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也是江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八章 適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八章 適應

一路上,鹽和他們帶的東西,一直是秦毅揹著。田小燕幾次要幫忙,秦毅都沒允。

田中園住的房子,靠村寨的一頭。房子還寛敞,有二個房間,原來是這一老一少一人一間,現在秦毅可以和田中園合住一間。

長年地跟著師父在人煙稀少處東躲西藏,頻繁的流動、遷徙,秦毅對這樣的居住條件是熟悉的。只是,由於長時間安定和富裕的生活,秦毅對著樣簡陋的居住和生活條件已經有些生疏了,要有個適應的過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人所以優於別的物種,很重要的是其特有的適應能力。所謂到什麼山,就能唱什麼歌。所謂入了鄉就能隨俗,大丈夫能屈能伸,所謂是龍你就呼風喚雨、興風作浪,是蟲你就老實待著。實在不行不還有那句話嗎?——人有享不了的福,沒有遭不了的罪。

所以對秦毅倒是沒什麼可擔心的,

強大的適應能力,不但使人在改變的環境中可以生存,更重要的是人對自己的再創造。比如食物變化了,吃了新的食物,身體就增加了新的化學成份。生長總是相關的,量變積累了就會引發質變,身體中不斷增加的新的化學成份,也就匯聚成偉大的進化。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適應就是進步。

不過,這些事情還是讓人類學學者去研究吧,我們還是回到秦毅這裡吧。

到家後,田中園很快把鹽分成幾十份。然後帶著秦毅去見族長,說是自己的親戚過來投奔。

族長是個慈祥可敬的長者,對人很熱情,對秦毅的來到表示了由衷的歡迎。

這村子人口雖不算多,還真不像我們知道的佟家寨和小秦莊那樣,基本就一個姓。五十幾戶人家,不算田中園這個後到的,就有六、七個姓。

人口最多的是龐姓,族長就姓龐,叫龐佑貴。

田中園和族長說:秦毅給大家買來了很多鹽,已經給大家分好了。族長聽了特別高興,馬上派家人去通知大家。

秦毅和田中園剛回到家,鄉親們就陸陸續續來拿鹽了。

知道田中園昨天一早就去縣城了,也知道今天肯定有鹽吃了。

但賣藝能賺幾個錢?那幾個錢又能換多少鹽?每次一家也就分一點點,沒想到這次每戶一下子分這麼多。

這鹽哪兒裡是可吃可不吃?是沒有也就只好不吃。恰恰是因為常常吃不到,反而是特喜歡吃。一下子得到這麼多鹽,還從來沒有過,個個興高采烈。

問田中園哪來的這麼多鹽?田中園驕傲的告訴大家:這是他這新來的親戚秦毅,用自己身上的錢給大家買的。

這樣一來,秦毅一下子成了這裡的大功臣,成了公眾人物,成了大家眼中了不起的人物。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為大家做了好事,當然也一定會獲得相應的回報。不是有一句話嗎?公道自在人心。

大家對錢不在乎,但對鹽很在乎。有了錢不就可以買鹽嗎?不錯,可這裡的人可不願意動這個腦筋。

到這個時候,秦毅算是安頓下來了。此前,他曾有隱姓埋名的想法,到這裡用個假名字。但一看這地方如此與外隔絕,他打消了這個念頭,不想再費那個事了。

秦毅原在風縣的時候,聽田中園說,這裡不存在著買地的事,原以為這山上還有沒開荒的地。問田中園:這山上沒開荒的地方在哪裡?

田中園告訴他,這山上只要沒人種的地方,都可以去種;誰種是誰的,誰種誰收,誰種誰得。

原來,這山上的土地都是無主的。

秦毅是閒不住的,在這裡當前能做的也就是種地。

接連幾天,秦毅到山上走了走、看一看,發現荒著的地還真不少,秦毅選中了一塊地。他也到別人種的地上看了看,在過去書上,他看到過刀耕火種的提法,還真沒搞清楚是究竟怎麼回事兒?現在他知道了,因為這裡就是刀耕火種。

農具就是一把大砍刀,用刀尖在地上挖個坑,把種子放到裡邊,埋上土就完事了。不澆水不上肥,也不鋤草鬆土。到了秋天,收回多少算多少。

外邊的世界農耕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裡還停留在農耕的最開始的階段。比起採集,吃現成的原始生活,剛剛邁出一小步。

我們知道,秦毅做藥材的生意賺了很多錢,也就是說他是個有錢的人。他把大半的錢留給了他的月兒。我們也說過了,那偌大的一筆錢秦月就是什麼也不幹,幾輩子也花不完的。

秦毅留給自己的,雖然沒有給秦月的多,但他坐吃一輩子,山也不會空的。

秦毅所以要開墾一塊地種,不過是想給自己找點事做,他不想一天天的無所事事。

但是,到這裡沒多久,秦毅的想法變了。

因為,他看到了,這裡的鄉親們生活太清苦了。

這麼多的土地?資源這麼豐富?但是,這裡的人不會利用。就說種地吧!刀耕火種能有多少收成?還有滿山的藥材,這裡的人竟都不識?運出去,不都是寶嗎?

現在,秦毅找到了生活的目標,也就是說,他到這裡,不僅僅要避禍,更要幫助這裡的鄉親們過上美好的生活。

怎麼做?現從種地做起。地順著山坡種怎麼可以?水土得不到保持呀?

秦毅想起,他到過的一個地方,也是土山,滿山遍野一層層的都是梯田。這裡,不正好可以修梯田嗎?

順著這緩緩的山坡,工程並不是很大。

但是,想說服大家和自己一起幹,對於自己這樣的初來咋到之人,肯定是不可能的。

秦毅知道,山外的世界從粗耕到現在的精耕農業,是經過了幾千年的摸索的,怎麼可能指望這裡的人們一步跨入文明呢?這需要時間,更需要示範,用事實說話。

秦毅認為,應該從自己做起。他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了田中園和田小燕,那二個人也是外來人,是很容易溝通的。

田小燕不懂這些,但秦毅一說她就明白了。

田中園本來就種過地,早就看到了這個問題,只是怪這裡太落後,從沒想過改變,更不知道怎麼去改變?但他同樣希望鄉親們和自己都能過上好日子;他們馬上對秦毅表示了熱情的支援。

三個人商定,第二天一早,三個人一起再出去一次,去置備需用的工具和農具。

第二天,翻過山進入密林前,秦毅易了一下容,他要小心謹慎一些,免得碰上那二當家的之類的熟人。因為,說不定和他一起做藥材生意的人,也會到這裡收藥材,自己過去不是來過嗎?

田中園知道秦毅這樣的人到這裡,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但都是江湖中人,秦毅不說,他是不會問的。因為他早就看出:秦毅是個好人,有這一點就夠了。

至於田小燕,自秦毅來了後,樂得嘴就沒合上過,她簡直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爹爹在世的時候。她對秦毅只有信任,不管秦毅做什麼?肯定是對的,她才不去問為什麼呢?但是,看秦毅易容後,自己認不出了,她覺得特別有意思,非讓秦毅把易容術教給她,秦毅滿口答應。

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秦毅也喜歡上了這個活波可愛的小女孩。雖然,秦毅每天還是特別思念自己的月兒,但有了田小燕,多多少少可以化解些許對女兒的想念。

到了縣城,已經是中午了,秦毅帶著這一老一少,先到一個酒肆美美的吃一頓。已經是一家人了,也看出秦毅是個有錢人,田中園也就沒再客氣。

看到很多東西需要買,想到遠道無輕載,考慮到路很窄,秦毅在縣城買了個獨輪車。有了獨輪車,秦毅也就可以多買些東西了。

田中園看秦毅買這麼多的農具,自家用不完,不明所以,就問秦毅一句。

秦毅沒回答,只是笑了笑,他心裡另有打算。

東西都置備齊了,幾個人正要返回,天下起了雨。沒有辦法,他們只好住到了縣城。

第二天,重新裝好了車,秦毅見車上還能裝,又買了些農具。這一次,田中園沒有再提出異議。幸虧昨天的雨小,路沒有因為下雨而難走,反而少了不少的塵土。

獨輪車推起來要輕快的多,可不是每個人都會推的,但秦毅會。田中園沒推過,他始終不明白,就一個輪子,怎麼不倒呢?他的老家有手推車,是兩個輪子。

秦毅和他說,人有二只腳,加一個輪子,停下時是三個點,靠的是是三點穩定性。走起來時,雖然變成了二個點,但可以靠慣性維持平衡,田中園還是沒明白。

路上,他試了一下,結果把車推倒了。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車扶了起來。田小燕想試試,終於還是沒敢。

車一直是秦毅推著。推著推著,秦毅高興了,乾脆讓田小燕坐了上去。東西都放到車上,人走的很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