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林玉溪的悠然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31第31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1第31章

果然玉溪憑著印象在鬼眼符籙中找到了辦法,靈神決,修煉之後可將內勁化為法力。

大柱試了一下,竟然真的成功了,轉化的法力極其微弱,雖然並不能做什麼,不過抵擋一下陰煞之力還是可以的,至少再出現之前的狀況不會輕易被陰煞之力衝到了。大柱成功之後又將這靈神訣教給二胖和小剛。小剛因為體內沒有多少內勁,所以並沒有效果,二胖卻比大柱還要強些,他的刀法本身就是至剛至陽,陰煞對其影響力比較低,轉化的法力也是陽氣十足,效果絕佳,玉溪覺著如果二胖哥修煉道法也許會事半功倍,只可惜他對於那種修煉沒有任何興趣,與其坐在那裡運氣還不如多練幾個招式。

轉天大柱和二胖陪著玉溪一起去的大集。虧著他們兩人陪著去了,不然玉溪怕是要無功而返。玉溪需要買的東西非常多,其他不說集上的黃表紙就不能用,質量太差了,製作符籙的黃表紙是需要玉溪自己再加工的,如果紙本身的質量太差,在加工根本無法承受。還是二胖哥找到集上一個給人看相摸骨順便給人畫符的老頭那裡,買了一批質量不錯的黃表紙。玉溪看了這老爺子雖然沒有什麼法力畫出的那符上也沒有靈力,可是符籙本身是沒錯的,正是玉溪用過的驅邪符,清心符,只可惜缺少靈氣,這符籙沒有什麼作用。

另外還有些材料,大柱哥和二胖哥特意去了市裡才弄到,很是麻煩,還用了不少錢。

想制符,先做紙,這符紙雖然本質是最原始的黃表紙,但是符紙需要承納真元力甚至自行吸收靈力,一般符紙是不能承受。

玉溪先用十幾種藥材製作出藥水,待藥水滾熱之時,將買來的黃表紙浸泡其中,這黃表紙質量本就軟爛易破,再放入這滾熱的藥水中,肯定要爛掉的,可事實卻不是那樣,紙張在藥水中漂浮,隨著藥水的滾動,可以看到黃表紙上的一些雜質拋落,最後剩下一張黃色半透明的紙張,將紙張輕輕的拿出鋪在平整的木板上,然後在上面撒上硫磺粉,錫粉,銅粉,金粉,梧桐樹粉末等等二十幾種不同屬性效能的粉末,這些粉末均勻的撒在紙張之上,被紙上剩餘的藥物吸納,然後正午時分放到太陽底下曬一個時辰。這時紙張已經幹了,拿下來抖去上面多餘的沒有被紙張吸收的粉末,一張制符用的黃表紙就算做好了。

這時的黃表紙,紙身淺黃泛著金銀光芒,摸著細膩具有一定的韌性,沒有被陽光曬到的那一面形成一種特別的自然的圖案,黃色紅色淡色線條自然呈現。這時的黃表紙已經是非常適合制符了。因為製作起來有些麻煩,失敗率也很大,玉溪三天也只做出二十七張,每張符紙可以裁出六小張,暫時是夠用了。

在符紙上畫符,這也是一道比較精細的事情,控制靈氣,心神合一,中間不能有一絲懈怠,這樣玉溪十張中也能成功六張。製作出的符紙可以主動攻擊,也可以被動保護,像護身符只要使用者貼身佩戴,就可以幫助主人抵擋一次傷害。主動攻擊,就像之前他虛空畫符一樣,符紙需要使用者用真元啟動。

以現在大柱哥和二胖哥那微弱的法力,也只能使用三張攻擊符。

有了這符,在遇到之前的狀況,幾乎不用耗費玉溪身上的真元力就可以解決問題。實在是方便。

玉溪從這符上看到好處,更加重視道藏真經和鬼眼符籙中的制符辦法,開始琢磨木質符和玉符。

木符和玉符比起紙符要簡單許多,無論是木符還是玉符只要原本的材料就好,並不需要加工,不過符的好壞也受材料的限制,越好的材料製作出來的符效果也越好。除此之外,玉符和木符都需要雕刻,將制符的過程從平面制符到立體制符,將符籙刻在木質和玉質的材料上更加不容易,一不小心就報廢了。好在玉溪有雕刻的經驗,做起來並不費力。

他現在弄不到玉石,使用的是木質雕刻,他們林子裡的香樟樹,松樹,都是極好地材料,可惜他們這邊沒有桃樹,不然桃木效果更好。

玉溪製作了不少香樟木的護身符,練的熟了做起來也容易,只是材料所限效果一般。每個巴掌大穿上紅線,送給親近的人,甚至哈市的王副所長也送了不少。讓他幫著分給當初幫助過他的人。

玉溪也知道一般人會把這個當成是迷信,所以只說是自己的一番心意,雕刻的小玩意。至於結果如何還看緣分了。

他卻沒想到,這護身符真的救了王副所長一命,王副所長接到後覺著這小牌牌挺好看的,上面線條流暢帶著繁複的花紋,挺有藝術感的,也沒掛在脖子上套在鑰匙上做了個鑰匙扣,剩下的那些分給所裡的同事,當時並未多想,後來又一次任務現場突然發生爆炸,他離的太近,原本是活不下來的,卻沒想到只受了輕傷。大家都覺著是奇蹟,他也沒多想,唯一可惜的是那次事故後,鑰匙上的木牌斷裂了。

時間進入臘月二娃已經放假了,玉溪在舅舅幾次電話催促下帶著倆弟弟踏上了上京之路。

家裡的事情交給大柱哥和二胖哥看著,他們倆連著小剛哥三人在他們離去前一天搬到西屋住了。幾個人藉著這個機會離家住了。帶著一種自由的心態。二胖哥舞的一手好刀法,自稱武林人士,不過村子裡人看他舞刀的樣子倒有那嚼耳根子的說他不務正業。這麼大了還不幹正經事。與其在家裡不好施展,還不如到玉溪這裡清淨。大柱哥倒也有些心思,家裡院子太小他練箭不好施展。到玉溪家第一天就在西邊院子立了個靶子。總算是有了練功場地。至於小剛哥純屬湊熱鬧。

張志輝跟趙麗華兩人站在月臺上望著,遠遠看見玉溪和二娃,幾步跑過去,“咋樣累不累。”張志輝伸手接過玉溪手上拎著的包。

“大舅。大舅媽。”玉溪先跟倆人問好。

“三娃呢?”大舅媽伸手摟過二娃四處看看問。

“呵呵,我在這呢。你們找不找我。”小家夥忍了一會忍不住了聽見人問,一下從玉溪後邊探出腦袋。舅舅舅媽一看樂了,這小家夥坐在玉溪後邊揹著的筐裡邊,那筐也不知道裝了什麼東西,滿滿登登的,三娃在裡邊也不知道是站著還是坐著,就露出一個小腦袋,腦袋上帶著一個黑色皮毛小帽,三嬸給做的小熊腦袋樣的小帽,一看白白胖胖的跟半年前完全不一樣了。

“呦,咱們三娃在這呢。”舅媽說著把他從裡邊抱了出來,小家夥穿著揹帶棉褲小靴子,上邊一件小羊皮大衣。原本挺土氣的裝扮,愣是讓他看著特別可愛。小臉白裡透紅的。

“哎呦寶貝,你哥都給你吃什麼了?怎麼胖這麼多。舅媽都快抱不動了。

“吃肉肉,好多肉肉,大黃抓的。”三娃用手比劃一下,也不認生。

“吃肉了,三娃還喜歡吃什麼?到家舅媽給你們做好吃的。”舅媽說完,手拉著二娃,低頭跟他說了一句“你舅舅知道你愛吃驢肉火燒,買了不少,在車上放著呢。”

“你這拿的都是什麼東西怪沉的。不是不讓你拿東西嗎?”舅舅有些責怪的對玉溪說。

“也沒什麼都是家裡產的,帶給大舅你們嚐嚐。”玉溪笑笑。

一行人出了車站,張志輝帶著幾個外甥來到一個吉普車前,“這是為了接你們特意管你們範叔叔借的。他還想請你們吃飯,不過這幾天事忙,我跟他約好了臘月二十二在飯店請客,順便給你們介紹舅舅的幾個要好的朋友,嗯,都是以前的發小,跟你母親關係都很好的。”

玉溪點點頭上了車。舅媽帶著倆弟弟坐在後邊,沒一會倆人都拿著驢肉火燒啃上了,“大娃你也吃一個。離吃飯還有一會呢。坐了一天車,累了吧。”舅媽往前面第一個火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還行,我們坐臥鋪也不覺著多累。”玉溪接過來說。

“這路上沒什麼事吧?”大舅問了一下。

“舅媽我們在火車上還碰上小偷了。”二娃吃的嘴鼓鼓的說道,顯然二娃已經把舅舅舅媽當成非常親近的人了。也只有跟親近的人才放得開。

“是嗎?你們沒事吧。”舅媽有些驚訝的問。

二娃搖了搖頭,“沒事,不過有個大哥哥被偷走錢了。”這事顯然在小孩子心裡留下很深的印象。

“大娃到底怎麼回事?”舅媽趕緊問。

玉溪回過頭說“昨個半夜有倆男的在車廂裡偷錢,把我們對面中鋪的一個大哥哥給偷了。當時他們手上有刀子我們都沒敢說話。最後那個大哥被拿走了二百來塊錢。”

“你們沒做軟臥嗎?”大舅問。

“沒有,沒買到軟臥票。”玉溪說。

“可真是亂。”舅媽說著摸了摸二娃腦袋,“你們沒嚇到吧。”

二娃搖了搖頭,“沒怕,有我哥在呢。”說完繼續吃了一大口驢肉。

“你這孩子,倒是信你哥,你哥才多大,要是碰著壞人了,也是沒辦法了。我就說你們跟我們一起生活多好,這麼來回走我也挺害怕的。你看這多危險吶。”

“沒事,他們那幫人看我們是小孩子也沒動手。”如果玉溪身邊沒有倆弟弟他也敢跟那幾個人鬥一斗,只是有二娃三娃在一切都要小心,更何況這幾個人一看就是團伙作案,玉溪也是知道火車上的一些情況,這些人就在一兩站之間活動,一個火車裡十來個人一個團伙,如果你跟這人動手了,可能一下就出來十多個人,昨天晚上那幾個人並沒有動幾個醒著的人,到他們那裡一共兩個人一個拿著刀子,逼著下鋪的那個女的,另一個人則偷著中鋪那人的兜,玉溪看了那人從錢包裡掏了二百多元,還給中鋪那人剩下三十多。一看就是常幹的。當時周圍除了玉溪兄弟三個還有三個人,兩男一女他們都一動沒動。後來這幾人走了那中鋪的人醒了就有人告訴他錢丟了,那人也沒想著報警什麼的,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了。以前聽說過,卻沒想到這樣猖獗。

玉溪知道這個世界有光明的一面就有黑暗的一面,他沒有辦法做英雄,就算有那個能力卻不能因為自己的一腔熱血讓兩個弟弟陷入危險。所以當時他什麼都不能做。只是有些時候懲罰一個人有很多辦法。

厄運符玉溪一直以為這是一個比較神奇的符籙,哪怕他已經是一位修行之人可是對於這種無法用理論解釋的問題還是覺著萬分好奇,可事實上中了厄運符的人會在一段時間厄運纏身,玉溪不是很明白厄運符是怎麼運作的,但是在道藏真經中有個註釋,厄運符與功德有關,如果一個人有功德那麼在一定程度上厄運符是不起作用的,或者作用非常小,反之作用會加大。這也許就是所謂天道的作用吧。

玉溪看過道藏真經中對功德的重視,幾次強調功德對修行的作用。他不是很懂,但是有一點他非常清楚,那幾個在火車上偷錢的人絕對沒什麼功德。

來到舅舅家,雲朵姐姐還在上課,她今年已經高二了,課業十分繁忙。

玉溪把從家裡帶來的東西一樣樣拿出來,一些山貨還有給舅舅做的一套黃皮子護膝,舅舅以前腿凍傷了,一到陰天下雨就難受,這個最合適。

“舅舅這就是我做的鹹鴨蛋。等吃飯的時候你們嚐嚐,看味道怎麼樣?”玉溪從揹筐最底下拿出一個大包裹,裡面裝了有五十個鹹鴨蛋。這鹹鴨蛋做好了他送出去不少,自己吃了一些,剩下的都在這了。

“哦,我看看。”張志輝說完開啟包裹,一看愣住了,這鴨蛋竟然是墨綠色外皮,如果不知道猛地一看,還會以為是玉石。摸著也有一種光滑圓潤的感覺。“你怎麼把它弄成這個顏色的,看起來都一樣,跟玉似的,味道不說這賣相不錯。”

“嘗一嘗。我覺著應該能好吃。”舅媽拿著一個鴨蛋站起來,走到廚房,不一會聽見她驚訝的叫了一聲。

“志輝,你看這個顏色。太漂亮了。這是鴨蛋嗎?”

“拿過來讓我看看。”

趙麗華把切開兩半的鴨蛋拿過來遞給丈夫一半,張志輝一看,這鴨蛋真是很漂亮,外皮是那種墨綠帶著玉色光澤,裡面蛋清卻是潔白如雪,而且還帶著一點彈性的感覺,上面的潤色好像是流動的。至於中間的蛋黃更是色澤明亮,像是一團燃燒著的火焰,那種介乎於金橘色金黃色之間的那種跳動著的顏色,與旁邊潔白的蛋清配在一起帶著火一般的熱情。

“光看這賣相就相當好了,我嚐嚐味道。”張志輝說著用筷子夾了一塊蛋心。蛋黃剛剛入口,頓時感覺一股香氣直衝腦門,就好像第一次吃魚子醬,味蕾突然爆棚的感覺。

張志輝閉著眼睛回味了一下,睜開眼睛。

“怎麼樣啊?”趙麗華問。

張志輝搖了搖頭,“你自己嚐嚐,我說不出來那種感覺。”

趙麗華也吃了一口,頓時有點不敢相信一樣“這太好吃了,鹹鴨蛋怎麼能做出這種味道呢。”說完看著玉溪。

玉溪笑了笑,“這鴨蛋醃製的時候放入十多種香料和草藥。在醃製過程中還要有兩次新增的過程。也挺麻煩的,不過味道是真的好。我也沒想到會真的這樣成功。”實際上這鴨蛋最終秘訣不在於它裡面放了什麼材料使用了什麼配料,它最大的秘訣在於存放時鹹鴨蛋罈子上刻畫的陣法。沒錯就是陣法。

玉溪一直覺著那本《四海雜記》在清宮裡埋沒了,拿到那本書的人或許沒有真正的有人研究過,這本寫者應該是一位修行者,他還是一位十分喜歡享受的人,書中很凌亂的記載了一些東西,其中包擴一些凌亂的符文,玉溪之前不認得,還以為是筆者隨意畫的,因為每個符文都是在文章最後面出現,後來玉溪從鬼眼符籙還有道藏真經中發現符文的書寫方式,這是一種道家特有的書寫方式,雲篆。

想要學習這種雲篆首先要瞭解道家的符籙,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玉溪學了一段時間,卻也一知半解好在在這一章裡不難,只需要一個靈水符就可以了。

玉溪覺著自己想要學習的太多,就像之前做的滷肉就差了些,並沒有達到書中所說的那種美味,差的也是陣法輔助的詫異。沒辦法誰讓他那時候根本不認識雲篆呢。當然他也佩服寫下這本書的人,對於享受竟然那麼執著。

“大娃你做的這個鹹鴨蛋麻不麻煩,會不會佔用你很長時間?”張志輝吃了半個鹹鴨蛋後問玉溪。

“不會的,這種鴨蛋做出來後只要放在罈子裡不開封可以放半年,開封後洗去外皮,也能存放一個月。所以可以一次做很多。配料什麼做起來也就半天時間。”玉溪想了一下如果一次做很多,就解決了生產時間問題。

“那挺好啊,我覺著這個鴨蛋往外賣肯定非常好賣。只要大家吃過,肯定會做回頭客。”趙麗華摟著三娃說。

“嗯,那是肯定的,我覺著這個生意可以做,你這個成本是多少?”張志輝從茶几下面拿出一個本本,用筆在上邊寫著什麼。

“當初鴨蛋買的時候是三毛錢,其它材料全算上不到五分。”這五分錢裡還算上那個醃菜缸。

“成本不高啊,不過這蛋一個怎麼也要賣一塊吧。”張志輝寫寫畫畫。

“一元錢我也是願意賣的。不過得嘗過才行,不然就有些貴了。現在外面鹹鴨蛋才五毛錢。”趙麗華點點頭說。

“咱們不怕口碑也是一點點積攢的。”張志輝算了算,“後天我休息,大娃跟著我去看看,咱們選個好一點的門市。你看你要是在京城店也能早點開起來。”

玉溪看大舅舊事重提,有些頭疼,大舅幾乎每次寫信打電話都要重複一遍。“大舅,其實這個事情也不比我來做,這個鴨蛋需要的一些香料可以提前配好的,之後醃製過程不需要我看著,誰都可以做的。”最關鍵是缸本身的問題,只要缸裡的秘密不被人發現,就算有醃製辦法做出來的也要差很多。

張志輝皺著眉頭想了想,“你能保證那秘方不被人發現嗎?”

“絕對不會。”玉溪搖頭。

“那好,這個事情咱們儘快弄起來。”張志輝最後拍板。說起來這半年他和他妻子的工資又增加了,他本身還是外科手術醫生各方面待遇更好,別說養三個外甥,就算是再來三個他也是養得起的,只是事情不是這麼算的。

這半年電話信件他們來往很多,他的這個外甥絕對是自強自立的人,尤其對兩個弟弟有著如同父母養育孩子似的情感。甚至對於自己的家庭有一種強烈的掌控欲。他希望自己家裡的一切由他來掌握,哪怕是他這個舅舅,你對我好我接受我也記著,將來有一天我會償還。這樣把別人分隔在外。

雖然這樣想張志輝心裡有些難過,最終他還是想尊重外甥的想法,更何況他也希望他能成功。這邊店要是開起來,這兄弟三個是不是能早點進京呢。

作者有話要說:這裡邊關於小偷的事情,是七夜親身經歷過的,二十年前的事情了,現在還記得非常清楚,那時七夜很小,開始時不明白,還以為那小偷跟旁邊的阿姨認識呢,那人拿著刀子嚇唬旁邊的阿姨,臉上還笑呵呵的就跟說家常一樣。另外一個人就把對面大學生身上的錢包掏出來,從裡面拿了不少錢,最後給剩下五十,那個大學生睡的太死了,等那兩個人走了才被旁邊的人給推醒。七夜太笨了,一直等著旁邊的人議論才知道那兩人是小偷。後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