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永樂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章:我上我也行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章:我上我也行啊

要怪就怪最近老有人給朱允炆講西漢七國之亂的故事吧!

西漢時期,因為中樞要削番的關係,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起兵,漢景帝一開始慌了將晁錯給抓起來,後面漢景帝又在眾多勢力的逼迫下將晁錯給殺了。

漢景帝的慌亂當然不能被傳開,等待中樞的大軍對叛軍形成優勢,殺晁錯的事情也就變成了緩敵之計,七王的叛亂被撲滅還能變成是漢景帝在麻痺七王。

死一個晁錯將局勢扭轉成為“勝勢在我”簡直就是大賺,想必地下的晁錯也願意的吧?

另外一點,七王不是說朝中有奸臣,晁錯就是那個奸臣嗎?漢景帝很是從善如流地將晁錯下獄並殺死,某種程度上是不是搶先一步將奸臣宰了?七王清君側的理由沒啦,還特麼不趕快解散大軍!

七王喊出清君側只是給天下人一種委婉的說法而已,難不成還大喊大叫“賊尼瑪,額造反啦!”之類?

朱允炆一想自己絕對不會比漢景帝差……,也就漢景帝不知道,要不然絕對要從陵墓裡爬出來找朱允炆說道說道。

總之,朱允炆覺得“我上我也行”,殺齊泰和黃子澄是捨不得殺的,學漢景帝將叛亂藩王喊是奸臣的人先收監,是不是能讓藩王失去叛亂的理由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然而,漢景帝抓捕晁錯是在七王剛剛起兵的時候,朱允炆擼掉齊泰和黃子澄的官職並抓起來是在耿炳文剛剛大敗之後。

同樣的一種做法,時機選擇上的不對,產生的結果絕對會不一樣。

簡單的說,朝廷的大軍本來就一再敗給燕軍,朱允炆又在耿炳文剛剛大敗就幹了收監齊泰和黃子澄的事情,搞得好像燕軍著實勢大,朝廷要抵抗不住了才滿足朱棣一樣。

那麼一搞,不怪天下百姓會想:原來燕軍那麼能打,皇帝是不是怕了才滿足燕王的要求啊?這樣看來,朝廷沒想象中那麼厲害,燕軍也不是猜測中的那麼弱小呀!

燕軍的想法是:原來俺們那麼牛逼?朝廷怕了,絕壁要繼續痛打落水狗啊!

朝廷大軍必定心中揣揣:媽呀,皇帝都怕了叛逆,俺上戰場一定要悠著點,免得死了都白死。

齊泰和黃子澄被收監下獄的訊息傳到了新城……,也就是距離朝廷大軍駐紮的霸州西北方向約一百裡之外的一座城池,朱棣聽了朱允炆的操作,講實話是完全愣住了。

“建文將齊泰與黃子澄下獄?”朱棣回過神來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很是感慨地說道:“真是我的好侄子,爹真是挑了個好太孫。”

是啊,不是好侄子又是什麼?

朱允炆那麼一幹,北上的朝廷大軍必定是士氣大跌,連帶包括李景隆在內的諸多朝廷將校也該陷入遲疑不定了。

他們面對士氣驟降的軍隊會很不開心,並且拿捏不清楚皇帝是不是要妥協,做事變得猶猶豫豫不提,加上之前皇帝那一道“勿使朕有傷叔之名”的旨意被傳開,腦子肯定是要混亂了。

朱棣臉上的笑意一收,環視眾將一圈,說道:“我後翼遭襲,不得不救。永平一失,北平便將直面敵軍兵鋒。”

關於永平正在面臨攻打的事情,他們是今天剛剛收到的彙報。

攻打永平的軍隊來自遼東都司,原屬於遼王朱植統轄之下。

在朝廷開始削番之後,朱允炆就將朱植召去應天,朱植乘船渡海回到應天立刻被軟禁起來,遼東都司自然也就被朝廷派去的人接管了。

同時得到朝廷旨意的還有其他藩王,其中包括寧王朱權,只是朱權沒有朱植那麼聽話依然逗留在大寧衛。

呂陽說道:“王爺,郭英率十萬大軍分為七路直撲真定,最近一路距雄縣不足三十裡。”

肯定會有朝廷大軍前往救援真定被困的耿炳文所部,救援大軍真的來了,朱棣看著要親自前往救援永平,“圍點打援”的事情誰來主持?

“郭英?能力不過偏將,由高煦應對,你與張玉輔佐便是。”朱棣看來保住永平更加重要。

朱高煦沒想到自己還有獨領一支大軍的待遇,露出了一臉喜滋滋的表情。

呂陽就看向了張玉,發現張玉也在看自己,無聲對視之後,兩人一起對朱棣應:“諾!”

永平對燕王陣營的確挺重要,一旦永平失守的話,他們的老巢北平就要面對兵臨城下的威脅,肯定是要救,並且越早去救越好。

“爹,你放心罷!兒子一定妥妥當當地把事情辦了!”朱高煦開始打起了包票。

朱棣看向自己的兒子,嘴唇動了動,要說什麼咽回去,變成“嗯”了一聲站起來,讓要一塊前往救援永平的將領下去做開拔準備。

“這一戰,你聽張玉和呂陽的,不要自己瞎拿主意。”朱棣也就是將校全走了,留下朱高煦、呂陽和張玉才說這話。

本來興高采烈的朱高煦聽得傻了眼。

呂陽則是感到壓力山大,不由自主又看向了張玉,心想:“我現在太缺乏經驗也就幹一幹查遺補漏,論實戰經驗還是要看張玉。”

“行了,就這樣。”朱棣說完邁步離開大帳。

朱棣只會帶上六千馬軍和兩萬步兵去救援永平,留下七千馬軍和小十萬步兵。

而十萬多萬留下來的大軍,一部分在真定城外虛張聲勢,更多則是分佈在朝廷救援真定的大軍行軍路線上。

大帳內剩下呂陽、朱高煦和張玉三人。

他們無聲地對視了一小會,朱高煦受不了,喊道:“別乾瞪眼啊,趕緊地把事情辦起來。”

該做些什麼事情,之前包括朱棣以及所有將校早就進行了一再的商討,對敵軍的行軍路線進行了預測,安排好了怎麼進行伏擊。

能做的事情最大程度地做好方案,朱棣著實也是重視永平,只能把軍隊交到朱高煦手上,自己親自去救援永平了。

如果救援永平順利,朱棣會親自去大寧衛見寧王,裹挾寧王加入造反事業,再將大寧都司的兵馬收歸麾下。

呂陽再一次與張玉對視了一眼,再一起看向朱高煦,異口同聲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