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有賊來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章 有賊來襲

剛待劉墉掌起燈,華佗便道:“老朽有一不情之請,還請公子賜教。(劉墉連稱不敢)公子見識大出老朽所知,老朽心癢難撓,本想請教於公子,奈所公子也是知之不詳。故請問公子師從所人?老朽也好上門討教。”

劉墉知道華佗雖已是知天命之年,仍學而不倦,現在聽到有新的醫術理論,心中自然嚮往。這就如同一名武林高手突然見到一套更高深的技法一樣,哪裡會忍得住。

劉墉故意嘆了一口氣道:“不瞞華先生,在下只跟家師從醫不過半年,家師就突然故去,小子也是懊惱不已。”

華佗一呆,連連搖頭,喃喃道:“可惜,可惜。”

劉墉沉思一會兒,心想自己倒是背過許多方劑,反正自己也不打算學醫,留著也是浪費,於是道:“不過,在下還有一些所學所知或可幫助華先生。”

華佗喜道:“公子請說。”

劉墉道:“在下從師雖僅半年,不過家師極其嚴格,每日讓在下背誦各類方劑,現今還記得數十個。其中有十數個驗方,用之頗有奇效,不如告之先生以救困濟世,可好?”

華佗大喜,忙回屋取來竹簡和筆。

劉墉想了想,便將上課時老師講的比較細、也證明很有用的一些方子詳細說了出來,什麼《六味地黃丸》、《七味白術散》、《藿香正氣散》、《瀉白散》、《四物湯》、《四君子湯》等,也沒管現在有沒有這些方劑。說完一個方名,又講方中的藥物組成、劑量,整個方劑的功能。劉墉卻不知道自己說的方劑中有些藥物在這個時代還沒認識到其藥效,因而還不曾使用;有的藥物雖然已在使用但是叫法卻不相同,所以華佗不時記,又不時開口詢問。有的劉墉也不能回答,只好讓華佗找功能相似的藥物代替。饒是這樣,也把華佗樂得喜上眉梢,臉上的白胡子亂抖。

待華佗記完,劉墉又道:“華先生,還有些方子在下只知道藥物的組成及功效,但劑量卻是不知。”

華佗擺手道:“臨診用藥本就需按診斷結果不同而增減藥物或調整劑量大小,公子但講無妨,老朽自會斟酌。”

劉墉深知華佗乃是流芳千年的名醫,醫術之高無人可及,便不遲疑,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方劑都背了出來。

等記完所有的方子早過子時,華佗激動萬分,對劉墉連連拱手,道:“公子高義。公子若以此方行醫開藥,當得千金萬金,得享福貴。可公子卻慷慨無私,不要分文,真是便宜老朽了,老朽感激不盡。”

劉墉道:“華先生不必多禮。在下雖知方名,可惜不懂辯證,不諳醫理,留在我這兒一點用也沒有。華先生深通醫理,更是為人坦蕩,憂懷大眾,給窮苦人診病不收一文,此方在華先生的手中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救治更多的人。”

華佗道:“公子過獎了。如公子不棄,老朽也願將平生所學授以公子。”

這本是好多人夢寐以求的事,不過劉墉一直對從醫興趣不大,便道:“有負先生美意,劉墉不想學醫。”

華佗苦笑一下,道了聲可惜,抱拳道:“也罷,人各有志。公子,那老朽告辭。”“先生,劉墉送送你!”

次日,劉墉睡得正香,外面“啪啪”拍門,卻是董芸在大叫:“大哥,日上三竿了,還不起床。大老爺都要升堂了。”

劉墉忙答應了一聲,翻身起床開門。

董芸早已打了洗臉水,端了進來,嘟著個嘴道:“昨晚你們聊了多久喲,我中間醒了一次還見你們這屋的燈亮著呢。怪不得我會等上這麼久。”

劉墉一邊梳洗一邊答道:“只是和華先生談了談醫術上的事。對了,華先生呢?”

董芸道:“華先生早去縣衙診脈下方了。對了,早上遇到華先生,看起來高興之極,見到我誇你誇得象仙人一樣,怎麼回事?”

劉墉一笑道:“沒什麼,只是說了幾個藥方給華先生。”董芸眼睛亂轉,似是不信。

劉墉道:“走,咱們去縣衙聽縣大老爺審案,我還沒見過呢。”

兩人匆匆用過早飯,便向縣衙走去。剛過街頭,便聽見身後傳來一陣急驟的馬蹄聲,劉墉扭頭一看,只見一騎飛馳而來,雖在街道卻不稍減,混不管路上行人小販。劉墉見那馬徑向二人衝來,不敢遲疑,伸手一把抓住前面渾然不知的董芸,用力一拽。董芸一聲驚呼,剛被劉墉拉進懷裡,那馬堪堪擦身而過。而那人混做不知,並不稍停,縱馬而過。

劉墉對那身影輕啐一口,還沒說話,卻感到懷中微微一動,低頭一看,董芸脹紅了臉,身體微顫。劉墉臉一紅,連忙放開董芸的身子道:“芸兒,我不是故意的,剛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董芸忙止住劉墉說話,輕聲道:“我知道,大哥不必說了。多謝大哥!”

劉墉道:“也不知是什麼人如此跋扈。”抬眼一望,卻見那馬已停在縣衙門口,馬上跳下一人,全身戎裝,腰間佩著一把鋼刀,身材魁梧,體形彪悍。

那人走到堂前,看了眼門口站著的衙役,傲慢說道:“去,叫你們縣長出來,本官有話要傳。”

衙役見那人作校尉打份,不敢怠慢,道了聲稍等,便跑進堂去通報。不一會兒,虞翻身著官服匆匆走出。縣長級別比校尉高,故虞翻只是拱拱手道:“這位校尉來自何處,到本衙又有何事?”

那人態度傲慢,昂聲說道:“傳德王口諭,著富義縣長準備金(三國時的金其實是指銅,真正的金子稱為黃金)五千兩,糧草萬斤,三日後辰時送至東城門外。如若不從,孤將提兵來取,定教富義血流成河,雞犬不留。”又看了一眼虞翻,又道:“虞縣長,吾王有精兵五百,可不要作無用掙扎啊。”說完,不待虞翻回答,昂首打馬而去。

虞翻呆了半晌,方轉身對衙役道:“快,去叫董縣尉來。”

大堂上,虞翻、董襲及一班衙役都在,華佗、劉墉、董芸都不是外人故也陪在一邊。虞翻神情落寞,將那人的話重複了一遍,問道:“董縣尉,該當如何?”

劉墉聽到“德王”二字,心道,這個名字不是我剛穿越時聽到的嗎?原來以為是個賊寇,難道還是個王爺?

卻見董襲沉思片刻,道:“富義乃是小縣,兩天內要籌集五千兩金、萬斤糧草絕無可能。可要抵抗,我縣又無駐軍,州府又剛被孫策攻破,自保尚不得隙,更談不上派救兵,此事可當真難辦得很。”

劉墉插嘴道:“敢問董縣尉,這個德王是何人?”

董襲微覺奇怪但還是解釋道:“什麼德王?此賊本名嚴白虎,原是江東山賊,手下曾聚眾萬餘人,佔據吳郡的烏程,自封為東吳德王。此賊前不久被孫策擊敗,只得帶些殘兵敗將四下流竄。可惡此賊既狡詐貪婪又欺軟怕硬,不敢去大的州府,只敢在窮鄉小縣肆虐。”

劉墉“哦”了一聲。嚴白虎這名他還有些印象,不是太出名,在《三國演義》中好象比較早就死了。

“那嚴白虎被孫策擊敗後,又被各州清剿,還有五百餘人嗎?”有捕快懷疑道。

“五百人恐怕沒有,不過三百來人還是有的。”眾人一驚,扭頭一看,說話的正是劉墉。劉墉侃侃談道:“在下來富義的路上便偶遇此賊,僥倖逃脫。我雖沒數過賊寇的數目,不過估計有三百來人。這些匪徒極其殘暴,縣長不可不防。”

眾人一聽,不由倒吸了口涼氣,眉頭緊鎖,不出一聲。虞翻問道:“諸位可有良策能解匪患?不用在意,有什麼法子都可以提出來,咱們一起商議。”

這時有人道,只好抓緊這兩天時間向百姓徵收錢糧,到時不夠再向那嚴白虎求情;也有人出主意道,馬上派人去搬救兵,這邊儘量拖延時間。一時間,各抒一詞,議論紛紛。

虞翻聽眾人議論半天也始終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便輕嘆一氣,說道:“董縣尉,華先生和劉公子與此事無關,你先把他們送走吧。”說著,朝二人一揖,續道:“本官在此多謝二位了。”然後又對眾衙役昂聲道:“董縣尉可速派人到鄰縣和州府看能否搬些救兵。哎!本官在此儘量拖延,想我為官清廉,從未做過欺壓百姓之事。別說沒錢沒糧,就是有,本官也不會給。要便是本官這條命,給他便是。諸位,本官先走一步。”說完,起身拱拱手慢慢踱進後堂。眾人望著虞翻背影,不禁肅然起敬。

董襲便要送華佗、劉墉、董芸等離開。華佗道:“老朽已經年邁,不礙事的。再說我本醫者,哪有醫生把病人放下獨自逃生之理?”劉墉、董芸也道:“在下也不願做逃生之人。再說在這裡或能出些主意也不一定啊。”

董襲見幾人堅持不肯走,雖有些無奈,但也很是感激和敬佩,便吩咐董芸好生照看,拱了拱手去了。

回到驛館,三人卻是心事重重,下午胡亂用過些飯食,便各自回房。劉墉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反反覆覆想著自己以前學過、看過的類似的知識,腦海裡猛地想起一出電視劇來,那裡面的情節不是和現在的情況有些類似嗎?他仔細斟酌了一番,應該還可行吧,至少可以搏上一搏吧?

事不宜遲,劉墉便翻身起床,把董芸叫起來,說要去董襲家中。董芸也正心神不定,忙問劉墉何事。

劉墉道:“我想到一個對付嚴白虎的辦法,卻不知行不行,想與董大哥商量商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