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黑科技進修手冊最新章節列表 > 88、山巍[20]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8、山巍[20]

黑金科技和牛銳智在材料物理界聲名鵲起時, 盛明安的團隊完全沉浸忙碌的實驗資料採集中,對此一無所覺。

三個月過去,實驗室已經採集到龐大浩瀚的資料和影象, 足夠專案進入下一個建模仿真的階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天,陸音、孫誠和方左三人準時到達實驗室。

盛明安回頭看他們一眼:“焦宇國沒來?”

陸音和孫誠看向方左, 後者說:“他不幹了。”

陸音驚訝:“焦宇國找到比我們實驗室還好的下家了?”

盛明安開出的工資、津貼和福利超過國內一大半的實驗室,否則滿腹牢騷的焦宇國不會老實幹三四個月。

現在他跑了, 估計找到更好的下家, 陸音好奇是哪家。

方左:“黑金科技。”

陸音:“黑金科技的福利制度是好一點, 但壓力是我們的兩倍。”

方左:“黑金科技有牛教授, 他是國內石墨烯材料研發的大佬, 前段時間發表一篇石墨烯大規模製備的論文, 提出全新的方法, 被材料物理界視為最有希望實現石墨烯自由的技術方案。”

盛明安聞言有了點興趣:“是什麼方案?”

方左:“磁分散電弧等離子體宏觀製備石墨烯。”

“……”盛明安陷入詭異的沉默。

陸音表情也有點古怪,孫誠則驚道:“不就跟我們的實驗思路相撞了嗎?”

方左:“對。焦宇國脫口而出, 我也才知道他看中黑金科技這個專案的發展潛力所以跳槽。盛工, 需要報警嗎?焦宇國洩露我們的實驗資料怎麼辦?”

盛明安搖頭:“不用報警。”

孫誠不忿:“就這麼放任焦宇國帶著我們的實驗資料投靠牛銳智?明明牛銳智竊取盛工您草稿本裡的方案, 改編一下,投稿刊登就變成他的sci一作,難道您不擔心牛銳智利用焦宇國帶去的資料改進方案, 提前攻克技術、霸佔成果?”

且不提方左多麼震驚他以為的材料物理大佬牛銳智居然竊取了盛明安的方案, 陸音也表現出些許擔憂:“畢竟是國家院士評選的熱門候選人,不能小看牛銳智。如果他從焦宇國帶去的資料裡看出些什麼, 以他的團隊的能力,趕過我們先一步發表成果不是沒可能。”

盛明安衝他們笑了笑,還是氣定神閒的態度:“牛銳智猜不到。放心吧,不用太擔心他們。”

見盛明安不說原因, 語氣篤定,陸音等人半信半疑,但也只能選擇聽從他的安排,準備專案的下個階段,即對磁作用電弧等離子體進行二維數值模擬。

盛明安開啟軟體f露ent,這是一款商用軟體,數值先進、物理模型豐富,關於航公航天設計、渦輪設計等都可以應用該軟件,而他此前已經利用軟件開發了一套計算程式。

計算程式可模擬熱電弧傳熱與流動,接下來便在軟體的這套計算程式中建立不同條件下的磁作用電弧等離子體二維數值模擬。

孫誠看不太懂,方左隨盛明安的操作逐漸深入而流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陸音猜他大概看出來了,心想方左平時看起來木訥呆板,實際比焦宇國聰明。

盛明安調出採集的圖片和收集的資料,一目十行瀏覽過去,從萬千資料和琳琅滿目的圖片中快速調取出他所需要的資料。

顯示屏閃過一張圖片,圖片裝置呈圓桌狀,桌上鑲嵌無數電路和方塊狀的鐵塊,乍一看像鱗次櫛比的城市。旁邊並行另一張圖片,濃黑底色,一團煙狀的白雲。

前一張照片是多電極電弧試驗裝置,後一張照片則是該裝置的放電圖片。

方左記得兩張圖片都是他採集的資料,電弧放電裝置很多種,盛明安讓團隊一一試驗所有的電弧放電裝置並收集資料,從中分析裝置涉及的技術缺點和優點。

看著資料從眼前飛速掠過而沒有被盛明安採用,方左忍不住問:“盛工,這些資料都沒用嗎?”

他們忙活了三四個月才收集下來的資料如果沒有用,盛明安為什麼還讓他們不停的實驗?

盛明安:“沒用。”頓了頓,他解釋道:“這些電弧手段都是透過放電獲取大體積等離子體,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電弧等離子體均勻性的問題。我們需要找出一種能夠解決或削弱熱電弧本身的自收縮效應的技術,我只是想根據資料排列出合適的磁場。”

“磁場和電流相互影響,瞭解磁場後,我就可以設計一個外磁場控制電流的分佈,進而影響電弧的傳熱和流動。”

等於控制等離子體的流動,獲得夢寐以求的均勻分布的等離子體。

方左聽著盛明安的解釋陷入沉思,半晌後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是裝置!!”

盛明安垂眸,繼續操作。陸音則笑了。孫誠茫然詢問‘方左你明白什麼?什麼裝置?你說電弧裝置嗎?’

方左神色激動:“研發一款磁電弧產生大體積、均勻分布的等離子體裝置,透過控制磁場影響電弧放電的流動獲得等離子體。在提前設定好的資料操控下,想要什麼體積、怎樣精準均勻分布的等離子體都在一個裝置內部發生反應,將難以掌控的等離子體變成人為可控!”

孫誠還是有點懵:“什麼?”

方左深吸一口氣,平復激動的心情說道:“簡單點來說,直接操控等離子體合成石墨烯。石墨烯製備的制約是穩定,石墨烯不夠平穩、不夠穩定,技術制約大面積石墨烯的獲取,但現在有一種裝置有可能實現等離子體合成穩定和大面積的石墨烯,如果再對裝置進行最佳化,產業化生產石墨烯不再只是設想。”

再簡單點來說,一旦盛明安設計出該裝置並驗收透過,投入使用,產業化石墨烯生產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孫誠倒吸一口氣:“臥槽,給盛工跪了。”

盛明安:“不用跪太早,等模擬模擬透過再說。”

已經明白實驗最終方案的方左幾人紛紛上前,佇立在盛明安旁邊協助他抽調資料。

盛明安喊陸音幾人過來就是信任他們的意思,因此沒有藏私,遇到某些難點便主動開口:“放電過程產生高溫灼燒裝置,但是看到這些實驗研究資料了嗎?”

滑鼠指著顯示屏閃現的資料,盛明安說道:“孫誠,我記得這是你負責的專案。”

孫誠挺直腰板:“是。”

盛明安:“你從研究中看出什麼?”

孫誠:“弧根旋轉速度的增加可以減小電極損耗,提高電極壽命。”

盛明安:“根據這句話進行實驗設計和測量,計算出銅電極的灼燒率近似反比於氮電弧的旋轉速度。”

“!”方左趕緊記下來,這是很重要的結論。

孫誠嘴巴微張,沒料到他的研究結論還能衍生出其他資料等式。

“電弧的旋轉速度是影響電弧的關鍵因素之一,它可以由歷屆科研資料得出的經驗公式算出……”

盛明安緩聲述說,用最簡單易懂的話語描述實驗的思路、資料、公式和結論,善於運用生動的比喻,令人一聽便懂、一點即明。

三四個月來每天重複的枯燥實驗、不重複的實驗內容,或是複製物理界石墨烯研究歷史的經典實驗案例,或是佈置課題由團隊設計、合作和製造,所有獲取的資料此刻都在盛明安手掌底下的硬碟裡儲存。

解決資料調配後就是實驗裝置的設計,剖析等離子發生器的結構,包括等離子體發生器、電源、水冷單元、電弧電流電壓資料採集單元、高速d攝影、面陣列id攝影單元等。

首先是等離子體發生器的設計。

“發生器由石墨陽極和陰極構成,陽極呈管狀,陰極呈棒狀,採用徑向進氣減輕電極燒蝕……”

軟體中出現發生器的橫切面、正面結構設計圖,接下來根據磁場強度分佈繼續試驗裝置的設計,每個單元結構在幾人的見證下一點點建立、成形。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從早上到中午、到下午,太陽下山,夜幕降臨,實驗室的燈光亮起,沒人挪動腳步,直到飢腸轆轆,不得不停止進度。

盛明安宣佈明天再繼續,都先回去休息。

他也累了。

一整天沒吃飯、沒休息,瘋狂消耗腦力,一旦離開實驗室,疲乏如山傾倒向他壓過來。

盛明安回房後簡單吃了點東西填飽肚子就沉沉睡去,連陳驚璆的留言都沒有回覆。

第二天醒來,梳洗一遍後,腦子清醒,盛明安挑著回覆陳驚璆的留言便向實驗室走去,剛到門口就看見陸音他們三人。

三人比他早到,一見盛明安便齊齊打招呼:“盛工。”

他們比盛明安更期待成品。

盛明安話不多說,繼續模擬建模的設計。

又是一天過去,錯誤不少,但是維持在可控制的範圍內,而他們始終保持高強度的工作量,一直到第四天才迎來建模最終成品。

偌大的實驗室內空蕩蕩,僅有四個身影站立在各個裝置前面緊盯軟體中正在建立的各個模型資料。

有時候他們會在各個裝置間來回穿梭,手裡拿著筆記本和圓珠筆不時記錄。

此時,盛明安面前的顯示屏合成磁控電弧裝置的模型。

方左駐足,目光炯炯地盯著盛明安面前的顯示屏。陸音快步上前,孫誠緊隨其後。

模型雖建立但不能算成功,還需要在該模型裡模擬實驗,與計算數值相符合才算成功。

根據數值模型的假定、計算域、控制方程等計算出數值,輸入模型中進行模擬,控制磁控電弧等離子體的溫度、速度、大氣壓、電流密度分佈,控制外磁場……

一步一步下來,盛明安有條不紊的完成測試,得出符合結果的圖形。

圖形與他們此前的計算幾乎重疊,資料相近,差錯不大。

方左三人放慢呼吸,唯恐驚擾盛明安,打斷他的思路。

顯示屏不斷閃爍的曲線描繪出無比美麗的數學圖形,這些圖形看上去不起眼,安靜的出現在螢幕上、無聲地消失,藏匿在硬碟裡,彷彿沒什麼作用。

實際上它們充滿力量,堪與雷霆海嘯相比。

一旦它們被測試通過、被應用於實際裝置,便可輕而易舉製備出石墨烯,完成石墨烯的產業化製備,促進新材料的誕生,為世界迎來一次材料革命。

最後一刻,顯示屏突然關閉,陷入黑暗。

實驗室靜得只剩下裝置的蜂鳴。

方左吞嚥口水,喉嚨乾燥焦灼:“盛工,模型測試通過了嗎?”

電腦黑屏的瞬間,盛明安腦子裡閃過黑科技程式熟悉的機械聲音:【恭喜宿主完成石墨烯產業化使用的初階段。】

一瞬間,腦子空白,盛明安感知不到自身存在,聽不見方左等人的詢問,心中閃過‘黑科技程式這回的上線時間太快了’、‘看來模型測試成功了’、‘初階段?模型測試是初階段,製造出裝置應該就是中階段,最高階段估計是石墨烯材料革命’。

“盛工?盛工!”

盛明安回過神,垂眸,收回停在鍵盤上空的手,抬頭看著顯示屏裡的團隊倒影說道:“先下載專利註冊的相關資料,不過這回我們得申請國際專利註冊。對了——”

“我不介意你們拿之前的實驗資料水論文,但最好等專利下來之後。最後,恭喜我們實驗室完成石墨烯產業化生產專案的初階段。”

“——”

先是沉默,然後是尖叫、歡呼和擁抱。

儘管科研是一條艱辛、枯燥,註定孤獨修行的道路,但成功的果實被摘下那一刻的喜悅永恆不變。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評論還是發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