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從嶗山棄徒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8章 通幽(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8章 通幽(求訂閱)

沉墨繼續開講修行九境,

“凡修行者,天人以下,皆脫不開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修行九境,便是貫穿這八字的始終。我要講的第一境喚作‘竅動’。”

“人身有九竅,九竅不通百病生。”

人體九竅是指兩眼、兩耳、兩鼻孔、口、尿道和肛門。

九竅通暢,則自然身強體健,百病不生。如此一來,煉精化氣自然比常人要容易。

沉墨講竅動,便是通暢九竅之法,使其活潑靈動。

其實修煉者,無論什麼功法,都有涉及到這方面,譬如呼吸法就涉及口鼻……

但是沉墨一字一句,將九竅如何修煉的辦法說得極為透徹,各人可以自行領悟,創出合適自己的法門。

來聽道的眾人倒是用不上,可傳給弟子,能少走一些彎路。

這一點對修行基礎的夯實,足以對後來的修煉者,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二境曰養神。”

眾人本以為竅動之後,就該講述煉炁。沒想到沉墨對此隻字不提,反而說了更為深奧的“神”。

未曾煉炁,便開始講“神”,是否有些拔苗助長?

接下來沉墨的話更讓他們摸不著頭腦,因為沉墨講的養神並非什麼打坐冥想,而是講述種種戒律,這些戒律無一不針對七情六慾。

“修行人當持戒,以戒律約束自身的雜念。收束雜念,神魂自然得到滋養,久而久之,過目不忘,一心兩用,自也不難。”

沉墨順道還拿了古墓派的十二少和十二多來舉例,

“少思、少念、少欲……少惡。多思則神怠,多念則精散,多欲則智損,……多惡則焦煎無寧。”

眾人以往也知一些壯大神魂之法,可是從沒有沉墨說得如此詳細。只要照著沉墨的說法去做,即使沒有修行“上清內景法”之類的修煉神魂的法門,照樣能壯大神魂,且削減走火入魔的風險。

可以說沉墨講述的修行第二境,在尚未煉炁前,居然就打下了煉神的基礎,而且並非拔苗助長,反而是有理有據,有種水到渠成之感。

“我說這些,乃是講述修行的一個根本道理。那就是修行先修心,正所謂欲修其行,先修其心。心不治,則無以煉炁。”

自來修行人喜歡找寧靜澹泊、處事泰然的人,稱之為修道種子。

可照著沉墨的方法持戒而行,自然就能成為這樣的修道種子。其實各家各派皆有持戒之法,但說得如沉墨這樣透徹的,還是頭一遭。

“欲修其行,先修其心”更是說到點子上,教人不得不欽佩讚歎。

接下來該說第三境了,大家以為第三境總該說到煉炁了。結果沉墨不說煉炁之事,反而說起古音來。

乃是道門佛宗的古音。

以往大家唸誦高深的經文,都要求用古音來發音。

但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沉墨卻將這一點說得透徹。

古音的音節能震動骨髓,唸誦經文,即是以古音來達到洗髓的目的。

所謂“虎豹雷音,易經伐髓”,正是由此而來。

沉墨還說了哪些古音有謬誤,哪些又正確,什麼古音效果更好,一一比照。

至於第三境界,便又稱之為“換血”。

洗髓換血,使人根骨提升,久而久之,便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如此身體就完全做好修行煉炁的準備。

其實各家各派的修煉法,練到高深處,自然能有脫胎換骨的妙用,但沉墨的法門就妙在修行築基時,就能有類似的效果。

雖然效果不會特別明顯,卻也能提升根骨資質,修行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但要做到以古音震動骨髓,便得九竅通暢且神魂茁壯。

所以竅動和養神,皆是為了換血做準備。

這一步步過來,可謂嚴絲合縫,環環相扣。

眾人不由歎服。

照著這三步走下去,即使資質普通者,也能成為江湖高手,而且後勁十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三境者,皆是修煉入門之法。可統稱為凡境。”

眾人深以為然。畢竟煉炁都不算,即使三步走完,也不能高來高去,稱之為凡境,倒是理所當然。

不過到了換血這一步,就需要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畢竟換血消耗頗大,一般的食物彌補不了換血的損耗,且吃多了還會對腸胃造成極大的負擔。

因此即使尋常人得到“竅動、養神、換血”的步驟,要想成為真正的修煉者,也需要投靠一方勢力,才能獲得充足的資源以及安穩的修煉環境。

窮文富武,自古皆然。

沉墨說完凡境,又繼續說了修行第四境。

第四境終於說到煉精化氣了。

倒是大家熟知的煉炁法門,不過經過了一些最佳化,可本質不變。最後沉墨以“思定則情忘、體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消”十六字要訣來進行總結。

確實大妙,深合修行煉炁的關鍵訣竅。

而經過前三境的步驟之後,這一境實是水到渠成。

平常人感悟煉炁,還得碰運氣,甚至三年五載都未必成功。而且煉炁入門的時間越久,往後成就越有限。

可照著沉墨的說法來,初步煉炁將無任何阻礙,甚至積蓄真炁的速度能堪比一般的天才。

這一境沉墨命名為“養氣”。

接下來境界的講的是“以意領氣,使人體血脈和通,精足神完”。

這境界稱之為“引氣”。

乃是神氣合一,以意領氣,使得精氣神三寶形成迴圈,相輔相成地壯大。

引氣大成便相當於煉炁頂峰。

第六個境界叫做“通幽”。

幽者幽冥也,生死也。

這就是煉神前必定經歷的死關。

邁過通幽,便是煉神。

不過到了通幽這個境界,沉墨說得就很簡略,只念了一首詩,“活死人兮活死人,自埋四假便為因。墓中睡足偏湦灑,擘碎虛空踏碎塵。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墓中閒寂真虛空,隔斷凡間世上塵。”

“老師,我等資質低微,對這大道之歌難得其解,還請老師明示,這通幽可有方便之法。”有人詢問。

沉墨笑了笑,“倒是有辦法。”

眾人來了精神,有人詢問:“何法?”

“活埋。”沉墨言簡意賅。

眾人不解其意,唯有三絕老人豁然有悟,微微一笑。

接下來他旁邊的中年人也豁然有悟,嶗山上清宮雲掌教亦有所得。

沉墨揮了揮衣袖,“今日講道便斷於此,爾等皆下去,明日日出之時再來。”

眾人於是紛紛告退。僅留下穆師瑤等四人。

出得五臟觀,眾人紛紛圍著三絕老人、中年道人、嶗山雲掌教。

中年道人來自崑崙山,自號“青陽子”。

“三位道兄,適才老師講述通幽之道,只有你們微笑,可見妙會於心,還請指教我等。”眾人圍著三人,作揖行禮。

嶗山雲掌教是個有道之士,便解釋道:“適才那位沉祖所言‘活埋’並非大家以為的活埋,而是空塔碎塵、隔斷凡塵的活埋心緒之意。而活埋之地當然也由控制有形軀體的實物空間墓穴,昇華到了禁錮無形神息的虛幻空間,便是我道門所言的虛空。”

眾人於是恍然大悟。

青陽子見雲掌教不藏私,心想:“豈能落於人後,顯得我小氣。”

他補充一句,“存神於虛,與息凝合,直造大定之境。活埋一番,死中得活,自然春生劫外,枯木重花,彼時自有無限受用,無盡生機,所謂:“這回大死今方活”是也。”

他言語之間,才華盡顯。只是多了一點門檻,不似雲掌教那樣通俗。

眾人仍是感謝。

最後大家看向三絕老人。

三絕老人拉著弟子洪玄霸往外面走去,眾人不自覺讓開路,只聽得三絕老人留下兩句:“此時氣絕如小死,打成一片是全真。”

他弟子洪玄霸給趙無極打成重傷,被他帶著去大殿聽道,傷勢反而加重。此刻洪玄霸終於支撐不住,奄奄一息。

說者有意,聽者有心。

洪玄霸隱隱悟到了通幽之妙。

而三絕老人最後一句話,更是打出盤中之謎。

總之“竅動、養神、換血、養氣、引氣、通幽”,這六個小境界簡直把煉神之前的修煉說得明明白白,極為透徹。

而且環環相扣,嚴絲合縫。

可以說廣開修行方便之門,於世人而言,簡直功德無量。即使妖類聽聞,也能大受裨益。

從此天下玄門正宗歸於沉墨,簡直是毫無疑問了。

有了這修行六境,過去各家各派的修煉法都能大有改進,各家勢力,再對比自身的修煉法,居然有種不忍直視之感。

“妙妙妙,師弟,咱們門派興盛有望了。你還年輕,這擔子交給你了。”一個小門派的師兄對著師弟感慨。

說完就一掌擊中師弟後背的靈臺穴,以同門真炁,幫助師弟散功。

“師弟,不要怪師兄狠心,主要是你還年輕,重修還來得及。”

被廢去功力的師弟麵皮抽搐,“師兄,你忘了?我就比你小三個月。”

師兄:“啊,那我記錯年紀了。放心,這掌門之位,我不跟你爭。等你修為超過我,我就把掌門之位傳給你。今後,你就是副掌門。”

“師兄,咱們捲簾門就你我二人,我不當副掌門,難道還有別人?”

“師弟,咱們門派的機密,你怎麼能洩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