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諸天從拯救大明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一章 金甌無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一章 金甌無缺

從國力上來說,高麗甚至比西夏還要強那麼一丟,畢竟他們的人口數量比西夏多的多。

只不過當岳飛的大軍開過來的時候,其戰場上的表現甚至還不如西夏。

西夏雖弱,可卻保留著党項野性敢打敢戰,歷史上甚至連成吉思汗都被西夏給咬死了。

可高麗不行,他們學儒家學的太深刻,結果導致戰鬥力爆減內部非常混亂。

岳飛的大軍都殺進來了,其兩班還在內部爭權奪勢互相扯後腿,其表現一如靖康之時的大宋朝堂。

這次滅國之戰進行的非常順利,其所吹噓的所謂三千裡江山,在岳家軍的面前也就只是在吹罷了。

岳飛從北向南一路橫掃過去,幾乎沒遇上什麼像樣的抵抗。

李雲澤這邊,很快就恢復了漢時遼東四郡的規格,只不過是將郡改為府,外加將這裡單獨設定一路。

為了防止這邊日後再跑了,甚至還跑去給昂撒強盜們當小妾,李雲澤直接將高麗的讀書人連同他們的家族一起打包,統統運去了海外島嶼上安置。

之後從內陸遷徙移民,安排大量學子過去為官,自然也少不了岳家軍的老兵退役在當地為胥吏。

最為重要的是,高麗原本的田土與所有資源都是掌握在其王室與兩班家族的手中。

他們都被打包送走之後,被沒收的土地分發給了無地百姓,讓當地百姓立馬就成為了李雲澤與大宋最為堅定的支持者。

原因很簡單,那些宋人都在宣傳說,如果他們曾經的王與那些兩班家族回來了,必然會將土地重新奪走。想要保護來之不易的土地,當然是要緊緊抱住大宋的大腿了。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幾十年之後這裡就將永遠安定下來,再也不會出現投入昂撒強盜懷中做小妾的噁心事兒出來。

韓世忠那邊也沒閒著,吞了西夏之後就不斷向著草原上動兵。

已經不再缺少馬匹的宋軍,組建起來強大的騎兵軍團,定期深入草原去抓捕當地部落。

大隊騎兵機動力出色,找到部落之後直接圍起來勸降。

原因聽話投降那是最好,不願意的話直接打過一場再全都抓走。

通常情況下,看著成千上萬的皮甲騎兵包圍自己,沒有哪個部落會頭鐵到去死磕。

這可不是一百年之後,這個時代的蒙兀部落們還沒有洗劫全世界,缺乏冶煉技術的部落們,一口鐵鍋都是傳家寶,更別說鐵甲了。

他們是不缺皮甲,可皮甲的防禦力無論如何也不能跟鐵甲相提並論。

部落的頭人們會被處置掉,剩下的那些牧民會被打散分開,與內陸的大宋百姓們混編,然後在劃定好的草場上放牧。

也不會再有部落的形式,全部都是按照州府縣進行劃分。

草原上的部落太多,韓世忠需要時間一個個的吞掉他們,再處置掉頭人打散牧民重新編戶齊民。

李雲澤對此也不著急,就是囑咐韓世忠頂到北海就行了,再往北暫時沒這個必要。

此時蒙兀一點都不強,唯一的仰仗就是地方足夠大,部落足夠能跑。

宋軍只要堅定決心再解決騎兵機動的問題,打贏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大宋海貿發達,船隊甚至遠航馬六甲海峽,直抵印度的香料種植園。

這一點上,李雲澤曾經在崖山世界裡見證過。

無數的船隻被集結起來,運載著成千上萬的兵馬,開啟了李雲澤每個世界必有的傳統保留節目,去扶桑。

最先上岸的,是北地諸多部落的徵召兵,以及高麗西夏投降的降兵。

他們可沒有正規宋軍的待遇,甚至就連俸祿都只有三分之一。

而維持這些人的士氣與作戰慾望的,就只有獎賞了。

李雲澤從來都是寧願發放高額獎賞,也絕對不鼓勵劫掠的。

正規軍一旦開始劫掠,那就不是正規軍了,對士氣和形象的打擊非常巨大。

他給倭國的那些武士們開出的獎賞,是每人五十貫錢或者三十匹絹。

這份獎賞當然沒辦法跟金軍相提並論,畢竟倭國人又矮又瘦的,獎賞當然是要縮水。

部落兵與降兵們的士氣很高,登陸上岸之後接連擊敗倭國兵馬,佔據了很大一片的地盤。

之後反應過來的倭國開始反擊,兩邊在陸上與海上都爆發了大規模的決戰。

海上的戰鬥沒有絲毫波瀾,與數百年前的白江口海戰一樣,倭國的那些小船組成的艦隊,被輕鬆打了個全軍覆沒。

而陸地上的戰鬥,剛剛開始嶄露頭角的倭國武士們,卻是給那些部落兵與降兵們上了一課。

這些武士非常悍勇,甚至稱得上是不怕死。

利用倭國多山地的地形優勢,打的那些貪功冒進一心想要搶奪首級換錢的降兵抱頭鼠竄。

畢竟是降兵與部落兵,他們並沒有得到正規宋軍才有的鐵甲裝備,在彷制唐刀的倭刀面前損失很大,甚至差點就被趕下了大海。

只不過,這些武士們的瘋狂也就到此為止了。

因為僅僅幾天之後,岳飛親自帶著岳家軍主力登陸了。

面對著全面普及札甲與步人甲的正規宋軍,倭人武士們把武士刀都給砍斷了,也難以破開甲胃。

破不了防,那就只能是任人宰割了。

經驗極為豐富的岳家軍,輕而易舉的就橫掃了倭國,徹底摧毀其抵抗力量。

而且還按照李雲澤的指示,專門船運了一支兵馬登陸北海道,將上面的那些蠻族全部處置掉。

這些北海道的蠻族,歷史上入寇的時候無惡不作,甚至喜好吃XX。

如此畜生,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

李雲澤在倭國下手比較狠,甚至讓岳飛都有些看不過眼,主動上書委婉的勸說了幾句。

而李雲澤的回應非常簡單‘照著安排去做!’

至於他說的安排,卻是比其他地方的要嚴厲許多。

但凡是能夠上點檯面的,全都被處置掉。普通的倭人,則是被安排去了各處銅礦金銀礦硫磺礦,幹著用命換礦的活計。

而那些由富含營養,由厚實火山灰構成的田地,則是被分發給了願意移民來這兒的宋人。

岳飛覺得對這些矮小瘦弱的倭人太過殘酷了些,數次上書請求官家能給予憐憫。

對於這個,李雲澤真是又氣又無奈。

這個時代的人,根本不會知道這幫倭人的後代,都造過什麼孽!

如果不是知道岳飛會極力反對,李雲澤壓根不會讓那幾座島上留下人口。

最後沒辦法,李雲澤乾脆將岳飛與岳家軍調走,南下去搞安南與大理去,換做張俊在島上盯著辦事。

比起富有正義感的岳飛來說,張俊就簡單粗暴的多。

他帶著兵上島之後,一改之前岳飛的封鎖策略,直接派出兵馬漫山遍野的去抓那些生活在山林之中的倭人。

要知道倭國是一座多山島國,全國七成以上的地盤是山地。

大部分的倭人,甚至包括還存在的抵抗力量,都躲藏在了山裡。

張俊安排降兵與部落兵進山去抓人,然後剋扣他們的獎賞發給自己麾下的兵馬,再把抓來的倭人賣給內府辦理的眾多礦山又賺一筆。

因為能大賺特賺,所以非常上心的幹活,抓了很多躲在山林之中的倭人。

當然了,他的這種做派也得罪了不少人,各種彈劾在李雲澤這兒也有很多。

只不過張俊能夠不斷的把躲起來的倭人找到抓住,就憑這一點,李雲澤也是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直到張俊越來越過分,甚至開始明目張膽的佔據田地,分給他麾下的那些退役老兵。

田地分配是李雲澤的禁忌,誰也不能觸碰的那種。

然後,內侍省的康履就帶著聖旨去了趟扶桑,狠狠訓斥了張俊一頓,這才讓他老實起來。

不出意外的話,心狠手黑的張俊會在倭國這裡待上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將島上的倭人抓捕的不成氣候為止。

南下之後的岳飛動作也很快,在要求大理皇帝段和譽與真正掌權的權臣高氏人員去往汴梁城的要求被拒絕之後,沒有了偶像負擔的大宋,很乾脆的就用收復漢唐舊地的名義攻入了大理

以往大頭巾們當國的時候,那可是很看重自己在歷史書上的面子的,為了面子甚至連將士們用命打下來的土地都能交出去,絕對是毫無底線可言的樂色。

李雲澤這兒就不要什麼面子了,說打你就打你,隨便找個藉口就是。

也不算是隨便找藉口,因為大理的確是漢唐舊土,還有安南也是。

整個南洋,都是後花園才對。

現在的問題不在於能不能打得過,僅僅是在於那邊的雨林地形與疾病。

對於這方面,李雲澤能做的就是提供殺蟲劑與藥品。

大理的抵抗非常激烈,只是用處不大。

面對著真正強悍起來的宋軍,他們的抵抗在區區月餘的時間內就被摧毀。

歷史上百年之後,大理在面對忽必烈的征討的時候,甚至連一個月的時間都沒能堅持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對待大理,李雲澤就要溫和太多了。

段和譽沒被處置掉,甚至還能帶著他的妃子們,也就是王語嫣和木婉清的原型們,拿著國公的俸祿在汴梁城內生活。

至於高氏,在戰敗之後乾脆的選擇了投降,也沒有被太過於針對。

整個家族被拆分安置在了大宋不同的地方看管居住,離開了大理之後他們也就沒什麼影響力可言。

隨後大理設雲南路,分州府縣安排分田分地等等事宜,重新中原王朝的懷抱之中。

大理這邊的接受度比較高,經過一番安撫很快就穩定下來。

更往南邊的安南,緬甸等地,成為了接下來的行動目標。