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三國我當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章 中秋賞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章 中秋賞月

如今喬府的美食比劉墉當初下廚時更是品種豐富,花樣繁多。不過最讓劉墉垂涎的卻是一盤大閘蟹。螃蟹在當時的社會中只是普通老百姓常見的食物,稀疏平常得很,可對於來自現代的劉墉卻算是一種奢侈品。

在蔡文姬的極力推薦下,曹操感受到了椅子的舒適,也接受了這種新生事物。上行下效,許都、洛陽、長安地區如今都很流行這種新的坐姿,不過廬江一帶卻仍是席地而坐,這讓劉墉很不適應。同樣,喬玄對當今中國人間最為流行的座餐制仍十分排斥,他始終覺得男男女女的筷子伸到同一個盤子裡取食,太過親暱,於禮不合。劉墉對此也不太講究,反正各有優缺點。不過最令劉墉不解地是吃飯的氣氛甚是凝重。喬玄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大喬則幾乎一直低著頭,目光不敢與劉墉相視;董芸也沒了平時的天真活潑,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唯有小喬極是輕鬆,一會兒好奇地看看大喬,一會兒又偷偷瞧瞧董芸,不時還瞄瞄劉墉,臉上掛著古怪的笑意。好半天了,除了劉墉和小喬大快朵頤,不亦樂乎外,其他幾人桌上的美食就沒怎麼動過。

劉墉拿起一個螃蟹笑著對小喬道:“倩兒妹妹,大哥給你變個戲法,你要不要看?”

小喬一臉笑容地蹦跳著過來道:“劉大哥,你快變給我看看。”

劉墉將螃蟹翻過來,肚子向上,問道:“倩妹妹,你知道這是公的還是母的嗎?”

“當然知道。”小喬笑道,“裡面有紅紅的仔的是母螃蟹;有白白的膏的是公螃蟹。”

劉墉頓時蒙了,急切間竟說不出話來。大喬雖低著頭卻一直在傾聽他倆的對話,聞言不由“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墉一翹大拇指,“你厲害!”,又道:“你說這個我倒想起個笑話。有個老師問他的學生,這位同學,你知道怎麼看雞的年齡嗎?這位同學便答道,老師,我知道,看牙齒。老師搖搖頭道,這位同學,雞是不長牙齒的。那位同學一本正經地道,老師,可我有牙齒啊。咬起來很容易是小雞,咬不動是老雞……”

二喬、董芸以及喬玄聽了都笑了起來,氣氛頓時輕快了不少。大喬拉著董芸也跑了過來,圍著劉墉要看他變戲法。

“你看螃蟹腹部的臍,尖形的是公螃蟹,圓的則是母螃蟹。”劉墉先解釋道。座上諸人除小喬外其實都是知道的,不過為了迎合劉墉也是頻頻點頭。

“這只便是公的了?”小喬指著那尖尖的肚臍道。

劉墉點點頭,左手捏住螃蟹的腹部,右手拇指和食指摳住螃蟹的蓋,稍用力一掰,將外殼取了下來,露出裡面一堆白嫰的膏。劉墉將膏取在一旁,腹的正中便露出一個圓錐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著錐底切下,取出,翻轉過來,笑道:“你們看,這個像什麼?”

三女忙湊過來一看,暗暗地卻看不太清。劉墉道:“稍等。我放到離燈光近的地方來。”說著,兩隻手指攥著一個小指頭大小的東西,靠近燭光。三女定睛細細一看,良久,董芸忽驚呼道:“好象是一個人。”她這麼一叫,大、小喬也恍然,“果然,像極了。”“臉黑黑的,還坐在一張榻上呢。”

大喬忽道:“這人寬袍大袖,盤腿而坐,頭光光的,像個和尚啊。”據可靠的史料,佛教大約在東漢初年傳入中國。漢明帝劉莊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便取名“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因此大喬知道和尚也不足為奇了。

“確實是個和尚,這個和尚名叫法海。”劉墉笑容可掬道,“為什麼法海和尚會藏在螃蟹肚子裡面呢?這裡面可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

眾女喜笑顏開,小喬興奮地道:“劉大哥,你快講講。”大喬、董芸也有了興趣,一臉微笑地看著劉墉。

“好,我先擦下手。”劉墉用溼帕擦了擦手,又飲了一口菊花茶,清清嗓子,開始講了起來。

《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可謂是家喻戶曉了。劉墉從呂洞賓賣湯圓講起,兒時的許仙無福消受呂洞賓用仙丹化成的湯圓,吐了出來。這時斷橋下的西湖中有一條白蛇和一隻烏龜正在修行。它們彼此是冤家對頭,不過法力都差不多,鬥得難分難解。見這仙丹掉下來,兩個都去搶,不過白蛇更靈活些,搶先一步吞進肚去了。白蛇得仙丹相助,一下子增加了五百年的道行,化為人形,取名叫白素貞。後來,白素貞救了一條青蛇為婢女,化名小青。白素貞在天庭知道仙丹的來由後便想去看看施恩於已的許仙,哪知許仙已經長大成人,是一位眉目清秀,敦厚善良的年輕人了。白素貞芳心暗許,裝著在斷橋無意相見,然後施法布雨,透過借傘還傘彼此增進好感,最後喜結良緣。

三個女子都喜歡聽這種婚姻自主,夫妻和諧的故事,自是興味盎然。這時,喬玄輕咳一聲道:“劉公子,老朽有些倦意,先去歇息了。”又對二喬道:“夜深天涼,你們也不要多待,早些休息吧。”

四人忙站起身來,恭送了喬玄。小喬迫不及待地問道:“劉大哥,這故事就完了嗎?”

“怎麼會呢?”大喬微笑道,“還沒說到法海呢。”

“是啊,我怎麼忘了這個。”小喬也笑了。

劉墉點頭笑道:“剛才不是說與白蛇同在湖裡修行的還有只烏龜嗎?那烏龜眼見白蛇吞了仙丹,又嫉又恨,不過它也知道不是白蛇的對手,便逃到西天,躲在如來佛祖的蓮座底下聽經,幾年間也學了些法術。一天,那烏龜趁佛祖外出之際,將金缽、袈裟和青龍禪杖三樣法寶偷走,化作一個和尚,取名法海,回到杭州霸佔了金山寺。”

接著,劉墉又講了端午節許仙受法海哄騙讓白素貞飲下雄黃酒,卻被現出原形的白蛇嚇死;白素貞盜仙草救活許仙,許仙卻恐懼著逃到金山寺,又被法海扣押要他出家為僧;白娘子和小青為救夫水漫金山,卻不敵法海禪杖、袈裟兩件法寶,只得又回西湖底修煉;許仙感念夫妻情義深重,白素貞溫柔善良,況且還有身孕,幡然醒悟,堅決不肯,後乘隙逃出金山寺。在西湖斷橋邊夫妻相聚,重歸於好。法海心有不甘,化為一個貨郞,挑著金缽變成金鳳冠沿街叫賣。而此時白素貞剛產下一子,許仙欣喜之下便買下了鳳冠戴在白素貞的頭上。頃刻間,白素貞便被收進缽盂,並被壓在雷峰塔下。後來,小青於深山苦煉,法力大增,前來報仇。而如來也發現寶物丟失,念動咒語將三件寶物悉數收回。雷峰塔倒,白素貞被放了出來。法海沒有法寶護身,不是兩人對手,只得四處逃竄,逃到了陽澄湖邊時,發現已無路可走,情急之中,見石縫間有一隻螃蟹正在蛻殼,他便從縫隙間鑽進去,躲藏了起來。三名少女聽了這段跌宕起伏、悲歡離合的故事都不勝唏噓。

故事講完,已是皓月當空,銀輝遍地,劉墉偶然瞥見那掛在天上的明月皎皎如銀盤一般,不由心中一動,忙問道:“今兒是什麼日子?”

“八月十四啊。”董芸答道。

劉墉訝然道:“那麼明日便是中秋節了。”

小喬笑道:“只聽說過中秋,哪裡是什麼節日?”

劉墉更是一呆,這中秋節是什麼時候有的?劉墉卻不知道,“中秋”這詞雖出現極早,但當成節日來過,卻是唐朝的事。

只大喬體貼地問道:“莫非是大哥家鄉的節日?”

劉墉點點頭,黯然道:“確實。在我家鄉,這是個僅次於過年的節日。”

小喬還待要問,大喬一扯她的衣袖,說道:“大哥,不如明日我們一起好好過過這個中秋節吧。要做些什麼準備,大哥吩咐給我們姐妹就是。”

董芸也道:“是啊。大哥,要我們做些什麼,你說吧。”

劉墉見三個少女關切的目光不由心中感動,柔聲道:“不用了。明日我來準備就是。”不待幾個女子說話,劉墉又道:“大哥有些事,先走一步,失禮了。”說著,一拱手,從思睛手中拿過一隻燈籠,急步出去了。

“大哥這是怎麼了?看樣子好像心裡很不好受。”董芸一臉的疑問。

“我看劉大哥都快要哭了,他定是想到什麼傷心的事了。”小喬點點頭,又對大喬道,“姐姐,剛才你拉我幹嘛。咱們是沒聽說過什麼中秋節啊。”

大喬看著劉墉離去的方向,幽幽說道:“倩兒,你什麼時候見過劉大哥騙咱們,他說是那一定便是。我瞧他心情本來極好,只是見到天上的月亮,又說明日是中秋後才那麼落寞的。我猜大哥是睹物思人,或是想家了吧?”

大喬冰雪聰明,猜得一點也不錯。一年有十二個滿月,但只有八月十五的月最圓、最亮。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便會期盼著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又稱為“團圓節”。

劉墉觸景生情,想起再不能見到的父母,心疼不已。他便是如此,快樂的事喜歡與別人分享,悲傷卻只願一個人獨自面對,因為他不想朋友和自己一樣的傷感。不過,劉墉生性豁達開朗,一會兒便收拾好了心情。

第二日一早,劉墉先將要離開的訊息告知了喬玄,又說要瞞著幾位妹子。喬玄神色怔怔的竟有些怪異,不過也沒深說什麼,只是點頭答應。

劉墉又說今日是中秋節,喬玄更是一愣,什麼是中秋節?劉墉剛要解釋,卻見喬家姐妹和董芸都來了。原來三名少女一直放心不下,一早便去劉墉院裡探望,見那沒人便找到喬玄這兒來了。三個女子見劉墉神色如常,才放下心來。

劉墉搬出西域那套說辭,解釋說中秋賞月象徵月圓人團圓。小喬和董芸不由對大喬的聰慧佩服不已。聽說是過節,幾個女子都是欣喜異常,爭著要幫忙。好在中秋過節並不需要太多太麻煩的準備,劉墉便點頭應允。三名女子見劉墉答應,都高興得跳了起來,盡現少女的活潑、嬌媚之態。

劉墉帶著僕從將桌子擺成一個圓形,幾個少女則準備了一大堆的應景之物,秋菊、金桂、月餅、瓜果。當晚天公作美,正是一輪明月,狀若銀盆,光芒四散,劉墉吩咐不用點燭,讓那皎潔的月光傾瀉一地,別有情趣。

“好圓的月亮啊!”

“今晚的月兒真漂亮。”

“月亮裡面怎麼有一團暗影啊。”

……

在這美好的氣氛中,大喬講了“嫦娥奔月”,劉墉則講了“吳剛伐桂”和“玉兔搗藥”兩個小故事。劉墉又道:“古人寫過許多關於中秋的詩詞,不過惟有蘇軾的最佳。有人評價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本來是為思念七年未見的弟弟蘇轍而作,如今卻更多用來表達分隔兩地,望眼欲穿情人間的相思。

小喬小聲笑道:“我只聽說過詩,沒聽過詞,莫非也是劉大哥家鄉的?”

劉墉笑道:“是啊。這詞是由詩變化而來的,有詞牌名,規定了字數和平仄等。最大的不同,這詩是吟頌的,而詞是能唱的。”

董芸拍手笑道:“大哥,那你唱一個給我們聽聽。”

劉墉暗叫好險,幸好這個我還會唱,便輕輕一笑道:“好啊。姑娘們,如果覺得大哥唱得還不賴,你們可要多給幾個賞錢喲。”

三個女子笑得直打跌,小喬嬌聲道:“唱得不好那可是要罰的。”

“說得公平。”劉墉一笑,清清嗓子,悠揚地唱了起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大喬口中喃喃念著這兩句,一時竟痴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