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頂流喜劇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三章 微辣哥終於有動靜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三章 微辣哥終於有動靜了!

“洪主任,專訪其實就是聊聊天和聽眾連線互動一下,而且現在電臺這邊的聽眾幾乎全是團裡的人!”

秦川再說。

“是這樣.....那沒問題!大概什麼時候?”

想了想,洪濤沒有拒絕。

其實無論專訪怎麼樣給秦川的這個忙肯定是要幫的,而且要是沒有秦川,根本就不可能有現在的《炊事班》

“就明天晚上,洪主任,那我再給高哥、周哥他們打個電話。”

秦川說道。

這個節目哪怕是試水他也打算多做幾期。

“他們?川,你不用給他們打電話,我給他們說就行!”

洪濤一聽,當即說到。

在他看來這種事情根本犯不著讓秦川逐一打電話。

他給招呼一聲就可以。

“那就謝謝洪主任!”

“客氣啥,都是自己人!”

........

晚上七點半,電臺部秦川吃完晚飯後並沒有返回公寓,而是和負責技術的王開來到了電臺播音棚。

之前因為每天就是播一播團裡新聞,所以根本用不到播音棚以至於裡面滿是蛛網灰塵。

“棚裡的裝置什麼都沒問題吧?”

此時,望著已經情理的乾乾淨淨的各種裝置,秦川問道。

“部長!沒問題的!當初團裡買的都是頂配裝置,雖然幾年沒用,但並沒有過時!”

王開急忙說到。

國家隊大單位就是這樣,一旦涉及到採購專業裝置,絕對不會考慮低配。

“嗯!節目一旦開始一個人能忙過來嗎?”

“沒問題的,部長!”

王開自信滿滿,專業方面他還沒有荒廢。

“行!”

離開了播音棚,秦川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眼下,人員、裝置都齊了就剩下的宣傳的事情。

採訪主播就用郭芙,以她的水平做幾場專訪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畢竟能進事業單位的幾乎都有兩把刷子。

“宣傳?要怎麼宣傳?”

摸了摸下巴,秦川忽然有了主意。

現在早已不是以前那個時代,只要利用好自媒體和網路,宣傳效果也不一定差。

網路?自媒體?

“佟姐?”

“部長,您找我!”

“佟姐,你要不在虎眼論壇上發一個帖子,就說我們電臺明天晚上要做幾期《炊事班的故事》主創專訪,主要聊聊那些幕後的故事!同時將我們的廣播頻段公佈出去!”

秦川說道。

“在網上宣傳?好的,部長!”

佟玉急忙點頭。

行政公關這一塊她熟悉。

“就先這樣!”

秦川給佟玉安排完後又順手開啟了電腦微博登入頁面。

上次事件發酵後,現在微博粉絲已經達到了八十萬多,即便有些粉絲是因為其他事情關注,但宣傳一下總比沒有效果的好。

就這樣,

一條宣傳專訪的微博在十分鐘後發了出去。

現在秦川也想明白了,只要私生活不被打擾沒有那種飯圈文化就行,自己也沒有必要去糾結露臉不露臉的事情。

之前在學校那一次是真的被搞得有了心裡陰影。

到了文工團這邊才慢慢想通。

.........

令秦川沒有想到的是,宣傳訊息才一釋出,下面很快就多了幾十條回覆。

“我的天,微辣哥終於有動靜了!難得!實在是難得!”

“我就知道....肯定是微博先有動靜!”

“哥,專訪主創你會不會上?”

“就是,想聽聽你的專訪!”

“是電臺專訪嗎?這麼說我就能和主創連線對話了?”

“怎麼是電臺?我們外地的怎麼辦?聽不到!”

“就是,為啥是電臺?這樣的話只有燕城的觀眾才能互動......”

“暈死,我這邊有好多事情想要問微辣哥。”

“這是要逼著我去燕城嗎?”

“我在北河省,不知道能不能收得到。”

.......見到這樣,

秦川當即做了一些回覆,譬如能不能和主場對話等等。

一時間,

看到正主秦川有了回覆,很快微博下面變得愈發熱鬧。

與此同時,

虎眼論壇這邊,佟玉釋出的一道帖子也有了不少回覆,並且越來越多。

《炊事班的故事》今天晚上還在播出,這個帖子想不引起關注都難。

“電臺做專訪?真的假的!怎麼不是電視節目!”

“電臺的專訪限制性太大!只有燕城附近才能收聽到......”

“其實電臺專訪挺好的,與聽眾互動這一塊是電視專訪比不了的。”

“有點意思!當時聽說這部劇是臨時上馬的,前後製作不超過三十天......專訪肯定會提到這些事。”

“嗯,我也想知道到底是外界在虛誇,還是真的就是這樣。”

“既然是主創,微辣哥這個總導演肯定也會進行專訪,我有幾個小問題.....哈哈哈哈!”

“同有幾個小問題。”

“明天晚上九點開始?坐等!”

“哈哈哈,反正我在燕城!”

很快,下面的評論就多了起來。

本以為兩條熱搜下去之後秦川可能沒有熱度了,但從帖子的回覆裡看好多都提到了秦川。

顯然熱度還在。

........

翌日,大清早,早上八點,

文工團食堂,

不少職工坐在一起吃著早餐。

“聽說了嗎?電臺部好像搗鼓了一檔什麼訪談類節目,今天晚上八點半就開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聽說了,我本來不知道,是我們親戚今天一大早給我發訊息問我。”

“訪談?訪談誰?”

“就喜劇表演部的幾個演員,估計是想趁著《炊事班的故事》還沒播放,蹭一蹭熱度。”

“其實也能理解!電臺部那邊要啥沒啥也只能做這種節目了。不過在新制度下,這種節目想要創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訪談類節目就算有人聽,大家關注的也都是主創,誰還會在這上面投廣告?”

“嗯,訪談類節目想要正真盈利,必須得有龐大的聽眾數量做基礎。”

“電臺部這個節目就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管他呢,反正我是不聽!”

“就是,全部都是團裡自己人,真沒意思。”

自從昨天新的制度下來之後,文工團各個分部裡的職工就多了一絲緊張感,現在聽到最弱小的電臺部竟然搶先搗鼓出了個節目,不看好同時還不忘說兩句風涼話。

當然,

如果這個訪談是他們部門搞出來的話肯定又是另外一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