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也是江湖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四章 當朝太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四章 當朝太子

  陳佩駿果然在京城數一數二的酒樓舉行了慶功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酒樓大廳裡幾十桌席位都包下了,也都坐滿了。

京城各武館的重要人物,京城有些名氣的武林豪傑,陳佩駿的朋友,甚至有些社會名流也到了。燕濤當然是不能缺席的,他還帶著兩個徒弟,雷子震和燕來順。

來的人多數都親眼目睹了這次驚天動地的比武,目睹了秦月的絕世武功。

秦月無疑是宴會的主角,她被安排在客賓的上首。

秦月本來是要把這個位置讓給燕濤,但燕濤堅決不允,秦月也不好過多地推辭。

這樣的場合主人總要說幾句,但一般都很簡短。大多都是簡單說說宴會的主題,感謝大家賞光,略備薄酒不成敬意,再就是吃好喝好之類的。因為人家是來喝酒吃飯的,不是來聽演講的。

陳佩駿當然知道了這個理,但是因為今天太激動、太高興了,所以話也就多了一些。

他的這些話多半是為秦月歌功頌德的。

陳佩駿說到了最後,口氣變得激昂:“我們見識了秦月姑娘的武功,我們目睹了這前無古人,恐怕也是後無來者的比武,但是,鄙人覺得這還不是最精彩的。我們學武之人,常常說武德。學武之道就是做人之道,老輩人說要想學武先學做人。今天我是真體驗到了,也見識到了,仁者無敵!”

這樣的場合如遇到主人長篇大論,人們一般會很反感。但是,人家花錢請客,自己來白吃飯還是要給人家面子。大面上不能說不好聽的,但底下出點嗡嗡聲了,動動椅子弄出點動靜等,還是很常見的。

說實話,陳佩駿今天的致辭真夠長篇大論了,但是,場內一直很靜,大家也都很注意地聽。特別是最後這幾句,也許是引起了共鳴,人們還不由自主地報以了熱烈掌聲。

陳佩駿講完後,提出請秦月講話,大家馬上用掌聲響應。秦月本來是不想講的,但見盛情難卻,也就說了幾句。秦月的話講得很簡短,無非是感謝大家支援、厚愛了,盛名之下其實不符之類謙虛之詞。

做人還是低調一點得好,再說秦月也從未認為自己有多了不起?

席間,幾乎所有的人都過來給秦月敬酒。秦月知道武林人士都喜歡痛快,乾脆來者不拒。一人一杯不多,可這幾十桌幾百號人加到一起就是大數了。

看到秦月喝了這麼多的酒,陳佩駿有點擔心了。

他和燕濤商量,是不是提醒一下秦月?

燕濤卻根本不介意,問了陳佩駿一句:“您看秦姑娘像喝多了嗎?”

“難不成一個人的酒量和他的武功也成正比嗎?”陳佩駿開玩笑地問。

作為京城武林泰斗級的人物,他怎會不知這武功和酒量扯不上關係?

燕濤笑了笑,沒說什麼。心裡說:秦月練成天甲奇門,已經是百毒不侵,酒算什麼?

快散席的時候,有人走進來對著陳佩駿的耳朵講了什麼,陳佩駿馬上大驚失色。

他把事情說給了坐在他身旁的燕濤,燕濤也臉色大變。

秦月坐位也是在陳佩駿的身旁,只是在另一側。這個時候,正趕上雷子震和燕來順過來給秦月敬酒。因為是熟人,關係也不錯,幾個人就你敬我,我敬你地喝了起來。

陳佩駿在秦月的耳旁小聲說:有特別尊貴的客人在隔壁的茶館等她,讓她趕緊過去。秦月正和雷子震和燕來順喝在興頭上,也沒做理會。陳佩駿趕緊又在秦月的耳邊補了一句,這尊貴的客人是當朝的太子,但秦月還是不當回事。當朝太子怎麼了?是他要見我秦月,又不是我要見他?

陳佩駿見來人再等,怠慢不得,秦月這邊也不敢深說,就請燕濤幫忙。

燕濤一出面就不一樣了,當朝太子秦月可以不當回事 ,燕濤的面子不能不給?

秦月跟來人往出走,出門前還是按照酒場的慣例和大家致了歉:說不好意思,自己有點急事要先走一步了。

其實,場內的不少人也已經酒足飯飽,只是礙於秦月沒走,不好意思先行離開。秦月這一走,這席也就散了一大半。

來人把秦月帶進了隔壁有侍衛把守的茶館,走到一個豪華單間前。帶秦月來之人輕輕敲了敲門,把門開條縫請秦月入內,隨後又把門關好。

當朝太子正獨自一人,坐在茶桌前。禮數是不能少的,秦月進屋後就抱拳給太子行禮。秦月打量了一下這位當朝太子,見太子很年輕,但比自己要大幾歲。

方才,聽燕老鏢頭說:當朝太子很優秀,上上下下口碑也不錯。當代名儒李傅因冒犯了當今聖上,在午門外被斬首前。就是被這位太子飛馬救下,在民間成了傳奇故事。這故事秦月也聽別人講過,秦月對這位太子印象也不錯。

但看自己給他行禮,不但沒還禮,坐在那裡動都沒動,秦月不滿意了。

當朝太子又怎麼樣?禮貌總是要有的吧?

不高興的秦月,也沒等人家讓,就顧自在一張椅子上坐下了。

同樣不滿意的還有這位當朝太子,不光是不滿意,太子簡直惱羞成怒。

這小丫頭怎麼回事?她應該知道自己的身份,為什麼見自己不跪。不跪也就是了,賜她坐了嗎?怎麼就敢擅自坐下?還有規矩沒有?

但太子畢竟是個見多識廣的人,他知道這個世上,很多本事大的人都有些怪癖。有些放蕩不羈,不通情達理。所謂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在這個時候,特別是對這些能人,自己要有更高的姿態,更禮賢下士的風度。這樣才能顯得自己親民,這樣才更能被民間擁戴。

這樣的想來,太子很快釋然了。

“先生,聽說您找我,不知有何賜教?”

秦月不知稱呼這位太子什麼好?乾脆就尊敬的叫一聲“先生”。話不投機半句多,沒好感的人,秦月不想多囉嗦,只想早早結束這次見面。

當朝太子第一次被人稱先生,而稱自己先生的又是一個小姑娘,不由得被逗樂了。

秦月想不出自己的話有什麼可笑,不解的看著這位皇太子。

“姑娘姓秦是吧?”皇太子強忍住笑說話了。

“是的,小女鄙姓秦。”秦月回答。

“秦姑娘,今天這一戰可是大長了我們大清的國威,大長了我們華夏人的志氣,實在是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呀!”皇太子讚許地說。

“先生差已。”秦月搖頭。

“何出此言?”當朝太子不解。

“我在武場已經說過了,這不過是我和武藤先生個人之間的比武,不涉及兩個國家的。”秦月解釋。

“是的,我聽說了,你那幾句話說得很好,更能彰顯我們華夏人的大度、寬宏。” 當朝太子點著頭。

“我還真不是在故作姿態,說得是真心話。”秦月語氣誠摯。

“不管你說什麼?不管你說得是不是心裡話?反正你說什麼大家都願意聽,大家也不能不聽,因為你是勝利者,因為你有話語權。如果你被東瀛武士打敗了,你還能說什麼了嗎?”當朝太子滿臉含笑。

是的,如果自己被左藤先生打敗,自己還有資格說什麼嗎?如果自己還能夠說話,一個失敗者的話還有人聽嗎?勝者王侯敗者賊,勝利者就說什麼都對嗎?這個問題,秦月還真地沒想過,她也不願意為這個問題動腦筋。

“我聽說有一夥反賊,曾經千方百計拉你入夥,都被你嚴詞拒絕,能告訴我為什麼嗎?聽說那個反叛組織是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是要奪回大漢民族的江山社稷。”

秦月楞了一下,她想不到這個當朝太子如此神通廣大,這些事他都知道。她不由得想起在神秘組織的地宮,那個冒險為自己報警的侍者。如果他是朝廷打進去的密探,太子能知道這些也不足為怪。但是,既然已經知道了這個組織的老巢,為什麼還不派兵圍剿和搗毀呢?

“我爹爹常和我說,歷史上大多是漢族人統治別的族群,把別的人群都趕到了不毛之地,說起來是漢族人對不起別的族群。一個國家,不應該是非要某個族群來統治。不論是那個族群,只要能多為老百姓著想就好。能不改朝換代,還是不改朝換代為好。”秦月說道。

“為什麼呢?”

對秦月的這番話,當朝太子顯然很感興趣。

“因為每次改朝換代都要死很多人,都要流大量的血,都要山河遭殃,都要很多人流離失所。因為每次改朝換代,都要伴隨著一場大災難。”這個問題秦月認真想過。

“可是,有的時候,這些是不能避免的。”當朝太子在思索。

“那就沒有辦法了,但是能避免還是避免的好。”秦月想了想說。

“秦姑娘憂國憂民,這很好嗎?我想問姑娘,如何可以不改朝換代呢?”

“華夏的百姓其實是很老實的,他們其實不介意那個族群統治?也不在乎誰當皇帝?只要不搞得民不聊生,只要給老百姓活路,這些老百姓還是都能聽天由命的;甚至能夠忍氣吞聲的。但是,讓老百姓活不下去,官逼民反,老百姓就不能不揭竿而起了。”

“姑娘說話無所顧忌,我很喜歡,我想聽聽姑娘對本朝的看法。姑娘可以暢所欲言,實話實說。”

“有些事做的還是不錯的,比如,任用漢人作官,使用漢人文字,尊崇漢族的英雄。還有就是攤丁入畝,士紳一起納糧。”

“對於攤丁入畝,士紳一起納糧,讀書人不高興呀?”當朝太子笑問。

“那是侵害了他們的私利,老百姓還是歡迎的,這樣就可以減輕一點他們的負擔。一個國家還得為老百姓著想,因為他們是這個國家的主體,一個不為老百姓著想的國家,肯定不是個好國家。”

關於這件事,秦月聽五爺發表過評論。

“姑娘高論,本人大受教益。我想問姑娘,如果有一天,當然,我說的不是現在,我想請姑娘統領御林軍,姑娘能答應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