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黑科技進修手冊最新章節列表 > 83、山巍[1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3、山巍[15]

盛明安:“中介?”

“也可以這麼說。”張朝拿出手機給盛明安看他和他的團隊做出來的簡陋的app:“國內網際網路使用者在這幾年裡瘋狂增長, 求職app一個接一個冒出頭來。我查過做校園app、大學生app這一塊的,國內還沒有那麼多,日結兼職、短期兼職……”

“國內成熟的求職app一般只招收長期合同工, 但是學生沒時間、又想掙點零花錢,有些工作人手不夠需要短期工, 只能透過中介,但是中介的消息來源、人脈渠道和個人精力都是有限的, 他們只能侷限在某個小區, 最牛逼的中介也就是一個城市的人脈, 可我國那麼多城市, 16億人, 資料可觀啊。”

張朝這野心, 挺大啊。

不過軟體、伺服器架構和融資都還算簡單, 這些都是第一步,後續的運營才是最困難的地方。

一個產品做出來, 投入市場, 如何獲取盈利, 這是最終目的、也是最難的關卡。

盛明安想了想,沒有詢問張朝的後續想法,他不打算摻和。

不過下一刻目光定在張朝滑過的一個500人科研大群, 當即來了興趣, 他抬手就問:“這是什麼科研群?”

張朝看過去:“哦,什麼都有。”

盛明安:“?”

張朝:“物理、數學、化學、醫學, 什麼科目都有,科大、水木、金大……國內985、211的重本學生,最低檔也是個碩士,還得發表過一兩篇sci, 有過獨立完成專案經驗的,有時候想掙點外快就會聯絡我,哪些研究所需要短期熟手、哪些科研公司外包專案,我就幫他們接頭。而且人多,缺人手還能迅速組隊。”

厲害。盛明安在心裡感嘆,他以為張朝目前還處於小打小鬧的階段,誰料他手裡的人脈竟然已經這麼廣!

而且都是質量很高的高知人才!

要知道企業外包專案一般都交給國內知名高校教授或熟悉的團隊,張朝能被這麼多企業信任,足見其能力有多強。

盛明安誇張朝厲害,張朝反而不好意思:“沒有那麼厲害,其實外包都是些零零碎碎的工作,比如程式外包就是幫忙查錯補漏找bug。”

盛明安心念一動,“你能幫我留意一些人嗎?”

張朝:“盛神您想外包?”

盛明安:“我想組個科研團隊。”

他心想著手裡總得有個好使喚的科研團隊,比起加入研究所做事會更靈活方便,因為他不知道黑科技什麼時候會突然釋出新的通關關卡、內容又會涉及到什麼樣的科學大工程。

而科研項目勢必要先申請,還可能被打回,不予透過。

想想實在麻煩,還不如有一支領薪水的團隊為自己打工。

張朝:“沒問題!您說您的條件。”

盛明安快速說完他的條件,然後問:“可以嗎?”

“……”張朝犯難:“盛神,您要求太高了。至少一篇《自然》或《科學》一作,至少跟過一個科研大專案,門檻還是博士,這個條件隨便哪項挑出來放求職市場都是被瘋搶的大神。”

盛明安也知道他標準高,不過他不會降低標準。

“不著急,你慢慢找,幫我留意人就行。”

他的資歷、家產和學歷都還不夠吸引人,所以只是讓張朝幫忙留意人才,不是說今年之內必須完成。

張朝:“那行。有合適人選,我介紹你們認識。”

盛明安:“多謝。”

張朝挺客氣的表示沒什麼,盛明安笑了笑,繼續專案收尾,全神貫注的投入後,效率飛快,當晚就結束了專案並開始寫總結報告,檢查兩遍,無誤後發送到潘教授的郵箱。

潘教授檢查了專案的完成度以及報告,給予他們全優透過的評價。

“上次我說的新能源研發團隊已經回覆我傳送的郵件,做好了相關的工作調配,就看你什麼時候赴任。”

“我什麼時間都可以。”

“那就這兩天?”

“好。”

事情就這麼簡單定下。兩天後,盛明安隨潘教授出發前往蘇省海陵市一家名為黑金能源科技的公司。

石墨烯別稱‘黑金’,即比黃金更珍貴。

這家能源科技公司在市面上主要是研發清潔能源以及未來的新能源材料,以‘黑金’為名,可見它的研發方向主要是石墨這一塊。

石墨烯新能源電池、石墨烯超導、石墨烯晶片……等等都是近幾年來能源和材料這塊的流行概念,普及全球,很受歡迎。

黑金能源科技老總姓丁,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

丁總和潘教授是多年好友,潘教授的團隊都曾經做過黑金能源科技幾個勢頭不錯的專案,所以潘教授推薦一個學生過來,丁總沒怎麼猶豫就給了這個人情。

當他發現這學生名字叫盛明安,物理學術界內冉冉升起的新星,跟撿了寶似的高興。

黑金能源科技公司。

丁總親自到門口接見潘教授:“潘老,您可來了!我前幾個月剛得到一塊白毫銀針的茶餅,一直珍藏著就等您這樣的知音品它。”

潘教授很喜歡喝茶,一聽是白毫銀針茶餅,登時就來了興趣。

“等等——”潘教授停下,轉身招手:“明安,過來。”

盛明安上前,潘教授對丁總介紹了他:“我帶來的學生,先跟團隊熟悉一下。”

丁總伸手:“盛神!如雷貫耳啊!別說是物理界、學術界了,您在我們這些科技公司裡也是聞名遐邇!”

他語氣裡滿滿都是真誠的感嘆,沒有絲毫作假,發自真心。

盛明安不知道,可丁總清楚得很,那什麼量子糾錯、超短鐳射跟他們關係不大、利益不是直接掛鉤的,可光刻機不同!

光刻機帶來的利益時肉眼可見、財源滾滾而來!

業內不知道多少人羨慕死藍河科技的幸運,要知道藍河科技在盛明安入駐前只有一個‘革芯’專案拿得出手,還被鴻芯打壓得很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盛明安進藍河科技,接手‘革芯’研發一年多,光刻機樣機搞出來了,直接打破歐美半導體行業的霸權局面,為華國爭光不說,藍河科技的股票跟坐火箭一樣飛速上漲。

估摸過不了幾年,藍河科技就會成為國內半導體龍頭老大,未來超過高通、英特爾、ibm也說不定。

總而言之,丁總羨慕得眼睛都紅了。

所以得知潘教授推薦的學生就是盛明安之後,丁總無比慶幸他不顧公司內其他人的阻撓,堅持給潘教授這個人情。

盛明安加入石墨烯研發團隊,說不定全球第一個實現產業化生產石墨烯技術的公司就是他的黑金科技!

盛明安回握丁總的手:“您好,您謬讚了。”

丁總:“一點都不謬讚!一點都不!哦對,去見團隊,您二位跟我來,我們的研發團隊在樓上,負責攻克石墨烯規格製備技術的團隊剛好也都在。”

他一邊熱情介紹一邊腳步飛快向前走,生怕盛明安和潘教授反悔跑路似的。

三人來到十樓一個約莫兩百平左右的空間。空間分別被規劃成實驗室、材料室、休息區、茶水間……等等,實驗室內一塵不染,實驗器材一應俱全,四個穿著白大褂的研究人員正在嘗試新的石墨烯製備技術。

丁總將他們都喊出來,一一作了介紹。

帶頭的人是個三十來歲的美麗女人,叫陸音。她身後三個團員則都是男人,最年輕也有25、6。

陸音:“盛明安?我知道你,大神、物理天才。”她頗為爽朗的笑了幾聲,落落大方的說:“歡迎你加入我的團隊。”

盛明安點點頭,作自我介紹,完了就看向陸音身後的實驗室:“你們在做石墨烯的機械剝離?”

機械剝離是提取石墨烯的最簡單方式之一,製作簡單但產量極低,所以很多企業都不會選擇這種方式進行石墨烯提取。

“是。我們考慮使用行星式球磨法和立式攪拌研磨法這兩種機械球磨法製備石墨烯,製備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就是我們目前正在嘗試攻破的。”

製備石墨烯有機械剝離、氧化還原、化學氣相沉積法(cvd)等,陸音從機械剝離法入手,考慮用兩種球磨法製備,但過程裡遇到的一些技術缺陷還在攻陷中。

“現在就讓我看沒關係嗎?”盛明安問。

陸音:“沒事,現在開始你就是我們的團隊成員了。正好你剛來,說不定靈光一閃就幫到了我們。”

盛明安喜歡跟坦誠的人打交道,於是答應邀約,向前兩步,突然想到潘教授還在便回頭:“教授……?”

潘教授:“忙去吧。”

盛明安應聲,便迅速和陸音團隊就石墨烯提取技術進行交流,而潘教授則跟著丁總到樓上敘舊去了。

經過幾天相處,盛明安弄清楚黑金科技實驗室的結構、團隊每個人的能力以及最主要的研發專案進行到了哪一個步驟。

掌握基本情況後,盛明安很快融入團隊,只是一開始跟著陸音的方案走,而不是盛氣凌人的爭奪主導權,或是更改黑金一直以來的科研方案。

雖然以他的名氣要求研究團隊放棄手中研發到一半的方案改而跟隨他,黑金科技一定會答應,但盛明安不打算這麼做,因為他瞭解科研方案進行到一半所耗費的精力、人力和財力。

另一個原因則是他也想知道陸音的機械剝離方案有沒有可能實現石墨烯的大規模生產。

時間的腳步悄然來到了2月份,初春,空氣溼潤,綠芽悄然冒頭。

黑金科技,石墨烯大尺寸製備研發團隊實驗室。

陸音緊張的盯著pfc3d軟體模擬的研磨裝置,等待結果出來。

石墨烯機械剝離法之一的研磨法,基本步驟是選用分散劑分散石墨,得出最佳濃度的石墨烯,再選用研磨裝置進行製備。

其中涉及到三個重要的工藝引數即分散劑、磨球直徑和攪拌轉速。

簡單點來說就是一個不斷溶化石墨獲得單層石墨的過程,先進行溶化,獲得幾位數的石墨疊層,此時的石墨疊層、即片與片之間的範德華力強到無法用任何分散劑溶化。

於是進入下一個步驟,利用磨球裝置中的磨球磨斷石墨片和石墨片之間緊緊相連的範德華力,透過力、磨球直徑、能量等資料計算出磨球直徑引數,最後利用軟件模擬出轉速,並驗證。

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模擬、實物實驗,他們已經確定最佳分散劑和磨球直徑這兩個引數,就等待轉速這個引數的驗證。

盛明安單手放在白大褂的兜裡,左手捏著一支鋼筆,拇指頂住筆帽邊沿,‘咔噠’、‘啪嗒’,筆蓋被推出、推回閉合的聲音。

臉上沒什麼表情,眼睛直直盯著螢幕。

陸音忍不住問:“明安,你覺得我們會成功嗎?”

盛明安:“我不知道。”

陸音:“你總領團隊研發光源技術,在驗收的那一刻不緊張嗎?心裡沒數碼?”

盛明安:“說不緊張那就是騙人了。統領整個科研項目,心裡肯定有數,但是有數和結果是否成功不能相提並論。就算我心裡百分百有數,結果也有可能失敗,因為總有不可預料的意外發生。”

陸音:“你通常怎麼處理意外狀況?”

盛明安:“接受,查錯,重新開始。”他搖搖頭:“科研沒有時間讓你自怨自艾,心態敏感不適合科研。”

搞學術就是要嚴謹理智,感情細膩、心態脆弱可是承受不起一次次失敗的打擊。科研就一個字概括,‘趕’。趕時間、趕精力、趕金錢,所以沒時間浪費的。

陸音瞥了眼盛明安,見他果然淡定,不露聲色,不由佩服他年紀小小就比入行十幾年的自己還寵辱不驚、鎮定自若,就這份心力,以後肯定是物理界大牛!

“你說的對。不過我還是希望結果順利,大家能過個好年。”

“陸工,資料跑出來了!”團隊成員喊道,“等等——出了問題,引數有誤,模型坍塌!陸工,您快來看看!”

陸音趕緊快步上前看,緊急情況透過團隊成員口述,坍縮之勢向無可挽救的方向傾斜,眾人束手無策。

盛明安將鋼筆別回口袋,仰頭看向光屏,十幾天辛苦付出的成果因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引數瞬間土崩瓦解。

團隊成員如喪考妣。

陸音振作精神,鼓勵眾人,但是下午就被丁總喊上樓開會。

說是開會,實則批評。

畢竟科研燒錢,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會讓企業領導層失望,重新評估團隊和專案是否有必要再進行下去。

陸音從領導層那邊下來後,臉上愁雲密佈,傍晚便對著團隊宣佈了一個壞消息:“因為我們遲遲交不出滿意的成果,公司決定砍掉我們團隊研發資金60%。”

話還沒說完,團隊成員已經哀嚎:“本來經費就一縮再縮,扣扣搜搜根本不夠用,現在又砍6成,還搞什麼搞?!”

“就是啊!陸工,您不能勸勸丁總?”

“黑金科技就是生產石墨烯衍生材料研發產品,丁總現在不支援石墨烯製備技術,難道要向國外購買?”

陸音臉色很難看:“還有更壞的訊息,如果我們不能用這剩下的40%資金研發出成果,整個團隊原地解散。因為人家已經找了一支新的研發團隊,領隊是蘇省金大成名已久的教授。”

“!!靠!丁總卸磨殺驢太狠了吧!”

“這……好歹我們在黑金科技幹了四五年,沒功勞也有苦勞,何況我們還為黑金科技研發出2釐米規格的石墨烯!”

“我們找丁總要個說法?”

陸音嘆氣,頭疼得不行,無意間瞥見一臉平靜的盛明安,彷彿遊離於世間之外,,思及他的天賦和才能,不由心念一動,主動開口:“明安,你有沒有什麼方案……或者思路針對大規模製備石墨烯的專案?”

“嗯?”盛明安愣了兩秒,回神說道:“是有一個方案,你要聽嗎?”

陸音不敢置信的瞪著他,小心翼翼:“敢問您這方案準備多久了?”

“幾個月了。”

“!!”陸音:“是不是我沒問,你就沒打算說?”

盛明安慢吞吞:“不是,我本來打算這兩天找個時間提建議……”

“不用找時間了,就現在,我有空。”陸音迅速打斷他的話。

盛明安抬起眼皮:“你之前的方案?”

陸音搖搖頭,無奈的說道:“我其實知道那個方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