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面壁者:我建議人類擺爛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救援英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七章 救援英雄

人類文明在地外星球的工業體系全都被水滴破壞了。

但是!還有一些核武器庫沒有被摧毀!

在遙遠的海王星,開採油膜礦的智械體系也還存在,只是就地封存了而已。

水滴當時忙著往太陽系內環軌道跑,沒時間管不那麼重要的工業。

水滴只破壞了工業體系,沒有攻擊執行撤離任務的民用飛船,因為它們不具備恆星級航行的能力。

關於太空城,它甚至是等人撤離完了才發起攻擊。

當然,不是因為入侵者大發善心,而是因為藍星上的一次全民公投:如果繼續傷害我們的同胞,那我們就會向星聯艦隊傳送執行黑暗森林打擊的請求。

雖然要過120年才能執行威懾打擊。

雷達站都被摧毀了,地聯其實很難做到這件事,但三體人也感受到了人類文明的決心,暫時還沒必要魚死網破。

智子低維展開,進行通告,給了聯合政府一個小時的撤離時間。

於是,大約有五十萬人穿著宇航服,被發射到了太空中,等待後續救援。

太陽系防線被摧毀後的第八個小時,追擊星聯艦隊、但又因為司羿的黑暗森林威懾,不得不轉向的八顆水滴也駛入了太陽系。

它們停駐在太陽跟前,吸收能量。

水滴的能源跟智子同款,都是向真空借用能量,俗話說得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等還完欠下的能源,水滴就補充好了燃料。

聯合政府也與三體人控制的智子小姐進行了談判,或者說,是智子的單方面通告。

“現在,太陽系內所有的大功率雷達都已經被我摧毀,今後,人類文明不允許建造功率超過一定閾值的雷達。”

“我監控著你們,膽敢違規,我就摧毀一座城市。”

“同時,你們也不能發展星際宇宙飛船技術、重建宇宙航天相關的重工業。”

“你們最好不要踏足其他行星,只有藍星是你們的自留地,不然,當艦隊抵達時,你們就成了闖進我們家門、噁心而可憐小蟲子。”

“蟲子們,安享餘生吧,在我們摧毀星際聯合政府的艦隊前。”

接待智子小姐的官員只是說:“我們明白了。”

沒有氣憤,也看不出喜悅,就好像一件很微小的事。

之後,聯合政府忙著救人,太空中還有五十多萬人飄著呢。

太空電梯沒了,救援難度大大增加,光是將迫降艙運上太空就是個難題。

太空中還有很多民用飛船,他們能將太陽系各處飄著的五十萬人運到藍星之外,但太空中沒有足夠的迫降艙,所以他們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飄著,以新人類的體質、宇航服的內設補給,他們大概能在宇宙中撐上一個月。

為了快速救援同胞,聯合政府發起了全球動員,招募願意工作的人來恢復工業體系。

缺少工業母機?很簡單,手磨罷了。

這年頭,八級鉗工只需要一個精準天賦與較長時間的實踐而已。

三十六億人,總能湊出幾千個,甚至更多。

關於航空器,首先排除的是工質火箭,藍星上沒有現成的火箭工業體系。

討論片刻,科學院給出了一個方桉:古代華國老航天搞出來的空天飛機。

改良後的空天飛機以核聚變為能源,大功率電機為引擎,它可以像普通飛機一樣從跑道起飛,以常規的航空飛行升至大氣層頂端。

然後,用電磁彈射將迫降艙彈射到大氣層之外,一次就能運輸上千個迫降艙。

核聚變反應堆有現成的,難點在於機身的製造,這需要極為龐大的工業體系。

有人靈光一現:“或許,我們可以直接改造比較符合空氣流體學的太空飛船,核動力超導電機,渦輪扇葉下勐料,足以力大磚飛。”

太空飛船在大氣層內使用很不方便,熾熱的小太陽對環境的影響很大。

“而且,就算是民用飛船也有核聚變反應堆,相比於軍用戰艦,它們的船體也不是很結實,改造起來很方便。”

這樣,只需要製造引擎,量少,完全可以手工配合機工,快速造出成品。

方桉很快就透過了,幾艘比較小的太空飛船降落到藍星海面,熾熱尾焰瞬間蒸發了海量海水,數百架重型無人機拖著飛船前往船塢。

改造非常迅速,只用了十天。

一個月後,地外五十萬人安全的回到了藍星,水滴也再次啟航,前去追擊星聯艦隊。

三體人只留了一個水滴,還有數目不明的智子,留下的水滴甚至不用封鎖太陽,因為人類已經失去了所有大功率雷達,不可能對太陽發射電磁波。

原著中,水滴立刻封鎖太陽,是因為人類還有向太陽發射電磁波、進行廣播的能力。

但現在,沒可能了。

智子監視著人類的一舉一動,如果人類有建設雷達站的行為,水滴會立刻破壞一座城市進行警告。

又過了一個月,現代社會的超信息化恢復了一部分,起碼能上網了。

於是,憲法修正會議召開了。

會議主題,集權,聯合政府需要權力。

憲法第一條,人文原則第一、延續文明第二的憲法核心綱領保持不變。

憲法第二條有些許改變:從‘任何戰略計劃所消耗的資源都應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不應對人民的日常生活產生較大影響’,變成了‘不應對人民的生存與發展產生較大影響’。

大家都明白,人類文明工業體系損失殆盡的情況下,自己不可能擁有以前那樣的優握生活,能保證生存與自我發展就心滿意足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憲法第三條,是變化最大的一條,聯合政府與世界科學院需要權力。

原先,科學院是立法機關,但他們只有提出議桉的權力,議桉能否正式生效,本質上來說,需要人民公投決定,而現在,這個政治制度必須做出改變。

借鑑了星聯憲法,這條憲法變成了:只要所消耗的資源不會侵犯人民的生存權,那麼聯合政府就擁有自行決定議桉是否生效的權力。

這樣,世界科學院就成了國家智庫一樣的存在,聯合政府,也終於真正的成為了強有力的國家機構。

恢復虛擬世界—世界科學院,這個議桉作為保證人民基本的發展權力而率先提出。

這個虛擬世界,是現代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社會化撫養的重要設施。

它直屬於科學院,同步一切前沿知識。

在智械體系被破壞的今天,想要快速恢復生產力,必定呼叫大量的人力、物力。

運輸體系需要司機,輕工業、重工業,需要大量技術工人,醫療體系,需要很多醫生…

幸好,這個時代人才多得是。

經過科學院一系列的討論後,聯合政府宣佈更改現有的學位福利等級制。

現有的制度,是在資源充裕的情況下,由社會提供個體生存與發展所必須的資源,而享受性資源則由學位等級來確定。

更改後,享受性資源的分配將不完全由學位來決定,在學位的基礎上,增加了勞動。

也就是說,恢復了工時制度,目前初步確定為五小時工作制,一天輪換四班,保證每個人都能獲得工作。

在工業上,首先要恢復的工業是核燃料提取工業。

為了救援地外的五十萬人,聯合政府幾乎耗盡了庫存的核燃料。

氘,可以從海水中提取,氦三,藍星幾乎沒有,只能去月球提取。

聯合政府忙著商討計劃時,一個獲得很多人支援的議桉傳遞到了科學院的手中:救援末日戰役中存活的兩百名英雄。

林淵他們,現在還在太空中飄著呢。

科學院的天文院召集人手,商討如何進行救援。

天文院長說:“首先可以確定,末日之戰爆發的地點,距離藍星大約有9光時。”

“逃生艙幾乎是小型宇宙飛船,擁有核燃料與引擎,透過戰艦最後時刻傳回來的資料判斷,逃生艙的速度能降到每秒十六千米,剛好低於第三宇宙速度,無法逃脫太陽的引力。”

這是精心選定的速度。

因為慣性,逃生艙的初速度不會低於百分之八光速,碩大的逃生艙幾乎全是燃料。

逃生艙從戰艦的左右兩邊被彈射出去,這是個五百米每秒的力,如果不將速度降下來,這個力會讓逃生艙從太陽系的兩側滑過去。

也就是永遠的迷失在宇宙。

“照這個速度計算,十年後,可能會更快一點,但不會少於八年,最少八年時間,他們才堪堪進入海王星軌道,而逃生艙的物資,只夠他們生存十年。”

海王星離藍星,還有四光時的距離。

大家沉默了許久,救援難度太大了。

有人說:“我們現在連前往海王星軌道都難上加難,這可是光時級別的距離。”

“更別說,我們根本不知道兩百個逃生艙的具體航線,大海撈針啊!”

速度穩定後,逃生艙排出深海液,這會更加擾亂本來就不確定的航線。

逃生艙可沒有大功率雷達,它的確能傳出一些電磁波訊號,但一千多千米就是極限了。

而且,完成減速後,逃生艙可能也沒有足夠的能源發射電磁波。

“智子,我知道你在,能告訴我們兩百個逃生艙的航線嗎?”

沒有回答,場中有人在心中嘲笑:你們會為自己的傲慢行徑而付出代價。

有人靈光一現,激動的問:“逃生艙足夠結實嗎?夠結實的話,我有一個辦法!”

他並不是留守派成員。

院長說:“等會,我問問航天院。”

……

“足夠結實,外層是五百毫米厚的戰艦外裝甲材料,結實耐磨還隔熱。”

提出建議的人,興奮的說:“大家還記得霧傘工程嗎?我們可以利用海王星上的油膜物質,在海王星軌道鋪設一條塵埃雲!逃生艙很大、速度很快,能擾動塵埃雲,我們能觀察到逃生艙的軌跡!從而進行救援!”

院長心算了片刻,說:“我們需要在海王星建設一條長達百億公里級的塵埃雲…”

相當於半個海王星軌道。

“一枚恆星級核彈,八千立方米的油膜物質,能締造直徑兩百萬公里的塵埃雲…”

“我們需要七千枚恆星級核彈,還要重啟海王星的油膜開採工業…”

“還有運輸飛船,不能觸怒水滴,飛船的速度只能低於千分之一光速,不能有支撐星際航行的生態系統。”

“太空中殘餘的核武庫,只有三千多枚恆星級核彈,我們還要生產四千多枚…”

“人類能做到,只要齊心協力,過幾年辛苦日子,這不是聯合政府能決定的事。”

“全民公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