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也是江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 幫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八章 幫助

  慧雨很少經歷這樣的場面,平日裡本來不怎麼喝酒,今天被燕老鏢頭的熱情所感染,也喝了個滿臉通紅。

秦月在江湖正如日中天,其實是被當做這宴請的主角,鏢局每個人都敬了她酒。

秦月平時是很少喝酒的,今天看到燕老前輩和師公這樣的興致,也只能舍命陪君子,來者不拒。

練了天甲奇門,既然已經是百毒不侵,酒就更不能奈她何了。

席間,大家興致勃勃的說起那次難忘的走鏢,秦月突然想起嶺南三傑賀大哥所託之事。

秦月向燕濤轉達了嶺南三傑的歉意,告訴大家:不但嶺南三傑和她已經成了過命的朋友,並且多次生死與共。就連託事人方大志也已經不是外人,他的女兒和自己也已義結金蘭。他們其實就是想和自己說明一下情況,確無惡意。

燕濤則說:嶺南三傑本來就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他們既無惡意,己方也只不過是虛驚一場。雙方當時甚至都沒有言語交惡,權做切磋一下武功心得。對於嶺南三傑,他也是心儀已久,正無緣相見,上一次也總是一次幸會。所謂不打不相識,燕濤請秦月一定代為轉達對嶺南三傑的問候,如果三傑有機會北上,一定來鏢局一聚。

沒想到大破筆筒山也傳到了鏢局,席間燕來順問起秦月筆筒山之戰的詳情,秦月輕描淡寫地說了幾句。

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在場的人從秦月短短的敘述中,都深深感受到當時的兇險。對眼前這位江湖女煞,更是由衷的充滿敬意。

給秦月敬酒的時候,傅生對秦月說,她對失鏢案情的分析令他茅塞頓開。他一直懷疑這是個陰謀,但關鍵節點就是想不明白,現在清楚了。如果當時把畫開啟,這個陰謀恐怕就難得逞了。吃一塹長一智,這一次又長了見識。

慧雨大病初愈,總是要恢復一段時間的。對於今後的打算,秦月和慧雨的主張很不一致。

慧雨還是想他留在京師順天府,他說他已經習慣於北方的乾燥,不適應南方的潮溼了。其實他這不過是藉口,真實想法是不想把麻煩引到秦月身上。

對於天甲奇門,很多人還是不到黃河心不死。秦毅不在了,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慧雨這裡。

看這些人的意思,也不想找慧雨什麼麻煩,只是關注他的一舉一動。

秦月則堅持師公和自己一起走,在一起一家人是個照應。秦月還說了,師公如果不願意住到山陽老宅,可以住到筆筒山上,可以在武館教授學員們武功。論當武術教練,誰能比上師公呢?

對此,慧雨還真有些動心了。因為不是馬上動身,他們也沒急於做出最終決定。

秦月每天都要在自己家的院外走一走、轉一轉,能明顯看到有跟蹤。

人家又沒做什麼妨礙自己的事,也沒理由興師問罪。但到他們在自己院外轉來轉去,也真的很煩人。

有一天,一隻野鴿子從秦月的頭上飛過,秦月心血來潮,飛身一跳把野鴿子抓到手裡。落地後,把完好無缺的鴿子又隨手放掉。

秦月隨即不耐煩的眼神,看了看跟蹤者。被剛才的一幕嚇了一大跳的跟蹤者很知趣,遠遠的退開。

這之後,秦月再到院子外轉,雖然還有監視的人,但都離得遠多了。

秦月和師公說,她想搞搞清楚,外邊都是些什麼人?

慧雨說,一般都是叫不上名字的幫派,知道了還能怎麼樣?多如牛毛,野火燒不盡的。他們認為只要得到了天甲奇門,就可以獲得絕世武功,就可以在武林稱王稱霸。人家要做夢,你能不讓人做嗎?

“這些人也無大礙,願意在這裡遊蕩就讓他們遊蕩就是了。”看來,慧雨已經習慣了。

這一天,秦月帶著禮物去看義父家的二老和義父的夫人,也就是自己的義母。

禮物中有她從南邊帶回來的特產,會來事的秦月說這是義父和小姨兄妹帶給家的。

這家人雖不在江湖,但也早就聽說過李如剛的這個義女,幾次幫她的義父脫離險境。加之李如剛一直沒讓家中二老抱上孫兒,李如玉又不肯成婚,這家最大的缺憾就是沒個孫輩;有個義孫也不錯?何況,聰明伶俐的秦月天生就討人喜歡,這一家人對秦月的親熱勁兒,可想而知。

兩位老人,最惦記的還是自己的寶貝女兒。和秦月說了,那門親事已經退掉了,今後家裡不會強迫李如玉做任何事?讓秦月轉告李如玉,能早點回家,還是早些回來。

秦月和二老說了她和小姨一起辦武館的事,說小姨現在幹得很舒心,武館也離不開她。秦月還說了,這次回去,希望二老和義母能和她一起走。說義父和小姨也特別想念家人,不如大家都去那邊,一家人可以團聚一段時間。這一路上遊山玩水,也挺好玩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看樣子,二位老人和李如剛夫人的心,好像都被秦月說活了。

李如剛的夫人因為至今沒有生養,早把秦月這個義女當成親生。也早就想親近親近,苦於沒有機會。

非留秦月在自己身邊住一天,秦月走時又送了這個女兒好幾件值錢的首飾。

照顧慧雨的石姓夫婦的老家又受災了。

他們的兒子、兒媳婦和二個孫子逃難來到了京城,來投奔他們的父母;也住進了秦月家京城的老宅。

這對老夫婦是很自覺的人,覺得自己是在這一家做事,自己兒子到這裡吃住很不好意思。

他們一大早就過來找秦月,非常非常的過意不去。說他們已經聯絡好了外地的親戚,兒子的一家人很快就能投奔過去。現在正在做走的準備,請主人家在寬限幾天。還提出來,兒子一家人吃住在這裡的支出,應當在他們的工錢中扣除。

秦月馬上表示堅決反對:他們兒子一家人討荒到京城,正應該吃住到這裡。父母在這裡,為什麼還要投奔到別處去?

“咱們這裡房子這麼多?又不是沒有住的地方?院子裡種那麼多的菜,本來就吃不完,就在這裡住下!想住多久住多久?我們在一起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要說兩家話。”

秦月一口一個“咱們”、“家人”,讓這對老夫婦特別感動、走心。

這石姓夫婦何以要將此事和秦月說呢?因為他們感到這小丫頭雖年紀不大,卻好像是這一家的正主。

秦月可不這樣想,她擔心這老夫婦因自己人微言輕,而擔憂師公和五爺對此有異議。就特別強調:自己的師公和五爺也是這個意思。這不只是她一個人的想法。雖然師公和五爺不知情,但有誰比秦月更知道這兩人心腸有多好?

既然是一家人了,石姓夫婦雖然還是很過意不去,但再矯情也未免外道。

秦月還專門抽出了時間,帶著這對老夫婦兒子的一家人去逛了一天街,給他們每個人都置辦一套新衣服。

秦月自己就是個孩子頭,沒事常陪著石姓老夫婦的兩個孫子在外邊玩。這二個孩子也很喜歡秦月,秦月在家他們也總圍著秦月身邊轉。

秦月只想真心地待人,讓這一家人在這裡無拘無束。讓她想不到的是:她越是這樣,這一家人就越是過意不去。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候,以自己為中心,不太顧及別人的感受。

秦月把這件事說給了師公和五爺,二人都說秦月做得好。

慧雨畢竟見多識廣,他說一家人在這裡吃閒飯,咱們供得起,但不是長久之計,人家心裡也未必能夠心安理得的待下去?

“師公,那怎麼辦?”秦月覺得師公的話有道理。

慧雨想了想,“一個男人總得養家餬口,老人的兒子應該找點事做。”

“老爺,如果我們和人家說,讓人家孩子出去找事做,人家會不會認為咱們是嫌人家在咱家吃閒飯呢?再說了,他們初來乍到,兩眼漆黑,現在逃難過來的人又這樣的多?活好找嗎?”譚五擔心地問。

“我們可以幫他們找呀?”慧雨說。

“怎麼找?找誰?”譚五問。

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因為他們在京城不也是兩眼漆黑呀?

秦月心裡想,這要是在山陽就好了,可以到自己的武館找點事做。能把一家人帶到山陽去嗎?就算能,人家願意去嗎?

“可不可以找燕老鏢頭想想辦法?”譚五問道。

“為這點事麻煩人家好嗎?”慧雨問道。

“我倒覺得五爺想到的是個好主意,談不上麻煩,如果他們有需要,用誰還不是一樣呢?我覺得朋友之間也不能總顧慮誰麻煩誰?不是有句話嗎?朋友之間在往來。”

現在,秦月在這個家裡,說話是越來越有分量了,只是秦月自己還沒感覺到。

聽了秦月的話,慧雨和譚五都不說話了。

人們總說沉默就意味著反抗,其實在大多數時候,沉默是表示贊成的,比如現在的慧雨和譚五。他們不僅僅是贊成,而且是心悅誠服。

主張是自己提出來的,實施當然也當仁不讓了。

秦月先找石姓夫婦,徵求他們的意見。總不能自己好不容易幫他們找到事做,人家不願意不是白張羅嗎?

沒想到這老兩口正為此發愁,他們那天無意中看到秦月跳起抓野鴿子,還以為自己的眼花了。看到秦月把鴿子又放了,不能不信了。在他們的眼睛裡,小主人可不是一般人。小主人要幫助兒子找事做,能找不到嗎?秦月還是給自己留餘地的,說自己只是去找朋友幫忙,能不能辦成還兩說著。

老兩口都說他們知道,他們懂,求人哪那麼容易?

秦月也說了,就是辦不成,也不用著急,可以再另找機會,好事總要多磨?

老兩口也不住的點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