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歐皇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80章 皇帝出兵和建造營立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80章 皇帝出兵和建造營立功

瑞士地區,在準備充足後,皇帝陛下果斷下令出兵了。這次,哈布斯堡家族聚集了3.2萬重騎兵,弗倫茨貝格的2.5萬步兵,以及新組建的由無馬的落魄騎士子弟組成的身穿皮包插鋼板的扎甲的重劍士5000人, 一共6.2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伯爾尼進發。

原本,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是打算兵分兩路進攻伯爾尼的。一路從巴塞爾南下,經過一片山地抵達奧爾滕後,轉向西南,直撲伯爾尼城北。另一路,則從中部的盧塞恩出發,從東邊向伯爾尼方向進發。

但在得到北海國提供的地形圖參考後, 皇帝麾下的新銳小將阿道夫.穆勒建議放棄東路進攻路線, 主要走北線巴塞爾這條道。

為啥?因為北邊地勢更平坦啊!瑞士是個山地國家不假,但它南高北低。南邊是阿爾卑斯山脈,自然很高,而北邊,雖然也不算很平坦,但比南部地區平坦多了。至少,從奧爾滕向西南,有一條很寬的谷地斜向西南。到了伯爾尼附近,才會遇到起伏不平的山地。

而哈布斯堡家族聚集的6萬多大軍,若是走東線,全是崎區的山路,還狠狹窄。大兵團的兵力優勢,在狹窄的山路上,根本施展不開。所謂騎兵優勢,根本不算優勢。只有在北邊相對寬闊平坦的峽谷地帶,騎兵才有空間施展開來。

皇帝和麾下的大將們討論了以後, 認可了穆勒的建議。但是, 為了分散瑞士抵抗軍的注意力,皇帝還是安排了1000身穿皮包插鋼片扎甲的重劍士,帶著五千步兵共七千人,大搖大擺地在盧塞恩方向,從東部發起羊攻,迷惑瑞士抵抗軍。而且,這支隊伍並不負責強攻堡壘,只負責造勢。若是遇到瑞士抵抗軍大部隊,皇帝允許他們撤回城裡死守。而主力部隊5.5萬人,包括大量就地強徵的民壯,則北邊路線。

而在哈布斯堡家族大軍出發後,阿道夫.穆勒忙碌起來。在一大批重劍士的配合下,阿道夫用武力,在行軍路線附近的瑞士山村裡,強徵了很多農夫,幫助運送糧草物資。其中,有石匠和泥瓦匠手藝的農夫成為重點徵召物件。

這次行軍,皇帝陛下極為謹慎。畢竟, 這5.5萬大軍, 可是窮困的哈布斯堡家族好不容易東拼西湊出來的。錯過這次機會, 哈布斯堡家族恐怕不會再有聚集起幾萬大軍的機會了。無他,就是哈堡太窮了,僱不起那麼多軍隊……

而阿道夫.穆勒,也在行軍途中大放異彩,成為哈布斯堡家族大軍中的明星。

在行軍途中,阿道夫.穆勒利用強徵來的身手靈活的山民,作為嚮導,在前邊探路。主要是,偵查附近山坡上有沒有伏兵。以及,作為踩陷阱的炮灰,免得將士們掉落瑞士人的陷阱中。

這個辦法果然很奏效,齊格安排的伏兵,以及讓人在沿途佈置的陷阱,基本都被這些老山民們一一破解了。在山路兩邊坡上設伏什麼的,想都別想,問就是被探路的山民發現了……

什麼?你說那些山民因為是被迫不配合?這個問題很簡單,阿道夫.穆勒挑選的都是有家室的男人。如果他們不配合,家人就會有危險……

而在每晚紮營時,穆勒指揮下的建造營也十分出色!這次哈堡大軍行軍速度很慢,每天只推進20公里。然後,建造營快速開始修築堡壘。

為了保證營地不受夜襲,每當大軍停下開始安營紮寨後,穆勒先命令民壯們開始在營地周圍挖壕溝。同時,安排有泥瓦匠手藝的民夫,利用泥土燒製土磚,用於堆砌營地邊上的圍牆。

什麼?你不知道啥是土磚?這個很簡單,就是把泥土捏製成磚頭形狀,然後用火堆烤硬了,一個土磚就成型了……

你說這種土磚不結實?確實,這玩意不怎麼結實。若是遇上火炮,隨便一門能發射兩三磅重的炮彈的小炮,就能轟破這種土磚堆砌成的土牆。

但是……

這次哈布斯堡家族大軍面對的,不是擁有眾多火炮的法軍,而是很貧窮的瑞士抵抗軍。儘管法國人也支援了瑞士抵抗軍一些火炮,但因為數量少,一般都用於伯爾尼城的防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瑞士山地縱橫,火炮運輸非常不便。瑞士人又不是馬林,不懂得給炮架的輪子上籠裝球的軸承,甚至帶輪子的炮架都沒有,運送火炮極為不便。

所以,哈堡大軍根本不擔心半夜突襲營地的瑞士抵抗軍會攜帶火炮。如此一來,那些土磚堆砌的圍牆,面對的只會是一些武器落後的山民,完全足夠。

況且,在土牆外面,還有至少兩道壕溝阻攔著。壕溝底部,可是插滿了木尖樁……

此外,那些土磚,在烤火之前,裡面可是摻入了茅草,作為“筋骨”的,類似土坯房的圍牆。有茅草作為“筋骨”,烤硬了的土磚,強度還可以。加上外圍有壕溝阻擋,根本不擔心瑞士抵抗軍衝進營地。而在營地內部,修築碉堡什麼的,則沒那麼快。畢竟,碉堡是要用到石料的,而且要求堅固,不像土磚堆砌圍牆那麼快。所幸有壕溝和圍牆阻擋著,剛開始,大軍可以住在帳篷裡先。

……

果然,這種簡陋的防禦措施,非常有效。齊格麾下的瑞士抵抗軍的山民們,本想半夜襲擊騷擾哈布斯堡家族大軍的營地。但是,面對兩道插滿木尖樁的壕溝跟土磚圍牆,山民們束手無策。

他們倒是想出了用泥土袋子填平壕溝的法子,可泥土袋子一扔進壕溝,土牆上值夜的守軍立即被驚動了。然後,夜襲就不了了之了……

然後,接下來幾天,大軍就不動了。每天白天,重劍士們和部分騎兵還護送著石匠民夫們去附近山裡採石頭,用於修建碉堡。等到碉堡具備了一定規模後,大軍才重新開拔……

臨出發前,哈堡大軍留下一千守軍,保護營地內的石匠們修建碉堡。同時,此處碉堡,也成為軍需物資的中轉站,防止被襲擊。

而大軍向前20公里後,大約是下午十分,趁著天還沒黑,又特麼停下來,開始挖掘壕溝,並火烤土磚,堆砌圍牆……

在皇帝陛下的指揮下,哈布斯堡家族大軍顯得非常有耐心。他們並不急於撲向伯爾尼,而是穩打穩扎,穩得一批!

齊格親自騎馬趕赴前線觀察,在山坡上,看著穩得一批的哈布斯堡大軍,齊格頭皮發麻——這可怎麼搞?

至於繞過大軍偷襲補給隊?不好意思,因為兵力太多,哈布斯堡家族分了上萬身穿皮包插鋼板的扎甲的重騎兵護送補給隊。而瑞士抵抗軍總共就那麼點人,能派出去繞過哈布斯堡家族大軍的騷擾部隊,最多小幾千步兵,根本不敢招惹上萬重騎兵。

無奈之下,齊格只好下令破壞沿途的道路和橋樑,遲滯哈堡大軍的行軍速度。然而,這支哈堡大軍和這個年代的普通歐洲軍隊不同——它有工程兵部隊!

在阿道夫.穆勒的指揮下,被破壞的道路和橋樑很快被修復了。齊格只能眼睜睜看著哈堡大軍穩步推進。而孤注一擲般的伏擊,也被阿道夫.穆勒強徵的瑞士山民給發現了。因為家人被挾持,這些山民根本不敢隱瞞事實。即使有少部分肯犧牲家人的山民,可架不住別人和他們不一條心啊!

發現山坡上的伏兵後,哈堡大軍立即停下,然後,抬出大炮轟擊山坡……

齊格被折騰得一點脾氣都沒有,只好下令退兵。同時,毀掉了沿途所有橋樑,並挖斷了通向伯爾尼的道路。

然後,齊格向法國人發出了緊急求援,懇求法國人加大支援力度。否則,伯爾尼只能面對失敗。而瑞士,也最終會被哈布斯堡家族成功吞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