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先生,你太愛學習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他好有道理,我無言以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他好有道理,我無言以對

初平三年八月,長達四個月的鏖戰,曹操不斷分化黃巾賊兵,由之前的重點打擊戰略,改為了襲擾、堵截等多戰積勝的軍略。

逐步擊垮了青徐賊寇的鬥志,同時,多次親自率軍攻伐其糧道、軍械輜重,以耗損其本為主,取得了極大的戰果。

這四個月來,曹操的兵馬越打越多,軍勢越發的強盛。

而且,那些原本剛剛進營的新丁,經過了多次交戰,逐步蛻變成了老兵,在生死之門走過一遭的人,無論是心態還是膽略,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臨近秋收的當下,曹操又在前幾日給這些青徐黃巾散出一個足以令他們絕望的訊息。

這幾日來,我曹軍未曾進攻。

我在等糧食收成。

你們在等什麼?

再加上曹操沿途收受降兵,逐步重視耕田,重用寒門、白身出身的人,唯才是舉大開門路。

有些青徐統領猛然間反應過來。

他這種政策,本身也是反士族,反漢之舊制的?!

我們造反也不也是反他們嗎?!

那,是友軍啊!

這還打什麼!?

於是在急切想要投降的心理下,這樣的理由於所有人心中都狠狠地紮根,首領們一拍即合,逐漸只剩下了一個聲音。

“投降!”

八月底。

崩潰的青徐黃巾足足百萬之眾,拖家帶口投降於兗州,任由曹操安置,一開始,他們還不知曹操會怎樣對待。

畢竟這麼多人,等秋收之後分來了糧食,恐怕要折損全境的一半,也許還會動用軍糧。

不少人都擔憂,兗州當地士族和當地百姓,會反對收降,畢竟他們對於兗州來說是禍亂之源。

有罪於當地,若是壓不住怎麼辦?

可結果大出意料之外。

曹操是拿著政令來收降的,這就足以說明他早就想好了如何安置這百萬青徐降卒與流民。

百萬人,分化下來有大半都是能夠勞作的人丁,哪怕是婦孺,都可乾點手藝活兒,不至於無所事事。

其餘人,三十萬降卒分到軍營中,選出精銳進入營地,日夜操練調訓,由曹操主領,而剩下的則是歸作屯民,以屯田耕地為生。

至於安置,自然可隨軍而行。

日後每下一城,便需跟隨而去,就地耕種勞作,或是築牆壘寨,為攻城拔寨的兵馬修築穩固後事。

如此他們既是軍籍,也非軍籍。

既是本民,也非本民。

但一定不是流民。

為了鼓勵這些人勞作,曹操還設立了勵令,勞作出色、勤懇者,每年選出數百人,得固居之地,錢糧賞賜,贈予田土。

這些政令出來,所有降民別說根本沒有選擇,就算是有選擇,也會立刻歸降!

原因無他,他們本來就是農戶,當年起事之前,就是因為田土不收,吃不飽飯,故而流離失所。

又因當地官吏橫徵暴斂居多,弄得民不聊生。

才會積壓怨恨而反,那是為了吃飽飯!

現在跟著曹操,不光可以吃飽,在若干年後還可得固居之地,等同於身份由賊寇一下又變回了預備的大漢子民。

有這等機會,誰人又不願?!

而且曹操用兵,的確也是把他們打服了,自從壽張埋伏鮑信差點得手之後,再也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青徐黃巾多次被打得抱頭鼠竄,進山躲藏。

相比之下,曹操威名不比幽州公孫瓚,也不比冀州袁紹。

但他的能力,卻是令人敬佩,和之前的劉岱等非是同等之流,用兵快且狠,其心思更是難以揣測,用奇無窮也。

百萬人在兗州歸降,四周州郡也都不再太過戒備擔憂,但徐州、南陽、揚州等地的諸侯聽聞此事,也各自都有新的煩惱。

……

此時,東郡鄄城之外。

曹操和鮑信引軍回來。

進軍營後,兩人並肩而行,朝宿衛營而行去。

曹純在前方引路,一行人春風滿面,笑意不斷。

“允誠,孟譽出自親衛營,是潁川郭族的旁支。”

“在親衛營中,未見有比其文雅之人,溫潤如玉,其心赤誠,他擔得起這份讚譽。”

“且孟譽好學,這幾個月來,我聽聞他雖未跟隨軍隊出征,但在營中除卻每日勤於政務外,晚上回到自己的帳中,還會繼續苦讀。”

“他所藏書籍,都是多年掙取的錢財不斷淘買,和來往商賈求購而得,有此向賢之心,年輕人中已經少有了。”

曹操背手而行,邊說邊流露出自傲的神色,對郭誼的過往事蹟和當下品質,更是如數家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鮑信顯然也是感受到了他的炫耀之意,面龐上露出一絲欣慰之意,柔聲道:“那,孟德你說,我當贈他點什麼做禮物好呢?”

“唔……”

曹操思索了片刻,道:“在鄄城,他還沒有宅院。”

“我將內城一處空宅騰出來,以允誠的名義贈予他便是,再予他僕從十人、美人二十、宿衛十六,為其驅策,如此便算是優待了。”

“嗯,如此也好,”鮑信安然而笑,點頭道:“但仍不能說投其所好,既然此人好學,我贈予書籍,或許他更喜歡。”

“言之有理。”

“請。”

曹操帶鮑信進了營中,鋪面而來一股熱氣。

他舉目看去,臉上笑容登時凝固,一句驚呼脫口而出,“恁娘,孟譽?”

只見郭誼在營中空地上擺了鐵氈,旁邊便是燒得火熱的鐵爐。

此刻,赤紅的火爐上郭誼將上衣褪去,顯出精悍而線條稜角分明的身板,他正專心致志的反覆鍛打。

將一塊劍刃狀的鐵,反覆摺疊鍛造,讓這一塊精鐵的上的花紋越發明顯,其上身肌肉隆起,汗流浹背。

沉重的鐵錘在他手中似乎也並沒有多重。

他反覆捶打,竟始終保持勻力,操控自如。

身上都已成了油光,在周身的汗滴溼了一片。

看著這精壯的背影,鮑信站在曹操一旁發出了一道疑問。

“這位就是,溫潤如玉的文雅儒生?”

曹操咂了咂嘴巴,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說什麼好。

郭誼那邊聽見了動靜,忽而停下動作轉頭看來,見到曹操後放下了鐵錘,將額頭上綁縛的頭戴拆了下來。

松了一口氣抱拳道:“主公。”

“在下,最近學了些鍛造之法,於是想親手打造一把兵刃。”

曹操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活動嘴唇後好奇的問道:“你一個功曹,學鍛鐵做什麼?”

“是這樣,在下聽聞主公大勝,日後軍中自然要增添兵馬,那就要多造兵刃,於是為了制定更優渥的鍛鐵之法,便能事半功倍。”

“您肯定明白,手藝若是可精進一小步,那麼對於總數來說,便是進一大步!甚至可以減少很多耗損。”

“我……”

曹操眼睛虛了一下。

他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為了定策,於是親自打鐵。

你別告訴我,你這一身健壯的勇武之軀,也是為了苦思軍資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