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永樂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章:一陣操作猛如虎,實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章:一陣操作猛如虎,實際……

負責圍點打援的這一支燕軍當然不是想撤就能撤,要先派人去向朱棣請示,得到朱棣的同意,他們還要故布疑陣迷惑朝廷大軍。

“張將軍所言不無可取之處。”呂陽說的是半渡而擊。

只是吧,採取半渡而擊也看規模和用意的。

一般的半渡而擊是先行打擊敵軍一部分軍隊,再趁敵軍亂了採取全面進攻,爭取全面擊垮敵軍。

呂陽繼續說道:“朝廷大軍必定渡河,我可一擊既走。”

正因為一般的半渡而擊之後會全軍出擊,大家都知道這種打法,遭到半渡而擊的朝廷大軍肯定會收縮防禦,到時候燕軍就能更從容地撤退了。

張玉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說道:“如此,先生與大軍先撤,我留下斷後。”

呂陽也不矯情。

現實就是他們這一路燕軍裡面,張玉就是那個最能打的人,能者肯定也就多勞。

當然,事後算軍功時,呂陽和朱高煦都幹不出抹滅或奪佔張玉軍功的事情。

就這般,呂陽帶著大部分做好了撤離的準備,張玉也帶著自己的本部做好了進行半渡而擊的準備。

燕軍和朝廷軍只是隔了一條河流,雙方有小動作比較難以察覺,有大動作想隱瞞有點難。

“賊逆要逃?”李景隆才不會承認自己這些天被戲耍了,一副淡定的表情,說道:“實在我預料之中。”

其實朝廷的一部分將校已經有點看出李景隆外強中乾了,尤其是調遣郭英的一陣操作猛如虎,事實卻證明李景隆完全將郭英坑了,事後還擺明就是要推卸責任。

有了那些發現,本身有本事的將領不打算當出頭鳥,免得多說沒用還被記恨,多做極可能是被坑死。

李景隆只是自負而已,又不是傻。他察覺到眾將的態度有些詭異,沒有發火怒斥,憋著一股勁要用勝利展現自己的能力,看向吳傑說道:“安陸侯,你率本部凌晨渡河。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開始了,又開始了,一副運籌帷幄的諸多指派,看著好像是掌控了全域性的模樣。

要不是有郭英的例子,一幫將校還真以為李景隆有多麼牛逼。

有了郭英做例子,他們看到李景隆納賦運籌帷幄的指派架勢,心中很是惴惴不安。

一些得到了任務指派的將校,他們覺得自己一定要留個心眼,不能稀裡糊塗就被李景隆坑死了。

當然了,沒有發現李景隆外強中乾的另外一些將校,他們則是憋了一口氣就等著將功勞賺到手。

得到任務的將校下去準備。

沒有任務的將校當然是留在大帳聽著李景隆繼續吹牛逼。

關於救援真定失利的事情,李景隆已經親自寫了戰報,跟郭英所猜測的一致,李景隆進行了甩鍋大法。

李景隆僅僅是承擔了識人不明的小錯,其餘就是郭英無法領會他的部署,救援真定的朝廷軍才會一再遭到燕軍伏擊。

所以了,救援真定一戰是郭英的錯,連帶耿炳文也要承擔起相應責任。

可以想象朝廷得到李景隆親筆匯報會是怎麼樣。

不懂軍事的朱允炆以及一幫大儒,他們源於對李景隆的信任,自然是李景隆說什麼就信什麼,甚至會讓朱允炆給予李景隆更多的權力,比如獲得“先斬後奏”的權利來震懾諸將。

懂得軍事的一幫明初大將以及後面成長起來的小輩,他們會不會做點什麼,又是做什麼,有鑑於朱允炆跟儒教穿了同一條褲子,明顯就是會打壓和清算軍方,真心是有點不好說了。

某日的清晨。

吳傑所部將早就準備好的舟船和木排趁著夜色部署到河邊,東方還見不到一縷光亮便在黑漆漆的夜色中進行了登船、舟、木排做業。

第一批渡河的朝廷軍數量不是太多,也就兩千多熟悉水性的將士,他們要趁夜色渡河,過去璃河北岸就鞏固好灘頭,負責將燕軍阻擊住,給予後續朝廷軍渡河的機會,還有將浮橋搭起來提供更多的朝廷軍過河。

黎明前的黑暗裡,昆蟲的叫聲已經停止,璃河不是什麼大河,沒有洶湧的水浪,使得璃河南岸一系列的動靜會被放大。

張玉與一眾燕軍就隱藏在河邊植物茂密的地方,忍受蚊蟲叮咬的同時,靜靜等待朝廷軍先頭部隊過來。

因為環境實在是太過於安靜的關係,璃河北岸哪怕離南岸有點距離,還是能夠隱隱約約聽到有人落水的聲音,等待船、舟、木排越來越靠近璃河北岸,隱藏起來的燕軍還能聽到木漿的划水聲。

夜色下的渡河,沒有打起火把,不慎落水是一件必然會發生的事情。落水的朝廷將士能管住嘴巴不出聲,張玉哪能不做好了苦戰的心理準備?

差不多是吳傑所部抵近到北岸灘塗五十米左右的位置,前方北岸突然出現了一片光亮,隨後有人大喊:“放!”

河面上的朝廷軍先是發現光亮一驚,不知道多少箭矢被燕軍射過來,夜色裡“舉盾”、“小心”和各種罵聲讓夜幕下的河面變得吵雜聲一片。

吳傑人在一艘小船之上,驚但是不亂地大吼:“前進,前進!上了岸,各部……”,話到一半察覺危險做出了閃避動作,肩膀先是一麻,隨後劇烈的疼痛感傳達的腦神經。

剛剛射出一箭的張玉再次搭箭張弓,非常利索地射箭。

吳傑中箭後被親兵圍了起來,他剛才要是沒有躲的話,該是哪裡中箭?一躲則是讓肩膀甲冑部件留空處中箭了。

密集到誇張的箭雨一起沒停地射過來,兩千多負責搶灘的朝廷軍沒上岸就出現了四百多的死傷。他們終於能夠腳踏陸地時,燕軍從各處冒了出來,雙方在河灘上當即爆發了廝殺。

得到訊息來到河邊的李景隆臉色很不好看,之前已經下令其餘部隊繼續渡河,並且務必在今夜把浮橋搭起來。

璃河兩岸到處都是喊殺聲,河面之上因為行蹤暴露不需要再隱匿,朝廷軍自然是打起了火把,能看到一艘艘船、舟、木排在來回。

大約在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內,包括吳傑所部以及其他人的麾下,朝廷軍付出重大的死傷,天色放亮之後還是讓接近六千人成功去到璃河北岸。

“我軍兵多,便是燕逆……”

李景隆話到一半被大喊大叫截斷,非常不爽地看向了聲音傳來的位置,腦子裡反應過來都是在喊什麼,眼睛也看到了上游順流飄下來那些燃燒中的船、舟、木排。

這一刻,不知道多少人在心裡想:“完了!”

不止河面上的船、舟、木排要完,連帶渡河做業被火攻打斷,已經渡河的近六千朝廷軍也要完蛋!

霎時間,好多朝廷的將校覺得拿李景隆跟趙括相比,壓根就是在侮辱趙括……

榮譽與忠誠說

求月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