為了剪除****,復興漢室。現在弄明白就好了,咱們精誠團結,同心協力,除賊安邦。”

曹操命全軍在下邳休整二日,傳令班師回許都。前軍路過徐州,卻被當地的士紳和百姓攔住車駕,說有事要拜見曹操。曹操聞迅前來,只見路邊黑壓壓地跪了一大片。

曹操跳下車來,走上前去,將領頭的幾個年老士紳攙扶起來,輕聲問道:“諸位鄉親,攔住曹某車駕有何事麼?”

領頭老者說道:“曹公啊,劉使君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自領徐州後,境內刀兵不起,百姓安居樂業,徐州上下莫不欣喜。如今丞相蕩平呂布,徐州治下百姓懇請丞相恩准讓劉使君重為州牧,徐州上下皆感激丞相之德。”

曹操一聽,臉上陰睛不定,沉吟片刻,方展顏笑道:“眾位鄉親,你們想留玄德為徐州牧,曹某也十分贊同。不過,玄德此次勞苦功高,天子已下詔召見。我想等劉使君覲見陛下後再返回徐州如何?”

“丞相此言當真?”

“玄德家眷仍留在徐州,諸公可知曹某所言不虛吧?”

“多謝丞相。闔州上下都翹首企盼劉使君早去早回。”

曹操答應一聲,留車騎將軍車胄為刺史鎮守徐州,率三軍返回許都。在相府附近撥了一所庭院給劉備使用,又命人將呂布妻妾女兒好好安置。

第二日,曹操帶著各有功人員上殿面君,表奏各有功人員。漢獻帝聞聽其中有兩個姓劉的,特別是劉備據說還是高祖之後,登時心情為之一振,立即頒旨讓劉備和劉墉覲見。

劉墉偷眼見那漢獻帝不過二十歲年紀,眉清目秀,心中暗歎,這位八歲時便敢呵斥董卓的小皇帝真是生不逢時啊,才出虎口又入狼窩,如在太平盛世,或許可以成為一代明君,現在呢?只是曹操的傀儡而已。

漢獻帝一看劉備,儀表堂堂,氣度不凡,不由心中一動,便問道:“卿是何人之後?”

“回陛下,臣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

漢獻帝心中暗喜,當即命宗政卿檢視家譜。果然,劉備是孝景皇帝的後人,按照輩份來看,比自己還要高上一輩。

漢獻帝劉協心裡大喜,自從自己登基之後,前有董卓攝政,後有李傕等人作亂,日日擔驚受怕,朝不保夕。好不容易逃脫苦海,沒想到又落入曹操手中,將自己當個擺設。如今天降個劉備,既是我大漢宗親,又是蓋世英才,真是天不亡我。

劉協打定主意,傳詔道:“來呀,升坐偏殿,朕要行叔侄之禮。”當即在偏殿設座,請劉備上座,漢獻帝深施一禮:“劉協拜見皇叔。”

劉備受了一禮,又將劉墉引見給獻帝,言道劉墉雖不是帝王後裔,卻也是忠君愛國之人。漢獻帝大喜,傳旨,封劉備左將軍、宜城亭侯。

卻說曹操回到相府,幾大謀士都來了,有人就道:“丞相,劉備乃當世豪傑,志存高遠,非比常人,必不肯久居人下。劉備只暫領徐州數月,便深得百姓擁戴,此人心智深不可測,丞相不加防範,卻上書為劉備請功,卻是為何?如今天子認他為皇叔,封左將軍,可謂一飛沖天!在下以為,劉備早晚必成大患,望丞相及早圖之!”

曹操笑道:“此前諸公均勸我殺劉備,獨奉孝勸我留之。吾今上表為劉備請功,奉孝可知孤意?”

郭嘉道:“丞相雖滅呂布,卻仍四面受敵,北有袁紹,西有劉表、張繡,南有袁術,東南孫策亦在蠢蠢欲動。今丞相將劉備引見天子,世人皆知丞相恢廓大度,賞罰分明,天下英才聞之無不趨之若鶩,競相來投。”

曹操捋著鬍鬚哈哈大笑道:“知我者,奉孝也。諸公多慮了!劉備雖是豪傑,可惜無兵無地,便如一隻困於籠中無尖牙利爪的猛虎,何懼之有?曹某將其帶至許都,不許留在徐州,便是為此。”

“丞相高明。”

曹操又道:“先前崇如曾言,孤之大患,乃冀州袁紹。現徐州已定,吾欲與袁本初兵戎相見,又恐腹背受敵,諸君可有良策?”

郭嘉道:“孫策雖勇,然江東未平,分身乏術,丞相可許以高官厚祿,與之結納,便不足為患;荊州劉表,雖與袁紹呼應,然則心無大志,謹小慎微,只知保土安民,難有作為,亦不足懼。益州牧劉璋與劉表雖同為漢室宗親,卻互有嫌隙,彼此不容。丞相可命人出使益州,要劉璋出兵牽制劉表則無憂也。”

曹操心中大喜:“孤有奉孝,何愁大事不成,霸業不興?好,孤即表奏孫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命衛覬為治書侍御史,出使益州,交好劉璋。”

“丞相英明。”

曹操又道:“孤深愛關羽、劉墉二人,眾卿可有妙計令其為我所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