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我在故宮裝貓的日子[綜]最新章節列表 > 戰國風雲(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戰國風雲(6)

“這是為何?”呂夫人有些意外於他如此肯定的態度。她一路北上, 聽到的均是正面的訊息, 不單單是趙國人,就連魏國人都非常相信趙國能夠贏得這一仗。

如此自信的狀態並不像是色厲內荏啊。她為呂不韋倒了一杯水,然後將兒子的小爪子洗乾淨, 也給他倒了杯水捧在手心裡喝。

呂不韋卻沒有立刻回答她, 而是扭頭看向正在一口一口小雞啄水的呂安,“安兒, 你怎麼看?”

呂安眨眨眼,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問道:“廉頗將軍,是趙國最強的將軍嗎?”

呂不韋有些意外,他點頭應了, 小孩又問道:“那王齕是秦國最強的將軍嗎?”

聞言, 呂不韋的眸中帶上了星星點點的笑意, “不是,秦國最強的將領是白起。”

見小孩要發問, 他又補充道:“此二人並未對決過, 不過廉頗以守為上,白起則相反。”呂安點點頭表示明白, 他又問了一個問題, “白起現在有作戰任務嗎?”

“哈!”呂不韋擊桌而起, 他在地上轉了幾圈,最後竟是放聲大笑,笑過之後他嘆了口氣, “吾兒一個五歲小兒都看透的事,可憐趙國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所覺。”

他對上了妻子有些疑惑又隱隱有些明悟的雙眸,道:“白起沒有被派出作戰。”

“所以……”呂夫人倒抽了一口氣,她壓低了聲音,彷彿怕是驚動到別人一般,“夫君的意思是,秦國此後會因戰事膠著派白起上陣?”

“八-九不離。”呂不韋笑了一下,他重新坐了下來,指尖一挑勾起了兒子的一縷長髮輕輕扯了扯,然後在兒子抗議的眼神中笨手笨腳給他扎了個小髫,“廉頗經驗豐富,若是秦軍突然換帥,他定能察覺並且做出應對,而若趙王真聽了民間風聲換了趙括……” 他搖了搖頭,後面的話不說,娘倆也能知道。

趙括不曾上過戰場,也不曾接觸過白起與王齕中的任何一個,就算再聰慧再機靈,經驗終究為零。即便秦軍沒有派出白起,便是用王齕也是趙括難以應付的。

到底年輕。

趙王年輕,趙括亦然。

年輕人是最不怕犯錯的,因為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和糾正錯誤,但是有些錯誤一旦犯了,是要付出最為珍惜之物作為代價的,有時候是性命,有時候是國運。不過這些與呂不韋無關,他現在第一時間想的全是如何抓住這一天賜良機。

秦趙大戰在即,如今若說有一人最為焦灼的話,毫無疑問便是他最想要接近的物件——秦公子,異人。

嬴異人最近的日子是真的有些不太好過,他本來在趙國就是屬於小透明,偶爾在宴會上被cue一下的那種,然而現在則是場場不落,被人瘋狂diss。

這也怪不得別人,畢竟在趙人看來,秦國就是拿的反派劇本,特別蠻橫、霸權,一點都不講道理。這次的事他們趙國有什麼錯?他們不就是接受了來自韓國送來的愛的禮物嗎?和你們老秦人有什麼關係。

老秦人對上黨動兵,那就是侵略他們趙國的領土。面對侵略者有什麼說的,當然得抄武械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自從周王室東遷,那就是流水的強國鐵打的反派,各大諸侯國之間也漸漸形成共識,平日裡頭可以互相打飛狗腦子,但是在面對秦人的時候,絕對要聯合起來。想得很好,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因為各國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自然也不乏暗地裡和秦人暗通款曲的。

否則哪有張儀用連橫打破蘇秦合縱之計的空間。

陰謀陽謀利用算計更是不必提了,那都是基礎操作,大家接受的教育都差不多,萬沒有什麼你會用而我不會用的伎倆存在的。

三觀?不存在的。

春秋戰國到秦漢是華夏社會第二次思想變革,在這個時代每一天都在推翻前一代的思想和行為以及所有的常識,宗族血緣制度伴隨周王室的衰弱漸漸消隱,拳頭大才是真理的思想正在冒頭。

再過不到一百年,伴隨著代表血緣的【姓】被放棄,代表地緣和靠奮鬥而獲得的【氏】成為一個人或者一個家族的代表,華夏民族將徹底進入一個以新儒思想為中心的新紀元。在如今這個在後世被稱為戰國的時代內,各種思想、舉措、理論正在悄無聲息地激烈碰撞。

昨天覺得是正確的,今天可能會被人貶得一文不值;今天覺得是錯誤的,明天可能會成為正確的。

在這樣劇烈的思潮之中不存在真理,人們對於是非二字的判斷極為迷茫,最後只能簡單而粗暴地將至歸納為——只要能活下去的就是真理。

能讓人能夠活下去的,那就是為人的真理。

能讓國家能夠活下來的,那就是治國的真理。

所以雖然大家都覺得秦國是超級大流氓,但是也不是不想要學習秦國的,很可惜他們做不到。

不是沒有“商鞅”,而是沒有“秦孝公”。

秦孝公即位時不過二十一歲,彼時秦國在穆公時期打下的基業全數被虧光,諸侯開會甚至都不給秦國留個位子,談論起秦更是將之比作蠻人。老秦的土地之所以沒有被東方諸國攻陷不是因為秦國有實力,而是因為佔據肥沃土壤的東方諸侯們看不上西邊這塊土地懶得動手而已。

從某種角度來說,有地理環境保護的秦國其實也可以偏安一隅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但年輕的諸侯王定下心來靜靜地觀察自己的國家,並且能夠清楚地意識到一個無比殘酷的事實——我們秦國真是太弱小了,如果再不改變就要滅亡了。

隨後他將這一發現公之於眾。

看起來這很容易,事實上古往今來沒有幾個帝王能夠清醒地看到國家的問題,更沒有多少是能夠在看清楚之後擼起袖子準備去大刀闊斧去改變的,就連他的繼承人嬴政,在最後不也做了遮蓋住自己眼睛自欺欺人這一決定?

從旁觀者的角度,你可以說這很愚蠢,知錯能改,難道不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情嗎?但要知道,對於人,尤其是位高權重的人來說,指出別人的錯誤難度不會比抬一抬手指更簡單,而要指出自己的,不亞於搬山移海。尤其是在執政一輩子之後,末了將自己之前所有做過的一切全數推翻,坦言是我錯了,談何容易?

而對於孝公而言,他要否定的倒不是自己,但更難,因為他要否定的是之前的數代先祖,其中還包括自己的父親、祖父,是如今的秦國,是他曾經所有為之驕傲的一切存在。但是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做到了,在此關鍵時刻沒有選擇和別的強國結盟,更沒有選擇成為別的強國的附屬國,而是選擇自強這一條路。

他給自己定下了目標,並且為了這個目標能夠咬著牙齒承擔一切的後果、一切的壓力,他極為誠懇地向天下釋出了求賢令,甚至將秦國如今被諸國看不起,自己國家是諸侯國中最弱的事實全數寫上,並且以著極其誠懇甚至帶著些謙卑的姿態將之散向華夏大地,最終以此打動了天下有才之士盡數入秦。

商鞅是人才不錯,但華夏這片土地上歷朝歷代從來就不缺少人才,正如那句俗語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樣,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主公選擇臣子,而臣子也在選擇主公的時代,主臣之間是公平的,他們本身就是合作伙伴的關係。

而這個時代在後來只在東漢末年有過類似的風尚,此外幾乎不再有。全天下的才子前往當時最窮、最弱的秦國是為了什麼?為了可以一展長才嗎?

非也,這些才子只要願意,只要當真將自己的想法在所在的國家裡頭發表,那麼毫無疑問他們的國王定然會恭恭敬敬將人請到王宮內給他們送上一個官職。之後是否被重用暫且不提,但起碼開端是有保障的,那麼為什麼此時在魏國老老實實當公務員的商鞅會去秦國而不去別的國家?因為他看懂了孝公堅定的謀求改變之心。

吸引他前去的非高官厚祿,也並非是一個諸侯王的讚賞,而是這個王堅定地將路走到底的決心。

所有的人才都不缺欣賞他們的人,他們缺的是能夠一直相信他們、支援他們並且將他們的觀念持續下去的王。

是以,“商鞅”之所以是“商鞅”,不是因為他變法,而是因為他變法成功。

除他之外,同時代的吳起也進行過變法,最後他同支援他變法的悼王的屍體一起被貴族射穿。稍晚一些的王莽也變法,最後他的頭蓋骨成為了別人的收藏品。除了他們之外,後世幾乎每個朝代都有變法,近現代還有唯一一個由皇帝主持的戊戌變法,但當說到“變法”二字人們第一反應想到的還是商鞅變法,正是因為這是血淋淋的變法歷史上少數能夠算得上善終的結果。

雖然商鞅本人最後依舊被反對派所殺,但變法一事的確是傳承了下去,沒有像其餘變法活動一樣半道崩卒,可見有些事真的得看天命。

秦國五百年,能夠從因為扶持商國而被定為周王朝關注警惕打壓物件的秦族,發展到最後的秦朝,期間不是沒有出過庸王,但他們每次都能從泥濘裡面相互扶持著爬起來,骨子裡就帶著一股韌勁。

這股韌勁自然也在嬴異人的骨血裡流淌,所以他才能撐過這一次又一次的侮辱。

沒錯,如果說之前趙國對於異人的態度不過是輕蔑,現在就是徹徹底底的侮辱,這是每個交戰國的質子必然要享受的待遇。而之前,異人到底是一個強國的公子,旁人也不會過於得罪。現在則不然,他是一個交戰國送來的質子,隨時有可能被趙王祭旗的存在,無論是趙國人抑或者是宴上客,都將自己這段時間以來的壓力是釋放在了異人身上。

甚至從以往的暗地裡諷刺,轉為了明面上的欺辱,還帶**攻擊的那種。

當然大家都是要面子的,直接動手那是不可能的,都是體面人那多不好意思,所以趙國人紛紛友好地邀請異人下場角力。至於在角力時候被傷……角力時候的傷那能叫傷嗎?那叫技不如人,叫進步的底氣。

因此這幾日異人幾乎日日帶傷歸家,他獨身一人前來趙國,又因為趙國切斷了秦國給他的生活費日子過得很是困窘。除了一二忠心老僕外僱不起伺候的人,甚至於連馬車都無法僱傭,之前還會有宴會主人相送,如今卻只能獨自行走歸家。

這一日,異人獨自一人走在街上,耳畔響起的都是趙人對秦國的謾罵,還有人指著他嘲笑。男人死死抿著嘴唇,拳頭捏得死緊,但他什麼也無法說,只任由怒火在心肺之間燃燒盤旋。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m..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開啟,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