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也是江湖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2章 濟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2章 濟源

準備離開陽城的時候,譚五說,這附近還有一名山叫雲蒙山。據說風景獨特,山勢雄渾,峰巒疊嶂,雲霧繚繞。遠觀群山,連綿不斷的峰巒在蒼茫的雲滔藍海中,如千奇百怪的島嶼萬里巍峨,壯觀至極。登上峰頂,更如進入仙鏡。煙雲濤濤,變幻萬狀,連綿起伏,恍如天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山峰中的南懸崖有三層大石龕更為著名:至一龕,石洞幽幽,石乳懸頂,滴水碧潭,數百人飲水不竭。至二龕,掛壁雲梯,步步攀險,如置雲巔。至三龕,路徑險絕,危石凌空,更奇者龕中建有樓宇、石林、石床等。樓宇人稱祖師廟。

傳說:戰國時,賢德名士鬼谷子,才高百鬥,學問高深,法力無邊。曾隱居此龕。著書立說,精研兵法,招收弟子,教授韜略,培養了一批如用兵如神的孫臏、足智多謀的龐涓等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的賢才良將。至今,還留有斬鬼救民的鬼谷墟、生活用水的飲馬泉、豎刀插劍的猴山,盤龍臥虎的棋盤山,驚險壯觀的塌石壘,深不可測的通天渠等名勝古蹟。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可惜,離這裡近百里地,太遠了些。”譚五有些不捨。

“五爺,一百裡地,不過是一天的行程,不行我們就跑一趟?”秦月不想讓自己敬愛的五爺有遺憾。

譚五想了一下說:“算了,我們還是留足精神頭,到濟源好好玩一玩吧!那裡值得一看的名勝更多。”

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和澤州一樣歷史久遠 。夏朝,為原地。商代,屬向國、召國。西周、東周,屬原、樊、向、蘇、單等諸侯國。春秋戰國,先屬鄭國,後屬晉國,再後屬韓、魏。秦代,置軹縣。經歷了漢、唐、宋、元后,明清,改屬懷慶府。

真如譚五所說,幾個人到達濟源後,很快得知這裡名勝古蹟確是眾多,名氣大一些的就有:濟瀆廟、奉賢觀 、大明寺、 陽臺宮、五龍口 、盤谷寺、柴莊延慶寺塔等。

濟瀆廟:位於濟源西北古濟水發源地,全稱濟瀆北海廟,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是隋唐及其以後歷代封建王朝欽定的祭祀濟水神和北海神的場所。平面呈“甲”字形,前為濟瀆廟,後為北海祠,左為御香苑,右為天慶宮。

這裡既有中原地區年代最早、形制最大的單體木結構建築——北宋濟瀆寢宮,也有世所罕見的“工”字形大殿與長廊。既體現了北方建築粗獷豪放的恢弘大氣,又包容了江南園林精雕細琢的幽微匠心。雕樑畫棟與亭臺水榭錯落有致,淙淙流水與拱橋碑碣相映成趣,森森古柏與嫋嫋青煙中間傳來的晨鐘暮鼓,在幽幽訴說著一千多年間曾經的奢華與榮耀。

濟水在上古時是名川大河,曾與長江、黃河、淮河齊名。對濟水與北海的祭祀一直被列為國家祀典,為政者“有謹而不敢怠”。自漢代起,朝廷每年派遣重要官員定期致祭漸成禮儀定製。唐宋以降,但凡國之大事,如戰爭、政權更迭、祈雨甚或皇室成員的生死都要向濟水神、北海神祭告。民間的祭祀活動更是頻繁有加,唐宋間又封水神為“清源公”、“清源忠護王”,對祭祀活動更是推波助瀾。因此,一部濟瀆廟的興衰史,也是中國古代水神崇拜史的縮影。

奉賢觀:位於濟源荊梁北街,因主殿三清大殿用荊木作梁,也稱荊梁觀。

建於唐代垂拱元年(685年)。當代十二月,李唐宗姓250人在奉賢觀集會,為唐高宗造像祈福,樹立《太上老君石像碑》。奉賢觀歷代高道輩出,唐代為二魯真人修道之所。北宋時,著名道士賀蘭棲真修道於此,受到宋真宗召見,被敕封為“宗真大師”,並免除奉賢觀田地租稅。賀蘭棲真對奉賢觀進行了大規模的增修擴建。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修三清大殿。元代初年,高道衛志隱主持奉賢觀,重修三清殿、玉皇殿、三官殿等,規模益備。明清兩代多有修葺。

觀內兩進院落,主要建築有山門、東西配殿、玉皇殿、東西廂房和三清大殿。三清大殿為主要建築,該殿重建於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面闊五間,進深七架椽,單簷懸山造,平面佈局為減柱造,僅用兩根後金柱,是中國減柱造建築的最典型作品,實屬罕見。有名人評價此殿“手法豪放與乎運思奇特”。

觀內還保留了唐代《太上老君石像碑》、北宋《宋真宗詩賜賀蘭先生碑》和元代《衛公道行之碑》等。其中《太上老君石像碑》被金石學者譽為“唐代道家碑碣之冠”,彌足珍貴。

大明寺:位於濟源南部軹城塗溝河東側,處在漢代著名諸侯國“古軹國”中心地帶。是著名的佛教寺院。原為西漢初年軹侯祖廟,北宋時期改建為寺院,名通慧禪院。金代末年遭戰亂被毀。元初,主持總公、恩公師徒歷時三十年,重建寺院,擴大規模,使大明寺重新興盛。大德十年(1306年),時在懷州當王爺的元仁宗曾親臨大明寺,焚香祭拜,並頒佈令旨,保護寺院財產。明清兩代,不斷增修,香火鼎盛,規模宏大。

此大明寺坐北朝南,總體布局呈長方形,元、明、清歷代古建築13座,依中軸線而建。左右堆成,次第為山門、金剛殿、天王殿遺址、閻君殿、小壇、中佛殿、伽藍殿、地藏殿、後佛殿等。其中中佛殿為院內主體建築,建於元代初期,手法豪放,構建精美。後佛殿樑架彩畫,色彩華麗,栩栩如生。

陽臺宮:濟源西北80裡“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華蓋峰南麓,為王屋山“道教三宮”(紫薇宮、陽臺宮、清虛宮)之一。

此宮為唐代茅山宗第四代宗師司馬承禎奉唐玄宗李隆基之命,於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王屋山“自選形勝”而建的皇家宮觀。道觀落成後,唐玄宗御書“寥陽殿”匾額,又令其胞妹玉真公主入觀學道。

金正大四年(1227年),道士王志祐主持重建了陽臺觀,使之重整復盛,並改名為陽臺宮。元、明、清各代,都對陽臺宮進行過多次修葺。

陽臺宮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逐級遞升。平面建築佈局依中軸線而建,依次有山門、大羅三境殿、東西廊房、玉皇閣、王母殿、長生殿、白雲道院過廳等。院內數十通各代碑碣,記載著陽臺宮的千年興衰史。五株擎天古柏和千年娑羅樹,更增加了道院的肅穆莊嚴。

柴莊延慶寺塔:位於濟源西北延慶寺內。

延慶寺建立於唐垂拱三年(687年),因坐落在濟水西源的龍潭岸邊,又名龍潭寺。延慶寺坐北朝南,寺院建築達二十餘座。

柴莊延慶寺塔位於延慶寺內西北角,又名千佛舍利塔、龍潭寺塔、文峰塔。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通慧禪院(即今大明寺)主持比丘法言為藏置舍利子與延慶寺主持省初、河陽念定寺僧教岸共建此塔。塔高28.16米,為六角形七層密簷式磚塔。該塔塔基低矮,內部中空呈筒狀,外部輪廓略成拋物線形,承襲了華夏早期佛塔的營造風格。此外,延慶寺內還儲存有北宋墓塔一座、延慶寺山門、四令堂等附屬建築和唐至清十餘件碑碣石刻等。

五龍口:古位於濟源東北五龍口沁河出山口,是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

沁河是黃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山西安澤縣。流經山西的安澤、沁源、沁水、陽城、澤州等縣,在濟源五龍口出山,進入平原,再流經沁陽、博愛、溫縣,至武陟匯入黃河。全長485公里,流域面積13532平方公里。歷史上,五龍口水利工程對沁河水利的開發利用持續千年而不絕,並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五龍口水利工程與聞名遐邇的陝西關中平原的鄭國渠建立於同一時期,也稱秦渠。據濟源縣誌》記載“枋木為門,以備蓄洩”,故名枋口堰。東漢安帝元初二年(115年),朝廷敕令河內郡“修理舊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疇。”三國魏黃初六年(225年),河南典農司馬孚奉詔重修枋口堰,“夾岸累石,結以為門,用代木枋”。隋開皇十年(590年)左右,懷州刺史盧賁修建利民渠與溫潤渠。唐元和六年(811年),沁河枋口引水開渠灌溉,始稱廣濟渠。唐太和七年(833年),河陽節度使溫造大規模開浚古枋口堰。

元中統二年(1261年),河渠提舉王允中、大使楊端仁開廣濟渠,經濟源、河內、河陽、溫、武陟村坊四百六十三處,灌溉田地三千餘頃。明隆慶二年(1568年),懷慶知府紀誡修浚舊廣濟渠,又在沁北石梯處開創廣惠渠。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河內知縣袁應泰與濟源知縣史紀言相約開創新廣濟渠與永利渠。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濟源知縣塗應選與縣民李三統創修大小興利渠。此後至清代,稱利豐、廣濟、永利、大興利、小興利五條渠為五龍口。清乾隆四十九年(1700年),濟源知縣甘國墀始創甘霖渠。當時這一地區被譽為“河朔小江南”。

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採用“暗渠”達到“隔山取水”的水利工程,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利用“水流彎道”原理取水的水利工程。

盤谷寺:位於距濟源30裡的太行山之陽,風景優美,文化厚重。始建於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是繼白馬寺之後中原地區建立的最早古剎之一。歷經三次興衰,以唐代與明清最為旺盛,明初古峰大和尚主持擴建寺院。唐代名士李願隱居此處,其好友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為之作《送李願歸盤谷寺》一文,盤谷因此名揚天下,成為古代隱士文化的重要古蹟。歷代文人雅士、達官貴人來此攬勝懷古,吟詩作文,絡繹不絕。建築依山勢而建,有接官廳、大雄寶殿、鐘鼓、東西廊坊等。

秦月這一行人畢竟不是遊客,這麼多名勝不可能都去,看來多也有多的煩惱。

奉賢觀是必須要去的,幾個人信步於奉賢觀的亭臺樓閣間,徜徉於淙淙流水旁,摩挲著斑駁的碑碣,吮吸著芳香的青煙,體味著濟水精神的博大,感悟著幾千年的輝煌!

游完走出觀門時,長貴激動得舉起雙臂,喊了一聲實在是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