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林玉溪的悠然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57、第57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7、第57章

這小半年以來,玉溪家鄉這裡不少翻蓋新蓋房屋的,這幾年做農民手上也有些錢了,玉溪家鄉這邊除去靠山林子的,每戶土地都挺多的,屬於地廣人稀的地方,像玉溪他們村子靠山林的,每年光進山就能掙上許多。

山裡的山貨價格不低,只要勤快些多少都能掙點。農村人有錢的自然就要蓋房子。就是玉溪他們村子也有兩家蓋了新房。其中有一家還將房子外面貼上了白色的瓷磚,這可是獨一份。看著乾淨漂亮。只是玉溪覺著這樣的房子不太適合放在他們這裡,感覺跟周圍環境不搭嘎。許是在京城看了太多的古建築,玉溪對於美有一種自己的看法。只有融入自然才是美的。

林明清的宅基地已經申請下來了,就在三叔家前邊,這下哥三個湊的更近了,他現在手上沒什麼錢,之前因為想要申請宅基地,二叔乾脆給家裡兩個孩子分了家,二胖哥分出來單過,他也得了一筆分家費,這筆錢足夠他蓋房子了,看起來他是得了不少,可是這錢裡邊還得算他將來娶媳婦的錢,家裡製備什麼東西都要從這裡出。與他大哥比可是差得遠了,誰讓他剛得了侄子。大哥更得老爺子期望呢。

林明清也沒在意,直接卷了鋪蓋卷直接住到玉溪家了,房子他沒準備馬上蓋,先運些石頭將房場圍上,他想再多攢一年錢,明年直接蓋上三間大瓦房。不然以他現在手裡的錢,房子蓋的不會太體面。左右玉溪家地方多。

玉溪去年才收拾的下屋,原想著先湊合用著,可是隨著家裡的動物增多,他也不能在下屋養羊了。更何況總用西邊單間做庫房有些浪費了。好好的屋子再閒置壞了。而且這次從京城回來,總覺著家裡以後也許會有意外來客。

玉溪準備把下屋改成東廂房,總共兩間,一間做客房,一間做庫房。地方都是現成的,就以現在下屋為界,整體上往後延一延,原本就留著地方,後面種的篤柿都碰不到。他想的長遠,現在蓋好了,辦好房產證,不然以後再蓋房就不容易了。

東廂房和院牆之間還有塊地方,蓋牛羊舍,院門西邊則是狗窩。之前收購的木料還有不少,房子他還是準備用磚石結構,跟正房一樣,不過比正房稍微矮一些,分出主次。

∠定暖和,後窗不會漏風。南邊屋空著做庫房。

挨著廂房的是一間洗浴間跟廁所。為了弄這個廁所玉溪可是費了一番功夫,跟旁邊牛羊舍一樣,他們這裡冬天冷,很容易凍住,玉溪就在牛羊舍和廁所里弄了一圈暖牆,如果天太冷了就在廂房南邊的鍋灶裡燒火。牛羊舍裡沒做分隔,玉溪把大白夫妻和十三太保的窩也挪到這裡了,不過他估計大白可能還會進屋住,這就隨意了,反正家裡的這些動物都訓練的挺講衛生的,上廁所什麼都去外面處理,不用擔心隨時踩到地雷。

狗窩是玉溪自己動手做的,高有一米五寬一米二長兩米五的尖頂木質房屋。是兩層木頭中間夾著石子水泥結構的,實際上還是滿厚的,三面開窗窗戶是支摘窗,好摘卸,門可以正常開啟,下面還有道門,狗狗直接就能進去,南邊房頂還開了一個小天窗,陽光可以照曬進去,玉溪為了做這個狗窩費了些心思。做的還挺大的,因為發現家裡一隻狗狗踹崽了用不了多久就有新成員了,所以窩做的大些。而且玉溪這時候才知道原來家裡四隻狗只有四眼是公狗,其它三隻都是母的,弄了半天他們家狗也是一夫三妻,跟大白一樣風流種。

玉溪家的狗窩做的非常漂亮,跟森林小屋似的,原木保持著原樣,原木的色澤讓這狗窩看起來很有藝術感,就連三個支摘窗也做成格子樣,很田園。

裡面的木地板被玉溪刨的平整光亮,還刷了一層桐油,等裡面桐油晾曬幹了,可以入住的那天,三娃晚上就不見了,玉溪找了好一會才發現這小家夥跑狗窩裡跟狗睡一塊去了。從那以後三娃只要找不到了,去狗窩一逮一個準。後來大白夫妻帶著十三太保也入住狗窩,大冬天的一幫子毛茸茸倒是不冷了。

房子晾好了,玉溪就將西邊獨屋裡的一些糧食挪過來,新屋傢俱還沒做,倒是在南屋庫房靠南的牆邊擺了一排箱櫃,裡面放置雜糧什麼的,房頂還掛了幾根橫杆,方便以後掛食物,像兔肉幹什麼的。

玉溪還從新辦了一個房產證,將兩座房子重新登記了一下。

又到了一年收穫的季節,家裡兩個弟弟已經不用玉溪那麼擔心了,他每天將早飯做好就出門,二娃上學的時候送三娃去三嬸子家,三娃跟三嬸家牛牛還是個伴。家裡的動物一般留下兩隻狗在家看家,其他的一起去林子裡尋找吃的,家裡的小灰灰已經適應了老虎放牧的日子,整日跟在大黃身後也挺悠閒。

玉溪對家裡的動物一直不錯,時不時的灌輸一些真元力,小灰灰給他挺大驚喜,家裡每只動物對真元力的承受能力都不一樣,相對來說大黃刀疤和棕棕承受能力強些。另外還有家裡母羊,不知道是不是經歷過生產,它的承受能力也強。可是小灰灰的承受能力竟然跟大黃差不多了。它還小,以後長大了能承受真元力可能更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玉溪還以為牛馬驢這樣大牲畜承受能力都強呢,可是在三叔家牛身上試驗了一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還是他們家小灰灰有所不同。而且它在玉溪幾次輸送真元力之後,變化很大,首先身上的被毛長的特別柔順整齊,灰色白□限非常清楚,灰色偏藍的感覺。

肌肉很結實,眼睛發亮很靈性的感覺,事實上它也挺聰明,進家兩個星期左右它就知道不在屋子裡大小便了。也不愛叫喚,到點了就出門。

玉溪覺著家裡這些動物很聰明,為此還觀察了好長時間,不過沒有發現這些動物成精的趨向。他又想到當初逮到的那只林貂,他一直沒有弄明白那只林貂到底怎麼鎖定他的,目標那麼明確,當時他反應要是慢那麼一點點,可能就要被抓傷了。

這些動物真的很神奇。

今年玉溪不用擔心三娃和二娃,就算晚上回去晚了也有林明清在家裡不怕倆孩子吃不上飯,他進山就遠一些,都是其他人不會去的深山老林子。

猴頭菇,松樹菇,其他菌類木耳,玉溪還找到一小片榛子林。摘了半麻袋榛子。他的收穫比村子裡其他人要多的多,菌菇類的玉溪曬乾了,一袋袋收好,除去自家吃的剩下的直接郵到京城。也給店裡增加些經營種類。

京城鋪子按照玉溪估計每天賣兩千個鹹鴨蛋,各武館經過一段時間的熱度,訂購數目穩定下來,平均一天一千五百個,剩下五百個則是單個買家消耗,這鹹鴨蛋不算便宜,每家也不是天天吃,慢慢的穩定每日五百個。

這些野生菌菇在京城開賣,價格雖然比本地高出兩倍可是賣的很好,畢竟是純野生的。沒幾天大姐夫就給打電話,問還有沒有不少買家想買。

玉溪想了想就找到林明遠,把事情跟他說了一下,看看他願不願意收一些,就在附近幾個村子收,全野生的。林明遠是個做事的人,一口應了下來。收購的東西也多,各種菌菇,乾果野菜,反正只要是野生的他就收。林明遠的眼光還好,野生還是養殖的他一眼就能看出來,收購的東西還分幾個等級,收購價格也不一樣。因為他收購的價格比過來的小販要高些,很多人都願意送這裡來,漸漸地他也不用出去直接坐在家裡就有人送。玉溪按照利潤給他分成,一個多月掙的比去外面打工要多。林福叔整日介樂得合不上嘴,還給玉溪家拎來一直小公雞,讓看到的三叔直嚷嚷鐵公雞拔毛了。

雖然郵寄很麻煩,不過利潤很高。林家鋪子的鹹鴨蛋在京城,已經有了些名氣,再加上新送的特產,買過的都覺著好,時間長了名聲倒是傳揚出去。連帶的鹹鴨蛋也快不夠賣了。

玉溪沒辦法只能去哈市買了一些瓷器大缸,刻制好陣法後送了過去。這事還是韓昊陽手下幫著辦的,他直接派出車把那些大缸送到京城,接收是玉溪大舅做的。張志輝不明白自己外甥為什麼費了二遍事非要自己買缸,可也沒問什麼。

玉溪發現自己特會給自己找事,從京城回來的這些日子一直沒閒著。

因為院子裡靈氣充足,家裡蔬菜長得都挺好的,玉溪觀察過靈氣對不同的植物效果也不一樣,院子裡的篤柿生長速度沒有快多少,結果子時間也很正常,只是收獲期稍微長一些,果子味道口感好一些,並不誇張。

後園子種的蔬菜效果更明顯一些,豆角茄子黃瓜長的快不說,個頂個的大,當然如果不是玉溪這樣天天觀察也不會發現問題。

他們家就這幾口人,加上幾隻食素的動物,也不能都消耗。玉溪趕緊將多餘的蔬菜加工一下。

豆角放到大鍋裡用水煮透,然後撈出來放到外面院子曬乾,之前前院已經鋪上平整的青磚,玉溪用苞米杆子做了簾子,正好曬些東西。

茄子洗淨切成片曬乾,晚上撒鹽揉勻,再曬一曬,放到乾淨無油的罈子裡密封,三五天就能吃了。這樣密封著也不壞。可以一直吃。

西紅柿切成一瓣瓣的,塞進瓶子裡,就是那種帶膠皮蓋的點滴瓶,玉溪本來就想做西紅柿醬,去哈市郵寄大缸的時候讓韓昊陽幫著弄的,本想著他們武館跟診所醫院能有些認識人,要點用過的瓶子應該沒啥問題,結果韓昊陽直接去藥廠給弄了一堆新的,沒用過的瓶子。

西紅柿裝好之後放到大鍋裡蒸透,掀開蓋後趁熱把瓶子塞緊,這個時候一定要快,不然漏了氣就要壞掉了。冬天沒什麼蔬菜,他們能吃的也就是白菜蘿蔔土豆涮菜,翻來覆去的吃,集上偶爾也有蔬菜,可天冷也不能總去買,價格還貴,這西紅柿的做法還是玉溪去年冬天跟大舅媽學的,這樣做出的西紅柿開啟瓶子炒雞蛋或者做湯,味道跟新鮮西紅柿也不差什麼。最重要的就是密封。

做西紅柿的時候正趕上二娃放假,因為正是收割的時候其他人也忙,二娃就幫著往瓶子裡塞西紅柿,三娃也在邊上湊熱鬧,一會摸一走一瓣西紅柿,一會摸走一瓣,等全都弄好了,小家夥也吃飽了。這還不算,還一個勁的餵給大白,大白還來者不拒。沒一點兔子樣,也是怪了,這大白竟然沒有一點不適應,活蹦亂跳的。只是不知道怎麼回事進京的時候身上的毛短了,一直沒長出來,現在他的三個老婆都開始長出厚毛了,它的毛還是有些短。

玉溪有點犯愁,這傢伙要是一直這樣,冬天可要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