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歐皇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42章 棚戶區改造和蜂窩煤推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42章 棚戶區改造和蜂窩煤推廣

有了這樣的服從官府的手工業行會,馬林也能方便地掌控住那些相關行業的工匠和工人,節省官府的管理成本。

要知道,這些工匠可是古代最不穩定的社會因素。從很久以前開始,這些號稱市民的工匠們,就是歐洲暴亂的主力軍。

歐洲的農奴,一般都是很老實的。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他們一般很少會主動造反。可這些工匠不同,他們有點見識,很多人還識點字,有著農奴所不具備的眼光和……傲氣……

所以,有時候官方稍微增加一點壓迫,工匠們就容易炸鍋。特別是稅收問題,工匠為主的市民階級非常敏感。

比如,符騰堡的農民起義,說是農民起義,但其領導者卡斯巴爾,卻是一個鑄刀的鐵匠。而在德意志南部流傳廣泛的類似天地會那樣的造反的團體——鞋會,實際上最早也是一批鞋匠發起的。

包括後世華夏的起義,也是工人階級為骨幹,領導農民發起的。就連名稱,也是工農XX……即使華夏的愅命實際上農民佔多數,但處於領導地位的,還是工人階級。

所以,市民階層才是社會最大的不穩定因素。總管歐洲近代的歷次愅命,幾乎都是工人階級發起的。特別是法國這邊,基本都是巴黎的工人在鬧事……

因此,只有管好了手工業者為主的市民階層,社會才能安定。否則,請做好上斷頭臺的心理準備……

不過,工人階級雖然可怕,但其實要求也不那麼高。只要能吃飽穿暖,其實他們也不會隨便玩命。

只是,倒黴催的歐洲,農業一直很垃圾,直到18世紀才開始學華夏有了點進步。而此前,歐洲糧食產量一直低到感人的程度。所以,工人們連麵包都吃不起,心裡有怨氣也在所難免。

但在北海國,吃不起飯是不可能的。因為,北海國的糧食產量太高了,糧食供應極其充足。不像別的國家的麵包,摻了一堆的野菜、木屑、泥土和石子之類的難吃的東西。在北海國,黑麵包只摻雜了一點草糠,雖然吃起來有點粗糧的感覺,可比摻雜泥土石子什麼的,實在好太多了。

而馬林現在打算搞的紡織工業,也能充分解決穿衣的問題,讓北海國百姓能夠穿暖。同時,馬林也在籌劃著在各地興建醫院,解決百姓看病的問題……

至於住房問題,馬林也沒啥太多的辦法。他總不能看到窮人就送一套房子吧?那樣他也送不起。這個問題,只能交給地方官員送溫暖的活動了。比如,寒冷的冬季,地方官員來到棚戶區,指揮泥瓦匠給他們的棚戶縫縫補補。實在不行,可以堆徹一間經典的土坯房啊!

土坯房足夠溫暖,還能堆個火炕。別的不說,至少比城市裡那種棚戶強太多了。而且,成本很低,只需要泥土和茅草,外加一點人工。

雖說土坯房修建在城市裡比較影響市容市貌,但這個年代,可不是講究面子的時候,而是講究成本。有錢人建石頭房或磚瓦房,沒錢就弄個土坯房,本就是理所當然。只要不把土坯房修建在大道旁和鬧市區,馬林就不會管。馬林本就是普通百姓出身,很理解窮人的難處。可不像後世某些沒見過人間疾苦的管理者,居然用市容市貌這樣的扯淡藉口,不準人這樣那樣的。

事實上,馬林一直覺得,這個年代歐洲城市裡貧民居住的棚戶屋很奢侈。為啥?因為那都是木頭啊!

也許馬林在後世呆慣了,後世的華夏,開發度太高,樹林什麼的,已經很難看到了。因此,下意識地覺得木材很貴。要知道,在後世,華夏為了打造傢俱,每年都要從國外大量進口木材。

而這個年代,歐洲的城裡的窮人,居然奢侈到用木材做全木結構的房屋,常常讓馬林覺得——這廝是不是在裝窮啊……

當然,人家是真窮。因為,這個年代歐洲人是真不懂建造成本更低的土坯房啊!

而且,這年頭歐洲人口還不算太密集,森林很多,木材也沒多貴。建造全木結構的房屋,成本也不算太高。當然,和土坯房相比,的確高很多。畢竟,這年頭的歐洲,就算自己伐木,也是要向官府交稅的。

但馬林很不喜歡這種木屋,因為,一旦失火,木屋為主的棚戶區很容易一燒一大片,非常危險。

不過,如果改為土坯房的話,使用茅草屋頂,同樣容易失火。因此,馬林打算,對北海國城市裡的棚戶區進行改造,將那些木屋都換成土坯房。但是,屋頂蓋瓦,降低失火的危險。

而且,如果在土坯房外面刷一層白色的石灰漿的話,蓋了瓦的土坯房,看起來和磚瓦房沒啥區別,還很漂亮。

當然,這種版築的草筋土坯房,因為重力原因,牆體不能堆太高,只能弄個小三間的比較小的房子。但是,這也足夠了。因為,對於窮人家而言,本來就不敢奢望大房子的。

為了證實自己的心中猜想,馬林親自跑了一趟奧裡希城的棚戶區,指揮大批工匠,一天內加急修好了一套三小間的土坯房(為了趕進度,泥巴牆體直接用火快速烤硬了)。其中,屋頂用從木屋裡拆下來的木材當房梁,然後在房梁上蓋上瓦片。最後,在土坯房的外牆上全部刷上了一層白色的石灰漿……

然後,一棟非常漂亮的東方特色的小房子就建成了。不過,對於這種城裡的房屋,馬林取消掉了鄉下農奴住的土坯房裡專門的土灶和煙囪。因為,他的規劃是讓城市居民使用蜂窩煤爐。而蜂窩煤爐完全可以放在門外做飯燒水。因此,可以省下一間房間來,用於放東西,或者住人。如果下雨的話,蜂窩煤爐也可以放在堂屋的大門內做飯也可以。

經過棚戶區居民的試住,這種小三間的土坯房受到了原本住破木屋的住戶極高的評價。因為,在這個大熱天裡,住戶感覺住在土坯房裡,居然很涼爽,而且很舒適……

而且,它的修造成本很低。其最大的成本,大概就是滿屋頂的瓦片了。至於泥土和茅草,那就不要啥成本。屋樑也是從原本的木屋裡拆的,還能剩餘大部分木材。真正花錢的地方,也就是買瓦片和刷牆的石灰漿了。但石灰比較便宜,成本不高。只有瓦片成本稍高,但普通人家咬咬牙,也是買得起的。當然,還有泥瓦匠的工錢,但這一塊也不算高。因為,泥瓦匠一天的工錢才3個芬尼。

也就是說,這種瓦頂白牆的土坯房,是窮人家也修得起的。而且,從外觀上看也比較美觀,有點像瓦房。至少,在這個年代,沒人會覺得一個瓦頂白牆的房子會影響市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是,為了拉攏那些像是不穩定因素的棚戶區工人,加上想要降低失火的風險,馬林率先在首都奧裡希,進行了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工作。

而在用瓦頂白牆的土坯房代替那些破舊的木屋的同時,馬林還趁機對建築雜亂的棚戶區進行了重新規劃。至少,規劃了整齊的街巷。同時,還在每個小區域都修建了一個公共廁所,以收集糞便,運往城外處理肥田。當然,也沒忘了推廣一下東方特色的馬桶。

畢竟,公共廁所的蹲位有限。要是都集中去上公共廁所,可能排不上號。要是拉褲子上就麻煩了。因此,馬林讓人指導大家在家上馬桶,上完蓋好。然後,每天早上集中去公廁倒馬桶。這樣,大家就不用每天去搶公廁位子了。

經過這種改造,奧裡希城裡棚戶區髒亂差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降低了疾病滋生的可能。而且,極大地收穫了那些有造反潛質的市民的民心。同時,花費還不多……

隨後,用瓦頂白牆的版築土坯房取代破木屋的“棚戶區改造”,陸續地在北海國各個城市推廣開來,讓馬林在北海國市民中狠狠地刷了一波聲望。

而且,精明的馬林,也趁機推廣了一波蜂窩煤爐。畢竟,改造後的瓦頂白牆版築土坯房,沒有了土灶,逼迫市民們改為使用蜂窩煤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馬林還假惺惺地贈送了很多蜂窩煤爐給那些市民,然後,指點他們去哪兒買蜂窩煤……

沒有了土灶,就算那些市民們思想保守,這會兒也不得不去嘗試用蜂窩煤了。然後,他們很快就會發現——使用蜂窩煤做飯燒水,更加節約成本。而且,還不用在家特地堆積柴草了。

從前,幾乎每個城市家庭都會有一個堆積柴草的柴房(窮人家用柴棚),很佔地方。如今,有了蜂窩煤爐,每家每戶只需在牆角堆積一點蜂窩煤,就可以使用很多天,非常省事。

棚戶區的貧民,是最對成本敏感的群體,也是蜂窩煤的最優質客戶。因為,那些富人家根本不會在意成本問題,也不會擔憂柴草無處堆放的問題。

但是,此前那些城市居民們思想保守、害怕改變的人很多。導致馬林雖然推廣了蜂窩煤,看起來也很火爆,但卻無法真正全面鋪開。因為,更多的人在觀望,或者拒絕改變。而馬林採取利用棚戶區改造的機會,趁機取消土灶佈局的做法,相當於在逼迫那些保守的市民改用蜂窩煤了。畢竟,小三間的土坯房可沒有土灶,也沒有柴房。

透過幫棚戶區修建新房的機會,馬林不僅趁機賺了一波民望,也為蜂窩煤搶佔了大片的市場,可謂一舉兩得,絕不吃虧!畢竟,蜂窩煤基本都是掌控在馬林手裡,賺的錢他可是拿大頭的。一旦蜂窩煤全面鋪開,馬林每天就躺著數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