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快穿之身敗名裂最新章節列表 > 94、榮光復蘇(二十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4、榮光復蘇(二十六)

萊茵充分利用了修道院的財富, 幾乎不需要消耗自身過多財產。一邊清除教廷勢力, 一邊建立學校以及進行各種制度的改進。因為有坎諾珠玉在前,其他地方的管理完全可以參造坎諾, 倒顯得不是太難。

希爾·德裡克也開始做起相同的事情,兩人一南一北,相互呼應, 聲勢一下大振。希爾·德裡克因為身份敏感,一舉一動都被眾人放大, 反倒比萊茵這裡更引人注目。

眾所周知,希爾·德裡克的母親, 舊王后布里吉特是因為教廷才被驅逐回國, 乃至於病死。因為這點,雖然希爾王子自身沒有表現出對教廷的反感與牴觸, 但教廷是堅定站在新王后瑪麗所出之子身後的。先前因為教廷勢大,雖然希爾王子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喬治又對希爾疼愛有加, 但大家對於希爾能否繼位還是有所保留的。他們甚至不知道這位王子能否健康地活到喬治去世的那一天。

而現在,希爾·德裡克似乎和萊茵有了默契,一起加入征伐教廷的行列。這是不是意味著這位一向低調的王子終於明晃晃地露出了他的野心, 要踩著教廷的屍體確立自己的繼承人地位?又或者說這是喬治的指示,想要借這個機會徹底剷除教廷?

如果說只是萊茵,這些貴族不會明目張膽地站隊萊茵。但換成希爾就不一樣了,這對他們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投資機會,錯過便很難再有。而且萊茵對戰教廷, 一往無前的氣勢也給了這些貴族很大的信心,他們有很大把握,自己會站在勝利這一邊。

一時間,征討教廷的聲浪便遍布整個弗蘭王朝上下了。

萊茵這裡卻有些擔心希爾,按希爾先前的打算來看,他不會這麼早與教廷撕破臉,因為他不想把他和教廷的矛盾赤/裸裸地暴露在喬治眼皮子底下,然後牽扯起讓人肝腸寸斷的舊事。

希爾這樣做,一定是因為發生了什麼。

萊茵的信還沒有送出去,北方的訊息便傳來了,喬治一世病逝,教皇伍德拒絕為希爾·德裡克加冕。

算算時間,希爾起兵的時候,應當是喬治一世病重之時。應當是窺見了之後的危機重重,希爾才最終做出了提前攻打教廷的打算,他沒有辦法再為了父子之間最後一點溫情而粉飾太平。做出這樣的決定是痛苦的,他的舉動會讓喬治誤以為他是急於奪位也不一定,但是希爾別無他法。

萊茵有些擔心這位合作伙伴的心理狀態,但兩人隔著萬水千山,隻言片語的安慰實在起不了什麼作用,只能看希爾自己能不能走出來了。根據萊茵對希爾的瞭解,他是一個意志十分堅定的人,就算父親的死讓他變得軟弱,那也是暫時的,他終究是能走出來的。

比起希爾,萊茵更注意都城裡的那位教皇。那位教皇拒絕為希爾加冕,所以希爾沒有名正言順地成為弗蘭王朝的皇帝。可那位教皇並沒有藉著這個機會為瑪麗皇后的任何一個兒子加冕,而是將此事就此耽擱。

很明顯,這位教皇並不想真的和希爾以及萊茵站成對立面,加冕之權是他握在手上的一個籌碼,等著希爾和他談判,停止這場針對教廷的戰爭。

如果面對選擇的是萊茵,教皇自以為的籌碼根本不算籌碼。萊茵不想要所謂皇權,他只想清除這個不必要存在的腐朽機構。可面對選擇的是希爾,就連萊茵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希爾會做出和他一樣的選擇。

萊茵永遠不會有自信,自己能徹徹底底看透一個人。他會透過一個人的言語和行動對他的品質有所判斷,並在此後相信自己的判斷。但這不代表他會盲目自發地以為自己的判斷不會出錯。

這是一個關鍵的節點,決定了萊茵對希爾的判斷有沒有出錯。

從種種跡象來看,萊茵還能推斷出另一種可能。在這種可能裡,希爾的目標不是推翻教廷,也不是改變現有的封建皇權,而是藉助萊茵和其他能獲得的一切助力去打壓教廷,以此獲得順利登基的機會。

因為舊王后布里吉特和教廷的恩怨,教廷天然不願希爾即位,希爾要想順利即位,便要打壓教廷,直至教廷主動做出讓步。

至於到底是不是這種情況,只要看希爾此刻的選擇就行。如果他只是想即位,現在和教廷和解便可,一旦教皇為他加冕,再想將兵強馬壯的希爾趕下皇位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所以想登基的希爾沒有理由不在這個時候接受教皇的提議,除非他真的沒有這個心思。

萊茵不需要等待太久,便能從兩人的舉動中看出希爾的抉擇。教皇拒絕為希爾加冕之後,希爾加強了對教廷的攻勢,瑪麗皇后和她的兩個兒子流亡到西北的比諾,教皇伍德也在希爾的追殺下逃到比諾尋求庇護。在那裡,伍德正式為瑪麗皇后的長子艾爾文加冕,稱其登基為帝。伍德這是正式和希爾撕破臉了,一點餘地未留,很明顯,兩人先前的談判破裂,伍德不得不選擇了這條毫無保障的路,才能勉強保全自己一條性命。

萊茵很高興自己沒有錯看希爾,這世上真有理想信念與他一致之人。按眼下的形勢,曙光就在眼前。

艾爾文匆忙登基,當上皇帝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各大貴族發出了調兵的請求。現在不同剛分封貴族的時候,只要皇帝一聲令下,貴族們便會帶著自己的軍隊來為皇帝效忠。經歷了這麼多年,貴族們早就習慣自己掌有自己的軍隊。皇帝想要借用這些軍隊做什麼,靠命令是走不通的,只能靠請求和交易。

艾爾文是被臨時推上皇位的炮灰,他自己也知道這一點,生怕兵強馬壯的兄長第一個拿他開刀,只好向這些貴族許下重利,根本不考慮之後要如何償還,只想一心熬過眼前的難關。

自古財帛動人心,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還真有幾個貴族打著為皇帝而戰的名頭出征了。

萊茵這裡一直有意控制著武器的改進,不願將冷兵器時代提前帶入熱武時代,以免造成很多傷亡。因為改造方向的限制,最後研究出了使用條件極為苛刻的長弓。

這長弓用的材料極為堅韌,射程和一般的弓箭更是不在一個水準上,可要拉開這弓是極難的,就算是軍中力量最大的幾人,用過一兩次以後也會感到肌肉痠痛。因為實用性太差,這弓本來都被研發部的人視作廢品。

還是萊茵剛好路過,拿著弓箭試了一試,臉不紅氣不喘地射了三箭三中,射程還賊遠。於是這個弓箭就成了萊茵專屬的武器,讓研發人員的心血沒有白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萊茵揹著這把弓箭和支援教廷的貴族對戰,開局之時,騎著馬在遠遠的城牆之下,義正言辭地規勸這位貴族走到正義的一方來。烈烈風中,萊茵的黑髮被風吹到耳後,露出整張堅毅的面容,還真有幾分像模像樣。

那貴族自然不會因為這三言兩語就停下手來,所有的城堡和修道院都是易守難攻的結構。萊茵他們雖有攻城所用的器具,但過了一開始將他們打的措手不及的階段,如今他們也有了一些應對手段,總體來說還是有些微優勢的。

貴族們學習著萊茵的戰爭手段,從城牆上往下投石。萊茵一開始便帶著軍隊離得遠遠的,在他們投石所不能及的範圍裡。但這樣安全是安全,不靠近城牆他們也沒法攻城。

萊茵從背後取下了弓箭,這是他拿到弓箭以後第一次在對戰時使用,城牆上的人隱約看見了他拿箭的舉動,心裡直犯嘀咕。這麼遠的距離,萊茵拿弓箭還想射中人不成?

這把弓箭確實難開,要不是萊茵來到這個世界後就一直苦練身體,也不能像現在這麼如魚得水。萊茵身體一側,雙臂發力,右手往後一拉,弦便被拉開,箭抵在弦上,只差一鬆。萊茵身後的騎士團們都是試過弓箭的,知道這看起來輕鬆寫意的舉動有多難,下意識屏住了呼吸。

萊茵瞄準了那位還在城牆上東張西望的貴族。雖說生命的價值不能以數量衡量,但他沒有心思做那麼多標準,只想犧牲最少的人來結束戰爭。他要讓那些養尊處優慣了的貴族都聞風喪膽,收起他們因為利益而蠢蠢欲動的心,帶著那些可憐的兵馬回老家去。等他們收拾完了教廷再好好整改這些傢伙。

萊茵雙唇一抿,皺著眉頭松了弦,那箭飛得太快,又帶著股不可阻擋的氣勢,像流星一樣砸了過去。城牆上的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便見那位帶兵的貴族被箭射中,直挺挺地向後一倒。這一箭實在太過恐怖,那些就站在貴族身邊的人腿一軟便跪在了地上,反而把自己的身體掩在城牆之下,有了片刻的安全感。他們連忙去檢視那貴族的情況,結果發現這箭頭都從後背冒了出來,這一箭竟是隔著這麼高這麼遠的距離差點將人射穿,令人悚然一驚。

這一場戰自然是沒有打下去,這位貴族一死,他手下的兵也不歸教廷管,只顧著回去報喪,可憐教廷剛剛氣勢洶洶地站在城牆上,轉瞬就見萊茵不費一兵一卒又下一城。

接下來幾場戰役中,萊茵如法炮製,上場第一箭便是射殺領頭的貴族,好像完全放棄了和教廷之間的仇恨一樣。貴族要是自己不上,他便挑著貴族手下的兵將射殺。每一場戰役都讓那些貴族損失慘重,更是讓他們看不到一點勝利的希望。除了那些結下仇的家族,大多數貴族都開始考慮退出這場鬥爭,或者改為投奔萊茵,好及時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