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也是江湖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4章 舊地重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4章 舊地重遊

“燕老前輩,我還有件事……”秦月猶豫了一下。

“怎麼,還有大喜事嗎?”燕濤很為秦月高興。

“不是的,我是有一件事,想請您幫忙想想辦法。”秦月言道。

“快快請講。”燕濤是真想為秦月做點什麼。

“自從找到我爹爹後,我就一直為我爹爹發愁。他現在藏身的那個地方,是個世外之地,和我們這邊完全不同。那裡的人是很不錯的,但我爹爹歸根結底是不屬於那裡的。我曾經幾次和我爹爹說過,現在,過去的事已經基本被大家忘記了,請他搬出來和我們一起生活,但我爹爹就是不同意。他說,他只要一露面,所有的事就都會被想起,所有的災難就會一下子來臨。說句到家的話,我爹爹包括我小姨,他們都是大人,為人處事已成定勢,在那裡待著還勉強湊乎。但是,他們的孩子,能在那裡長大成人嗎?如果孩子不去那裡,不是要骨肉分離嗎?”秦月眉頭緊皺。

“秦姑娘,恕我直言,你爹爹的顧慮並非沒有道理。關於天甲奇門,這麼長時間了,所以風平浪靜,恐怕真要歸咎於你爹爹的所作。”燕濤言道。

“難道我爹爹就得無盡無休的不見天日嗎?”秦月悲哀地說。

“我不是這個意思。”燕濤搖頭。

“那您的意思是?”秦月追問。

“要解決問題,就得從根上下手,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 燕濤回答。

秦月說:“您是說天甲奇門?”

燕濤點了點頭,“是的,要想辦法讓你爹爹和天甲奇門脫離關係。”

“問題是,怎麼能夠讓我爹爹和天甲奇門脫離關係呀?”

燕濤思忖了良久,“我記得,你爹爹為了讓你師公和天甲奇門脫離關係,一開始說他偷了天甲奇門,想把注意力引到他身上。沒達目的後,他拿著天甲奇門,到了少林寺。應該是慧雲掌門和你爹爹商量後,準備當著主要的武林門派,公告由少林寺保管天甲奇門。記得英雄貼已經發出,後來,應該是你爹爹不願意連累少林 ,又把天甲奇門帶走並且公告武林,是這樣吧?譚老前輩?”燕濤轉向譚五。

“後來,我聽毅兒說,他在少林無意中聽到,少林寺的幾個重量級的人物,擔心天甲奇門會給少林寺帶來災難,甚至滅頂之災。但慧雲掌門力排眾議,他不想讓師伯為難,才偷偷離開少林寺。”譚五解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燕濤說:“我想說的是,當時,慧雲掌門和秦公子商定的這個辦法,未必不是條出路。”

“您的意思是,把天甲奇門還是放在少林寺?”秦月問。

“那倒不一定,我只是覺得這是一條出路。天甲奇門,畢竟是武林的大事,何不召開個武林大會,大家一起討論研究,對諸如天甲奇門歸誰保管、如何保管等事宜做出決定。天下武林,既然以少林武當為首,就不妨由他們來主持這件事。”

秦月聽明白了,看來這件事,首要還是找慧雲爺爺和雲一鶴爺爺商量。

末了,燕濤說,感謝秦月和譚五對他的信任。他認為,當前,關於秦毅秦公子的事,還是要嚴格保密,能少一個人還是少一個知道為好,以防節外生枝。

圓滿的完成了這樣一個大鏢,誠信鏢局可以說是打了個翻身仗,這樣的大喜事,自然要慶賀一番。本來,燕濤是準備回京城後,把慶賀的規模搞的大一點,去一去一段時間以來的晦氣。

因為秦月和譚五的離開,這慶賀只能在殺虎口就地辦了。

所謂慶賀,其實就是大家聚到一起吃喝一頓。如前邊所說,在物質匱乏的年月,小孩子盼過年想的是吃點好的,大人其實也是同樣;有什麼好事,也是搞些好吃的犒勞自己。誰家有什麼喜事,大家來祝賀也是坐到一起好吃好喝。或許,這就是有些人所謂的吃文化和酒文化。

慶賀酒宴選在沙虎口一家最大的酒樓。幾十號人,包了一個三桌雅間。主桌坐的是秦月、譚五和曲永福等七人,陪客的是燕濤、傅生、雷子震和燕來順。 這樣的場合總是歡快和熱鬧的。大家吃著,喝著,相互敬著酒。這些人和牛頭山那些人還是不一樣的,不會是往死了喝,也不會死命地敬別人酒。京城大鏢局的人,總還是要講究一些的。

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燕濤今天在酒桌上有些一反常態,不停地敬秦月、譚五和曲永福等人,還一次又一次的到別的桌和他的弟兄們划拳拼酒。人喝了酒都有不同程度的興奮,平日裡可說可不說的話,到了酒場可能就會蹦出來,有的人甚至還會忘乎所以。

有個老鏢師,看來是跟了燕濤很多年,對燕濤比較瞭解,這會起鬨,非要請燕濤唱段京劇。

雷子震和燕來順過去阻攔,想把燕濤扶回本桌,沒想到燕濤竟推開倆人,站到屋子中間,還真唱起來了。

燕濤唱的是京劇空城計唱段,只聽他唱道: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空泛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我也曾差人去打聽,打聽得司馬領兵往西行。並非是馬謖無謀少才能,皆因是將帥不和才失街亭。你連得三城多僥倖,貪而無厭你又奪我的西城。諸葛在敵樓把駕等,等候了司馬到此好談談心。命人把街道打掃淨,等候司馬好屯兵。諸葛亮我無有別的敬,早預備下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到此就該把城進,卻為何在城外猶豫不定、進退兩難為的是何情。只有我和琴童人兩個,我是又無有埋伏又無有兵。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你就來來來,進得城來聽我撫琴。”

還別說,燕濤唱得還真有板有眼。場上的氣氛被推向了高潮。有鼓掌的,有叫好的,有起鬨的。

雷子震有些不好意思,附在秦月耳旁說:“我師父今天太高興了,多喝了幾杯。”

秦月卻聽得津津有味,她沒注意雷子震的面目表情,興致勃勃地說:“不錯,唱得真的很不錯,燕老前輩也是個真性情人。”

聽了秦月的話,雷子震悻悻地答應著。

第二天,秦月和譚五與燕濤一行,是同時離開殺虎口的。兩方差不多是相反方向,到了分手之處,互道保重,惜惜相別。

譚五的坐騎留在了商州,秦月心疼五爺年紀大了,旅途勞累,坐車總比騎馬要舒適得多,主張把從京城帶來的那架馬車帶上。

譚五有些不服老,覺得還是騎馬機動靈活些。但秦月說,有了馬車,她和譚五可以輪流趕車,輪流坐車休息,譚五也就接受了秦月的好意。

秦月和譚五一騎一車,大體是沿著太行山與呂梁山之間的汾水,一路南下。經晉北的朔州、忻州,到晉中平原後繼續往東往南。儘管去長治稍有些繞遠,但秦月還是決定到長治一遊。

對於長治,因為秦月那時太小,記憶不多。只依稀記得一起的玩伴有三個 ,一個男孩叫長貴,還有兩個女孩,一個叫小梅,一個叫桂芳。住的具體地方,也不記得了,只是記得一個不大的院子。不過,秦月不記得不要緊,有譚五呢。

來到長治城了,譚五指著破舊的城牆說: “一晃十四五年了,這地方差不多一切都還是老樣子。” 秦月沒說話,因為十四五年前的老樣子,她並不記得。

兩個人是從西門進入的。沿西大街快走到城中心時,秦月牽著馬跟著譚五的馬車往北走進了一條窄巷。走不遠後又拐向東,譚五在一個坐北朝南的小院前停下了。

指了指這個小院,譚五對秦月說:“這就是我們住過的地方,這個大門好像還是原來的那個。”

秦月走到近前,見院門關著,看樣子應該住著人,不便打攪人家,兩個人往前行。

走到不遠處的一個路口,譚五對秦月說:“前面不遠,原來是一塊不大的空場地,你爹爹帶著你整日和幾個孩子在那裡一起玩。我們是不是過去看看?”

秦月點了點頭,兩個人繼續往前走,不一會兒,譚五停下了。

“應該就是這個地方,只是這空地上蓋起了房子,看來,這個世界還是有變化的。”譚五看來很感慨。

舊地重遊,秦月說不出自己有何感觸,只是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回憶起小時候的點點滴滴,彷彿就在昨日。

“不知長貴、小梅和桂芳他們幾個,還在不在這裡?”秦月信口言道。

“他們幾個家的位置我大體還記得,是不是去打聽一下?”譚五問。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人家還記得自己嗎?見面說點什麼呢?可是,好不容易來了,不見見故人,不是很遺憾嗎?秦月很糾結。

正猶豫間,聽到前邊不遠處,有打罵之聲。出門在外,秦月不想多管閒事,但當聽到一個女人喊“救命”時,她不能坐視了。

她把馬韁繩交給譚五,自己往前跑了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