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歐皇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21章 蛟皮的用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21章 蛟皮的用途

日本戰國時期最受歡迎的武器裝備是什麼?不是武士刀,而是鎧甲,防護力高的鎧甲。因為好的鎧甲,可以保證戰士在作戰中輕易不會被殺死,等於多條命。而華夏古代也一直嚴禁民間擁有鎧甲,但不禁刀劍。因為,在冷兵器戰爭中,鎧甲的意義要大過兵器。就連努爾哈赤發動起義,也要依賴祖上留傳下來的13副鎧甲,而不是13把刀,也不是13匹馬。

穿上鎧甲的勇士,可以無所畏懼地衝入敵陣廝殺。要是穿件t恤衫,你衝一個試試?滿清之所以能起來,和重視鎧甲是分不開的。雖然馬林不覺得清朝好,但不可否認的是,清朝的棉甲質量真心不錯,而且美觀。和清朝醜陋無比的常服相比,八旗鎧甲的確很帥。當然,清朝鎧甲本就學自明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很不幸,因為日本大名們太窮,做不起高階的鎧甲,所以,戰國早期,很多武士鎧甲都是用竹子和木片做的樣子貨。這玩意,啥都抵擋不了,只能用來裝逼。

只有貴族穿的大鎧,才有比較高的防護力。但即使是貴族穿的大鎧,也是皮革和鐵片互相疊加混編的,就沒有純粹的鐵甲。主要是,日本缺鐵。還有就是日本人的身材穿不動純鐵甲……

前面說過,因為日本禁止吃肉,導致日本人身材普遍矮小。超過1米5就算不矮,超過1米6就算偉男子。這身高,也就相當於後世小學五六年級的水平。要是讓他們穿上明軍那種重達幾十斤的扎甲,估計都跑不動。

所以,馬林有心想賣一批歐洲鎧甲給佐渡島的羽茂家,但現成的歐洲鎧甲羽茂家的武士估計也穿不動。而且,尺碼太大……

不得已,馬林只能安排工匠特製一批鎧甲供應給羽茂家了。為此,馬林專門召集了上百名擅長製作皮甲的工匠聚集在一起,為羽茂家的武士專門打造鎧甲。

按照這個年代的日本人的身高,馬林特地讓人製作了一批適合1米5到1米6出頭的男子穿的小號皮甲。此外,還讓他們在胸前等要害部分,釘上一批鐵甲片。如此,就能得到日本最高級的大鎧的防護能力。

至於用什麼材料,馬林先排除了最高級的犀牛皮。那玩意兒,北海國軍隊都緊缺的。然後,就是牛皮了。這玩意馬林倒是不缺,畢竟,北海國每年都要從克里米亞汗國進口上萬頭牛,並殺掉幾千頭,牛皮自然不缺。

但牛皮的用途也非常廣,不但製衣做鞋用得到,各種生活用品也需要大量牛皮,給羽茂家的鬼子武士做鎧甲,馬林有點不樂意。

於是,一名工匠提出為什麼不用鯊魚皮製作鎧甲呢?

“鯊魚皮!”馬林頓時眼前一亮。

北海國是有很多鯊魚皮的,這些鯊魚皮的來歷,和馬林大力推廣的捕鯨政策有關。

為什麼說和馬林制定的捕鯨政策有關呢?因為,在漁民們看來,鯨魚和鯊魚都是海洋中的霸主。不同的是,鯨魚比鯊魚要大得多。

但捕鯨是很危險的,因為,鯨魚力氣很大,很容易把捕鯨者的船隻拖翻了。因此,捕鯨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本領。

而鯊魚被漁民們看作小號的鯨魚,也成了被捕殺的物件。當然,漁民們並不是為了捕鯊而捕鯊。他們捕殺鯊魚,純粹是為了給捕鯨練技巧。畢竟,鯊魚的特點和鯨魚類似,都喜歡吃小魚。但鯊魚體型和力氣比鯨魚小多了,很適合捕鯨的新手們練手。

所以,鯊魚倒黴地被北海國的捕鯨船當成了鍛鍊新手的目標。而捕鯨船吸引鯊魚的手段非常簡單殺幾條魚,把魚血撒進海里……

聞到血腥味,鯊魚就會興奮地趕來。但迎接這些倒黴的鯊魚的,卻是捕鯨新手們的捕鯨槍……

雖然新手們技術不太過關,經常讓鯊魚逃脫,但長期下來,北海國的捕鯨船也用捕鯨手段捕殺了不少鯊魚。

不過,鯊魚肉很難吃。這主要是因為,鯊魚沒有泌尿器官,尿液都是在皮膚中滲透出來的。因此,鯊魚肉常年都泡在尿裡,自然味道難吃。

所以,大部分鯊魚肉都會被放棄,不會浪費鹽去醃製成鹹魚。但這樣扔掉又可惜,所以,北海國漁民會把鯊魚肉浸泡過後,烘烤曬乾,然後磨成鯊魚粉,作為養豬養牛的飼料添加劑。

但鯊魚的魚鰭和魚肝馬林都吩咐過要留下來的,畢竟,鯊魚翅可是著名的珍饈。而魚肝中提煉出的魚肝油,也是好東西。

至於鯊魚皮,漁民們也會留下來。因為,鯊魚皮有一個重要作用做刀鞘……

馬林記得,上輩子聽說過的乾隆寶刀,就是用鯊魚皮做刀鞘的。鯊魚皮非常粗糙堅硬,用來做皮具,手感很差,也不柔軟。

但是,其粗糙堅硬的特點,卻非常適合用來做刀鞘。畢竟,刀鞘不能太軟。而鯊魚皮粗糙的特點,正好能提供一定的阻力,防止刀劍隨便滑出刀鞘。

當然,鯊魚皮在華夏之所以被列為寶刀刀鞘的指定材質,除了其優秀的品質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鯊魚皮有一個很霸氣的別名蛟皮!蛟者,蛟龍也!而龍,是華夏最尊貴的神獸。那麼,被稱為蛟皮的鯊魚皮,自然身價水漲船高了。

另外就是,馬林的確聽說過,古代華夏人用犀牛皮和蛟皮做鎧甲的。馬林讓人拿來鯊魚皮一摸,果然強度超過牛皮。雖然很粗糙,但用來做鎧甲倒是合適。而且,這玩意除了做刀鞘也沒人要啊……

於是,馬林就下令讓這100位懂得製作皮甲的工匠,使用庫存的鯊魚皮,製作500件小號的皮甲,用來賣給羽茂家裝備武士,給他們對抗本間氏主家的信心。

別看日本也是漁業大國,也有捕鯨的傳統,也會捕鯊魚,但是,日本目前捕魚技術落後,既沒有專業的捕鯊網,也沒有專業的釣鯊鉤,也不會用捕鯨叉。因此,日本漁民很難捕獲到鯨魚或者鯊魚。所以,還無法形成產業。不像馬林的北海國,因為應用了捕鯨叉技術,不但可以獲得大量的鯨魚產品,也能得到不少鯊魚副產品。

就像鯊魚皮,之所以在華夏古代能成為珍貴皮革,就是因為古代缺乏科學的捕殺手段,導致鯊魚很難捕獲,自然就珍貴了。

但其實,在古代,因為沒有遍佈全世界的拖網漁船,大海里鯨魚和鯊魚非常多。只要有科學合理的手段,簡直捕殺不盡。

別說16世紀了,就是20世紀二戰結束後,日本人出海捕鯨,也獲得了極多的捕撈量。據說,二戰剛結束的時候,日本經濟崩潰,糧食極度匱乏。為了讓人民不至於餓死,當時的日本太上皇麥克阿瑟就教日本運用現代化的漁船和捕鯨技術,去世界各地海域捕殺鯨魚,以獲得大量的鯨肉……

就這樣,日本人靠著捕鯨,度過了二戰結束後最困難的歲月。但後來日本人捕鯨上癮,全世界都禁止捕鯨了,還在不停捕殺鯨魚。很明顯,捕鯨讓他們嚐到太多甜頭了……

但現在,這個甜頭,自然是擁有了成熟捕鯨技術的北海國獨家享有了。馬林已經準備了幾十個捕鯨船隊,準備捕殺足夠的鯨魚,以獲得大量的鯨肉、鯨油等重要物資。既然靠著捕鯨能讓二戰結束後六七千萬人口的日本渡過糧荒,馬林覺得,這些鯨肉,完全可以讓北海國這點人口獲得足夠的肉食。

而馬林這組建的幾十個捕鯨船隊,除了前幾個隊伍,其他隊伍都是從捕鯊魚開始練手的。因此,北海國鯊魚皮的存量很多。之前,一直都找不到鯊魚皮的用途,只能拿來做刀鞘。但現在,馬林忽然發覺鯊魚皮製作皮甲貌似也行啊……

這種鯊魚皮製作的皮甲,不但可以賣給日本戰國大名,而且,還能大量賣給大明朝。畢竟,鯊魚皮在明朝有個響亮無比的名字蛟皮……

而且,大明朝比日本還悲催。因為長期禁海,明朝漁民出海捕魚的機會都不多。所以,明朝鯊魚捕撈量非常感人。如此一來,鯊魚皮自然就成了稀罕物了。

要是馬林把多餘的鯊魚皮做成皮甲或者刀鞘拿到明朝去賣,光是“蛟皮”的大名,就很能唬人。如此一來,價格肯定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