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林玉溪的悠然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11、第 11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第 11 章

“大娃,身上還疼嗎?”大柱和二胖從外邊掃了雪進屋。

玉溪正靠坐在炕稍,看見兩人進屋笑著說“好多了。都是皮外傷。倒是你們倆怎麼這會來了。外面雪那麼大。”

“我們倆剛從街裡來,明志哥,讓我們把東西給你送來。昨天雪太大,明志哥沒能過來,我們今天去集上送東西,順便拿回來了。”

“哦。”玉溪想到前個買的東西。“你們倆上炕。怪冷的。”

“不坐了,看你還挺精神就好了。”大柱和二胖使了眼色,兩人也不坐就往外走。

“等等,大柱哥,你們倆不是有什麼事瞞著我吧。”玉溪怎麼覺著今個這倆人有點彆扭呢。

二胖嘿嘿笑了兩聲,“沒事。啥事也沒有。”

看他一臉跟撿錢似的,玉溪心中一動“你們倆不會是找那個劉二麻煩去了吧。”

“你咋知道?”二胖一驚脫口而出。旁邊大柱使勁拽了他一下,滿臉懊惱。

玉溪一聽果然如此,“那人是個混子,別將來在找你們麻煩。”

“沒啥,我們倆給他扣了個麻袋,大事沒有,最多鼻青臉腫的,誰讓他欺負你和二娃。”

玉溪心中有些陰霾卻沒表現出來,只是笑著勸著兩人以後不要再找他麻煩。

送走了哥倆,玉溪心裡有些不安,劉二這個人是個混子,偷雞摸狗打架鬧事,十里八村都有名,他父母去世的早,哥嫂對他又不待見,就這麼到處混,前些年他把他們村一姑娘禍害了,還逼著人家姑娘嫁給他,頭兩年還好,有老丈人一家養著,也算安分,後來他又不老實調戲人家寡婦,讓人逮著了。把老丈人氣死了。對著媳婦也是拳打腳踢的。這人就是個橫行霸道的主,沒誰敢惹。

那天二娃買了糖葫蘆,往回跑,就因為不小心把他撞了,糖葫蘆沾到他身上,就遭到他拳打腳踢。可見這人無賴到一定程度了。

這兩天一摸到自己疼痛的肋骨,他就恨得不行。只要想到他晚去一會,二娃的肋骨可能就要被踢折了。那天六叔他們把他們哥倆送回家,二娃哼哼了半宿。現在肚皮上一大片青紫。一想到二娃的傷,他就恨的不行。今天大柱和二胖說把劉二又打了一頓,他心裡是解氣的。只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這劉二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這事是四叔找人說和的。

這事不管怎麼說,是劉二的不對,無論怎樣他不該那麼打二娃。後來玉溪動手,他也反擊了,只看玉溪身上的傷就知道了。

不過四叔他們還是請劉二吃了一頓飯,才把這事給了了。這也是為了玉溪哥倆著想,就怕劉二過後報復。只是可惜四叔不知道二胖和大柱今天給劉二套麻袋,又打了一頓。本來就沒打算放手的劉二更是把氣算到玉溪身上了。

劉二眉毛旁邊被玉溪一鐵鍬打出一道口子,縫了七針,身上劃了個口子,也縫了五針。看著挺嚴重的。其實對於從小打架打到大的劉二根本不算什麼,傷的還沒有玉溪重呢。只是這事讓他掉了臉面,尤其眉毛上這道口子,就是好了也是一條蜈蚣似的傷疤。好像提醒他,差點被一個小崽子給打死了。這口氣怎麼也咽不下的。

“哥你幹啥呢?”二娃打著哈欠,揉著眼睛走出東屋,看到自家大哥坐在門口磨著刀。突然眼睛一亮跑了過去,“哥,這是爸的匕首嗎?”

“嗯。”玉溪手上沒停,慢慢的磨著,磨的差不多了,拿著旁邊灶臺上乾布擦乾淨。用手指輕輕的撥動一下,感受那鋒利的硬度。

“哥讓我看看唄。”

“小心點,別劃手。”

二娃接過匕首,喜滋滋的看著“哥,你磨它做什麼,準備進山嗎?現在山路都瘋了,六叔都打不著獵物了。”

“哦沒什麼,磨了殺雞。”玉溪把磨刀石收起來。拿了洗臉盆從大鍋裡舀了水。“過來洗臉。”

二娃有點不捨的把匕首放到灶臺上。手伸到盆子裡,嘶,好熱。

“順便洗洗頭吧。乾乾淨淨的過年。”

“嗯。哥,咱們家也沒養雞,你從哪裡弄的活雞?”

“我拿兩隻野兔跟四嬸家換的。”

“切-她家最會賺便宜。”腦袋被熱水一燙呼這個舒服,不過心裡對四嬸怨念頗深。

“賺什麼便宜。人家那雞養了一年多不容易,咱們的兔子不是白撿的。”玉溪把匕首收進皮套裡,隨手別在腰上。

殺雞又怎麼需要匕首,家裡菜刀也是一樣,說不上來為什麼,這幾日總有種不好的預感,似乎要發生什麼事情。昨個半夜做了噩夢,天沒亮就把他爸留下來的匕首給拿了出來。

這匕首是他爺傳下來的。有他小臂那麼長,兩邊開刃,細看更像古時候的青銅劍。上面有一圈圈的暗紋。以前他爸總是拿這柄匕首收拾獵物,這許多時候沒用,表面被油脂糊住了。磨一磨依然鋒利,許是吃血多了,還帶著一股寒光。

哥倆洗乾淨了,玉溪做的早飯也好了。現在家裡吃的也不錯,玉溪熬了一鍋大米粥,裡邊放了些撕碎的滷牛肉,大白菜葉子切的細碎也放裡邊,粥熬的粘稠。這原是給三娃做的,他現在能吃的東西多,以前怕他不好消化,總是給他做雞蛋糕,細面條,白粥,最近才加了些碎肉。羊奶每天還喝著,這段日子胖了不少,已經開始走路了,只不過天冷穿的衣服多,總是一走一腚墩。

鍋裡放了油,把緩了好一會的黃米糰子放鍋裡煎,軟和了用鏟子壓一壓,就成了小餅了。還有滷得入味雞蛋,自家做的醬茄子。一頓早飯吃的哥仨心滿意足。

今年是他們父母去世後的第一個新年,每每想起父母健在時的歡樂,玉溪總是忍不住難過。二娃雖然整日笑呵呵,心裡卻也想念的,往年這個時候他總是跟著村子裡的孩子四處放鞭炮,玩的不亦樂乎,今年卻沒有提出來,甚至更願意留在他的身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年還是要過的。這幾日身體不能亂動玉溪只是簡單的打掃一下衛生,父母剛去世,什麼都要簡單一些。

玉溪把四嬸剛拿過來的還活著的雞殺了,以前他是不敢做這些事情的,現在卻沒有任何障礙,或許人在沒有依靠的時候總是會長大吧。

這幾天他身上不痛快,過年的東西都是大柱哥幫著帶的。昨天更是帶來一條大頭魚。魚頭就有兩三斤重。玉溪將魚頭剁下來,今天燉個魚頭就好了。魚肉留著下次食用。

父母去世以前他不會做飯,後來跟著三嬸學了幾天,總算是能湊合吃了。現在做了半年飯,味道也是相當好了,尤其是這段時間看四海雜記,裡面一些食物製作給了他一些啟發,廚藝越來越好了,尤其是滷肉和牛肉麵,味道簡直絕了。當然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四海雜記裡的做菜方子實在是太複雜,對火候調味料要求都極高,也只有這兩樣東西要求比較簡單。

玉溪將雞肉剁成小塊,大鍋裡放一點點油,不用多放,四嬸子養的這只雞脂肪挺厚的,直接下鍋裡炒,放蔥段薑片醬油,放幾位調料。加水,然後蓋上鍋蓋燉就行。沒什麼花樣,也不用講什麼先後順序。自家養的雞,用大鍋這麼一燉,不放調味料一樣美味。

等雞肉爛糊的時候下幾把粉條。無論玉溪還是二娃都喜歡吃雞肉燉的粉條。或者加上一些松樹菇,味道也是極美的。他們這邊野生松樹菇很多,玉溪採了一大袋子,用線串了掛在房簷下,曬了幾日,他們能吃上半年。只是吃的次數多了,過年更想吃雞肉燉粉條了。

魚頭收拾乾淨劈開兩半,大鍋裡放油,蔥姜熗鍋,魚頭放裡邊煎一下,然後放入家裡做的大醬,說起這醬,還是他媽去年四月初八下的呢,可惜沒幾天就去世了。

除了自家做的黃豆醬,玉溪又加了一勺自己做的辣椒醬,這是按照《四海雜記》裡的方子做出來的辣椒醬,做好的醬酸甜鮮香,燉菜的時候不需多放,菜的味道更佳鮮美。炒菜的時候多放一些,微辣酸甜鹹香,特別開胃。辣椒醬一入鍋底,被油一炸頓時一股辣香充鼻而起。屋子裡瀰漫著誘人的味道。

雞肉好了掏出來,放西邊魚鍋上邊熱著,玉溪又做了個溜肉段,這是唯一一道跟媽媽學會的菜,因為喜歡吃每次母親做的時候他都在旁邊看著,看著肉段炸好,就忍不住吃幾塊。那種味道他永遠都記得。甚至自己做的時候忍不住追尋那種味道,現在已經做的很好了。

用白菜心做了個冷盤,切了一盤滷肉拼盤,切了一盤豬蹄。早就和好了麵包的豬肉酸菜餡餃子。玉溪這幾日沒出門,家裡沒什麼青菜,也就沒做。左右有白菜墊著,餃子裡酸菜更多些,也不算特別油膩。

下午一點,大年飯就做齊了,東屋擺上炕桌,哥仨坐在炕上。村裡小賣店買的五毛錢的香檳,帶著一股子糖精味,一喝一股氣,他們哥倆還挺愛喝的。

看著滿桌子菜,哥仨一時都不知道怎麼動手。玉溪心裡酸酸的。二娃似乎也想到什麼,有點沉默。

“來咱們哥仨幹一杯。”玉溪端起杯子往前一遞“今天過年,高高興興的。以後咱們哥仨相依為命。總要好好地活著。”

二娃笑著跟玉溪碰了一下杯子,三娃笑的傻呵呵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明白,拿起自己的奶瓶子也往前地,玉溪和二娃笑著上前跟他碰了一下。小家夥樂呵呵的抱著奶瓶子裹了好幾下。

“行了,少喝點,一會在尿褲子。”三娃裡灌的是水。玉溪給他夾了一個餃子,咬去兩邊的尖尖。放到小碗裡讓他自己扒拉。餃子裡沒放太多油,他現在也能吃了。今年是三娃過的第一個新年,馬上也要到他一歲生日了。

“哥,你做的魚頭可真香,比三嬸做的好。”二娃也緩過勁來,高興起來。村裡開始放鞭炮了,可能也有人家開始吃飯了。

哥仨正吃著飯,玉溪看著大門被推開,大柱哥走了進來。玉溪下地迎了出去。

“大柱哥怎麼過來了,家裡也該吃飯了吧。”

“啊,正準備吃呢,我媽讓我看看你們都弄好了沒。知道你們今年沒買排骨,我們家做好的給你端來一碗。”大柱說著把小盆往炕上一放,裡面罩著一大碗排骨。

“我也做了不少菜,這都吃不了說不定吃到初幾去。”

大柱看了看炕桌上,果然一大海碗的魚頭,雞肉燉粉條,幾樣菜看著都不錯。倒是放心了。

“那行我先走了。家裡等著吃飯呢。”

“等等。”玉溪走到外面明間,趕緊從箱櫃裡拿出一個大碗,裡面是滿滿一下子牛肉牛肚,都是切好的直接拿到桌子上就能吃的。

“這是早準備好的。只是今年我不好去,就放著了。大柱哥既然過來了,就帶回去吃吧。”雖然現在不講究什麼,可今年他爹孃還沒過一年,大過年不好去人家。

“看你說的,我們家不講究這個,我媽早上還唸叨這兩天你和二娃怎麼沒過去,要不是太忙,她都來了。整了半天你是想著這個事。我們家沒這說的。等會吃了飯,去家裡看電視。晚上二胖也過來,咱們一起打撲克。”

玉溪笑了笑,“好等吃了飯,我帶三娃過去。”其實早小年的時候三叔三嬸就讓他們去他們家過年。玉溪推辭了,並不光是因為身上有孝的事情,他只是覺著,過年只有自己家人在一起過才算團圓。他們在一起過年,也代表著他們家還在。他年紀雖小,卻也撐起了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