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海耶斯旋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背靠背累人,高薪水難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章【背靠背累人,高薪水難賺】

火箭主場屠殺小牛的比賽,姚明被評為最佳球員。

他今天的發揮堪稱完美,上場32分鐘,投籃15中11,罰球10中10,32分12籃板4助攻2蓋帽。

查克-海耶斯同樣有不錯的發揮,36分鐘,投籃14中8,三分球1中1,罰球5中4,21分7籃板7助攻1搶斷。

發揮出彩的還有阿爾斯通,11分8籃板12助攻,險些拿下三雙。

火箭隊的另一位領袖麥迪只打了21分鐘,得到8分3助攻。好在這並不影響火箭隊贏球。

海耶斯心情爽到極點,火箭贏球了,他也得到了不錯的資料,沒在泰勒-斯威夫特面前丟臉。比賽一結束,泰勒-斯威夫特就在看臺上朝他招手,海耶斯對採訪的記者隨便說了幾句無關痛癢的話,就繞開眾人和泰勒-斯威夫特聊天了,這一幕也被有心的記者拍了下來。海耶斯的“豔遇”讓人羨慕不已,阿祖布克在心裡不住的搖頭嘆氣,無聲的抗議著一朵鮮花為什麼插在海耶斯上。

賽後,傑夫-范甘迪又一次公開表揚了海耶斯,指出海耶斯是火箭隊打球最穩健的球員之一,兩場比賽只有一次失誤。更難得的是他連續兩場助攻過5,表現了較高的籃球智商和傳球功力。還有巴蒂爾,他雖然資料不顯,但是很清楚自己在場上該幹什麼。沒有他防守諾維斯基,火箭不會贏的那麼輕鬆。

“大嘴”查爾斯-巴克利在賽後接受USB電視臺採訪時也表示:經過這場比賽,他現在最看好的NBA球員就是查克-海耶斯,他認為海耶斯防守穩健,進攻手段全面,是最適合繼承他衣缽的球員。海耶斯要做的就是更狠一點,加強對籃板球的控制和低位進攻、背打能力。

巴克利的讚賞,是目前外界對海耶斯最大的肯定。

海耶斯先把泰勒-斯威夫特送回家,洗澡換了身衣服,很快又出門了。火箭隊迎來了本賽季第一次“背靠背“比賽,火箭隊要乘坐班機連夜飛往俄克拉荷馬城,挑戰同賽區的新奧爾良黃蜂隊。

何為“背靠背”?

一般來講,“背靠背”是指球隊連續兩天客場作戰,而且是在不同的城市!這種賽制是對球隊體能和實力的極大考驗!

背靠背作戰,對任何球隊來說,都是遍地荊棘的代名詞;對球員來說,無疑面臨險惡的連番挑戰。諾大NBA四百多號球員,喜怒哀樂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任何一位球員會喜歡打背靠背比賽,更別說連續的客場背靠背,這不是考驗勝負,簡直是在考驗運氣。再強的球隊,累的半死實力也要大打折扣。

NBA比賽除了對抗強度高以外,最大的特點就是賽程非常緊密。

為了避免路上的體力消耗,一般比賽結束後,NBA球隊都會連夜飛行去下一個目的地。在美國,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近的話也要飛行一個多小時,遠的甚至需要四個多小時。如果沒有包租的專機,那簡直會要了球員的命。火箭隊雖然不像小牛老闆庫班那麼大手筆,買下一架專機,但也在不斷地改進這項“配套服務”。

有專機肯定是比較舒服的,最重要是方便。首先不用去等飛機,到了就能上;而且省了託運行李的事,專門有人負責,球員們只要到登機的門口,專門有人問你有沒有行李要託運,連行李牌都不用發,因為每個人都有專門的火箭行李牌,寫著各自的名字,一直掛在包上的。輪流把東西扔上去,就完事了。

打完黃蜂,火箭隊也只能休息一天,就要在11月8日趕往孟菲斯再戰灰熊,11月9日又是背靠背對陣東區雄鹿。四天時間打三個客場,這是段魔鬼賽程。

海耶斯上飛機後和姚明坐在了一起。在火箭隊中,他還是和“中國老鄉”最有共同語言。即使皮膚是黑色,他骨子裡也大部分是中國人。

火箭專機原本有150個左右的座位,為了讓球員們得到更好的休息,後來改裝成僅剩40個左右座位。機艙內除了駕駛室,其餘空間被隔成三部分。最前部分是運動員席位,類似於頭等艙那樣舒服寬大的座椅,球員們可以一上飛機就倒頭睡覺,直到飛機降落。中間部分歸教練組,靠後的部分則是其他工作人員的區域。

美國流行房車,海耶斯覺得火箭的專機有點類似“房機”。因為他們經常在路上趕著,所以吃飯的問題自然也常在飛機上解決。

吃飯就沒那麼美妙了,至少對姚明和海耶斯來說。因為飛機上不會有中餐。別以為是包機,就有特殊服務。一般的航班還不是都得看是不是三餐時間,到點了才給吃頓好點的,其他時間打發打發就過去了。每次比賽結束之後,都大半夜了,更不會有沒什麼特別的食譜,能吃的一般就是漢堡。

“我們一會兒就能到地方,今天你就先別睡了。我有點事和你討論。”姚明把椅子調整到最舒適的位置,像個大老爺一樣仰躺著笑道。

海耶斯也躺了下來,笑道:“你又想聊什麼遊戲心得?”

“哈哈,我最近發現NBA2006很好玩,想和你找時間切磋一下。我在自由球員裡找到你了。”姚明笑道。

海耶斯頓時無語,他知道那款遊戲,裡面他被設計的奇弱無比,想進個球相當困難。

兩人說話的時候都是用中文的。姚明除了打球外另一個愛好就是打電玩,不管走到哪裡,PS遊戲機都是必帶之物。海耶斯同樣童心未泯,飛行路程近的時候,兩人經常聊上一會兒遊戲心得,不知不覺就到了地方,進了酒店就可以開始切磋了。

“大風暴”卡特里娜肆虐之後,新奧爾良城被洪水淹沒,2005年秋天新賽季開始時,黃蜂不可能在新月城(新奧爾良別名)進行主場比賽。那年,黃蜂和NBA共同宣佈球隊將暫時搬遷到俄克拉荷馬城,並在之後的大部分時間將其作為主場。

俄城是俄克拉荷馬州的首府,位於俄克拉荷馬州中部,大都市地區包括六個縣,面積1575.2平方公里,居全美第29位。

俄城教育事業較為發達,共有公立中學82所,私立和教區附屬學校38所,高等院校21所,職業培訓和技術學校9所。50%以上的俄城人受過大學教育。城市經濟主要以農業、建築業、醫療保健業、製造業和採礦業為主。可耕地約666,300公頃,農戶6千多家。人口平均年齡為32.4歲,平均每家收入26883美元。

俄城環境宜人,是全州人口最多的城市,很適合NBA球隊的發展。在2008年,西雅圖超音速隊就將主場遷到了這座城市,改名俄克拉荷馬雷霆。

火箭一行人下飛機後下榻酒店,休息一晚。第二天在到當地的福特中心球館球館訓練場做適應性訓練。

海耶斯對這種緊張的飛行比賽方式很不習慣。他睡了個懶覺,連早飯也沒吃,第二天還是感到很疲乏,沒有食慾。他不禁感嘆NBA真難混,也就是黑人身體好,壯如牛,才能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

對陣黃蜂僅僅是火箭隊11月三次背靠背比賽中的頭一次,對全隊來說,體能方面將接受一個小小考驗。尤其是剛剛取得單場32分的姚明,他的身材高大,消耗也是最大的。

一隻球隊每個賽季最少要打82場比賽,這是何等的運動強度?如果不是美帝國主義的高薪支援著,恐怕很多本土球員的思想早就開小差了。

事實也確是如此,錢這種東西誰也不會嫌多。

海耶斯也不例外,剛剛重生的時候,他認為66萬美圓已經是很可觀的一筆財富。為了保住66萬底薪,他願意為球隊拋頭顱、灑熱血。在清楚NBA的工資水平,又打了幾場漂亮的比賽後,他開始對66萬底薪感到不滿意了。全隊居然只有諾瓦克和阿祖布克薪水比他低,他覺得自己身為先發球員,表現應該配的上更高的薪水,至少也是份中產。

海耶斯和傑夫-范甘迪聊了這個問題。范甘迪很夠朋友,他向海耶斯透漏火箭隊高層隨時可能找他提前談續約,並找了一份比較完整的2005——2011新版勞資條款給海耶斯看,說有助於他明白自己所處的尷尬地位,好好規劃一下未來。

除此以外,傑夫-范甘迪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管他們提出什麼計劃,我建議你都不要提前需要續約,等到賽季打完再談。如果火箭拿到好成績,你又打出了華麗的資料,就能在談判中處在有利地位了。”

“你不是說老闆不會捨得交奢侈稅嗎?”海耶斯也想過拖到賽季結束,他並不想離開火箭,可是火箭很難高薪續約他。

“這個你先別管,適當的時候,我會去給制服組撂下一些狠話,你要做的就是好好打球,拿出成績,增加說服力。”傑夫-范甘迪表情嚴肅的說道:“我本來也希望你能低薪續約,但我現在想通了,既然我們是朋友,我就不該幫火箭領導層說話,讓朋友在經濟上吃虧。姚明的中國影響力大,他們賺了那麼多,也該吐出來點了。”

“我會盡全力打,你準備說什麼話呢?”海耶斯問道。

傑夫-范甘迪想了想,沉聲道:“我就說……他走,我不留。”

“哦霍霍……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黑楠的人。”聽了這番話,海耶斯感動的一塌糊塗,簡直想和范甘迪現在就歃血為盟,結拜兄弟。

“唉,高薪並不是那麼好賺的。反正,我覺得你要留在火箭想拿高薪很難。”傑夫-范甘迪嘆了口氣,道。

NBA的確存在高薪低能的球員,但那種球員畢竟只是少數,很多NBA球隊老闆更喜歡想方設法喜歡壓榨角色球員的工資。

這是NBA聯盟的主要矛盾,一直存在,並且激化過。1998年夏天,球員工會與球隊老闆之間展開了艱苦的勞資談判,最終引發了大罷工,差點毀了NBA。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球隊老闆認為球員的工資太高了,高到球隊支付的已超出球隊所賺的。因此,球隊老闆要求重新籤訂合同,設立“硬工資帽”,即限制球員的薪水,變相降薪。

球員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拒絕在新協議上簽字,於是球隊老闆們就宣佈封館。球員們將球隊老闆告上法庭,要求在封館期間,球隊老闆仍得給球員支付工資。但法官最後的判罰卻偏向了老闆們。

1998年10月5日,老闆們決定所有的季前賽全部取消,3天之後,常規賽頭兩週的比賽被宣佈取消。

12月4日,聯盟總裁斯特恩宣佈整個賽季可能都會被取消。

直到1999年1月4日,工會提出了最終的合約。兩天後,老闆們接受了球員工會所提出的合約。僅在NBA進行投票表決是否宣佈取消整個賽季的前一天,危機才解除。那個賽季,每支球隊僅打了50場常規賽,被稱作縮水賽季。此後,NBA的票房和電視轉播一直不佳,經過很長時間才恢復元氣。

球員們都希望簽約的時間被延長,而老闆們肯定都想要合約短一些。聯盟要選擇折中,所以,勞資協議一直是勞資雙方都不太滿意的協議。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一點在美國表現的尤為突出。

NBA勞資雙方的矛盾根源,還是錢的問題。球員工會與球隊老闆們都在爭取著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都想在新協議上撈點好處。於是爭執就出現了。

比如在舊協議下,一位球員與球隊籤合約時,最長的合約將是籤7年。這樣的球員比如科比,湖人以7年1.36億美元的高價簽下科比,還有加內特,當時森林狼以6年1.26億美元的高價簽下他。頂級的球員一簽就是這麼多年,一般的球員也有權利籤長時間的合同。

這樣,球隊老闆就不得不為所籤的球員準備好薪水,並且長時間的合同,最大的危險就是球員中途受傷,最鮮明的例子是格蘭特-希爾,停幾個賽季,但球隊受長期合同所限,不得不繼續付以高額薪水。這也是為什麼球員們喜歡長期合同的原因:相當於買了保險。

勞資條款涉及的方面很多,海耶斯只找了自己感興趣的那一部分,也就是中產以上的條款仔細看了看。

首先是最著名限制條款“工資帽”。

每年的“工資帽”是根據NBA前一年的總收入,然後取這個總收入的48%作為NBA球隊工資總額。再拿這48%的總收入除以NBA球隊總數30支球隊,得出的平均數就是當年的“工資帽”,球隊花在球員身上的工資總額不得超過這個數字。

但是,也有很多球隊的工資總數超過了工資帽,但並沒有被罰款奢侈稅,奢侈稅是指任何球隊的工資總額如超過了前一年聯盟總收入的55%,那麼超過的部分就要交納100%的奢侈稅罰款,舉個例子,比如今年的工資帽是4800萬美圓的話,那麼奢侈稅就是5500萬美圓,超過這個的部分才需要交納。

為什麼同樣頂薪球員,卻又有很大收入差別呢?

關鍵是無論是工資帽還是奢侈稅,都指的是球員簽定合同時那年的收入。那就是著名的拉里-伯德例外條款,這是適用於“夠資格的老兵自由球員”的條款。

如果一個你在同一支球隊中連續效力三年,三年之後你成為了自由球員,這時你就是“夠資格的老兵球員”,NBA就允許你的母隊給予你最大的合同,薪金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漲12.5%,而不具備這一條件的只能上漲10%。即使你上漲的部分使球隊薪金總額超過工資帽,也是規則所允許的,但不能超過奢侈稅的要求。另外,合同簽定的最長年限也可以從一般的5年上調為6年。

換句話說,長合同球員的工資是每年在增加的,而增加的部分是不屬於任何限制的,所以眾多大牌球星都可以得到5-6年的大合同。

對海耶斯不利的是,他只在火箭打了兩年,不符合拉里-伯德例外條款。另外,現在火箭隊中得到頂薪合同的已經有了麥迪和姚明,如果再高薪水續約他,一定會超過奢侈稅的要求。

這就是為什麼湖人組成“F4”的時候,卡爾-馬龍才拿100萬,隊裡拿頂薪的球員太多不會是好事,因為其他角色球員會拿錢更少,或者水平更爛,除非象紐約或達拉斯的老闆那麼大方,捨得被罰款。

新協議規定的的中產階級為500萬美元,之後每個賽季遞增前一賽季的8%。

海耶斯只是大體看了幾眼,人的野心會隨著實力的增長而擴大,他現在對中產合同也有點看不上眼了。他準備先全力打好比賽,賽季結束後再做進一步打算,主要是避免受傷。

正如傑夫-范甘迪所說,美帝國主義的高薪水難賺啊。

————————————分割————————————

書評裡有朋友提意見說:“不要用敘述的方式來描寫比賽,讀者看到了沒激情,沒有代入感!”

這條意見很好,來的很及時。在此對這位朋友鄭重表示感謝!

我發現在描寫比賽方面,確實有很多不足。所以,我會在接下來的章節中儘量改進自己的文筆,爭取讓大家看的更爽,更有激情。為了改變寫法,更新速度上也許會慢一點,希望大家諒解。

我也可能抽空回過頭修改前面的一些錯誤,希望大家不要誤會是在騙點選。

還請繼續支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