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林玉溪的悠然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21、第 21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1、第 21 章

玉溪陪著三娃渡過了人生最痛苦的一個階段,三天後他挪出無菌室,身上麻藥的勁過了,疼痛折磨著一歲多的孩子,對此玉溪毫無辦法,只能陪在病床邊上安慰著他。

好在因為身體的虛弱,三娃一天內大半時間都處於睡眠狀態,也只有這個時候玉溪才能休息一下。等待他下一次醒來。雖然這個過程很是煎熬,但是玉溪心情是很好的,經過幾次檢查,醫生已經確定,三娃的心臟恢復的很好,手術非常成功,只要傷口痊癒,以後他就會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玩耍跳動都沒有任何問題,哪怕他以後想當運動員也不是不可能的。這個訊息讓大家歡欣鼓舞,玉溪身上的包袱徹底放下了。

拎著保溫桶,玉溪歡快的走進醫院,一個星期了,三娃的胸口長得很快,疼痛也減輕了許多,每天醒著的時間越來越多,又開始露出笑臉,今天是週末,舅舅家的雲朵姐姐一早帶著二娃過來接替他,玉溪回家洗澡換了衣服,拎著舅媽做的牛奶蛋黃米湯粥。這些天舅媽變著法的給三娃做東西,也讓玉溪開了眼界,原來食物還可以這麼做,想著以後可要好好學一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了樓梯一轉彎,差點跟一人迎面撞上。

“是你。”對面的男人剛想往旁邊讓一下,突然頓住了。

玉溪抬頭,笑了笑“真巧。你在這裡住院。”他看到男人身上穿著病號服。

“啊,正準備辦出院手續。”姜森打量面前的男孩,好像哪裡不一樣了。“你呢,怎麼在這裡?”

“我弟弟在這住院。”

“我叫姜森。”他突然想到之前一直沒有介紹名字。

“我叫林玉溪。”之前在火車上是防備,這會卻不必了。這個男人似乎也放鬆了許多,不像火車上那麼冷然。

“嗯,我比你大你叫我姜哥就行了,你帶弟弟過來看病,怎麼樣好了嗎?我認識幾個這個醫院的醫生,要是有什麼事情我可以幫得上忙。”姜森真是沒想到他們還能見面,就為了之前那一針,還有那兩頓飯,他也得幫著點。

玉溪笑了笑“不用了,弟弟的病已經好了,過幾天也能出院了。”

“哦,這樣啊。”

一時間兩人一下子無話了。玉溪拎了拎手上的保溫桶,“我要去給弟弟送飯了,姜哥你忙吧。”

“那好。等我辦好手續去看小家夥。”

玉溪點點頭沒放在心上。

姜森站在那裡回頭看了兩眼,他總算知道這個少年那裡有變化了,之前他在火車裡見到他,這個少年一直帶著防備,而且身上像是壓抑什麼,就算是笑著也帶著憂鬱,現在卻不一樣了,笑起來十分溫暖,似乎在沒見到他的這段日子裡一切陰鬱都煙消雲散了。

“姐,你回去吧。也該吃中飯了。”玉溪喂三娃吃了飯對雲朵姐姐說。

“你中午想吃什麼?我給你帶。”張雲朵是個短髮稍微有些胖的姑娘,臉圓乎乎的,能看出長的像舅媽多一些,是個很文靜的姑娘,在學校裡是個尖子生。今年高一。

“不用了,我剛過來吃的。”

“那我帶三娃回去,下午再來。”張雲朵說著跟三娃說再見拉著二娃離開了。

玉溪很喜歡這個姐姐,雖然因為張雲朵上學他們在一起時間不多,可是這個姐姐對他們很親近。她不像三叔家大姐總是風風火火的,說話總是慢聲細語的,做事細心有條理,玉溪覺著這或許就是家庭教育的關係,舅媽就是最好的榜樣。

他是第一次接觸舅媽這樣的女人。

他的母親是漂亮活潑的,她身上似乎總是帶著一種夢幻的感覺,他不清楚以前的母親是什麼樣子,這些日子舅舅描述了許多,可是跟他印象中的不太一樣。舅舅描述的母親是自立的堅強的。可他看到的卻是依靠父親的小女人。或許母親只在他和父親面前不一樣吧。父親象山,一直給他們遮風擋雨,讓母親綻放她的美麗。

村裡的女人有的像三嬸那麼潑辣,有的靦腆,多是有些粗俗。他第一次見到舅媽這樣的,似乎可以用大家閨秀來形容。做事面面俱到不會讓人感覺一絲不適,眼界寬,不會計較太多。玉溪喜歡這樣的舅媽,讓他很放鬆。

三娃今天精神很好,玉溪坐在那裡給他剪腳趾甲,小家夥伸出另一只腳給他搗亂,很有活力。

咄咄——

“請進。”玉溪和三娃兩雙眼睛看向門口。

姜森提著一個大袋子走了進來。

“小家夥還認識哥哥嗎?”姜森來到病床旁邊對著躺在那裡看著他的小不點說。

三娃歪著腦袋看了好半天,“火車上的大個子叔叔。”

“小家夥記性真好。”

“姜哥,你怎麼找到這裡的?”

“我不是說了嗎,這醫院我有熟人。”姜森做到旁邊的凳子上,把帶來的袋子開啟,從裡面拿出一個小汽車。“看哥哥給你買什麼了?”姜森說著拿著小汽車比劃著。

“姜哥,太破費了。”

“唉,不算什麼。要不是你在火車上幫我大忙,我現在也不能出院呢。”姜森笑了笑,他之前出任務,被人打了一槍在右胸口,雖然沒傷到要害,卻也不輕,只是當時情況不太妙,其他幾個戰友把人引開,他拿著東西偷偷上了火車。雖然他感覺後邊沒跟著什麼人,為了保險,他還是沒敢跟人聯絡。身上的傷只是匆匆處理了一下,靠著他過人的體質和毅力一直堅持著。也虧著有了玉溪那兩頓飯,還有那一針消炎藥,他一直堅持到京城的前一站,才用火車上的通訊工具跟部裡聯絡上。

玉溪沒繼續這個話題,那不是他能瞭解的。

姜森坐了一會就走了。他們也不算熟。姜森也就過來表示一下感謝。不過他還是跟醫生瞭解了一下三娃的身體情況,聽說手術挺成功,心外的一個醫生還是孩子的舅舅也就放心了。

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以後也不會有什麼交集,現在這樣就可以了。

三娃在醫院住了二十多天,總算是出院了,孩子遭了不少罪,體重減輕很多,不過以後再也不用擔心了,臉色也變好了,以前一直很白沒有血色,嘴唇發紫,現在嘴唇已經是正常的紅潤,臉蛋也紅撲撲的。長得極漂亮。

自從與舅舅相認,玉溪兄弟仨就住進舅舅家,為此舅媽特意收拾一間房出來,買了一張大床,以供孩子出院後住。

張舅舅家的住房是他們醫院分配的住房,三室一廳,九十多平,為了給他們三個挪地方,雲朵姐姐搬到稍微小一些的那間房,玉溪看到心裡感動,還有些不好意思。

三娃出了院又養了十多天,回醫院複診,已經痊癒了。

“舅舅,我想帶二娃三娃回去了。”這天晚上吃了飯,玉溪跟舅舅提出要離開。

“回去?回哪去,哪也不去,你舅媽正幫你和二娃聯絡學校呢。”張志輝沉著臉說。

“是啊,玉溪你們仨都沒成年,怎麼照顧自己,還是跟我和你舅舅生活吧。”趙麗華沒想到幾個孩子還想回到農村去。

玉溪笑了笑,“舅舅,我們自己能行。”

“那也不行。”張志輝臉色更不好了。

“舅你別生氣,你聽我說。我知道你和舅媽對我們好,可是我還想多陪我爸媽幾年。”

聽到這話張志輝臉色好了些,“玉溪我明白你的心思,只是你爸媽如果有靈也不會怪你們的,他們也希望你們能生活的好。你們老家條件是差了一些,你們到京城不是有更好的條件學習生活,將來也能出息。你總不會想種一輩子地吧。”

玉溪笑笑“那肯定不會,我想回去就送二娃上小學,我也上中學。”

“你看這不是了,你要上學誰來照顧三娃。我知道你這孩子獨立,不想受我們的照顧。”張志輝說著對自己媳婦使了一個眼色。

“咱們張家雖然人丁不興,卻也是傳承許久了,你姥爺姥姥去世咱們家的家產也被收了上去,後來政策變了,一些東西又還回來了。”張志輝說完,將自家媳婦哪來的一個文件袋開啟。

“當初你姥姥姥爺相差兩個月去世,我那時在西藏沒能趕回來,是你媽處理的後事,當時咱們家已經不在老房子了,你姥爺早先頭覺著不好,就把一些東西交給他的一個老朋友保管,這些東西多數是書籍,也幸虧這樣,不然那些書怕是也留不住了。”張志輝嘆了口氣。

“咱們家的老房子還有你姥姥當年作為嫁妝的一處小宅子後來都退還了。我和你媽我們一人一處。這個是你姥姥當年的嫁妝,地方雖小,可是更精緻一些,位置也好,之前收上去因為緊挨著當地派出所,就被派出所當宿舍用,也因為這個儲存的挺好並沒有遭到破壞。後來還了回來,我想著既然我們也用不上,就一直讓他們先用著,他們每個月也給一些租金。只要提前打了招呼,他們就能騰出來。這個現在我就正式交給你了。我還是希望你們能進京生活。跟我們住不習慣,單住也是可以的。你也不用想著寄人籬下什麼的。”張志輝把房產證往玉溪這邊一推。他把一切說明白了,讓玉溪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玉溪抬起頭眼圈有點紅,把那個文件袋推還給張志輝,“這個舅舅先幫我保管吧,我想從家鄉念了高中,等大學的時候考到燕京來,那時二娃正好上初中,三娃也可以到這裡來上小學。我知道我們三個來這邊上學更好些,只是那樣一來,我們就不會再回家鄉了。或許將來也會忘記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希望能多留些記憶。”

張志輝嘆了口氣,這孩子實在是有主意,他還真是不好改變。

“你和二娃回去倒沒什麼,三娃你照看的來嗎?你要去上學三娃誰看著,不然你把三娃留下來我和你舅媽帶著。”

玉溪看了一眼三娃,“舅舅你和舅媽也沒多少時間吶,之前我已經在初中念了半年了,我們學校教導主任還上家來說要保留我學籍的。如果我不缺少考試,只要能保持年級前五名就可以不去上課。”

張志輝感覺一口氣喘不上來,“怎麼有這樣的老師?你現在也就十三歲吧,(這裡說的是虛歲)怎麼就上初中了。”

“我知道,我哥小時候六歲就上學了,還跳級了。考試考得老好了。”二娃一臉自豪的說,從他開始學認字,母親就跟他說哥哥多厲害。

玉溪有點不好意思的笑笑,他上的初中是他們鄉里的一所中學,升學率不怎麼樣,學生基本上念到初三就不念了。還有一部分上一兩年就輟學了。玉溪小學畢業考試三科全是百分,縣裡的一中也發了錄取通知書,只不過去縣上學還要住宿,林泰張涵都不放心,鄉里中學,騎車四十多分鍾能到,林泰和張涵一商量,乾脆讓兒子上這個中學,左右玉溪成績好,他自己也肯刻苦,不怕成績不好。所以玉溪上的那半年多中學,天天都是林泰和張涵接送的。就因為這村裡不少人說這孩子嬌氣,哪想到他會成長的這麼快。

張志輝也沒法說了,這孩子什麼事都想好了。不過他也不死心,第二天上班回來,拿回幾張卷子,讓玉溪做。都是初一的題,“你把這題做做,我看看你成績。”

玉溪雖然只上了半年初中,又休學一年,這些知識還是記著的。而且他現在大腦似乎開了竅,各方面能力都極強,看書不說過目不忘也差不多了。

考題不算很難,不過數學後面一道大題,沒做出來。

張志輝檢查了幾個卷子,語文非常好,作文沒寫,前面的閱讀理解最多扣一分,數學那道大題是附加題,玉溪答不上來也正常。“這個英語怎麼沒做?”英語卷子沒答。

“我們學校學的是俄語,並沒有學英語。”

張志輝這才恍然,他妹妹當年學的也是俄語,哈市往北多數學校教的也是俄語,“語文代數學的挺紮實,沒什麼問題,我不知道你俄語怎麼樣,不過你媽應該教過你。但是現在英語更加普及。全國大多數地方還是以英語教學為主,所以我希望你能學習一下。”

“知道了,回去我就找英語書籍。”

“也不用回去找了,這幾天讓你舅媽陪著你們幾個玩幾天,順便買些用的著的書籍。這邊買書比你那裡容易多了。”張志輝的意思是同意孩子們回去了。

玉溪想到這裡呲牙一笑,比以前看著活潑許多。

“你也別笑,以後一年不管寒暑假怎麼也得來一趟,我也可以考察考察你們的學習,要是落後了,你們就痛快的搬過來。”

“放心吧舅舅我肯定能考上京城大學,弟弟我也會教他好好學習的。”

“那行,你們也別著急走,你姐姐七月中旬放假,你舅媽大學更早點,到時候我請假,我們一家跟你們一起回去,我也看看妹妹妹夫,光聽你說了,沒親眼看到你們生活的地方,我還真不放心。這些日子就好好玩一玩。”

“哎。”儘管歸心似箭,但是舅舅的好意他是不會辜負的。

之後幾日舅媽帶著三個孩子去動物園,遊樂場,京城大街小巷玩了個遍,玉溪也買了不少他和二娃能用的上的書籍。也給老家的親戚買了一些衣服用品什麼的。

到了週末,張志輝帶著玉溪來到張家以前的老房子,張家老房子是一處四合院,聽舅舅說是一個三進院子帶一個花園挺大的一四合院。

等玉溪看到這房子,一點也看不出大來,房子十分破敗,二門已經被鑿掉了,原本的迴廊也看不太出來,南房東西廂房,都住了人,東邊的院子裡亂七八糟的蓋了一些棚子,一直到離開玉溪也沒搞明白這房子到底怎麼個結構。

張志輝一進院子,坐在院子裡的一個老頭就打招呼說,“志輝過來了?”

“嗯,徐大爺這多曬呀,怎麼不到樹蔭底下坐。”

“我就坐在這曬曬我的老胳膊老腿的。醫生說我缺鈣,要多曬曬。”

“那得,您曬吧,不過注意點別中暑了。”

“呵呵沒事,我有數。”

說這話,就進了院子,“這房子還回來的時候都住了人,有的一些搬走了,還剩幾家也沒處搬,我和你舅媽上班離的遠,就沒過來住。這幾間房就租給他們住著,一個月還收點錢。”

“這房子怎麼破成這樣?”玉溪覺著這房子就像打了補丁的褲子,補丁套補丁,看不出原來的樣了。

“當初這院子裡住了五六十家,你想想能好到那去。”張志輝嘴上說著心裡也特惋惜,他的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都是在這個大院裡渡過的,那時家裡十分熱鬧,父親母親的學生經常上門請教,一些學生甚至長住於此,家裡的文化氛圍很深,可惜這個景象不在了。

正房可能是規整過,看著還不錯,屋裡更是整潔,沒有多少傢俱,都用布扇著。

“你別看這亂,前些日子有個來打聽,想要花五十萬買下呢。”

“啊——”玉溪傻眼了,就這麼幾間破屋子五十萬買下?瘋了吧。這屋子看著還沒他家那四間大瓦房氣派呢。

“你別看它破,好好收拾收拾,那就是文化。我還想著等幾年你姐姐上大學,我就把這收拾出來,搬回來住,現在我們上班上學都離得遠。不方便。”

玉溪還吃驚呢,這五十萬,得多少啊。

“你姥姥有一副鐲子,你媽走的時候沒帶,寄放在你姥爺朋友家了,本來給你媽留著的。沒想到你媽得了你們三個小子,也沒有姑娘,那副鐲子我就做主給你雲朵姐了。

你姥姥還留下一個古琴,有八百多年歷史,音色十分好。”張志輝說著,從靠牆的大櫃子裡拿出琴盒,“你姥姥總說要把這琴給你媽當嫁妝。可惜她沒等到那一天。”張志輝把琴拿出來有些感慨的說。

玉溪輕輕的撫摸著,想象著當年母親撫琴時的樣子。母親似乎從來沒表示過自己會撫琴。或許對於她來說,一切能回憶起過去的東西都不想碰吧。

小心的拿起琴翻了過來,看到上面的名字他一下愣住了。

“玉溪,很意外吧。”張志輝似乎很得意自己並沒有告訴他琴的名字。“玉溪,取清流如玉的意思,又因此琴清脆,如溪流在山間劃過。我想你的名字或許也是從這裡而來。”

“這琴是宋朝末期所制,樣式卻是唐朝宮琴式樣。”琴面成慄紫亮色,是純鹿角灰漆胎染刷後經過長時間沉澱才產生的色澤,亮色之下紋理清晰,一道道自然形成的斷紋,帶著漂亮的紋理。大斷紋之下是一條條細如牛毛的小斷紋,細看之下竟然是細密的梅花斷。

“這個古琴是你姥姥家傳承之物,在顧家傳承了三百多年,此琴製成之時,正是宋朝戰亂時期,並未引起關注,後來輾轉幾代主人,才被顧家先祖獲得。當年顧家因為政見不合分崩離析,你姥姥的父親,爭得了這琴。後來作為你姥姥的嫁妝帶來張家。這琴歷盡滄桑,幾經磨難。你以後要好好儲存。”他母親雖然是一名醫生,但是家學淵源還是一名古琴大家。以前也是收過徒弟的,他和趙麗華就是這麼認識的。

玉溪點點頭,他肯定會好好儲存,而且他現在有一種想要學習的衝動。

“呵呵,是不是想學?要不留下來。”

“舅舅——”

“哈哈哈——好了,不攔你了,你小子可是個主意正的。你要是想學就跟你舅媽學吧,古琴入門簡單,可是想要學的好,卻很難。尤其琴曲之中的意境並不是一般人能領悟的。看你天分如何。”張志輝也沒想著玉溪能學。他對此沒有什麼興趣。

玉溪點了點頭,先把古琴好好收到盒子裡。“舅舅這琴既然這麼名貴,您怎麼就放到這裡?不怕被人偷了嗎?”

“呵呵,這麼破的院子你要是小偷你會過來嗎?這東西在識貨人的眼中價值千金,對於那些不懂的人來講,就是一塊破木頭。”其實他沒說的是,之前這琴是放在家裡的,只是他妻子每次彈奏,讓他聽了總感覺一陣陣淒涼憂傷,趙麗華也是如此,睹物思人,只會讓人感覺難受。後來乾脆放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