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混血八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一十三章 貪得無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一十三章 貪得無厭

奕譞樞廷上臺之後,幹的第一件事便是授權李鴻章正式對法和談,把他們鷹派的那點德行展露無遺。鷹派上臺之前,個個都是主戰派,而且態度非常堅決,就算是勞苦功高的左宗棠,都得被他們給比下去。可是上臺之後,他們可就不是他們了,瞬間都成了主和派,再也不提什麼民族尊嚴、天朝臉面的事了。

左宗棠主戰,那是分析了戰局和敵我情況之後的拼死一戰。李鴻章主和,那也是計算了雙方國力之後的委曲求全。鷹派的主戰和主和,則根本沒有任何的依據,全拼自己的心情來定,直白點說就是瞎嚷嚷。原本他們主戰,其實也不清楚戰場情況,只是為了搶佔道德制高點。現在他們主和,其實也不清楚國際形勢如何,只是害怕再大敗了擔責任。

慈禧對於奕譞等鷹派的華麗轉身很不滿,但是她身邊已經沒有了那個人,沒有了那個告訴她“法國已經對德割地賠款,法國已經不再鼎盛,長春堅決支援咱們”的人。慈禧只能依著鷹派的意見辦,起碼也是一個消弭禍患的辦法。代表長春的欒玉,也沒有對這個決議表態,反正大清就這樣了,再施壓也沒意思。越南王國政府還在,大不了塵埃落定之後,中華帝國親自出馬。

又被推出來背黑鍋的李鴻章,委委屈屈的與法國代表布魯諾在天津簽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約》。主要內容是:中國同意法國與越南之間"所有已定與未定各條約"一概不加過問,亦即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法國約明"應保全助護"中國與越南毗連的邊界,中國約明"將所駐北圻各防營即行調回邊界";中國同意中越邊界開放通商,並約明將來與法國議定有關的商約稅則時,應使之"於法國商務極為有利";本約簽訂後三個月內雙方派代表會議詳細條款。三天後,布魯諾交給李鴻章一份節略,通告法國已派巴德諾為全權公使來華會議詳細條款,並單方面規定在越南北部全境向中國軍隊原駐地分期"接防"的日期。肺都快氣炸了的李鴻章,給布魯諾來了一手東方政治藝術。他沒有同意這個規定,也沒有明確反對,亦未上報清朝中央政府,反而是通報給了欒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中正九年五月初八,法軍突然到諒山附近的觀音橋地區"接防",無理要求清軍立即退回中國境內。當地駐防清軍沒有接到撤軍命令,要求法軍稍事等待,法軍恃強前進,還開槍打死清軍代表,並炮擊清軍陣地。清軍被迫還擊,兩軍交鋒三日,法軍死傷近千人,清軍也傷亡二百餘人。法國人也是自己找倒黴,觀音橋的駐軍,正是大清一等強軍樂軍。

法國人很生氣的同時也很開心,因為他們找到了擴大戰爭的藉口。法國政府正式照會清政府要求通飭駐越軍隊火速撤退,並賠償軍費兩億五千萬法郎(約合白銀三千八百萬兩),並威脅說,法國將佔領中國一兩個海口當作賠款的抵押。清政府雖然認為這是無理勒索,但仍派兩江總督曾國荃於六月上旬在上海與巴德諾談判,以求解決爭端。

法國人在越南走走停停,其實是一直在等長春的態度,若是中華帝國出面干預,他們也只能見好就收。但是長春卻遲遲沒有態度,雖然譴責法國對越南的侵略,但卻沒有任何的實質行動。巴黎猜測,中華帝國與大清帝國的糾紛還沒有徹底解決,這兩個國家仍沒有回覆當當初的蜜月期,所以中華帝國不會再為大清出頭了。正是因為猜測,長春不會干預,他們才敢蹬鼻子上臉,準備全面吞併越南,並進一步向大清的雲南和廣西施壓。

法國派巴德諾與曾國荃進行談判的同時,繼續制造事端,再次挑起戰爭,這次他們將戰火直接擴大到了中國東南沿海。法國將它在中國和越南的艦隊合成遠東艦隊,任命孤拔為統帥,乘機分別開進福州和基隆,一方面脅迫中國接受法國條件,一方面準備隨時發動攻擊,佔領這些口岸。六月二十三日,法艦轟擊基隆,強行登陸,清軍在督辦臺灣事務大臣劉銘傳統率下頑強抵抗,使法軍不得不退回海上待機再舉。隨後,法國議會授權政府"使用各種必要方法"使大清屈服,法國政府擬定新條件向大清勒索,要求賠款八千萬法郎,十年付清。奕譞有些動心,但是慈禧和李鴻章堅決不能接受,中法外交關係基本破裂。

而且因為樂軍在觀音橋搞得法軍灰頭土臉,朝廷的底氣又硬了起來,鷹派大佬們紛紛復位,法國人又成了他們嘴裡的紙老虎。李鴻章也向慈禧提出了建議,如今已經走到了戰的邊緣,大清必須做好接戰的準備。不過同時還是要力避衝突,萬萬不可釁自我開!李鴻章想的也是周到,大清的家底還是太薄弱了,背地裡又要時刻提防這長春,能不動手還是不動手的好。

局勢已經基本明朗,慈禧也沒什麼難做決斷的,大家做好準備就是了,談判不能中斷,但是隨時要做好開打的準備。戰局上也很明朗,法軍不過是海陸兩手動作而已。陸上的越南要繼續增兵,朝廷令岑毓英在越南前線總督軍務,彭玉璘持欽差大臣關防坐鎮廣州,同時調提督蘇元春與馮子材、王孝祺、王德榜等人全部赴越南增援。海防方面則定在臺灣,孤拔剛剛打了基隆,雖然暫時失禮,但定然會捲土重來,所以臺灣防務也就成了海防重點。針對福建、臺灣防務,朝廷派出了新貴張佩綸,令張佩綸以三品卿銜會辦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將防務全權都交給了他。

張佩綸可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同治十年二甲進士出身,有名的清流領袖,也是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與李鴻藻、張之洞、潘祖蔭等人過從甚密,素來以彈劾大臣而聞名。他還有一個牛逼到不行的岳父,淮系大頭領李鴻章。若是沒有果興阿的出現,他的堂侄張人駿將會歷任兩廣總督、兩江總督,並且成為袁世凱的親家。而張佩綸自己,也將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孫女—才女張愛玲。

張佩綸少年就學時,反應敏捷,數千字文章一揮而就。光緒元年大考翰詹時,名列二等第三,擢侍講,充日講起居注官,可見他學問真的很好。張佩綸累疏陳經國大政,慷慨好論天下事,是朝廷中鷹派的干將,也是清流的一等主力。針對法國侵略越南和覬覦大清邊疆事,張佩綸也沒少說話,上奏章十數篇,主張武力抗法,是一個堅定的主戰派。

中法爭執剛起時,張佩綸就曾多次上奏,發表主戰論調,強調中越唇齒相依,越亡,大清必受其害。而且張佩綸認為中國有三大必勝理由:第一,普法戰爭剛剛結束,法國失敗後割地賠款,國力相當貧乏。如果他能把大清的國力也考慮一下,或許就不會說法國貧乏了。第二,中法間距遙遠,法軍由本土到達福建要二三十日,而清軍至福建快則三天,遲則十日即可到達,在人數上佔優勢。可惜張佩綸只計算了距離,而忘了考慮雙方的交通方式和後勤補給,法軍不會那麼慢,清軍也絕沒有那麼快的速度。第三,法國佔領越南後,施行暴政,只要派人進行號召,越南人民就會其而響應,陷法軍於四面受敵中。法軍的確是陷於四面受敵之中,但是越南人幾乎沒有任何裝備,如何與武裝到牙齒的法軍對陣。張佩綸熱血是有的,可惜難逃鷹派脫離實際的禁錮,好心卻未必幹的了好事。

張佩綸在朝堂上侃侃而談,大夥兒都覺得他不錯,李鴻章更是對自己的女婿讚賞有加,然後就壞事了。福建戰局千變萬化,其中涉及到的事務更是駁雜異常,絕不是張佩綸在書裡能研究出來的。沒有長期的歷練和實務經驗,如何能擔得起如此的大局。朝堂把滿腔熱血的三好學生張佩綸派到福建總領全域性,不但坑死了了福建和朝廷,同時也把一個可以培養的好苗子給毀了。

張佩綸這個白面書生,本就年少氣盛,恃才傲物,如今驟然主理一方,可就真的要了命了。他本在朝中擔任內閣學士官職,幹的就是個噴子的活兒,言辭犀利自然沒人賽得過他,講起文事來,周召也不過如此,講起武備來,孫吳還要敬他三分。到任之後,中外官僚都說朝廷很會選用人才,合肥伯相李鴻章也因他多才多藝,對他讚賞有加,張佩綸更是睥睨不群、目空一切。到福州後,會見總督何璟、巡撫張兆棟時,張佩綸高談闊論,旁若無人,把督撫等搞了個莫名其妙。

朝野內外都說張佩綸很有才能,他又是口銜天命而來,背景靠山又硬,不想背鍋的督撫兩人索性將全省軍務都交給了他,張佩綸居然毫不推辭,一下子把一省軍政都給抓在了手裡。上任月餘,張佩綸並沒有整頓軍防,一天到晚只是飲酒吟詩,弄棋狎妓。有人說他是名將風度,海嘯於前依舊心思坦然,不少人也覺得確是如此。但也有人說他是文人狂態,徒有虛名。

張佩綸小酒喝的很嗨的時候,孤拔找上了門來,法軍遠東艦隊要來馬尾港旅個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