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歐皇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88章 公開處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88章 公開處決

看完整個戰報,馬林大為驚歎。整個狼牙突擊隊長庫克太冷靜了,居然花了兩天時間觀察敵軍指揮官所在地和習慣規律。愣是找到了出擊的最佳時機,然後給敵人致命一擊。

整個過程,讓馬林這個所謂的“軍事專家”也挑不出任何毛病。當然,換成馬林的話,估計會選擇半夜出擊。因為,這是他的習慣,性格使然。但這也有個壞處——如果敵人有所準備,可能會正好落入敵人的埋伏。

而庫克選擇出擊的時間,收益比可能比如夜襲。但是,更加出其不意,也更安全。大白天的,佔優勢的一方肯定不會料到敵人會主動出擊。而且,外面情形一目瞭然,想要埋伏根本不可能。

由此可見,庫克隊長是一個非常冷靜,而且有決斷力的優秀軍官。而在滿是肌肉男的狼牙突擊隊裡,能找到這樣有頭腦的軍官,實在太難得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既然庫克立功了,馬林自然不會吝嗇賞賜。虧得庫克這次出頭,把叛軍給鎮壓下去了。要是紐約淪陷,天知道會發生啥。特別是,艾伯特夫妻倆可都住在曼哈頓城堡裡呢。要是他倆出事,老霍夫曼非得狠揍自己一頓不可。

於是,馬林下令——庫克鎮壓叛軍有功,提升為方陣長,並擔任紐約駐軍指揮官。同時,授予普通騎士的貴族頭銜。從此,庫克也算踏入貴族階層了。同時,也成了殖民地高階指揮官之一。畢竟,現在紐約殖民地就兩個方陣的編制。在殖民地軍團組建成功之前,方陣長就算殖民地最高級的軍官職位了。

……

艾伯特信件的最後,就是請示馬林——那些叛軍如何處理?

艾伯特在信裡面告訴馬林,叛軍的軍官基本都被殺光了,包括那些叛軍軍官的死忠。當然,也有很多被裹挾的倒黴蛋被殺。沒辦法,打仗的時候,他們正好站在官軍衝鋒的路線上,擋了路,不得不殺。

然後,經過審訊和統計,八千叛軍,一共有523人是自願跟隨貝勒斯發動叛亂的,他們都是貝勒斯的死忠,也都擔任了軍官的職務。而其他人,基本都是被裹挾的農夫。

而在之前的反擊戰中,那523名貝勒斯的死忠因為穿著和別人不一樣,手裡還拿著不同的武器(主要是繳獲自幾個殖民點的士兵和士兵們的備用武器),早就都被擊殺了。而其餘被殺的四五百人,則純屬於擋路了……

馬林看完信後,想了很久……

這次叛亂事件太過惡劣了,也讓馬林意識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參加過叛亂的農民,和從沒幹過壞事的農民是不一樣的!

從沒幹過出格的事情的普通農民,老實而又憨厚,比較容易管理。而參加過叛亂的農民則不一樣,用後世刑偵術語講,他們都是“有前科”的人,屬於重點防範物件。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介於好和壞之間的中間派。沒有誰天生是好人,也沒有誰天生是壞人。

“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惡”都特麼是扯淡,人一開始,其實就是一張白紙,沒有善惡屬性。

所以,在古代,官員考核有一個重要的指標——教化百姓!

也就是說,人是需要教育的,哪怕是成年人。法律只能組織人作惡,卻不能引導人向善。

只有經過教育的人,才會知道廉恥,才會尊重道德。而且,教育人向善和比引誘人作惡難太多了。

教育人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但引誘人作惡,卻只需要一次……

只要帶一個善惡觀念一般的人去偷一次,而且得手了,得到了很多錢,那麼,這個被帶去的善惡觀念一般的人,很容易就從此誤入歧途。因為,他看到好處了啊……

同樣的道理,那些窮苦的農民,原本在官府的管理下,都很老實。雖然貧窮吃不飽飯,但依然遵紀守法。

可是,他們被裹挾過一次,造過一次反,那就不一樣了……

造反的時候,首領為了拉攏他們,肯定會用搶來的酒肉犒勞他們。如此,過了一段“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快樂生活後,這幫原本淳樸的農民的思想可能就有了變化……

畢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但想要繼續過奢侈的生活,啥都不懂的他們,就只能再次造反了……

所以,參加過造反的農民,和從沒造過反的農民,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內心想法,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了。

然後,這種造過反的農民,也變得更危險了。如果給他們參加過兩次以上造反的經歷,卻沒有受到太嚴重的懲罰的話,估計他們會覺得——原來造反也就那樣……然後,他們可能會參加第三次造反,甚至第四次……

所以,馬林思來想去,覺得這次自己必須下狠手。不然,以後這幫人就沒法管了……

……

思考再三後,馬林終於下定了決心,做出了極為嚴厲的懲罰決定——所有參加貝勒斯叛亂的死硬分子523人,即使都已經被殺,但家人也全部處死!當然,未成年小姑娘和5歲以下未記事的小男孩可以免死,但他們會被送離新澤西殖民地,被送到別的地區去,以重新開始人生。當然,他們也沒未來,也禁止讀書和參軍。之所以留下他們,只是因為人口需要……

至於剩下的七千多人,雖然不是罪大惡極。可是,他們參加叛亂,若是不付出代價的話,以後他們還會繼續參加下一次叛亂的。

所以,馬林也給出了嚴厲的處罰——全部勞改十年!

也就是說,這倖存的7000壯丁,因為第二次參加叛亂,不能就設麼赦免了。以後,他們將會被編入勞改營,不能像別的移民那樣和家人住在一起,而是在勞改營裡,在士兵的監督下,參加集體勞動。

至於他們的家人,倒是不會受到懲罰。但是,每年只有幾次探監的機會。

而這7000壯丁組成的勞改營,馬林打算讓他們專門伐木和修路造橋,為殖民地的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服務。

北美到處都是森林,開發難度很大。而大部分移民最多一開始的時候伐木,等到清理出足夠開墾的土地後,主要去忙種地了,哪有時間再去伐木?只有農閒時,才能再組織起來伐木。

而這7000勞改營的犯人不同,他們失去了自由,而殖民地的糧食也足夠吃。所以,乾脆讓他們一年四季不停地砍伐樹木,然後,修路造橋,方便殖民地的開發。

修路造橋不用講,是方便殖民地百姓出行的,也方便殖民地官方對各地的掌控。

而伐木,主要是為了擠壓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間。在北美,印第安人之所以難纏,是因為他們有茂密的原始森林作為掩護。但若是森林被砍光了,這幫印第安人就無處遁形了,再也不是殖民軍的對手。沒有了森林藏身,殖民軍可以輕易地碾壓他們。

森林後退,就意味著印第安土著的後退。否則,在沒有森林掩護的平原上,隨便一個騎兵隊,都能輕易殲滅印第安部族戰士。

只要這7000人規模的勞改營,在殖民地農場和北美森林之間砍伐出極為寬廣的平原隔離帶,那麼,殖民地農場就會安全很多。因為,印第安人是沒膽子走出森林在平原上和殖民軍對決的……

這是對那些跟隨造反的農民的懲罰……

……

而對那523個主動跟著造反的死硬分子,馬林可就要殘酷多了。

為了震懾殖民地那些戰俘農民,馬林強制下令——在特拉華河邊公開處決全部523名死硬分子的家人!而且,所有殖民點都必須派出所有壯丁前往特拉華河邊觀刑!

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戰俘出身的壯丁們明白——造反後果嚴重,會死全家!

事實上,公開處決犯人,向來都是維護治安的重要手段。後世,歐美國家腦殘地私下處理罪犯,才失去了死刑的本意。死刑本來就是為了震懾那些心術不正的人的,結果你倒好,不公開處決,壓根就失去了死刑的意義……

特別是一些二百五的小年輕,沒親眼看到作惡的嚴重後果,心裡就沒有敬畏。感受不到殘酷,他們以後會犯事的。

但看到過幾次公開處決犯人的年輕人,一般都會冷靜下來。因為,他們直觀地感受過了犯罪的可怕下場……

同樣地,馬林這次不惜公開處死523戶的老弱婦孺,就是為了震懾那些有過造反前科的壯丁。他要用那523戶婦孺臨死前的慘嚎,狠狠地嚇唬他們,免得以後他們還敢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